薛瑚这日在读父亲送来的信。
她坐在院中。此时已是夏末,气候依旧炎热,她穿了条碧色的纱制宫装,头上梳了简单的发髻,只插了只玉兰簪,手持团扇在树荫下避凉,边认真读着手里的信。
父亲在信里说自己身体一切都好,阳城老家也安定无事,现下他正在培养接班人,待他们能挑起担子时就把手里的军权级级下放。他又留心问了女儿在皇子府里过得好不好,二皇子待她如何,又及,最后两页信纸,他还给薛瑚讲了讲在北边听到的南庆使者的消息。
据闻范闲进北齐的上京,引来无数高手和普通百姓的围堵。面对如此敌意,小范大人丝毫不惧,手握薛家前锋兵的军旗一路昂首进了上京那面军旗是两国历史上第一面南庆插到北齐土地上的战旗,北齐人又惧又恨。与此同时,大将军王与使团配合,在同一日命令边军向前移动三十里,陈压边境线上,列兵百万为小范大人撑腰。
便是父亲,都有些惊讶陛下这次对使团的鼎力支持,肯为范闲这样的年轻人下如此大的手笔。范闲前途无量。
薛瑚看父亲亦是对范闲称赞有加,不由微笑。她家里那位殿下素来对小范大人心有不甘,又情不自禁想将人拉拢到手里,一时也说不好那情绪到底算作什么。
阳城是薛氏的老家,是北地边境线上最大的城防要塞,从阳城往京都寄信,消息传递有极大时间差。父亲这封信里提及的内容,约莫是使团刚至上京的时候,只是从上京到阳城、再从阳城到庆国京都,其中辗转多次。不过给她一个后宅妇人看的信,也没什么紧要,自然不必要飞鸽传书或者走官员或者军队渠道,只是从民间驿站送来。
她才读完信,李承泽就已回来。他这日沐休,只一大早李弘成就约了他去郊外钓鱼,是以回来的时候一身简装,不着大袖和外袍,兼之又握着手帕擦着汗,乍一看倒好似夏日护城河边上玩耍嬉闹后回家的平民少年。
他身后还跟着看样子累得半死的李弘成,这厮穿的比李承泽还放荡,胸口露了大半,被炎热天气逼得翻着白眼,薛瑚怀疑他要不是顾着自己身份,都要吐个舌头了。他跟在李承泽后头,手里还拎着两个桶,不认识的把他当作二皇子的下人也不意外。
薛瑚和李弘成一向处得熟,看他那副样子就看不过眼,起身过去,将团扇挡住鼻子嘴巴,皱起眉看着靖王世子。
“你这是什么体统这副样子回来,当心传回去靖王晚上不让你进王府大门。”
她这话还真不是瞎说,靖王爷对世子看不过眼,时常半夜就把世子赶出去了,让他去找自己的红颜知己,别呆在府里碍人眼。
李弘成摆摆手,热得不想跟她说话,自己进屋对着下人吆喝着要瓜果冰饮。
薛瑚只能和李承泽无奈地对视一眼,露出一笑。
她掏出帕子给他拭汗,而后便牵着手往回走。薛瑚向后看了眼,想起什么似的“对了,早上我就想问,一时忘了。怎么最近不见谢必安今日你出城他也不在。”
李承泽嘴角笑意微收,很快恢复笑意“他近日家中有事,我就准了他的假,毕竟不好不给人休息。”
薛瑚点点头,不再细问,正好进了屋子,李弘成缓过劲来跟他们说话,她便也将心神放到应付世子上面去了。
用过午膳,李承泽和李弘成去了前院说话。薛瑚从饭厅出来,往后院走,回去午休。踏进房门,香椿服侍她换了身常服。大门细细一响,薛六悄无声息进来了。
薛瑚看了她一眼。
薛六过来禀报“殿下,谢必安最近似乎确实不在府里,属下最近有些过界,几次出现在前院,都未见有人阻拦。府里谢必安武功最好,其他七品高手注意些避过不难。属下听您的话每月留心前院管事,倒没发现他有什么问题。只是今日,看到有几个护卫出去,跟着他们到了城郊,亲眼见他们带了个小孩子回城。”
手里的动作停下,薛瑚向她看过去“小孩子什么孩子哪家的孩子”
薛六摇摇头“属下不知。那户人家周围没有邻居,无从打听名姓。护卫们是趁着那家中大人外出,用了办法哄孩子自己跟着走的。看那男孩大概八九岁,家里环境和衣着看着是寻常百姓。”
薛瑚“寻常百姓他拐一个民间的小孩子做什么”
她百思不得解,又怕是自己过于敏感误会了什么,只让薛六继续见缝插针地观察,不要插手。
又过了几日,京中专供陛下的急报传回来,一时之间震惊朝野。
使团正使范闲在北齐上京遇刺,身死殉国。
薛瑚当时正在做给李承泽的七夕香囊上刺绣,听到消息后手指一颤,被针扎出个血口来。
她垂眼望着手指上那颗血珠,喊道“薛六。”
护卫应声潜入屋里。
薛瑚“打听清楚了吗那个孩子是谁”
薛六“他常常问人什么时候能见到爹,属下趁人不备潜入,诱哄问他父亲叫什么,那小孩说滕梓荆。”
薛瑚深吸口气,勉力维持着平静,问“就是前几个月,牛栏街刺杀被害、引得范闲在京都闹了个天翻地覆的滕梓荆”
薛六没有应声,想是默认。
薛瑚又深吸了一口气,放下手里的香囊,坐在那里一会儿,忽然下定了决心。
“带我去,那个孩子关在哪里”
香椿惊惶地看着她,犹豫着想上来劝她。李公公隐在室内阴影处,不出声不动作,悄悄观察着她们,薛瑚已经顾不得他了。
薛六不假思索地说是。
薛瑚径直往外走。
坐马车过了两盏茶的时间,她被人扶着下了马车,看了看四周往来的人群和低矮的建筑。
京都的西城。平民百姓聚集所在。
她垂下眼,戴着帷帽遮掩身份,在薛六的护送下往住宅区走。
人群渐渐稀疏,几户宅院坐落在僻静处,最深处的青砖小院远远望着有兵士在把守。
香椿急急赶上来,在她身后小声道“殿下。奴才派人去打听,两天前的确有一个自称滕王氏的妇人去衙门报案说丢了孩子,本只是个普通案子,但却连最简单的受理也没通过。奴才刚才凭着令牌去见了受理处的官员,说上面有命令,这月不接受孩童失踪的案子。”
薛瑚帷帽下的嘴角勾了下,意味冰冷,又有些嘲讽。
“真是下作,我从来没有想过,他会对一个民间的小孩子下手。香椿,我现在都开
她坐在院中。此时已是夏末,气候依旧炎热,她穿了条碧色的纱制宫装,头上梳了简单的发髻,只插了只玉兰簪,手持团扇在树荫下避凉,边认真读着手里的信。
父亲在信里说自己身体一切都好,阳城老家也安定无事,现下他正在培养接班人,待他们能挑起担子时就把手里的军权级级下放。他又留心问了女儿在皇子府里过得好不好,二皇子待她如何,又及,最后两页信纸,他还给薛瑚讲了讲在北边听到的南庆使者的消息。
据闻范闲进北齐的上京,引来无数高手和普通百姓的围堵。面对如此敌意,小范大人丝毫不惧,手握薛家前锋兵的军旗一路昂首进了上京那面军旗是两国历史上第一面南庆插到北齐土地上的战旗,北齐人又惧又恨。与此同时,大将军王与使团配合,在同一日命令边军向前移动三十里,陈压边境线上,列兵百万为小范大人撑腰。
便是父亲,都有些惊讶陛下这次对使团的鼎力支持,肯为范闲这样的年轻人下如此大的手笔。范闲前途无量。
薛瑚看父亲亦是对范闲称赞有加,不由微笑。她家里那位殿下素来对小范大人心有不甘,又情不自禁想将人拉拢到手里,一时也说不好那情绪到底算作什么。
阳城是薛氏的老家,是北地边境线上最大的城防要塞,从阳城往京都寄信,消息传递有极大时间差。父亲这封信里提及的内容,约莫是使团刚至上京的时候,只是从上京到阳城、再从阳城到庆国京都,其中辗转多次。不过给她一个后宅妇人看的信,也没什么紧要,自然不必要飞鸽传书或者走官员或者军队渠道,只是从民间驿站送来。
她才读完信,李承泽就已回来。他这日沐休,只一大早李弘成就约了他去郊外钓鱼,是以回来的时候一身简装,不着大袖和外袍,兼之又握着手帕擦着汗,乍一看倒好似夏日护城河边上玩耍嬉闹后回家的平民少年。
他身后还跟着看样子累得半死的李弘成,这厮穿的比李承泽还放荡,胸口露了大半,被炎热天气逼得翻着白眼,薛瑚怀疑他要不是顾着自己身份,都要吐个舌头了。他跟在李承泽后头,手里还拎着两个桶,不认识的把他当作二皇子的下人也不意外。
薛瑚和李弘成一向处得熟,看他那副样子就看不过眼,起身过去,将团扇挡住鼻子嘴巴,皱起眉看着靖王世子。
“你这是什么体统这副样子回来,当心传回去靖王晚上不让你进王府大门。”
她这话还真不是瞎说,靖王爷对世子看不过眼,时常半夜就把世子赶出去了,让他去找自己的红颜知己,别呆在府里碍人眼。
李弘成摆摆手,热得不想跟她说话,自己进屋对着下人吆喝着要瓜果冰饮。
薛瑚只能和李承泽无奈地对视一眼,露出一笑。
她掏出帕子给他拭汗,而后便牵着手往回走。薛瑚向后看了眼,想起什么似的“对了,早上我就想问,一时忘了。怎么最近不见谢必安今日你出城他也不在。”
李承泽嘴角笑意微收,很快恢复笑意“他近日家中有事,我就准了他的假,毕竟不好不给人休息。”
薛瑚点点头,不再细问,正好进了屋子,李弘成缓过劲来跟他们说话,她便也将心神放到应付世子上面去了。
用过午膳,李承泽和李弘成去了前院说话。薛瑚从饭厅出来,往后院走,回去午休。踏进房门,香椿服侍她换了身常服。大门细细一响,薛六悄无声息进来了。
薛瑚看了她一眼。
薛六过来禀报“殿下,谢必安最近似乎确实不在府里,属下最近有些过界,几次出现在前院,都未见有人阻拦。府里谢必安武功最好,其他七品高手注意些避过不难。属下听您的话每月留心前院管事,倒没发现他有什么问题。只是今日,看到有几个护卫出去,跟着他们到了城郊,亲眼见他们带了个小孩子回城。”
手里的动作停下,薛瑚向她看过去“小孩子什么孩子哪家的孩子”
薛六摇摇头“属下不知。那户人家周围没有邻居,无从打听名姓。护卫们是趁着那家中大人外出,用了办法哄孩子自己跟着走的。看那男孩大概八九岁,家里环境和衣着看着是寻常百姓。”
薛瑚“寻常百姓他拐一个民间的小孩子做什么”
她百思不得解,又怕是自己过于敏感误会了什么,只让薛六继续见缝插针地观察,不要插手。
又过了几日,京中专供陛下的急报传回来,一时之间震惊朝野。
使团正使范闲在北齐上京遇刺,身死殉国。
薛瑚当时正在做给李承泽的七夕香囊上刺绣,听到消息后手指一颤,被针扎出个血口来。
她垂眼望着手指上那颗血珠,喊道“薛六。”
护卫应声潜入屋里。
薛瑚“打听清楚了吗那个孩子是谁”
薛六“他常常问人什么时候能见到爹,属下趁人不备潜入,诱哄问他父亲叫什么,那小孩说滕梓荆。”
薛瑚深吸口气,勉力维持着平静,问“就是前几个月,牛栏街刺杀被害、引得范闲在京都闹了个天翻地覆的滕梓荆”
薛六没有应声,想是默认。
薛瑚又深吸了一口气,放下手里的香囊,坐在那里一会儿,忽然下定了决心。
“带我去,那个孩子关在哪里”
香椿惊惶地看着她,犹豫着想上来劝她。李公公隐在室内阴影处,不出声不动作,悄悄观察着她们,薛瑚已经顾不得他了。
薛六不假思索地说是。
薛瑚径直往外走。
坐马车过了两盏茶的时间,她被人扶着下了马车,看了看四周往来的人群和低矮的建筑。
京都的西城。平民百姓聚集所在。
她垂下眼,戴着帷帽遮掩身份,在薛六的护送下往住宅区走。
人群渐渐稀疏,几户宅院坐落在僻静处,最深处的青砖小院远远望着有兵士在把守。
香椿急急赶上来,在她身后小声道“殿下。奴才派人去打听,两天前的确有一个自称滕王氏的妇人去衙门报案说丢了孩子,本只是个普通案子,但却连最简单的受理也没通过。奴才刚才凭着令牌去见了受理处的官员,说上面有命令,这月不接受孩童失踪的案子。”
薛瑚帷帽下的嘴角勾了下,意味冰冷,又有些嘲讽。
“真是下作,我从来没有想过,他会对一个民间的小孩子下手。香椿,我现在都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