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开工前, 老沈家人围坐着开了个家庭会议,商量了下此次沈木生家建房的具体构造。
今天地里活多,张氏累得脚后跟直疼, 瘫炕上都快起不来了,可一听说是老二家要建房的事, 死命扒着炕沿坐了起来。
下地穿鞋刚要走, 想起炕柜里沈金生那双没纳完的鞋底子, 赶紧让沈桃给翻出来, 带着上堂屋去了。
她得让王氏看看,她也是个勤快的。
沈木生来之前跟自己屋里都商量差不多了,这时候便说,“爹, 娘, 老马家卖咱那块宅基地本来能建几间南北向的正房用,可我想了, 大哥和三弟还住厢房, 我们二房就跟爹娘一样住正房, 这不成体统。”
沈树和抽着烟袋点头, “老二你想得周全, 是这么个理。”
张氏最怕的就是老二家住正房, 那等于踩着他们当哥嫂的脸在地上摩擦啊, 听到这里吁出一口气,刚才慢下来的针法又加快了。
王氏给张氏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不紧不慢喝了口珍珠送过来的绿豆汤, “木生啊,你说要建厢房,那正房这头空着不是白瞎了,娘觉得还得盖几间。”
张氏的后背一下挺直了,紧张地看着沈木生。
“娘,咱把厢房建成一排六间的,留三间卧房一间厨房,剩下两间也盘上炕,没准哪天就能用得上。正房那头的宅基地我也有打算”
张氏心一惊,没等沈木生说完就给打断了,“老二,你想咋滴,难不成还想生个儿子出来”
说留两间没准用得上,不就是还想拼儿子吗
这一问,别说是徐氏了,连沈木生都有些不自在。
他是想要儿子,但没想拿到台面上来说,万一不成功,他也没脸不是
沈水生半瘫在桌凳之间,这时候抬抬头,“大嫂,多盖两间房跟要不要儿子有啥关系你倒是生了两个儿子,我也没看你出钱多盖两间房出来啊”
张氏知道跟老三纠缠不过,便没搭理他,就冲沈木生笑道,“我也就是那么一问,你接着说,接着说。”
她可不想让老二老三家再弄出儿子来,现在公婆手里的钱越攒越多,就算眼前他们大房花不着,可等到两个老的没了的那天,不都得传给孙子啊
多一个孙子出来,就多一个人分家当,那不行
沈木生不知道他大嫂打算盘呢,接着道,“厢房左手边挨着幛子咱就建倒座的棚子,用来做柴棚和牲口棚,正巧挨着原来的茅厕。
右手边南北向再建一个粮仓,粮仓里挖个菜窖,可以储存冬菜。”
“那么大空地你建粮仓,得多大个粮仓”王氏忍不住问,“地都租出去了,也就收点租子回来,要娘说,还是得建正房。”
“娘你听我说,粮仓用不了那么大,我是寻思着在粮仓和娘这正房之间给家里打个水井。”
房子到底是二房住,还得人家自己做主,大家只能给些参考意见。
但这水井打出来,可是要几家共用的。
沈木生虽没说要几家一起掏钱,可沈水生心里有数,就强睁着他已经睡意朦胧的双眼先提了头。
“二哥,打水井这主意好。不过水是大家用,钱不能让你一个人掏。看看多少钱,咱哥仨分,咱爹娘那份不就用掏了。”
张氏一边纳鞋底一边听着大家踊跃发言,本来听到沈木生建那么多房,这心里酸的溜的。
后来强逼着自己想了想珍珠托珍珠的福,她也有一年十四两四的白银收入。
照这样下去的话,用不了几年她家也能起个新房。
想到这,才算把已经又到了嗓子眼的酸话给重新咽了回去。
咽下的同时还打心里暗暗盘算呢,到时候,一定建个比老二家还要好的房
可等到说起打水井时沈水生多了言,张氏就又憋不住了。
村里也不是没有水井用,上院外打水也就是多跑几趟,能费多少事
老二家要打井是他自己的事,凭啥都得跟着掏钱
“老三你看你,你二哥就没想让咱跟着掏钱,你二哥家有钱,人家是想图自己方便也让爹娘跟咱两家借借光,你要非得给钱,那就是不知好歹。”
王氏一看这老大媳妇还是个抠啊,哪怕珍珠让她挣着钱了,再从她手里抠一文那都是难,于是抬了抬眼皮。
“老大家要是不从这井里打水,就别白拿钱了,村里有井也能打水,你们就还是出去担水吃。至于老三想拿钱,娘也不横扒拉竖挡着,不过,娘也想不知好歹一下老二啊,你就找人吧,算下多少钱,到时候娘和老三跟你摊。”
沈金生铁青着脸狠狠瞪了张氏一眼,恨不得抢过张氏手里的鞋底子直接呼她嘴上。
讪不搭地跟王氏说,“娘,外头的水井太远,夏天还凑和,冬天挑水太不便利,这水井,我们也摊一份。”
张氏又要张嘴,沈洪扯了一下她的袖子。
张氏便忿忿地低下头,死命地穿针引线开始纳鞋底子,结果一不小心滑了手,那老粗的针扎到了手心里,疼得嗷地一声。
王氏呵呵一乐。
活该
规划做好后,沈木生跑了一趟镇里。
先买了基石,用马车拉了好几趟才给拉回来,又预订了数量足够的砖瓦,让等消息再往家送。
家里要建房,山上的东西就照看不了那么精心,正巧徐氏的被面也绣好了,给周娘子送的时候就告诉她,暂时不接帕子的活了,等到冬天农闲的时候再说。
隔日,十个劳工来了。
这一大帮人来干活,一天两顿的吃喝也是个大问题,好在园子里的菜都下来了,再加上外头挖回来的野菜,桌上的蔬菜是少不了。
可都是出大力的,不能一桌桌的都是素啊。
珍珠就跟板车说好,让每天回来给捎五斤肉,五块豆腐。
再加上王氏养的鸡已经开始下蛋了,供得上用,变变花样每天的荤菜也就出来了。
柴棚里的那只羊肚子已经很大了,郝郎中来给看过,说再有个十天八天就得生。
临要生了,奶水反而比前些日子丰沛了许多,又因为下河村猎户家的小子不用喝奶了,珍珠今天整整接了一小盆。
最近天热,珍珠经常做绿豆汤,王氏和宝珠就不大爱喝热羊奶,珍珠端着盆子想了下,把羊奶里舀上苞米面,又兑了些白面揉好,放向阳的地方发了面,准备晌午做羊奶馒头。
之后和徐氏何氏一起上了山。
西瓜已经长到拳头大小了,每天得给翻几次面,这样出来的瓜才能甜。
到了山上,珍珠刚要翻瓜,突然发现枸杞红了不少,可枝头站了好几只家雀,正一口一口啄得欢实。
“娘,三婶,快来”珍珠招呼着,“枸杞熟了,都快让家雀吃干净了。”
徐氏跟何氏连忙跟过来一起撵,何氏边撵鸟边愁,“这家雀专挑红的吃,这咋办,不能拿人成天守着啊”
徐氏挥舞着汗巾子,“要不也扎个草人吓唬吓唬”
自家地里怕鸟吃庄稼,就在地里竖几个草扎的人,也略略有些效果。
珍珠听了,摇摇头,“娘,这鸟聪明着呢,不一定好使,咱干脆就早起来一趟晚上日落前再来一趟,赶着给红的抢收下来就成。”
赶过了家雀,珍珠先摘了一些红的枸杞放在篮子里。
因为要做午饭,就先回家去,留徐氏与何氏在山上继续忙。
下山经过吊桥时,河岸边有一群半大小子嗷嗷地叫,似乎是在抓鱼,珍珠连忙跑过去看。
里面有李怀允的堂弟李怀林,他知道珍珠家拒了他堂哥的求亲,见了珍珠把脸一扭。
珍珠没时间搭理他,抓了个近前的问,“你们在干啥,抓鱼么”
那小子是顺子的堂哥二毛,跟珍珠摇摇头,“抓鱼得有鱼网,我们没有网,抓喇蛄呢。”
喇蛄
这东西珍珠知道啊,乡村版小龙虾,做成喇咕豆腐最好吃了。
“你们还会抓这个抓来自己吃还是卖”
二毛斜了斜珍珠,“这东西咋吃你咋跟郑跩子似的,啥都吃”
郑跩子是个连耗子都吃的老光棍,老沈家这个孙女长得挺好看,咋吃喇蛄这么恶心的东西
珍珠想到自己跟郑跩子都齐名了,不禁缩了缩肩膀,“你们不吃,那抓它干啥”
“喂鸡啊,抓回去拿石头砸成泥喂鸡,喂出来的鸡下蛋就比喂野菜的下得大,这你都不知道”
喂鸡
这还真不知道,这不是暴殄天物吗
珍珠伸了伸头,“那你们抓到多少了”
二毛递过个桶来,“有多半下子了。”
只见那桶里张牙舞爪有大半桶喇蛄,因为村里没人吃这个,每年的消耗途径也就是被抓了喂喂鸡,所以一个个的又肥又大。
瞅着都快成精了。
珍珠看得直流口水,“你们别拿家喂鸡了,卖给我吧,这半桶给你们五文钱,卖不卖”
今天地里活多,张氏累得脚后跟直疼, 瘫炕上都快起不来了,可一听说是老二家要建房的事, 死命扒着炕沿坐了起来。
下地穿鞋刚要走, 想起炕柜里沈金生那双没纳完的鞋底子, 赶紧让沈桃给翻出来, 带着上堂屋去了。
她得让王氏看看,她也是个勤快的。
沈木生来之前跟自己屋里都商量差不多了,这时候便说,“爹, 娘, 老马家卖咱那块宅基地本来能建几间南北向的正房用,可我想了, 大哥和三弟还住厢房, 我们二房就跟爹娘一样住正房, 这不成体统。”
沈树和抽着烟袋点头, “老二你想得周全, 是这么个理。”
张氏最怕的就是老二家住正房, 那等于踩着他们当哥嫂的脸在地上摩擦啊, 听到这里吁出一口气,刚才慢下来的针法又加快了。
王氏给张氏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不紧不慢喝了口珍珠送过来的绿豆汤, “木生啊,你说要建厢房,那正房这头空着不是白瞎了,娘觉得还得盖几间。”
张氏的后背一下挺直了,紧张地看着沈木生。
“娘,咱把厢房建成一排六间的,留三间卧房一间厨房,剩下两间也盘上炕,没准哪天就能用得上。正房那头的宅基地我也有打算”
张氏心一惊,没等沈木生说完就给打断了,“老二,你想咋滴,难不成还想生个儿子出来”
说留两间没准用得上,不就是还想拼儿子吗
这一问,别说是徐氏了,连沈木生都有些不自在。
他是想要儿子,但没想拿到台面上来说,万一不成功,他也没脸不是
沈水生半瘫在桌凳之间,这时候抬抬头,“大嫂,多盖两间房跟要不要儿子有啥关系你倒是生了两个儿子,我也没看你出钱多盖两间房出来啊”
张氏知道跟老三纠缠不过,便没搭理他,就冲沈木生笑道,“我也就是那么一问,你接着说,接着说。”
她可不想让老二老三家再弄出儿子来,现在公婆手里的钱越攒越多,就算眼前他们大房花不着,可等到两个老的没了的那天,不都得传给孙子啊
多一个孙子出来,就多一个人分家当,那不行
沈木生不知道他大嫂打算盘呢,接着道,“厢房左手边挨着幛子咱就建倒座的棚子,用来做柴棚和牲口棚,正巧挨着原来的茅厕。
右手边南北向再建一个粮仓,粮仓里挖个菜窖,可以储存冬菜。”
“那么大空地你建粮仓,得多大个粮仓”王氏忍不住问,“地都租出去了,也就收点租子回来,要娘说,还是得建正房。”
“娘你听我说,粮仓用不了那么大,我是寻思着在粮仓和娘这正房之间给家里打个水井。”
房子到底是二房住,还得人家自己做主,大家只能给些参考意见。
但这水井打出来,可是要几家共用的。
沈木生虽没说要几家一起掏钱,可沈水生心里有数,就强睁着他已经睡意朦胧的双眼先提了头。
“二哥,打水井这主意好。不过水是大家用,钱不能让你一个人掏。看看多少钱,咱哥仨分,咱爹娘那份不就用掏了。”
张氏一边纳鞋底一边听着大家踊跃发言,本来听到沈木生建那么多房,这心里酸的溜的。
后来强逼着自己想了想珍珠托珍珠的福,她也有一年十四两四的白银收入。
照这样下去的话,用不了几年她家也能起个新房。
想到这,才算把已经又到了嗓子眼的酸话给重新咽了回去。
咽下的同时还打心里暗暗盘算呢,到时候,一定建个比老二家还要好的房
可等到说起打水井时沈水生多了言,张氏就又憋不住了。
村里也不是没有水井用,上院外打水也就是多跑几趟,能费多少事
老二家要打井是他自己的事,凭啥都得跟着掏钱
“老三你看你,你二哥就没想让咱跟着掏钱,你二哥家有钱,人家是想图自己方便也让爹娘跟咱两家借借光,你要非得给钱,那就是不知好歹。”
王氏一看这老大媳妇还是个抠啊,哪怕珍珠让她挣着钱了,再从她手里抠一文那都是难,于是抬了抬眼皮。
“老大家要是不从这井里打水,就别白拿钱了,村里有井也能打水,你们就还是出去担水吃。至于老三想拿钱,娘也不横扒拉竖挡着,不过,娘也想不知好歹一下老二啊,你就找人吧,算下多少钱,到时候娘和老三跟你摊。”
沈金生铁青着脸狠狠瞪了张氏一眼,恨不得抢过张氏手里的鞋底子直接呼她嘴上。
讪不搭地跟王氏说,“娘,外头的水井太远,夏天还凑和,冬天挑水太不便利,这水井,我们也摊一份。”
张氏又要张嘴,沈洪扯了一下她的袖子。
张氏便忿忿地低下头,死命地穿针引线开始纳鞋底子,结果一不小心滑了手,那老粗的针扎到了手心里,疼得嗷地一声。
王氏呵呵一乐。
活该
规划做好后,沈木生跑了一趟镇里。
先买了基石,用马车拉了好几趟才给拉回来,又预订了数量足够的砖瓦,让等消息再往家送。
家里要建房,山上的东西就照看不了那么精心,正巧徐氏的被面也绣好了,给周娘子送的时候就告诉她,暂时不接帕子的活了,等到冬天农闲的时候再说。
隔日,十个劳工来了。
这一大帮人来干活,一天两顿的吃喝也是个大问题,好在园子里的菜都下来了,再加上外头挖回来的野菜,桌上的蔬菜是少不了。
可都是出大力的,不能一桌桌的都是素啊。
珍珠就跟板车说好,让每天回来给捎五斤肉,五块豆腐。
再加上王氏养的鸡已经开始下蛋了,供得上用,变变花样每天的荤菜也就出来了。
柴棚里的那只羊肚子已经很大了,郝郎中来给看过,说再有个十天八天就得生。
临要生了,奶水反而比前些日子丰沛了许多,又因为下河村猎户家的小子不用喝奶了,珍珠今天整整接了一小盆。
最近天热,珍珠经常做绿豆汤,王氏和宝珠就不大爱喝热羊奶,珍珠端着盆子想了下,把羊奶里舀上苞米面,又兑了些白面揉好,放向阳的地方发了面,准备晌午做羊奶馒头。
之后和徐氏何氏一起上了山。
西瓜已经长到拳头大小了,每天得给翻几次面,这样出来的瓜才能甜。
到了山上,珍珠刚要翻瓜,突然发现枸杞红了不少,可枝头站了好几只家雀,正一口一口啄得欢实。
“娘,三婶,快来”珍珠招呼着,“枸杞熟了,都快让家雀吃干净了。”
徐氏跟何氏连忙跟过来一起撵,何氏边撵鸟边愁,“这家雀专挑红的吃,这咋办,不能拿人成天守着啊”
徐氏挥舞着汗巾子,“要不也扎个草人吓唬吓唬”
自家地里怕鸟吃庄稼,就在地里竖几个草扎的人,也略略有些效果。
珍珠听了,摇摇头,“娘,这鸟聪明着呢,不一定好使,咱干脆就早起来一趟晚上日落前再来一趟,赶着给红的抢收下来就成。”
赶过了家雀,珍珠先摘了一些红的枸杞放在篮子里。
因为要做午饭,就先回家去,留徐氏与何氏在山上继续忙。
下山经过吊桥时,河岸边有一群半大小子嗷嗷地叫,似乎是在抓鱼,珍珠连忙跑过去看。
里面有李怀允的堂弟李怀林,他知道珍珠家拒了他堂哥的求亲,见了珍珠把脸一扭。
珍珠没时间搭理他,抓了个近前的问,“你们在干啥,抓鱼么”
那小子是顺子的堂哥二毛,跟珍珠摇摇头,“抓鱼得有鱼网,我们没有网,抓喇蛄呢。”
喇蛄
这东西珍珠知道啊,乡村版小龙虾,做成喇咕豆腐最好吃了。
“你们还会抓这个抓来自己吃还是卖”
二毛斜了斜珍珠,“这东西咋吃你咋跟郑跩子似的,啥都吃”
郑跩子是个连耗子都吃的老光棍,老沈家这个孙女长得挺好看,咋吃喇蛄这么恶心的东西
珍珠想到自己跟郑跩子都齐名了,不禁缩了缩肩膀,“你们不吃,那抓它干啥”
“喂鸡啊,抓回去拿石头砸成泥喂鸡,喂出来的鸡下蛋就比喂野菜的下得大,这你都不知道”
喂鸡
这还真不知道,这不是暴殄天物吗
珍珠伸了伸头,“那你们抓到多少了”
二毛递过个桶来,“有多半下子了。”
只见那桶里张牙舞爪有大半桶喇蛄,因为村里没人吃这个,每年的消耗途径也就是被抓了喂喂鸡,所以一个个的又肥又大。
瞅着都快成精了。
珍珠看得直流口水,“你们别拿家喂鸡了,卖给我吧,这半桶给你们五文钱,卖不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