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就给托了个底, “钱掌柜,米肠我想找个普通饭馆,瓜子想找个茶楼, 您给掂量掂量,看哪家合适”
    这镇子虽然不大,可因为位于本县的边陲, 是附近几个县城过往的必经之地, 因而食肆不少。
    大点的酒楼里面招牌菜太多味道也不会差, 米肠送进去, 名声雀起的机会不多, 所以要选小饭馆。
    至于瓜子,如果在街头小店来卖的话, 卖太贵了没人买, 卖便宜了不够功夫钱。
    而茶楼里头东西偏贵,恨不得门外头卖十文的,跨个门槛进去装盘往桌上一放,就宰你三十文。
    可喝茶的人有钱有闲不计较, 人家要的是什么。
    就是这种挨宰的情怀啊
    钱掌柜搞不懂为啥米肠要找个小馆子卖,五香瓜子就得找个大茶楼卖,他也不好意思细打听, 想了想说。
    “大点的茶楼咱镇上真没有, 要不你去县城的天然居试试,就建在影河边上,你们知道怎么走不”
    沈水生就搭了腔, “那有啥难的,鼻子底下不是还有嘴吗,到县上一问就知道了。”
    其实那天然居他原先跟聂文去过,临着河的缘故,生意特别好,夏天看水冬天看雪,连带着还能看小娘子招摇过市。
    若是闲来无事,一坐一天都不嫌腻,运气好的话还能招小娘子不要钱陪个聊当然沈水生绝对不是那样人。
    “瓜子可以去天然居,至于你说能卖米肠的馆子,我倒是想给我那亲戚试试。”
    钱掌柜说他有个远亲叫谢松,二十多了没娶亲,店面离自己这儿不远。
    几人便去看了一下,商讨了价钱。
    珍珠打算一副米肠卖给谢松二百文,自己大约能赚三十文,谢松算了一遍觉得有利可图,关键还能带动其他菜品的销量,当即定下合作。
    从谢松的店出来,珍珠与钱掌柜挥手告别,沈水生问她要不要去县上天然居去探路。
    珍珠挠头想了想,“三叔,今儿太晚了,咱就别去了。再说,要真想把瓜子卖到县城里,我觉得还要跟我奶商量一下。”
    沈水生与侄女对视两眼,心说上县城这事真给你奶商量的话,恐怕要黄。
    又一想不商量早晚也得败露,便听珍珠的了。
    两人随后到集上买了做五香瓜子的材料,又到猪肉铺买了猪肠猪血和肥膘。猪肉没再买,因为家里鹿肉太多,再不吃怕开化了搁不住。
    珍珠又转悠着买了些零用,给她娘添了些帕子用的棉布和绣线,想着宝珠快上学了,又要去买纸和笔。
    结果在卖纸笔的地方就遇到了李怀允。
    早起坐板车的时候,两人就和李怀允同一辆车,只不过因为张氏刚去人家闹过那么一出,珍珠和沈水生便没好意思多与他搭话。
    这下在书局又狭路相逢,李怀允先招呼上了,“三叔,珍珠,是要来买书”
    沈水生也说不好珍珠要买些啥,就指了指珍珠,珍珠就跟李怀允说,“怀允哥,我家开春要送宝珠去村学,想给宝珠买些纸笔和开蒙用的书。”
    这朝代用来学习的东西都不便宜,虽说没到洛阳纸贵的地步,可一般人家还是用不起。
    所以村里大部分人家,包括张氏那屋,给孩子练字用的都是自己做的沙盘,很少有像珍珠家这样,孩子才开始上学就买纸用的。
    李怀允细问之后便把自己的背筐放下,给珍珠拉到一边,压低了声音说,“你们在这里买要贵很多,我平时抄书卖,家里笔墨纸砚都有,抄好的书也有,我匀给你就是。”
    珍珠这才想起他平时抄书卖的,就悄悄指指他的背筐,“那里头都是你抄好的”
    “是,不过那些拿来卖的,抄得不够好不够细致,宝珠要用的话,我回去重新给她抄,反正离开学还有段日子,在那之前我一准弄好,连带着纸笔都给你送去。”
    珍珠笑眯眯地应下,道过谢后喊上三叔出门,往济生堂去了。
    李怀允目送两人离去,直到看不见人了,还怔怔站了许久。
    书局的小伙计抬了抬眼皮。
    完犊子了,又碰上个痴情种。
    到济生堂去是珍珠张罗的,上次她做高汤用的海带就是从郝掌柜的手里硬抢过去的,昨天最后剩下那些高汤都给了羊肉馆,现下手里一滴都没得。
    自己家里不吃倒也行,可钱掌柜那里还等着用呢。
    刚才在街上逛的功夫,她问了许多家也没有卖海带的,无奈之下就想到济生堂碰碰运气,结果没买到海带,倒是见着伙计摆弄豆豉呢。
    这可是意外之喜,珍珠豁出脸皮来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沈珍珠的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望莓止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望莓止渴并收藏沈珍珠的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