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家的分家做出各种猜想来。
沈水生心里纳闷,给赵赶鹅弄了好几斤肉打发了,问珍珠,“不是说正月底再分吗,怎么我出去一天的功夫,就变了”
珍珠贴着他三叔耳朵说,“三叔你出去这一天,可少看了许多热闹呢。”
沈水生一猜就是他大嫂又惹他娘生气了。
反正分家已经是说好的事儿了,他心里也有准备,就跟王氏说,“我都听娘的,想啥时候分,想怎么分都行。”
说话这时候日头才偏西,离做晚饭时间还早,王氏就给全家召到堂屋里,“分家的事呢,我先按我的想法说,你们谁家要是不同意,就提出来。”
儿子媳妇们默默点头。
沈娇娥则抹开了眼泪。下午时她就觉得自己是个煞星,到谁家谁不得好。
嫁了老付家,弄得付老五没孩子,等回到娘家来,这一个月还没到呢,就克得老沈家要分家了。
她憋闷得不行,找珍珠说了会子话,珍珠便安慰说,事儿得慢慢看,或许有一天就会发现,这分家是件好事呢。
珍爱生命,远离大房,这是珍珠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
王氏先是给公中的钱拿出来在桌上摆好,原来攒下的加上这段时间挣到的,一共二十一两。
先分出五两来,给了张氏,“这五两,是留给沈洪娶亲用的。”
张氏说了句谢谢娘,上手就要拿,被沈金生瞪了一眼,“你急什么,银子摆那儿,还能长腿跑了啊”
张氏无奈垂下了手。
王氏便接着说。
“除去这五两,正好剩十六两,你们三房加上我和你爹,分成四份,一家四两。”
王氏说完,让珍珠帮着给分好,推到四个儿子面前。
徐氏怀里抱着宝珠,娘俩眼睛都红红的,哽咽着问,“娘,你和爹还得另起炉灶,要不就跟着我们过吧。”
真说到分家了,何氏的眼泪也没断过,这时候也掏心掏肺地劝,“娘跟着我们也行,看娘自己意愿。”
珍珠宝珠加上三房的两个丫头也都吵吵嚷嚷的,让爷奶跟着自己这边过。
张氏听两个妯娌和孩子都这么说,也想装装样子,嘴皮子刚张开,沈金生就挖了她一眼,“你给我闭嘴。”
跟着他们大房过,两天半就得给他老娘气死
王氏摇摇头,“我跟你爹还有力气种田,房前屋后的活也都能干,再说我们还带着娇娥呢,跟你们哪一房都不方便。”
王氏心意已决,儿子媳妇们只好做罢。
钱就算是分好了,接下来是房子。
房子没啥争议,自己还住自己原来那屋,往后谁有钱想起新屋,不想买宅基地的,就在原址起,想换新地方的,那就掏自己的钱买。
大家对此也没什么意见。
然后就是分些零碎东西了。
“现在的灶间我们老两口留着用,你们三房自己屋里也有灶,能用就用,不能用的这两天赶快起新的。至于锅碗瓢盆啥的,同样分成四份,每家拿一份。还有灶间的油和米面之类的,我也都分好了,你们随意选一份回去就成。”
最后,重中之重,要分田地了。
“院里的菜园子,你们就各自种房后的,至于水田和旱田,我跟你爹商量过了”
说到这里,王氏一顿咳。
虽说分家是她提出来的,可她是最上火的,一夜间嗓子早就哑了。
今早上又被张氏给刺激了一下,还说了这么多话,一时间喉头发痒,止不住想咳。
珍珠赶紧给王氏倒了杯茶水,沈树和放下烟袋,示意王氏别再说话,他自己操办了起来。
“我这个当爹的来说。咱家拢共八亩水田,五亩旱田。水田是按人头在村里分的,咱就还按名下的来,每家两亩。”
长河村的田地,只要是在籍的,就会以最基础的价格,也就是一两银子,分到一亩水田。娶了婆娘后入婆家籍,同样会按这种方式得一亩田。
至于想额外弄水田种,就得去别的村民手里买,以老沈家这种田地的肥沃程度,一亩少说也得五六两。
所以仔细算起来,现在这个家里,除了沈娇娥和几个女娃名下没田,成年男子里,就是沈洪还没去申请田地。
申田要满十六,沈洪是七月的生日,还差半年光景。
原本若是不分家,这一两水田的银子是该公中出的。张氏想到这里,便壮着胆子问公爹,“爹,那洪儿七月就该拿一两银子去买田了,这咋办啊。”
要是少,几十文一百文的事她也就不计较了,怕男人再嫌她多事。
可那是一两银子,攒多长时间才能攒出来啊。
沈树和与王氏之前早想到了张氏会在这事儿上起刺,便特意清了清嗓子道,“这不还没到七月吗,等到了沈洪该买田的时候,那一两银子我跟你娘给出。”
张氏这才算满意了,却见男人的拳头又紧了紧,心想可不能再多事了,否则怕是又要挨揍。
解决完水田的事,沈树和才说旱田怎么分。
“咱家的旱田是自己开出来的,当时田地没花钱,只是这税还是要交的。我和你娘想了,照旧是一家一亩,剩下那一亩给娇娥,你们是儿子她是闺女,手心手背都是肉,爹娘不能眼看着闺女回来一趟,连点粮食都打不上。”
娇娥觉得自己占了娘家的便宜,颇臊得慌,连忙推托起来,“爹,你和娘不用给我准备,那旱田一亩现在也能卖二两银,我到底是个闺女,不该跟哥哥们争。”
张氏心想这小姑子还算拎得清,正琢磨着张口以沈洪的名义给那一亩旱田争取来呢,沈金生发话了。
“娇娥,爹娘给你这亩旱田,几个当哥哥嫂子的都没意见,你是闺女不假,可你嫁出去这三年,没少往家贴补东西,谁眼睛都不瞎,都看着呢。听大哥的,这地你得要着。”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吃了昆明寄过来的正宗玫瑰饼,超好次,对于不能吃甜食的我,刚刚好,你们都爱次什么零食呀
沈水生心里纳闷,给赵赶鹅弄了好几斤肉打发了,问珍珠,“不是说正月底再分吗,怎么我出去一天的功夫,就变了”
珍珠贴着他三叔耳朵说,“三叔你出去这一天,可少看了许多热闹呢。”
沈水生一猜就是他大嫂又惹他娘生气了。
反正分家已经是说好的事儿了,他心里也有准备,就跟王氏说,“我都听娘的,想啥时候分,想怎么分都行。”
说话这时候日头才偏西,离做晚饭时间还早,王氏就给全家召到堂屋里,“分家的事呢,我先按我的想法说,你们谁家要是不同意,就提出来。”
儿子媳妇们默默点头。
沈娇娥则抹开了眼泪。下午时她就觉得自己是个煞星,到谁家谁不得好。
嫁了老付家,弄得付老五没孩子,等回到娘家来,这一个月还没到呢,就克得老沈家要分家了。
她憋闷得不行,找珍珠说了会子话,珍珠便安慰说,事儿得慢慢看,或许有一天就会发现,这分家是件好事呢。
珍爱生命,远离大房,这是珍珠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
王氏先是给公中的钱拿出来在桌上摆好,原来攒下的加上这段时间挣到的,一共二十一两。
先分出五两来,给了张氏,“这五两,是留给沈洪娶亲用的。”
张氏说了句谢谢娘,上手就要拿,被沈金生瞪了一眼,“你急什么,银子摆那儿,还能长腿跑了啊”
张氏无奈垂下了手。
王氏便接着说。
“除去这五两,正好剩十六两,你们三房加上我和你爹,分成四份,一家四两。”
王氏说完,让珍珠帮着给分好,推到四个儿子面前。
徐氏怀里抱着宝珠,娘俩眼睛都红红的,哽咽着问,“娘,你和爹还得另起炉灶,要不就跟着我们过吧。”
真说到分家了,何氏的眼泪也没断过,这时候也掏心掏肺地劝,“娘跟着我们也行,看娘自己意愿。”
珍珠宝珠加上三房的两个丫头也都吵吵嚷嚷的,让爷奶跟着自己这边过。
张氏听两个妯娌和孩子都这么说,也想装装样子,嘴皮子刚张开,沈金生就挖了她一眼,“你给我闭嘴。”
跟着他们大房过,两天半就得给他老娘气死
王氏摇摇头,“我跟你爹还有力气种田,房前屋后的活也都能干,再说我们还带着娇娥呢,跟你们哪一房都不方便。”
王氏心意已决,儿子媳妇们只好做罢。
钱就算是分好了,接下来是房子。
房子没啥争议,自己还住自己原来那屋,往后谁有钱想起新屋,不想买宅基地的,就在原址起,想换新地方的,那就掏自己的钱买。
大家对此也没什么意见。
然后就是分些零碎东西了。
“现在的灶间我们老两口留着用,你们三房自己屋里也有灶,能用就用,不能用的这两天赶快起新的。至于锅碗瓢盆啥的,同样分成四份,每家拿一份。还有灶间的油和米面之类的,我也都分好了,你们随意选一份回去就成。”
最后,重中之重,要分田地了。
“院里的菜园子,你们就各自种房后的,至于水田和旱田,我跟你爹商量过了”
说到这里,王氏一顿咳。
虽说分家是她提出来的,可她是最上火的,一夜间嗓子早就哑了。
今早上又被张氏给刺激了一下,还说了这么多话,一时间喉头发痒,止不住想咳。
珍珠赶紧给王氏倒了杯茶水,沈树和放下烟袋,示意王氏别再说话,他自己操办了起来。
“我这个当爹的来说。咱家拢共八亩水田,五亩旱田。水田是按人头在村里分的,咱就还按名下的来,每家两亩。”
长河村的田地,只要是在籍的,就会以最基础的价格,也就是一两银子,分到一亩水田。娶了婆娘后入婆家籍,同样会按这种方式得一亩田。
至于想额外弄水田种,就得去别的村民手里买,以老沈家这种田地的肥沃程度,一亩少说也得五六两。
所以仔细算起来,现在这个家里,除了沈娇娥和几个女娃名下没田,成年男子里,就是沈洪还没去申请田地。
申田要满十六,沈洪是七月的生日,还差半年光景。
原本若是不分家,这一两水田的银子是该公中出的。张氏想到这里,便壮着胆子问公爹,“爹,那洪儿七月就该拿一两银子去买田了,这咋办啊。”
要是少,几十文一百文的事她也就不计较了,怕男人再嫌她多事。
可那是一两银子,攒多长时间才能攒出来啊。
沈树和与王氏之前早想到了张氏会在这事儿上起刺,便特意清了清嗓子道,“这不还没到七月吗,等到了沈洪该买田的时候,那一两银子我跟你娘给出。”
张氏这才算满意了,却见男人的拳头又紧了紧,心想可不能再多事了,否则怕是又要挨揍。
解决完水田的事,沈树和才说旱田怎么分。
“咱家的旱田是自己开出来的,当时田地没花钱,只是这税还是要交的。我和你娘想了,照旧是一家一亩,剩下那一亩给娇娥,你们是儿子她是闺女,手心手背都是肉,爹娘不能眼看着闺女回来一趟,连点粮食都打不上。”
娇娥觉得自己占了娘家的便宜,颇臊得慌,连忙推托起来,“爹,你和娘不用给我准备,那旱田一亩现在也能卖二两银,我到底是个闺女,不该跟哥哥们争。”
张氏心想这小姑子还算拎得清,正琢磨着张口以沈洪的名义给那一亩旱田争取来呢,沈金生发话了。
“娇娥,爹娘给你这亩旱田,几个当哥哥嫂子的都没意见,你是闺女不假,可你嫁出去这三年,没少往家贴补东西,谁眼睛都不瞎,都看着呢。听大哥的,这地你得要着。”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吃了昆明寄过来的正宗玫瑰饼,超好次,对于不能吃甜食的我,刚刚好,你们都爱次什么零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