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墙不回头,心想早晚长个教训也好。
另外王氏心里也明白,树大总是要分枝,等沈洪成婚了,再过些年这个家迟早要分。
沈洪最终是跟着自己爹娘过,而不是跟着爷奶过,所以选个什么样的媳妇,还得大房自己说了算。
后来张氏就自己去给姚媒婆回话,倒也没说得太死,只是说沈洪自己不急,成不成的,再看缘份吧。
姚媒婆做媒这些年,哪能不明白张氏的暗语,就笑着打哈哈,说就照这意思去给闺女家回话。
回头又想起她在老沈家时见到沈桃了,就问张氏“我进门时见到你家沈桃在拣豆子,倒没见到珍珠出来干活,按说你们沈家生意的东家是你大房,你就舍得让自己闺女干粗活,让珍珠干细活”
张氏心里也明白自己闺女为啥不躲懒了,可嘴上不能承认啊。
“桃儿多干点亏不了,以后这都是让婆家看得起的本事。哪个婆家稀罕懒媳妇,又有几个婆婆像我娘那样惯着我们妯娌三个婶子你细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姚媒婆一听,小眼睛眯起来了,“那要是有相当的,我给你家桃儿也把把眼关”
张氏自然乐意,两人一拍即合,张氏觉得儿女的婚事前程一片大好,高兴得再回到家连沈桃打翻了一碗水都没骂她。
因为沈娇娥和离了,加上那日王氏张氏与褚三娘吵那一架,长河村近日的话题都离不开老沈家。
闲嗑多了,瓜子吃得就多,所以年后珍珠做的那点东西提前都给卖光了。
珍珠原打算这些货会卖到正月十五,不曾想阴差阳错地弄出这么两条热搜来,还拉动了自家经济。
如此一来她就闲得浑身难受,加上穿过来这些天对村子也熟悉了,就时不时地出去串个门子。
这天傍晌午时她跟着沈娇娥一起去了沈喜荷家。
沈喜荷男人身上痒的毛病一直没医好,从郝郎中那里抓了不少药,又是喝又是洗的,却没怎么见效,还有严重的倾向。
珍珠去的时候她姑奶正烧了药汁往大木盆得水里兑,要给她姑爷爷擦身呢。
珍珠就问了句咋还没好,她姑奶回她说是湿邪侵体长的疹子,不大好治。
一说湿邪侵体,珍珠就想到了湿疹,于是劝她姑奶别让姑爷睡热炕,再抹点猪油试试。
等聊到饭点了,沈喜荷留她们在家吃,珍珠说要回去给家炸个酱,就拉着沈娇娥往家去。
过了年白日里暖了许多,大中午的路上的积雪化了,珍珠跟小姑怕鞋灌了包,小心翼翼地挑好地方踩,忽然听着了一阵哭声。
姑侄俩抬头看去,原来是吕五妹在路上打孩子呢。
她家那丫头不知道怎么惹着她了,吕五妹给孩子扯过来照屁股就给了几巴掌,一边打一边骂。
“随你那个死爹,一天就知道吃你爹卖膏药,你就跟狗皮膏药似的沾着我,赖我一辈子了是不是你个累赘,要不是你,老娘能让老王家给休了”
吕五妹是背对着这头打孩子,没看到珍珠她们过来。
沈娇娥听到她那些话,皱了皱眉,拉着珍珠想绕路,不成想吕五妹家孩子见到有人过来就想求救,张着两只小手冲这头哇哇哭开了。
吕五妹一回头,见珍珠她们离自己不远,怕是听到那些话了,更加迁怒于自己的小闺女,扬起手给了丫头一巴掌,“哭,没出大年呢,你这是给谁哭丧呢。”
沈珍珠看不下去了,想劝,又怕惹自己一身不是,不劝看着又不忍心。
沈娇娥瞧出她的意思,使劲拉住珍珠,低声说,“你别多管闲事,那是她亲娘,总不会打死她吧。”
珍珠只好别过头,准备绕开吕五妹。
可吕五妹倒没完了,扔下哭着的闺女不管,两步蹿了过来,把眉毛一挑,冲沈娇娥说,“这些天一直忙着,我还没来得及去你家瞧瞧热闹,听说你也被休了”
这个“也”字,就别有深意了。
因为吕五妹被王长富给休了,现在她这话的意思就是你沈娇娥也不过如此,都是被休的婆娘,谁比谁强多少。
而她之所以糟践沈娇娥,是因为王长富把她休了的那年,沈娇娥还没出嫁,长富她娘曾跟王氏表示过想求娶沈娇娥,不过王氏没答应。
沈娇娥听了吕五妹的话,紧咬着嘴唇,差点哭出来。
本来就让婆家给撵出来了,再让人给埋汰一顿,这不是雪上加霜吗
珍珠想到吕五妹与褚三娘交好,心道这两人真是臭味相投,怎么就见不得旁人半点好呢
她那瘦弱的小身板一挺,抢到她小姑身前去,回呛了一句“婶子你别瞎说,我小姑和我姑父是和离,不是被休了。”
“和离跟休了有啥区别,还不都是一回事儿,只不过是婆家愿意给个面子把休书写成和离书,说到底都是让男人给撵回来了。”
珍珠不甘示弱地说回去“那区别可就大了,婶子要是不清楚我就给你说说。
先不论一个拿的是和离书,一个拿的是休书,就单说婆家给不给面子这事,还得看媳妇做了啥事才从婆家出来的
要是婶子觉得婆家给面子那么容易,婶子怎么没拿休书换个和离书回来”
另外王氏心里也明白,树大总是要分枝,等沈洪成婚了,再过些年这个家迟早要分。
沈洪最终是跟着自己爹娘过,而不是跟着爷奶过,所以选个什么样的媳妇,还得大房自己说了算。
后来张氏就自己去给姚媒婆回话,倒也没说得太死,只是说沈洪自己不急,成不成的,再看缘份吧。
姚媒婆做媒这些年,哪能不明白张氏的暗语,就笑着打哈哈,说就照这意思去给闺女家回话。
回头又想起她在老沈家时见到沈桃了,就问张氏“我进门时见到你家沈桃在拣豆子,倒没见到珍珠出来干活,按说你们沈家生意的东家是你大房,你就舍得让自己闺女干粗活,让珍珠干细活”
张氏心里也明白自己闺女为啥不躲懒了,可嘴上不能承认啊。
“桃儿多干点亏不了,以后这都是让婆家看得起的本事。哪个婆家稀罕懒媳妇,又有几个婆婆像我娘那样惯着我们妯娌三个婶子你细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姚媒婆一听,小眼睛眯起来了,“那要是有相当的,我给你家桃儿也把把眼关”
张氏自然乐意,两人一拍即合,张氏觉得儿女的婚事前程一片大好,高兴得再回到家连沈桃打翻了一碗水都没骂她。
因为沈娇娥和离了,加上那日王氏张氏与褚三娘吵那一架,长河村近日的话题都离不开老沈家。
闲嗑多了,瓜子吃得就多,所以年后珍珠做的那点东西提前都给卖光了。
珍珠原打算这些货会卖到正月十五,不曾想阴差阳错地弄出这么两条热搜来,还拉动了自家经济。
如此一来她就闲得浑身难受,加上穿过来这些天对村子也熟悉了,就时不时地出去串个门子。
这天傍晌午时她跟着沈娇娥一起去了沈喜荷家。
沈喜荷男人身上痒的毛病一直没医好,从郝郎中那里抓了不少药,又是喝又是洗的,却没怎么见效,还有严重的倾向。
珍珠去的时候她姑奶正烧了药汁往大木盆得水里兑,要给她姑爷爷擦身呢。
珍珠就问了句咋还没好,她姑奶回她说是湿邪侵体长的疹子,不大好治。
一说湿邪侵体,珍珠就想到了湿疹,于是劝她姑奶别让姑爷睡热炕,再抹点猪油试试。
等聊到饭点了,沈喜荷留她们在家吃,珍珠说要回去给家炸个酱,就拉着沈娇娥往家去。
过了年白日里暖了许多,大中午的路上的积雪化了,珍珠跟小姑怕鞋灌了包,小心翼翼地挑好地方踩,忽然听着了一阵哭声。
姑侄俩抬头看去,原来是吕五妹在路上打孩子呢。
她家那丫头不知道怎么惹着她了,吕五妹给孩子扯过来照屁股就给了几巴掌,一边打一边骂。
“随你那个死爹,一天就知道吃你爹卖膏药,你就跟狗皮膏药似的沾着我,赖我一辈子了是不是你个累赘,要不是你,老娘能让老王家给休了”
吕五妹是背对着这头打孩子,没看到珍珠她们过来。
沈娇娥听到她那些话,皱了皱眉,拉着珍珠想绕路,不成想吕五妹家孩子见到有人过来就想求救,张着两只小手冲这头哇哇哭开了。
吕五妹一回头,见珍珠她们离自己不远,怕是听到那些话了,更加迁怒于自己的小闺女,扬起手给了丫头一巴掌,“哭,没出大年呢,你这是给谁哭丧呢。”
沈珍珠看不下去了,想劝,又怕惹自己一身不是,不劝看着又不忍心。
沈娇娥瞧出她的意思,使劲拉住珍珠,低声说,“你别多管闲事,那是她亲娘,总不会打死她吧。”
珍珠只好别过头,准备绕开吕五妹。
可吕五妹倒没完了,扔下哭着的闺女不管,两步蹿了过来,把眉毛一挑,冲沈娇娥说,“这些天一直忙着,我还没来得及去你家瞧瞧热闹,听说你也被休了”
这个“也”字,就别有深意了。
因为吕五妹被王长富给休了,现在她这话的意思就是你沈娇娥也不过如此,都是被休的婆娘,谁比谁强多少。
而她之所以糟践沈娇娥,是因为王长富把她休了的那年,沈娇娥还没出嫁,长富她娘曾跟王氏表示过想求娶沈娇娥,不过王氏没答应。
沈娇娥听了吕五妹的话,紧咬着嘴唇,差点哭出来。
本来就让婆家给撵出来了,再让人给埋汰一顿,这不是雪上加霜吗
珍珠想到吕五妹与褚三娘交好,心道这两人真是臭味相投,怎么就见不得旁人半点好呢
她那瘦弱的小身板一挺,抢到她小姑身前去,回呛了一句“婶子你别瞎说,我小姑和我姑父是和离,不是被休了。”
“和离跟休了有啥区别,还不都是一回事儿,只不过是婆家愿意给个面子把休书写成和离书,说到底都是让男人给撵回来了。”
珍珠不甘示弱地说回去“那区别可就大了,婶子要是不清楚我就给你说说。
先不论一个拿的是和离书,一个拿的是休书,就单说婆家给不给面子这事,还得看媳妇做了啥事才从婆家出来的
要是婶子觉得婆家给面子那么容易,婶子怎么没拿休书换个和离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