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本来是觉得徐氏不好对付, 才联合何氏一起去婆婆面前说小话,想尽快给小姑子再嫁出去。
可她没料到何氏惯常是个出须的萝卜肚里空的家伙,怎么今天说起话来还一套一套的了。
不但自已目的没达到, 还被何氏这番换位思考给怼得差点卡跟头。
不过张氏向来不饶人,马上就回嘴。
“老三家的你瞎说啥,我给老沈家生俩大孙子你大哥凭啥休了我, 要休也是老三休了你”
这话要放在往常, 何氏当时就得吓堆碎了, 可今儿她却没腿软, “大嫂, 水生昨晚说了,他不在乎儿子不儿子的, 也不会因为这事休了我, 水生还说了往后谁要拿这事贬损我,他第一个给我撑腰。”
张氏脸上的表情可就热闹了。
嘴上你你你了半天,一口气差点憋过去。
两人拌嘴这功夫,沈水生带着侄子侄女从远处冒出头, 张氏远远瞧着儿子那样该就是打架了,暂时撇下何氏迎了上去,抓着儿子的胳膊从上看到下, “动手了是不是, 你伤着了没啊。”
沈洪虽只出了一拳,但后头看他三叔那两脚听他三叔那两句,给整得热血沸腾的, 现在额上还冒着汗。
听张氏的话就知道家里那头也明白小姑被休了,拨开张氏探过来的手,“能有啥事,那付老五在我面前还是个个儿”
他这一划拉,张氏眼尖见到他拳头上的血,吓得一把给儿子的手抓住了。
“你这哪儿来的血,这得伤多重啊”
眼泪跟着就出来了,歪头冲沈水生就去了,“老三你咋回事,连个侄子你都护不住,你干啥吃的”
沈水生一翻眼,“大嫂你先整明白洪儿手上是谁的血再吵吵行不,我还护着他,你问问他用我护不”
沈洪这时俯身团了一把雪给手上的血迹蹭掉,拳头往张氏眼前一杵,“娘啊,这是付老五的血。”
张氏这才放心,可又开始后怕,硬给沈洪拉到后面去慢腾腾往回走,嘴里止不住教训,“你老姑的事有你三叔出头,你这给人打坏了,万一他们家闹起来,不得找你赔钱。”
沈洪见他娘又犯小心眼,把眉头拧了起来,“娘,这是老沈家的事,我是老沈家大孙子,我要是不出头,自己都得瞧不起自己。”
张氏见沈洪真不乐意了,才忍了话头,心想一会儿得赶紧上王氏面前去捞个功。
家里那头,在徐氏的劝和下,王氏和沈娇娥的情绪平稳了不老少,因为要把西间倒腾出来晚上给娇娥住,三人就开始拆那些包袱。
挨样拿出来过了一遍,徐氏看得有些心酸。
包袱虽不少,可里面也真没啥像样东西。
除了那套当初做嫁妆的行李,就是些旧衣服旧帕子,零了巴碎的都是娇娥在婆家时自己屋里用过的,连脸盆子都带回来了。
王氏一看那些东西,心里像堵块大石头似的,可又怕娇娥难受,不敢多说。
这说是当了付家三年媳妇给多贴补了些,其实没一样能拿出手的,现在给这些破烂都弄回来,怕不是要给后头的媳妇倒地方
徐氏将那些东西一样样收拾了,见有几件衣裳还带着补丁,再看婆婆的脸色泛黑,小姑子一脸地难堪,就劝道,“娘,都说衣不如旧,这旧的穿着才舒服。他老付家再有,也就是比咱家略强点,庄户院里谁家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咱老沈家有骨气,当初嫁闺女过去也不是图他们家银子的,是不”
这话说得人心里舒畅,王氏愈发地喜欢徐氏这个媳妇了。
略缓和了下,徐氏拿条帚给西间扫了,又打水擦了两遍,外头那帮人也回来了。
张氏脚不沾地儿地钻进婆婆屋里准备邀功,结果发现她出去这么会功夫包袱就给开了,脸一下撂了下来。
“娘,你看这事儿弄得,我们沈洪去替他小姑出气呢,咋你们搁家还分上东西了”
这前后脚也没多久,咋她拉着小姑子去看包袱就挨公爹一顿训,徐氏看了婆婆就不言语了
小姑子都说了,婆家给贴补了不老少,她这在娘家住下可不是一年半载,咋说也得把带回来的那些个玩意儿给各房分点吧。
徐氏拆的包,不得可着她自己先挑好的
珍珠听这话,看了她娘一眼,摇头表示无奈。
她也不知道她这大伯娘咋想的,无论啥事都耽误不了她制造家庭矛盾,而往往最后的冲突又都集中到她大伯娘身上,倒霉的还是她自己。
徐氏对着张氏这副面孔十几年了,什么刺激没受过,现在早就淡定了,听了这话毫无反应,也没吱声,继续做她手里的活。
但王氏不是吃素的,把包袱皮一盖,东西也不收拾了。
“老大家的你出去一趟眼珠子忘带回来了,哪只眼看我们娘们分东西呢,那是老二家的帮娇娥拾掇拾掇西间,你要是心里不平你就干,让老二家的歇着去小姑子这点东西你都想分,我看你是想钱想魔怔了吧”
张氏那鸡窝门口贴对联小题大做的劲儿,让王氏恨不得即刻也给她休回娘家去。
沈洪一见她娘又给他奶惹火了,扯着沈桃把张氏带回他们自己屋去,然后跟珍珠一起把方才出去揍付老五的事学了一遍。
一番话下来,王氏忘了张氏带给自己的不痛快,乐得直拍大腿,把三儿子大孙子和二孙女转着圈夸了好几遍,直到晚饭时胃口大开,不但没绝食,还多吃了一碗配了鸡蛋羹的二米干饭
而对于付老五那头准备近亲结婚自产自销的事,珍珠和沈洪因为怕刺激着沈娇娥和王氏,都绝口没提。
还有付老五嘴里那十两银子的事,也都当没听过,就此翻篇。
都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尽管沈家人没主动吐口,可等付老五又来过一趟换休书,还没给沈娇娥带回去后,沈娇娥被休了
可她没料到何氏惯常是个出须的萝卜肚里空的家伙,怎么今天说起话来还一套一套的了。
不但自已目的没达到, 还被何氏这番换位思考给怼得差点卡跟头。
不过张氏向来不饶人,马上就回嘴。
“老三家的你瞎说啥,我给老沈家生俩大孙子你大哥凭啥休了我, 要休也是老三休了你”
这话要放在往常, 何氏当时就得吓堆碎了, 可今儿她却没腿软, “大嫂, 水生昨晚说了,他不在乎儿子不儿子的, 也不会因为这事休了我, 水生还说了往后谁要拿这事贬损我,他第一个给我撑腰。”
张氏脸上的表情可就热闹了。
嘴上你你你了半天,一口气差点憋过去。
两人拌嘴这功夫,沈水生带着侄子侄女从远处冒出头, 张氏远远瞧着儿子那样该就是打架了,暂时撇下何氏迎了上去,抓着儿子的胳膊从上看到下, “动手了是不是, 你伤着了没啊。”
沈洪虽只出了一拳,但后头看他三叔那两脚听他三叔那两句,给整得热血沸腾的, 现在额上还冒着汗。
听张氏的话就知道家里那头也明白小姑被休了,拨开张氏探过来的手,“能有啥事,那付老五在我面前还是个个儿”
他这一划拉,张氏眼尖见到他拳头上的血,吓得一把给儿子的手抓住了。
“你这哪儿来的血,这得伤多重啊”
眼泪跟着就出来了,歪头冲沈水生就去了,“老三你咋回事,连个侄子你都护不住,你干啥吃的”
沈水生一翻眼,“大嫂你先整明白洪儿手上是谁的血再吵吵行不,我还护着他,你问问他用我护不”
沈洪这时俯身团了一把雪给手上的血迹蹭掉,拳头往张氏眼前一杵,“娘啊,这是付老五的血。”
张氏这才放心,可又开始后怕,硬给沈洪拉到后面去慢腾腾往回走,嘴里止不住教训,“你老姑的事有你三叔出头,你这给人打坏了,万一他们家闹起来,不得找你赔钱。”
沈洪见他娘又犯小心眼,把眉头拧了起来,“娘,这是老沈家的事,我是老沈家大孙子,我要是不出头,自己都得瞧不起自己。”
张氏见沈洪真不乐意了,才忍了话头,心想一会儿得赶紧上王氏面前去捞个功。
家里那头,在徐氏的劝和下,王氏和沈娇娥的情绪平稳了不老少,因为要把西间倒腾出来晚上给娇娥住,三人就开始拆那些包袱。
挨样拿出来过了一遍,徐氏看得有些心酸。
包袱虽不少,可里面也真没啥像样东西。
除了那套当初做嫁妆的行李,就是些旧衣服旧帕子,零了巴碎的都是娇娥在婆家时自己屋里用过的,连脸盆子都带回来了。
王氏一看那些东西,心里像堵块大石头似的,可又怕娇娥难受,不敢多说。
这说是当了付家三年媳妇给多贴补了些,其实没一样能拿出手的,现在给这些破烂都弄回来,怕不是要给后头的媳妇倒地方
徐氏将那些东西一样样收拾了,见有几件衣裳还带着补丁,再看婆婆的脸色泛黑,小姑子一脸地难堪,就劝道,“娘,都说衣不如旧,这旧的穿着才舒服。他老付家再有,也就是比咱家略强点,庄户院里谁家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咱老沈家有骨气,当初嫁闺女过去也不是图他们家银子的,是不”
这话说得人心里舒畅,王氏愈发地喜欢徐氏这个媳妇了。
略缓和了下,徐氏拿条帚给西间扫了,又打水擦了两遍,外头那帮人也回来了。
张氏脚不沾地儿地钻进婆婆屋里准备邀功,结果发现她出去这么会功夫包袱就给开了,脸一下撂了下来。
“娘,你看这事儿弄得,我们沈洪去替他小姑出气呢,咋你们搁家还分上东西了”
这前后脚也没多久,咋她拉着小姑子去看包袱就挨公爹一顿训,徐氏看了婆婆就不言语了
小姑子都说了,婆家给贴补了不老少,她这在娘家住下可不是一年半载,咋说也得把带回来的那些个玩意儿给各房分点吧。
徐氏拆的包,不得可着她自己先挑好的
珍珠听这话,看了她娘一眼,摇头表示无奈。
她也不知道她这大伯娘咋想的,无论啥事都耽误不了她制造家庭矛盾,而往往最后的冲突又都集中到她大伯娘身上,倒霉的还是她自己。
徐氏对着张氏这副面孔十几年了,什么刺激没受过,现在早就淡定了,听了这话毫无反应,也没吱声,继续做她手里的活。
但王氏不是吃素的,把包袱皮一盖,东西也不收拾了。
“老大家的你出去一趟眼珠子忘带回来了,哪只眼看我们娘们分东西呢,那是老二家的帮娇娥拾掇拾掇西间,你要是心里不平你就干,让老二家的歇着去小姑子这点东西你都想分,我看你是想钱想魔怔了吧”
张氏那鸡窝门口贴对联小题大做的劲儿,让王氏恨不得即刻也给她休回娘家去。
沈洪一见她娘又给他奶惹火了,扯着沈桃把张氏带回他们自己屋去,然后跟珍珠一起把方才出去揍付老五的事学了一遍。
一番话下来,王氏忘了张氏带给自己的不痛快,乐得直拍大腿,把三儿子大孙子和二孙女转着圈夸了好几遍,直到晚饭时胃口大开,不但没绝食,还多吃了一碗配了鸡蛋羹的二米干饭
而对于付老五那头准备近亲结婚自产自销的事,珍珠和沈洪因为怕刺激着沈娇娥和王氏,都绝口没提。
还有付老五嘴里那十两银子的事,也都当没听过,就此翻篇。
都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尽管沈家人没主动吐口,可等付老五又来过一趟换休书,还没给沈娇娥带回去后,沈娇娥被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