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伙计的手脚极麻利,闻静菀坐下不多时,热腾腾的小铜锅就架了起来,小伙计跑前跑后地端菜。
不大的铜锅外头还雕了细致的纹饰,锅下的炉子用木块四四方方围得严实,锅子里翻涌着奶白的汤,是鱼汤锅底。
桌上另一边整齐摆了十数个巴掌大的青瓷碟,里头片得薄薄的羊肉、牛肉,鱼圆、肉圆,另加三种菌子,蘑菇,冬笋,青蔬,茼蒿等,还有一盘颤巍巍的白豆腐。
店伙计一甩白布巾,笑呵呵地说“客官慢用,咱们店里的锅子那可是京城一绝,多少人大冬天的就等这一口。”
沸腾的锅子热雾氲氤,看着便有一股热闹的烟火气,闻静菀不自觉弯了唇角,朝小伙计点点头。
那小伙计好似一时看呆了眼,愣愣站了好一会儿才面红耳赤地退了下去。
说起来锅子的吃法是早就有的,只是向来登不得大雅之堂,文人雅士讲究用膳精细,食不串味,这锅子却偏偏是将所有东西放在一起煮,因此为人诟病。
只闻静菀自己是偏爱这样热闹的吃法的,许是因着师父与师兄姐们时常下山行医,她从小一个人的时候居多,每每能与众人一同用膳,便觉十分难得。
她每样夹了些在锅里涮,入口才知道那小伙计说的不错,也怪不得连太尉大人都说这家锅子做得极好,汤底浓厚,菜蔬也新鲜,嫩白的豆腐在锅里吸足了汤汁,一口咬下,鲜香四溢,浑然不输大厨精心调弄的手艺。
还有那几颗浑圆的肉圆,应是鸡肉与豕肉混做的,一入口便软嫩弹牙,闻静菀眼眸微微一亮,这倒是吃锅子少见的,这家店有心了。
不过,闻静菀用了几筷子便觉有些美中不足,京城的锅子是不带酱料的,吃的多是食材本来的滋味,到底脱不去那几分清高劲儿,可她更爱加些蘸料。
双扇的松柏梅兰木刻屏风将雅间一分为二,一边是热气缭绕,一边是清茶一盏。
闻静菀站起身朝屏风后瞄一眼,只能看见太尉大人微垂着头,黑底金线云纹锁边宽袖搭在膝上,似乎漫不经心地听对面的人在说话。
看太尉大人这模样恐怕一时半会儿还吃不上锅子,闻静菀敷衍地同情了一下,放轻步子从另一边往门口走去。
临出门,似有所觉的一回首,正对上太尉大人异常冷厉的眉眼
闻静菀立刻小心赔笑,乖巧的梨涡漾起,指了指外头,又指指屏风后,试图让太尉大人明白她不是偷跑,而是去寻店伙计要吃锅子的酱料。
眼看太尉大人拧着眉颔了下首,闻静菀松一口气,迫不及待踏出门去,走出了赵冕的视线才拍拍胸口,刚才太尉大人那个眼神她着实有些吓到。
屋里,正喋喋不休的幕僚们一时间卡住了壳,瞠目看着从门口走出去的纤丽身影,他们早知屏风后有人,却不知竟是长公主殿下。
将一众幕僚的神情收入眼底,赵冕面色渐渐冷沉,眼角眉梢聚起阴鹜。
幕僚们身后抱剑侍立的蓝衣少年见状,轻咳一声“诸位,太尉还等着呢。”
众幕僚顿时回神,触见赵冕的脸色,背脊一凉,忙不迭敛眉低目,说话的声音都弱了几分。
屋外,闻静菀长舒一口气,抬眼张望起店伙计来,预备叫他领自己去一趟厨房蘸料这事还得她自个儿来才吃得满意。
只是店伙计没瞅着,倒看见一群花枝招展的贵女们走到她面前。
“你怎么在这儿”当首的姑娘一袭霓红色绮罗裙,外头罩一件素白镶边织锦披风,面色有些难看。
这一幕有些熟悉
“小叶姑娘。”闻静菀仍是记不清她的面貌,只是她这态度叫闻静菀立时记了起来,不过这身穿着
察觉闻静菀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叶芸竹眼中闪过一丝羞恼,口中却是不依不饶地继续缠问“你怎么出宫的莫不是又偷跑”
“小叶姑娘可要慎言,”闻静菀牵了下嘴角,眼中并无笑意,小叶姑娘针对她也不是一回两回了,缘由她倒也能猜到几分,只她本觉得两人无甚交集,得过且过便是,可现在小叶姑娘未免有些得寸进尺,她便懒得再温和相待,直言道,“本宫在哪儿应当不需要小叶姑娘准许是不是出宫也跟小叶姑娘没关系,至于本宫怎么出来的,那就更不必小叶姑娘操心了。”
顿了一顿,她又看一眼叶芸竹,道“小叶姑娘还是多放些心思在自己身上更好。”
她也是灵光一现才想到,小叶姑娘今天这身打扮竟是与她祭天和宫宴那两回极相似,甚至连裙摆上的纹路都十分相近。
因着她不善记人面貌,所以对于衣着打扮便稍显灵敏些。
她本来无意揭这个短,但是打人就得打脸,不然指不定她还以为你怕她呢。
叶芸竹似是没有料到闻静菀今日居然不顾及一点儿的体面,先是一愣,接着面上涨红,伸出一根手指指着闻静菀,颤巍巍的却说不出话,半晌憋出一句“好一个牙尖嘴利的长公主,你莫不是以为自己真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这话闻静菀听得好笑,眉梢儿一挑,眼角波光流转溢出几许妩媚之色,目光慢吞吞扫过叶芸竹及她身后一群同样面色窘迫的贵女们。
有几个似乎是觉得不大好意思,抿抿嘴避开了视线。
闻静菀勾唇笑了,她还真以为没人看出来呢。
“小叶姑娘,你这话又错了。”她笑靥明媚,声音是叶芸竹私下里掐着嗓子也没学会的娇软。下颌微扬,用余光瞥人,这是跟太尉大人学的架势,“本宫生来就是凤凰,便是不站在树梢上,也改不了凤凰的命而那等子普通燕雀,就是一朝登上了枝头,也不过是自以为凤凰罢了,她自己看不清,难道以为别人也是瞎子吗”
几句话含讥带讽,直把叶芸竹气得手指上下颤抖,鼻翼翕动,却是蠕动着唇瓣说不出一句整话来。
闻静
不大的铜锅外头还雕了细致的纹饰,锅下的炉子用木块四四方方围得严实,锅子里翻涌着奶白的汤,是鱼汤锅底。
桌上另一边整齐摆了十数个巴掌大的青瓷碟,里头片得薄薄的羊肉、牛肉,鱼圆、肉圆,另加三种菌子,蘑菇,冬笋,青蔬,茼蒿等,还有一盘颤巍巍的白豆腐。
店伙计一甩白布巾,笑呵呵地说“客官慢用,咱们店里的锅子那可是京城一绝,多少人大冬天的就等这一口。”
沸腾的锅子热雾氲氤,看着便有一股热闹的烟火气,闻静菀不自觉弯了唇角,朝小伙计点点头。
那小伙计好似一时看呆了眼,愣愣站了好一会儿才面红耳赤地退了下去。
说起来锅子的吃法是早就有的,只是向来登不得大雅之堂,文人雅士讲究用膳精细,食不串味,这锅子却偏偏是将所有东西放在一起煮,因此为人诟病。
只闻静菀自己是偏爱这样热闹的吃法的,许是因着师父与师兄姐们时常下山行医,她从小一个人的时候居多,每每能与众人一同用膳,便觉十分难得。
她每样夹了些在锅里涮,入口才知道那小伙计说的不错,也怪不得连太尉大人都说这家锅子做得极好,汤底浓厚,菜蔬也新鲜,嫩白的豆腐在锅里吸足了汤汁,一口咬下,鲜香四溢,浑然不输大厨精心调弄的手艺。
还有那几颗浑圆的肉圆,应是鸡肉与豕肉混做的,一入口便软嫩弹牙,闻静菀眼眸微微一亮,这倒是吃锅子少见的,这家店有心了。
不过,闻静菀用了几筷子便觉有些美中不足,京城的锅子是不带酱料的,吃的多是食材本来的滋味,到底脱不去那几分清高劲儿,可她更爱加些蘸料。
双扇的松柏梅兰木刻屏风将雅间一分为二,一边是热气缭绕,一边是清茶一盏。
闻静菀站起身朝屏风后瞄一眼,只能看见太尉大人微垂着头,黑底金线云纹锁边宽袖搭在膝上,似乎漫不经心地听对面的人在说话。
看太尉大人这模样恐怕一时半会儿还吃不上锅子,闻静菀敷衍地同情了一下,放轻步子从另一边往门口走去。
临出门,似有所觉的一回首,正对上太尉大人异常冷厉的眉眼
闻静菀立刻小心赔笑,乖巧的梨涡漾起,指了指外头,又指指屏风后,试图让太尉大人明白她不是偷跑,而是去寻店伙计要吃锅子的酱料。
眼看太尉大人拧着眉颔了下首,闻静菀松一口气,迫不及待踏出门去,走出了赵冕的视线才拍拍胸口,刚才太尉大人那个眼神她着实有些吓到。
屋里,正喋喋不休的幕僚们一时间卡住了壳,瞠目看着从门口走出去的纤丽身影,他们早知屏风后有人,却不知竟是长公主殿下。
将一众幕僚的神情收入眼底,赵冕面色渐渐冷沉,眼角眉梢聚起阴鹜。
幕僚们身后抱剑侍立的蓝衣少年见状,轻咳一声“诸位,太尉还等着呢。”
众幕僚顿时回神,触见赵冕的脸色,背脊一凉,忙不迭敛眉低目,说话的声音都弱了几分。
屋外,闻静菀长舒一口气,抬眼张望起店伙计来,预备叫他领自己去一趟厨房蘸料这事还得她自个儿来才吃得满意。
只是店伙计没瞅着,倒看见一群花枝招展的贵女们走到她面前。
“你怎么在这儿”当首的姑娘一袭霓红色绮罗裙,外头罩一件素白镶边织锦披风,面色有些难看。
这一幕有些熟悉
“小叶姑娘。”闻静菀仍是记不清她的面貌,只是她这态度叫闻静菀立时记了起来,不过这身穿着
察觉闻静菀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叶芸竹眼中闪过一丝羞恼,口中却是不依不饶地继续缠问“你怎么出宫的莫不是又偷跑”
“小叶姑娘可要慎言,”闻静菀牵了下嘴角,眼中并无笑意,小叶姑娘针对她也不是一回两回了,缘由她倒也能猜到几分,只她本觉得两人无甚交集,得过且过便是,可现在小叶姑娘未免有些得寸进尺,她便懒得再温和相待,直言道,“本宫在哪儿应当不需要小叶姑娘准许是不是出宫也跟小叶姑娘没关系,至于本宫怎么出来的,那就更不必小叶姑娘操心了。”
顿了一顿,她又看一眼叶芸竹,道“小叶姑娘还是多放些心思在自己身上更好。”
她也是灵光一现才想到,小叶姑娘今天这身打扮竟是与她祭天和宫宴那两回极相似,甚至连裙摆上的纹路都十分相近。
因着她不善记人面貌,所以对于衣着打扮便稍显灵敏些。
她本来无意揭这个短,但是打人就得打脸,不然指不定她还以为你怕她呢。
叶芸竹似是没有料到闻静菀今日居然不顾及一点儿的体面,先是一愣,接着面上涨红,伸出一根手指指着闻静菀,颤巍巍的却说不出话,半晌憋出一句“好一个牙尖嘴利的长公主,你莫不是以为自己真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这话闻静菀听得好笑,眉梢儿一挑,眼角波光流转溢出几许妩媚之色,目光慢吞吞扫过叶芸竹及她身后一群同样面色窘迫的贵女们。
有几个似乎是觉得不大好意思,抿抿嘴避开了视线。
闻静菀勾唇笑了,她还真以为没人看出来呢。
“小叶姑娘,你这话又错了。”她笑靥明媚,声音是叶芸竹私下里掐着嗓子也没学会的娇软。下颌微扬,用余光瞥人,这是跟太尉大人学的架势,“本宫生来就是凤凰,便是不站在树梢上,也改不了凤凰的命而那等子普通燕雀,就是一朝登上了枝头,也不过是自以为凤凰罢了,她自己看不清,难道以为别人也是瞎子吗”
几句话含讥带讽,直把叶芸竹气得手指上下颤抖,鼻翼翕动,却是蠕动着唇瓣说不出一句整话来。
闻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