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儿。

    奈何看起来也不怎么有气势。

    虽说罗氏在府里一向威风惯了

    可伯爷才是府里的顶梁柱

    一向不问俗务的伯爷突然发了那么大的火,而且还在年节将至的时候,居然直接让二爷把罗氏送回了她娘家去

    这岂不是让二爷休妻

    一时间,在罗氏手下领了活计的婆子们人人自危。

    大多数人都是宁乡伯府的家奴,其先祖们还服侍过第一代宁乡伯,几代人繁衍下来,家里人不是在府里当差、就是在外头的庄子上当差的,若是一人犯了错、连累全家被发卖岂不是天涯海角再不能团聚了

    谭婆子也不例外。

    她是罗氏的奶娘、一家子跟着罗氏嫁到叶府以后,为了更好的融入叶府,罗氏将她的儿女全都嫁娶给叶府的家生子、家生女儿了如今她的孙儿外孙子才出生不久,一家子老小正过得好呢,怎能因为罗氏而变得家破人亡

    于是,谭婆子领着众人齐齐的、响亮地应了一声

    “是奴婢都听三少夫人的”

    七八个婆子齐齐吼出了这句话,还是相当有些气势的。

    崔氏好歹当过几年的掌家少夫人,不惧这场面;叶蓁蓁连在喜堂上杀人的场面都亲历过,自然也不觉得怎么样。

    可米氏与三娘子、四娘子就十分忐忑不安了。

    她们悄悄儿打量了崔氏与叶蓁蓁一番,见大房母女俩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这才强行按压住心中的惊涛骇浪,努力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在意。

    崔氏无意立威。

    原因很简单没时间。

    按着昨天与小汪氏的商量,二房的两个小娘子明天就会被接回府,罗氏是佛诞节以后接回但其实距离佛诞节也只剩下半个月不到的时间了。

    所以账目和库房必须要在今天之内理清楚、并且顺利交接。

    否则

    就算先回来的是二房的那两个小娘子,可那俩也不是省油的灯

    当下,崔氏便教康嬷嬷拿了誊抄过的账目过来,一项一项的理账。

    罗氏很有几分小聪明,她在三年前就已经停了公账,所有的账目只出不进。三年下来,账上的银钱自然已经“花用尽了”,真真儿一分不剩

    可她又太贪,把公账里的银钱“花用尽”之后,又想着法子的把库房里值钱的物件全部“典当”了出去再看当票,基本都是把值一千两银子的贵重物件儿给当了个十两银子这样。

    而且那些当票还是她娘家的当铺给开的,再一看,当票上就潦草写了个赎金、连画押都没有甚至连存根联都还在

    这也忒假了吧

    应该是罗氏去娘家拿了当票来、自个儿填的当票,却只是草草走个过场,那些物件连府门都没出过,就直接从公中的库房搬到了她的私库里来的

    这罗氏也蠢、还胆大妄为。

    除去把公中库房里的财物一一转移到她的私库之外,就连伯府公中的四个大庄子的收成,也全都记到了她的私账上。

    宁乡伯里的三位少夫人,说起来还是崔氏的娘家最穷,所以小汪氏才会不顾罗氏的抗议、给了她一个小庄子。米氏最富,虽是庶房庶媳,但娘家有个会生意的亲哥哥,帮她打理着几个田庄店铺,进项可观,就算被罗氏苛待,三房的日子也还算过得去。

    罗氏的嫁妆里也有田产庄子,但那是两个极小的田庄,还不如小汪氏赠与崔氏的那个大

    所以在罗氏的私账里,就出现了四大二小一共六个田庄的进项

    岂不叫人啼笑皆非

    这公账、私账一对照啊

    简直就是罗氏转移公中财产的完美证据

    理清账本之后,崔氏又主持着、领着众管事婆子、媳妇们开始整理库房了。

    昨夜里崔氏与米氏带着谭婆子已经理过一遍,罗氏在她的私库里存了些什么众人心里都有数。

    花费了些功夫整理好库房,崔氏让人把原属于公中的财物全都搬回到外头的大库房里去。

    物件好理清,钱却不好理。

    等到库房收拾好了、能对得上账本的财物也全都对照好了

    再一盘算,崔氏有些发懵。

    她突然面色大变。

章节目录

边将家的小媳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慕夏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慕夏衣并收藏边将家的小媳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