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看了叶蓁蓁一眼。
见女儿还在俯案写字,她便嗔怪道“女儿家家的又不考秀才、何必浪费笔墨找个好婆家才是正经我听说你婶子私下里请了女先生来教你大姐二姐她们弹琴真是的,难道请先生的束脩竟不是花用公中的么我就不明白了,凭什么偷偷摸摸的非要避开你”
念叨了一会子,见叶蓁蓁还是聚精会神地练着字,崔氏生气了。
“蓁蓁”
叶蓁蓁这才回过神来,瞪着一双滴溜溜转的大眼睛看着她娘,不明所以地问“啊”
崔氏叹气,“把笔搁着,下地儿试试这袄裙,让我瞧瞧还有哪儿要改。”
叶蓁蓁的视线终于转移到了母亲手里捧着的妃红色袄裙上。
前世,她就是穿着这袭新衣去了华恩候府、为华恩候太夫人祝寿,最后因缘际会、被朱正羽看到,没过多久华恩候夫人就上门来提亲了
默了一默,叶蓁蓁兴趣缺缺地低下头,继续稳稳当当的练字,还带着点儿不高兴的态度,撅着嘴儿说道“慌什么试,夜里再说”
崔氏皱眉,“这会子你试了我就能马上改了”
“五娘子在吗”院子外头传来了妇人的声音。
叶蓁蓁与崔氏齐齐抬头。
崔氏奇道“谁呀”
“是祖翁院子里的康嬷嬷”叶蓁蓁听出了喊话之人的声音,匆匆向母亲交代了一声,便搁了笔、下炕趿了鞋,飞快地朝着外头走去,“康嬷嬷,我在呢”
康嬷嬷站在小院门口,朝叶蓁蓁行了一礼,“给五娘子请安了伯爷差奴婢来给五娘子带个话,晌午过后若是五娘子无事,可去外院伯爷的书房那儿走一走。”
“哎,多谢嬷嬷,嬷嬷进屋坐一坐罢”叶蓁蓁说道。
康嬷嬷笑道“不打扰五娘子和大夫人了,伯爷还差了奴婢去办事儿呢,奴婢这就告辞了。”
叶蓁蓁目送康嬷嬷离开,正准备回屋
崔氏跟了过来,盯着康嬷嬷的背景问道“无端端的、你祖翁叫你去外院做什么”
叶蓁蓁吐了吐舌头,“不知道许是训话罢娘亲我饿了,屋里有点心没”
崔氏本来正准备再啰嗦一番“凭是什么事儿也不如找个婆家重要”的
可一听到女儿说饿了,她立马闭了嘴,转身就往屋里走,“有有有入冬以后咱们庄子上新收了核桃,我教何四家的把那核桃全去了壳,把核桃仁全都收着呢,吃那个啊对头发好,嗯,再给你几粒红枣儿你说你都十三了个子还这么矮、月事儿也不来看着倒像是比你姑母家的四娘子还小上几岁似的”
诶,拥有一个这么啰嗦的娘亲,叶蓁蓁也很无奈呀。
她摇摇头,揉着有些酸痛的手指回到了东屋。
才坐上炕
崔氏就捧着个小竹箩过来了。
叶蓁蓁本想收拾一下纸笔继续练字儿的
可崔氏却忙不迭地将小竹箩塞在叶蓁蓁怀里,然后飞快地将炕桌上的笔墨纸砚给走了。
叶蓁蓁有些不高兴。但见那小竹箩里盛满了红枣干儿、桂圆干儿、和一个装了核桃仁的小布袋她倒并不真的饿,但有点儿馋,便拣了粒胖胖儿的红枣干塞进嘴里咬着吃。
才吃了两粒红枣干,见母亲也坐了过来,叶蓁蓁便又拣了粒甜津津的红枣,塞进崔氏嘴里。
崔氏避不过,含着红枣干含含糊糊地说道“你吃这些都是留给你的我不打紧这些得留上一整个冬天呢你虽然也要吃,但好歹也省着点”
叶蓁蓁一滞。
打从叶蓁蓁记事起,就知道自家的生活远比同勋爵的人家要惨淡得很。
偌大的宁乡伯府,只有祖翁与继祖母身边各有两个嬷嬷、两个侍女服侍;其余各房只有粗使婆子与仆妇做些洒扫、浆洗、烹饪等粗活,其他的例如裁衣、女红,收拾屋子等活计,都需要各房女眷自个儿做。
家中继祖母怜惜崔氏寡妇失业的,便将她的一个陪嫁小庄子赠与崔氏,也好补贴大房母女俩的生活。
那庄子并不大,只得二顷地、六七家佃户。庄子上每年的出产,除去赋税租子等开销之外,不过也只能盈余约十几石粮食罢了,要是遇上个洪涝干旱的饥荒年恐怕崔氏还得倒贴一点儿。
不过,这小庄子的出产,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母亲俩的生活。
只是崔氏穷惯了,平时又无其他消遣,总爱拿这几个钱来说事儿。
叶蓁蓁被娘亲念叨的,顿时就不想吃了。
但想了想
她又拈了块核桃仁、塞进嘴里,这才站起身朝外头走去。
“哎你上哪儿去”崔氏忙追问道。
叶蓁蓁道“我去看看祖母”
“怎么又去早上不才去过你一日三次的去当心那边儿又有话说了”崔氏说道。
叶蓁蓁不在乎地说道“那就让她说呗”
崔氏叹气,“真是造孽哟”
见女儿还在俯案写字,她便嗔怪道“女儿家家的又不考秀才、何必浪费笔墨找个好婆家才是正经我听说你婶子私下里请了女先生来教你大姐二姐她们弹琴真是的,难道请先生的束脩竟不是花用公中的么我就不明白了,凭什么偷偷摸摸的非要避开你”
念叨了一会子,见叶蓁蓁还是聚精会神地练着字,崔氏生气了。
“蓁蓁”
叶蓁蓁这才回过神来,瞪着一双滴溜溜转的大眼睛看着她娘,不明所以地问“啊”
崔氏叹气,“把笔搁着,下地儿试试这袄裙,让我瞧瞧还有哪儿要改。”
叶蓁蓁的视线终于转移到了母亲手里捧着的妃红色袄裙上。
前世,她就是穿着这袭新衣去了华恩候府、为华恩候太夫人祝寿,最后因缘际会、被朱正羽看到,没过多久华恩候夫人就上门来提亲了
默了一默,叶蓁蓁兴趣缺缺地低下头,继续稳稳当当的练字,还带着点儿不高兴的态度,撅着嘴儿说道“慌什么试,夜里再说”
崔氏皱眉,“这会子你试了我就能马上改了”
“五娘子在吗”院子外头传来了妇人的声音。
叶蓁蓁与崔氏齐齐抬头。
崔氏奇道“谁呀”
“是祖翁院子里的康嬷嬷”叶蓁蓁听出了喊话之人的声音,匆匆向母亲交代了一声,便搁了笔、下炕趿了鞋,飞快地朝着外头走去,“康嬷嬷,我在呢”
康嬷嬷站在小院门口,朝叶蓁蓁行了一礼,“给五娘子请安了伯爷差奴婢来给五娘子带个话,晌午过后若是五娘子无事,可去外院伯爷的书房那儿走一走。”
“哎,多谢嬷嬷,嬷嬷进屋坐一坐罢”叶蓁蓁说道。
康嬷嬷笑道“不打扰五娘子和大夫人了,伯爷还差了奴婢去办事儿呢,奴婢这就告辞了。”
叶蓁蓁目送康嬷嬷离开,正准备回屋
崔氏跟了过来,盯着康嬷嬷的背景问道“无端端的、你祖翁叫你去外院做什么”
叶蓁蓁吐了吐舌头,“不知道许是训话罢娘亲我饿了,屋里有点心没”
崔氏本来正准备再啰嗦一番“凭是什么事儿也不如找个婆家重要”的
可一听到女儿说饿了,她立马闭了嘴,转身就往屋里走,“有有有入冬以后咱们庄子上新收了核桃,我教何四家的把那核桃全去了壳,把核桃仁全都收着呢,吃那个啊对头发好,嗯,再给你几粒红枣儿你说你都十三了个子还这么矮、月事儿也不来看着倒像是比你姑母家的四娘子还小上几岁似的”
诶,拥有一个这么啰嗦的娘亲,叶蓁蓁也很无奈呀。
她摇摇头,揉着有些酸痛的手指回到了东屋。
才坐上炕
崔氏就捧着个小竹箩过来了。
叶蓁蓁本想收拾一下纸笔继续练字儿的
可崔氏却忙不迭地将小竹箩塞在叶蓁蓁怀里,然后飞快地将炕桌上的笔墨纸砚给走了。
叶蓁蓁有些不高兴。但见那小竹箩里盛满了红枣干儿、桂圆干儿、和一个装了核桃仁的小布袋她倒并不真的饿,但有点儿馋,便拣了粒胖胖儿的红枣干塞进嘴里咬着吃。
才吃了两粒红枣干,见母亲也坐了过来,叶蓁蓁便又拣了粒甜津津的红枣,塞进崔氏嘴里。
崔氏避不过,含着红枣干含含糊糊地说道“你吃这些都是留给你的我不打紧这些得留上一整个冬天呢你虽然也要吃,但好歹也省着点”
叶蓁蓁一滞。
打从叶蓁蓁记事起,就知道自家的生活远比同勋爵的人家要惨淡得很。
偌大的宁乡伯府,只有祖翁与继祖母身边各有两个嬷嬷、两个侍女服侍;其余各房只有粗使婆子与仆妇做些洒扫、浆洗、烹饪等粗活,其他的例如裁衣、女红,收拾屋子等活计,都需要各房女眷自个儿做。
家中继祖母怜惜崔氏寡妇失业的,便将她的一个陪嫁小庄子赠与崔氏,也好补贴大房母女俩的生活。
那庄子并不大,只得二顷地、六七家佃户。庄子上每年的出产,除去赋税租子等开销之外,不过也只能盈余约十几石粮食罢了,要是遇上个洪涝干旱的饥荒年恐怕崔氏还得倒贴一点儿。
不过,这小庄子的出产,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母亲俩的生活。
只是崔氏穷惯了,平时又无其他消遣,总爱拿这几个钱来说事儿。
叶蓁蓁被娘亲念叨的,顿时就不想吃了。
但想了想
她又拈了块核桃仁、塞进嘴里,这才站起身朝外头走去。
“哎你上哪儿去”崔氏忙追问道。
叶蓁蓁道“我去看看祖母”
“怎么又去早上不才去过你一日三次的去当心那边儿又有话说了”崔氏说道。
叶蓁蓁不在乎地说道“那就让她说呗”
崔氏叹气,“真是造孽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