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王在广州府呆了两天以后
第三天, 他就在周仕柯的陪伴下、赶到了太平府。
这次淳王来、皇上给派的差使就是体察民情,是直接关乎到今年九月的诸位地方官儿们的政绩考核的。所以太平府治下的大小官员儿都跑了来,毕恭毕敬地过来觐见淳王。
又因这一次淳王并没有带着王妃来, 所以也就没安排官府女眷们前去拜见
但安亲王妃陶夭夭带着叶蓁蓁, 并太守周仕柯的夫人李氏、南疆监军王茂的夫人莫氏等四人还是赶了过去, 向淳王见礼、请安。
当然了,安亲王云霸先做为淳王的亲侄儿,也是一直陪同的。
只女眷们见过了淳王之后,便都齐齐告退了。
唯有王茂的夫人莫氏、留下来帮着打点。
太平城是个边城。
整个县城最气派的地方, 就是太守府。
另外武家的别院也不错,虽然外表看着不如太守府显赫,但里头的家具摆设却比太守府还要好些
可武家别院是安亲王的下榻处、太守周仕柯又是魏党
身为淳党的王茂与其夫人当然不可能在太守府里招待淳王
思来想去
最终王夫人把接待淳王的地方、定在了莲塘居。
当然这一切是在叶蓁蓁的掌握之中。
甚至是叶蓁蓁主导的。
毕竟太平城里的三间最最最豪华的酒楼, 全是武家的产业
只外人并不知晓而已。
叶蓁蓁惯会理家的,当然一早就已经猜想到、王夫人会忧心无处接待淳王了。于是她暗中将三大酒楼的掌柜叫了来、如此这般的交代了一番
那三位掌柜分别在王夫人跟前做念唱打,最终, 王夫人毫无悬念地选择了最大的莲塘居莲塘居拥有六幢独门小院, 其中有个极大的院子、正屋也大。且家具是簇新的、摆设亦十分奇巧,当然配得上淳王的身份。
当天晚上, 王茂会在莲塘居里设宴、宴请淳王、安亲王、周太守、武霸图等一众地方官员
叶蓁蓁去武家别院陪伴陶夭夭。
二人闲坐无事, 陶夭夭便将这两个月以来、京都发生的事儿说与叶蓁蓁听。
首先就是宫里的事儿了。
魏太后终于受不了皇贵妃见天的带着一众年轻妃嫔在她的慈安宫里闹才三月底的天气、京都早晚还冷得很呢,就嚷着要去玉带河避暑山庄静养。
皇贵妃听了, 非说要跟着去侍疾
且还要带上那一百多个妃子
魏太后怕了,只好“苦口婆心”地劝皇贵妃,说她走了、庄皇后又忙于宫务, 倒没人照顾皇上了,也只能依仗皇贵妃
皇贵妃这才答应了。
魏太后一出宫,皇贵妃立马就把那一百多个妃子关在四季园里,派宫侍与恶狗把守宫门、不许她们踏出四季园一上然后她就舒舒服服的睡觉、休养、吃好的喝好的完全不把皇上放在眼里。
陶夭夭每次进宫,都听到姨母身边的燕嬷嬷嘀咕有好几次皇上处理朝政晚了,回观澜殿时已经过了落栓的时间。皇贵妃就真的不许宫人开门、让皇上进来。
皇上也不生气,让人搬了矮榻、棉被和炭盆过来,居然就歇在观澜殿的宫门口
乖乖,京都的冬天是会下雪的呢
皇上对皇贵妃的宠爱与痴情,也让一众年轻的妃子们看清了自己的前途。人人都安份守己、唯皇贵妃马首是瞻。
当然了,不安分守己的那些年轻宫妃们,早就因为“得罪”了贵妃、而惹得皇上龙庭震怒情节轻的被勒令剃度出家了;情节重的、被皇上“杀鸡给猴看”的抄了家、或被流放统统都是办给魏元胡看的
皇上呢、也趁着魏太后不在宫里的时候,拼命地打压魏党。到云霸先与陶夭夭离京的时候,魏元胡已经连续十一天于朝堂之上面遭圣斥想来他的日子很不好过,几次三番想请魏太后回宫,但魏太后好不容易出宫小住、松快几日,死活不愿意回宫
庄皇后也才四十出头,但到去年年底的时候,她的头发已经全白。且她开始茹素、还完全不见皇上了。陶夭夭离京的时候,庄皇后曾经郑重告诉陶夭夭、她本来不同意陶夭夭跟着云霸先出海,但陶陶执意、她也只能接受。所以陶夭夭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若陶夭夭有什么万一,她便立时自尽
说起苦命的姨母,陶夭夭忍不住直抹眼泪
叶蓁蓁劝了她好一阵子,才好了。
陶夭夭继续往下说
宫里的事儿说完,就轮到各家啦
今年的喜讯是真的多
叶蓁蓁的母亲崔氏将于五月临盆;正月里杜端娘怀了娃娃;如今陶夭夭也怀了娃娃;但在两个月以前,叶蓁蓁与陶夭夭共同的朋友楚大娘子也怀了娃娃只是,楚大娘子自个儿也没弄清楚,她腹中的孩儿到底是夫君济阳候的呢,还是面首醉烟的
另外就是年前魏四郎的妻妾朱双儿与朱弱儿相斗,据说朱弱儿是真怀上了,朱双儿逼朱弱儿饮落子汤,朱弱儿便逃回了华恩候府,还把当时在南疆办差的魏四郎给叫了回去。不料朱弱儿在府里与叶明珠吵闹、真落了胎
最后,朱弱儿索性赶回魏府,栽赃给朱双儿、说是朱双儿害她流的产
魏四郎快气死了,与朱双儿大吵一架,没想到把朱双儿气得卧床不起请了郎中来看,才知道原来朱双儿也怀了娃娃。如今魏家花费了大价钱聘了名医无安道长、又采买了无数珍稀药材、才堪堪保住了朱双儿腹里的孩子。
听到这儿,叶蓁蓁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问道“无安道长上魏家去啦”
无安道长小时候父母双亡,四处行乞流浪,后来被一个药铺掌柜收留。那掌柜就是武家人,膝下只得一个独女、与无安道长年纪相仿。后来药铺掌柜见他聪明可靠,索性招他入赘,夫妻俩的感情极好,一连生了仨儿子。
他妻子本来只想让长子继承武家香火的,但无安道长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姓什么,最后仨儿子都姓武
只可惜、好景不长
他们的幼子刚出世不久,有一天无安道长的妻子去赶集,不巧遇上木桥断裂、当时有好几人同时落水而死,无安道长的妻子也是其中之一
无安道长受不得爱妻去世,终日躲在道观借酒浇愁。他的三个孩子、全靠宗族抚养长大。再后来,武霸图听闻他医术好,前去“招安”还把无安道长的幼子带了去。
已经浑浑噩噩过了好些年的无安道长这才终于醒悟了
他本就感激妻子一家,如今又见武氏宗族把他的孩子照料得那样好从此,他心甘情愿的为宗族效力。
陶
第三天, 他就在周仕柯的陪伴下、赶到了太平府。
这次淳王来、皇上给派的差使就是体察民情,是直接关乎到今年九月的诸位地方官儿们的政绩考核的。所以太平府治下的大小官员儿都跑了来,毕恭毕敬地过来觐见淳王。
又因这一次淳王并没有带着王妃来, 所以也就没安排官府女眷们前去拜见
但安亲王妃陶夭夭带着叶蓁蓁, 并太守周仕柯的夫人李氏、南疆监军王茂的夫人莫氏等四人还是赶了过去, 向淳王见礼、请安。
当然了,安亲王云霸先做为淳王的亲侄儿,也是一直陪同的。
只女眷们见过了淳王之后,便都齐齐告退了。
唯有王茂的夫人莫氏、留下来帮着打点。
太平城是个边城。
整个县城最气派的地方, 就是太守府。
另外武家的别院也不错,虽然外表看着不如太守府显赫,但里头的家具摆设却比太守府还要好些
可武家别院是安亲王的下榻处、太守周仕柯又是魏党
身为淳党的王茂与其夫人当然不可能在太守府里招待淳王
思来想去
最终王夫人把接待淳王的地方、定在了莲塘居。
当然这一切是在叶蓁蓁的掌握之中。
甚至是叶蓁蓁主导的。
毕竟太平城里的三间最最最豪华的酒楼, 全是武家的产业
只外人并不知晓而已。
叶蓁蓁惯会理家的,当然一早就已经猜想到、王夫人会忧心无处接待淳王了。于是她暗中将三大酒楼的掌柜叫了来、如此这般的交代了一番
那三位掌柜分别在王夫人跟前做念唱打,最终, 王夫人毫无悬念地选择了最大的莲塘居莲塘居拥有六幢独门小院, 其中有个极大的院子、正屋也大。且家具是簇新的、摆设亦十分奇巧,当然配得上淳王的身份。
当天晚上, 王茂会在莲塘居里设宴、宴请淳王、安亲王、周太守、武霸图等一众地方官员
叶蓁蓁去武家别院陪伴陶夭夭。
二人闲坐无事, 陶夭夭便将这两个月以来、京都发生的事儿说与叶蓁蓁听。
首先就是宫里的事儿了。
魏太后终于受不了皇贵妃见天的带着一众年轻妃嫔在她的慈安宫里闹才三月底的天气、京都早晚还冷得很呢,就嚷着要去玉带河避暑山庄静养。
皇贵妃听了, 非说要跟着去侍疾
且还要带上那一百多个妃子
魏太后怕了,只好“苦口婆心”地劝皇贵妃,说她走了、庄皇后又忙于宫务, 倒没人照顾皇上了,也只能依仗皇贵妃
皇贵妃这才答应了。
魏太后一出宫,皇贵妃立马就把那一百多个妃子关在四季园里,派宫侍与恶狗把守宫门、不许她们踏出四季园一上然后她就舒舒服服的睡觉、休养、吃好的喝好的完全不把皇上放在眼里。
陶夭夭每次进宫,都听到姨母身边的燕嬷嬷嘀咕有好几次皇上处理朝政晚了,回观澜殿时已经过了落栓的时间。皇贵妃就真的不许宫人开门、让皇上进来。
皇上也不生气,让人搬了矮榻、棉被和炭盆过来,居然就歇在观澜殿的宫门口
乖乖,京都的冬天是会下雪的呢
皇上对皇贵妃的宠爱与痴情,也让一众年轻的妃子们看清了自己的前途。人人都安份守己、唯皇贵妃马首是瞻。
当然了,不安分守己的那些年轻宫妃们,早就因为“得罪”了贵妃、而惹得皇上龙庭震怒情节轻的被勒令剃度出家了;情节重的、被皇上“杀鸡给猴看”的抄了家、或被流放统统都是办给魏元胡看的
皇上呢、也趁着魏太后不在宫里的时候,拼命地打压魏党。到云霸先与陶夭夭离京的时候,魏元胡已经连续十一天于朝堂之上面遭圣斥想来他的日子很不好过,几次三番想请魏太后回宫,但魏太后好不容易出宫小住、松快几日,死活不愿意回宫
庄皇后也才四十出头,但到去年年底的时候,她的头发已经全白。且她开始茹素、还完全不见皇上了。陶夭夭离京的时候,庄皇后曾经郑重告诉陶夭夭、她本来不同意陶夭夭跟着云霸先出海,但陶陶执意、她也只能接受。所以陶夭夭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若陶夭夭有什么万一,她便立时自尽
说起苦命的姨母,陶夭夭忍不住直抹眼泪
叶蓁蓁劝了她好一阵子,才好了。
陶夭夭继续往下说
宫里的事儿说完,就轮到各家啦
今年的喜讯是真的多
叶蓁蓁的母亲崔氏将于五月临盆;正月里杜端娘怀了娃娃;如今陶夭夭也怀了娃娃;但在两个月以前,叶蓁蓁与陶夭夭共同的朋友楚大娘子也怀了娃娃只是,楚大娘子自个儿也没弄清楚,她腹中的孩儿到底是夫君济阳候的呢,还是面首醉烟的
另外就是年前魏四郎的妻妾朱双儿与朱弱儿相斗,据说朱弱儿是真怀上了,朱双儿逼朱弱儿饮落子汤,朱弱儿便逃回了华恩候府,还把当时在南疆办差的魏四郎给叫了回去。不料朱弱儿在府里与叶明珠吵闹、真落了胎
最后,朱弱儿索性赶回魏府,栽赃给朱双儿、说是朱双儿害她流的产
魏四郎快气死了,与朱双儿大吵一架,没想到把朱双儿气得卧床不起请了郎中来看,才知道原来朱双儿也怀了娃娃。如今魏家花费了大价钱聘了名医无安道长、又采买了无数珍稀药材、才堪堪保住了朱双儿腹里的孩子。
听到这儿,叶蓁蓁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问道“无安道长上魏家去啦”
无安道长小时候父母双亡,四处行乞流浪,后来被一个药铺掌柜收留。那掌柜就是武家人,膝下只得一个独女、与无安道长年纪相仿。后来药铺掌柜见他聪明可靠,索性招他入赘,夫妻俩的感情极好,一连生了仨儿子。
他妻子本来只想让长子继承武家香火的,但无安道长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姓什么,最后仨儿子都姓武
只可惜、好景不长
他们的幼子刚出世不久,有一天无安道长的妻子去赶集,不巧遇上木桥断裂、当时有好几人同时落水而死,无安道长的妻子也是其中之一
无安道长受不得爱妻去世,终日躲在道观借酒浇愁。他的三个孩子、全靠宗族抚养长大。再后来,武霸图听闻他医术好,前去“招安”还把无安道长的幼子带了去。
已经浑浑噩噩过了好些年的无安道长这才终于醒悟了
他本就感激妻子一家,如今又见武氏宗族把他的孩子照料得那样好从此,他心甘情愿的为宗族效力。
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