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气地说道“大姐姐请这边儿走”
原本她还有些担心叶明珠来者不善,是来闹事儿的没想到叶明珠居然跟着她往客厢走了所以说、叶明珠也担心她肚里的孩子吧
三娘子正松了口气,却冷不丁地听到叶明珠问道
“她的嫁妆多么”
三娘子赶紧陪笑“我哪儿知道啊”
叶明珠冷笑“武王擎从天而降、一来就封了候武霸图更是夺了武状元、文探花如今还当上了安国候世子她的运道怎么就这样好闷声不响的、倒把朝中最最出色的儿郎给勾引了去”
三娘子没敢吭声。
叶明珠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越说越激动“我千辛万苦算计来的、凭什么她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难道只要脸好看就能所向披靡”
“哟,听说大娘子来了”
米氏的声音响了起来。
三娘子顿时松了口气,回头一看,果然是她娘。
米氏是得了叶蓁蓁的传话、才知道叶明珠挺着大肚子来了她吃了一惊,唯恐自家女儿又会吃了叶明珠的暗算,特意赶过来接手。
“还请三娘子出去帮着五娘子宴客,我来陪大娘子说说话”米氏笑眯眯地说道。
三娘子朝着母亲和叶明珠行了个礼,急急地跑了。
她才跑了出来,便见到樊宜玉和清敏县主这姑嫂俩又把叶蓁蓁给围在了中间
三娘子赶快过去替叶蓁蓁解围。
不料、她却听到了清敏县主含酸带讥的话“原本两家隔得这样近,又是和他们打小儿一块儿长大的,也不知怎么的就生分了也不肯走动亏得那边的哥哥妹妹们一天到晚都念叨着你、就连夜里做梦喊的都是你的名字”
一旁的樊宜玉也没听出不妥,还带着泣音附和的说道“是啊是啊”
叶蓁蓁有些尴尬。
突然有人过来拉住了清敏县主、就拽着她往一旁走
叶蓁蓁与三娘子定睛一看,却是陶夭夭
陶夭夭大声嗔怪清敏县主道“我要问你前儿做什么放我鸽子明明说好了一块儿去探珍阁的,还说好了你来我家里接我去可你倒好我在家里等了你一日,影子也不见一个好巧今儿在这儿见着了你,快给个说法”
清敏县主顿时陪上了笑脸“那天我是真有事儿”
这边樊宜玉还在纠缠叶蓁蓁“蓁娘,我嫂子说得没错儿,以前的事儿都已经过去了,究竟是为了什么,如今你对我们都不理不睬”
三娘子连忙上前,把樊宜玉拉到了一旁“玉娘你且随我来我有事儿在问你呢”
几个难缠的主儿都被姐妹给引开了
叶蓁蓁这才松了一口气。
她招呼着众姐妹,热热闹闹的玩了一上午、又用过了午饭;便有各府的管事娘子进来将自家的小娘子们接了回去。
叶明珠和樊宜玉姑嫂也都回去了,只剩了陶夭夭一个
叶蓁蓁这才真正松了口气。
陶夭夭看着叶蓁蓁疲倦的模样儿,直叹气“嫁人可真麻烦”
叶蓁蓁苦恼道“还有更麻烦的呢”遂将这些天家里忙得人仰马翻的事儿都说了,又指着自个儿的黑眼圈儿,委屈地说道“看看今儿早起时还扑了粉呢到了这会儿,粉也遮不住了唉,我算是知道为什么长辈们都说、在家里当姑娘的时候是最最快活的时候了哎”
陶夭夭撅嘴儿“你还有姐妹、婶娘替你分忧,以后轮到我的时候啊还指不定乱成什么样子呢”
叶蓁蓁眼睛一亮“怎么皇后娘娘替你相好人家了”
陶夭夭面一红,嗔怪道“你胡说八道什么呢”
说着,她又扭捏了起来“哎,你和武二那天晚上雪夜赏景的事儿,再说一次给我听听呗”
这回轮到叶蓁蓁面红红的
纠结再三,她还是轻声的将那天晚上、她和武家人一块儿在白衣庵里烤火赏雪的事儿又说了一遍。
陶夭夭听得入神,又十分向往,感叹道“这样啊有他母亲和兄弟姊妹在,你和他共赏雪景也不算逾越。可我怎么办呢,他是个孤儿诶我、我又怎好与他雪夜赏景”
叶蓁蓁惊呆了,顿了一顿、才悄声问道“真看上谁了”
陶夭夭涨红了脸。
最终,她鼓作了勇气,轻声说道“就是我和你说过的那个八品修职郎程望啊也不知怎么的,皇上突然让他跟在殿前做执事,我、我跟着姨母去了几趟御书房,回回都看到他。”
“有时候皇上要和姨母说话、便教我和程望避开些可御书房还有什么好避人的地方,不就是茶水房么,所以我们就就多说了几句话。”
叶蓁蓁觉得“八品修职郎程望”这个名字好熟悉啊
似乎除了陶夭夭之外,还在哪儿听过
“不过,说来也巧”陶夭夭又说道,“和他说过几次话,他也说起凤凰山白衣庵附近的景致极佳。有一个山丘,因为地势的缘故、总有云朵飘浮,恍若仙境一般”
“哎,凤凰山我都去过好多回了,并没见过他说的美景,才想着什么时候能去看看呢,结果你又忙成这样儿,也没人陪我去。”陶夭夭闷闷不乐地说道。
叶蓁蓁有些歉然。
确实这些日子以来、她已经忙得脚都不沾地儿且随着婚期的临近、愈发感觉到好多事情都来不及做哪里还顾得上出游
“等过些日子,我陪着你去。”叶蓁蓁郑重承诺。
陶夭夭“卟哧”一声笑出了声音。
“还是算了吧到时候你们夫妻一块儿出游赏秋再捎上我”陶夭夭想了想,摇头,“感觉怪怪的”
“那我就和我婆母、小姑一块儿去,再捎上你总可以了吧”叶蓁蓁认真说道。
陶夭夭哈哈大笑“还没嫁过去呢,婆母和小姑先叫上了”
叶蓁蓁呆住。
她反应了过来,双手捂脸、羞愤欲死“都怨你挖坑让我跳呢”
好朋友之间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是可以的,但不能太过。
于是陶夭夭憋住了笑,又整理了好一会儿的心情,才换了个话题“对了,今儿我来,也是有事要和你说的前儿你家里不是出了事儿然后你娘写了一封告罪书、让你祖母递进宫里给我姨母了么”
叶蓁蓁顿时紧张了起来“怎么样”
“莫要紧张,”陶夭夭温柔地安慰她,“我姨母的意思就是留中不发。她说啊,等时日久了、人忘了这事儿也就算了对了,听说你娘亲还怀了身子”
叶蓁蓁叹了口气,点点头。
说起这个,也真是冤孽。
这孩子的去留,真让人难以抉择。就连祖母小汪氏也背着人说了好几次,感叹这孩子来得真不是时候,怎么偏偏是在崔氏与叶伯轩撕破了脸以后才来的呢
留着这孩儿,令崔氏以后也有个依靠
可崔氏与叶伯轩都已经决裂了,以后孩子生下来,会不会长得像叶伯轩看到面容酷似叶伯轩的孩子、崔氏会不会心生厌恶崔氏有没有能力将这孩子教导好等孩子大了、他她会不会怨恨自己的出身有爹和没爹一样、且爹还是个叛国贼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崔氏年纪不轻了,能不能平安生下这个孩子还很难说。
那
不要这孩儿
可这会子为了要忙叶蓁蓁的婚事,崔氏又不能饮下落子汤。毕竟她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若强行饮下了落子汤不能安心静养的话、只怕愈发伤了身子,那叶蓁蓁又如何安心出嫁
可要是不饮落子汤吧,拖久了也一样、对崔氏的身体没有好处
这时,陶夭夭又悄声说道“你也不用担心,你娘亲的事儿我姨母心里是有数的。不过你们也得防着淳王妃我已经有好几回都听到她拿你娘出来说事儿了。”
叶蓁蓁点了点头。
陶夭夭又陪着她说了一会儿的话,便告辞了。
叶蓁蓁这才拖着疲倦的身子继续理事儿。
庞嬷嬷奉崔氏之命过来送甜汤、又传话给叶蓁蓁,说大少夫人问五娘子累不累之类的。叶蓁蓁心知肚明送甜汤就是个幌子,其实是母亲在担忧着她
于是她笑着让庞嬷嬷带话回去,说她的晚饭就摆在崔氏那儿,到时候再细说。
庞嬷嬷欢天喜地的要回去,却正好遇上了奉小汪氏之命过来找叶蓁蓁有事儿的米氏。
结果米氏和庞嬷嬷就聊起了今儿挺着大肚子来了府上的叶明珠。
米氏道“她不是华恩候府的世子夫人吗怎么瘦成了那样叫人看了心里直发慌。难道她婆母是在克扣她的饮食和月钱可她还怀着身子呢,就是看在孩子的份上,也不该这样啊”
庞嬷嬷沉吟道“我总觉得有些怪怪的,她那身形虽然肚子大得出奇,却不大像是怀了身子的模样儿。”
米氏又道“她还问了我好些怀孕的妇人怎样、要生产的时候是怎样哎,我生完四娘都已经十五年了我哪还记得可她又一直问,我便乱说了几样”
庞嬷嬷继续自说自话“我一连侍候了俩儿媳坐月子,我最知道大肚婆走起路来是什么样儿的。可今儿瞧着,她走路的样子和一般人一样,越看越不像”
二人鸡同鸭讲了一通,这才各行各职去了
叶蓁蓁虽然也听了一耳朵,奈何此时她根本就是琐事缠身,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管那对鱼目姐妹了。
作者有话要说蓁蓁明天要出嫁啦
原本她还有些担心叶明珠来者不善,是来闹事儿的没想到叶明珠居然跟着她往客厢走了所以说、叶明珠也担心她肚里的孩子吧
三娘子正松了口气,却冷不丁地听到叶明珠问道
“她的嫁妆多么”
三娘子赶紧陪笑“我哪儿知道啊”
叶明珠冷笑“武王擎从天而降、一来就封了候武霸图更是夺了武状元、文探花如今还当上了安国候世子她的运道怎么就这样好闷声不响的、倒把朝中最最出色的儿郎给勾引了去”
三娘子没敢吭声。
叶明珠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越说越激动“我千辛万苦算计来的、凭什么她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难道只要脸好看就能所向披靡”
“哟,听说大娘子来了”
米氏的声音响了起来。
三娘子顿时松了口气,回头一看,果然是她娘。
米氏是得了叶蓁蓁的传话、才知道叶明珠挺着大肚子来了她吃了一惊,唯恐自家女儿又会吃了叶明珠的暗算,特意赶过来接手。
“还请三娘子出去帮着五娘子宴客,我来陪大娘子说说话”米氏笑眯眯地说道。
三娘子朝着母亲和叶明珠行了个礼,急急地跑了。
她才跑了出来,便见到樊宜玉和清敏县主这姑嫂俩又把叶蓁蓁给围在了中间
三娘子赶快过去替叶蓁蓁解围。
不料、她却听到了清敏县主含酸带讥的话“原本两家隔得这样近,又是和他们打小儿一块儿长大的,也不知怎么的就生分了也不肯走动亏得那边的哥哥妹妹们一天到晚都念叨着你、就连夜里做梦喊的都是你的名字”
一旁的樊宜玉也没听出不妥,还带着泣音附和的说道“是啊是啊”
叶蓁蓁有些尴尬。
突然有人过来拉住了清敏县主、就拽着她往一旁走
叶蓁蓁与三娘子定睛一看,却是陶夭夭
陶夭夭大声嗔怪清敏县主道“我要问你前儿做什么放我鸽子明明说好了一块儿去探珍阁的,还说好了你来我家里接我去可你倒好我在家里等了你一日,影子也不见一个好巧今儿在这儿见着了你,快给个说法”
清敏县主顿时陪上了笑脸“那天我是真有事儿”
这边樊宜玉还在纠缠叶蓁蓁“蓁娘,我嫂子说得没错儿,以前的事儿都已经过去了,究竟是为了什么,如今你对我们都不理不睬”
三娘子连忙上前,把樊宜玉拉到了一旁“玉娘你且随我来我有事儿在问你呢”
几个难缠的主儿都被姐妹给引开了
叶蓁蓁这才松了一口气。
她招呼着众姐妹,热热闹闹的玩了一上午、又用过了午饭;便有各府的管事娘子进来将自家的小娘子们接了回去。
叶明珠和樊宜玉姑嫂也都回去了,只剩了陶夭夭一个
叶蓁蓁这才真正松了口气。
陶夭夭看着叶蓁蓁疲倦的模样儿,直叹气“嫁人可真麻烦”
叶蓁蓁苦恼道“还有更麻烦的呢”遂将这些天家里忙得人仰马翻的事儿都说了,又指着自个儿的黑眼圈儿,委屈地说道“看看今儿早起时还扑了粉呢到了这会儿,粉也遮不住了唉,我算是知道为什么长辈们都说、在家里当姑娘的时候是最最快活的时候了哎”
陶夭夭撅嘴儿“你还有姐妹、婶娘替你分忧,以后轮到我的时候啊还指不定乱成什么样子呢”
叶蓁蓁眼睛一亮“怎么皇后娘娘替你相好人家了”
陶夭夭面一红,嗔怪道“你胡说八道什么呢”
说着,她又扭捏了起来“哎,你和武二那天晚上雪夜赏景的事儿,再说一次给我听听呗”
这回轮到叶蓁蓁面红红的
纠结再三,她还是轻声的将那天晚上、她和武家人一块儿在白衣庵里烤火赏雪的事儿又说了一遍。
陶夭夭听得入神,又十分向往,感叹道“这样啊有他母亲和兄弟姊妹在,你和他共赏雪景也不算逾越。可我怎么办呢,他是个孤儿诶我、我又怎好与他雪夜赏景”
叶蓁蓁惊呆了,顿了一顿、才悄声问道“真看上谁了”
陶夭夭涨红了脸。
最终,她鼓作了勇气,轻声说道“就是我和你说过的那个八品修职郎程望啊也不知怎么的,皇上突然让他跟在殿前做执事,我、我跟着姨母去了几趟御书房,回回都看到他。”
“有时候皇上要和姨母说话、便教我和程望避开些可御书房还有什么好避人的地方,不就是茶水房么,所以我们就就多说了几句话。”
叶蓁蓁觉得“八品修职郎程望”这个名字好熟悉啊
似乎除了陶夭夭之外,还在哪儿听过
“不过,说来也巧”陶夭夭又说道,“和他说过几次话,他也说起凤凰山白衣庵附近的景致极佳。有一个山丘,因为地势的缘故、总有云朵飘浮,恍若仙境一般”
“哎,凤凰山我都去过好多回了,并没见过他说的美景,才想着什么时候能去看看呢,结果你又忙成这样儿,也没人陪我去。”陶夭夭闷闷不乐地说道。
叶蓁蓁有些歉然。
确实这些日子以来、她已经忙得脚都不沾地儿且随着婚期的临近、愈发感觉到好多事情都来不及做哪里还顾得上出游
“等过些日子,我陪着你去。”叶蓁蓁郑重承诺。
陶夭夭“卟哧”一声笑出了声音。
“还是算了吧到时候你们夫妻一块儿出游赏秋再捎上我”陶夭夭想了想,摇头,“感觉怪怪的”
“那我就和我婆母、小姑一块儿去,再捎上你总可以了吧”叶蓁蓁认真说道。
陶夭夭哈哈大笑“还没嫁过去呢,婆母和小姑先叫上了”
叶蓁蓁呆住。
她反应了过来,双手捂脸、羞愤欲死“都怨你挖坑让我跳呢”
好朋友之间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是可以的,但不能太过。
于是陶夭夭憋住了笑,又整理了好一会儿的心情,才换了个话题“对了,今儿我来,也是有事要和你说的前儿你家里不是出了事儿然后你娘写了一封告罪书、让你祖母递进宫里给我姨母了么”
叶蓁蓁顿时紧张了起来“怎么样”
“莫要紧张,”陶夭夭温柔地安慰她,“我姨母的意思就是留中不发。她说啊,等时日久了、人忘了这事儿也就算了对了,听说你娘亲还怀了身子”
叶蓁蓁叹了口气,点点头。
说起这个,也真是冤孽。
这孩子的去留,真让人难以抉择。就连祖母小汪氏也背着人说了好几次,感叹这孩子来得真不是时候,怎么偏偏是在崔氏与叶伯轩撕破了脸以后才来的呢
留着这孩儿,令崔氏以后也有个依靠
可崔氏与叶伯轩都已经决裂了,以后孩子生下来,会不会长得像叶伯轩看到面容酷似叶伯轩的孩子、崔氏会不会心生厌恶崔氏有没有能力将这孩子教导好等孩子大了、他她会不会怨恨自己的出身有爹和没爹一样、且爹还是个叛国贼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崔氏年纪不轻了,能不能平安生下这个孩子还很难说。
那
不要这孩儿
可这会子为了要忙叶蓁蓁的婚事,崔氏又不能饮下落子汤。毕竟她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若强行饮下了落子汤不能安心静养的话、只怕愈发伤了身子,那叶蓁蓁又如何安心出嫁
可要是不饮落子汤吧,拖久了也一样、对崔氏的身体没有好处
这时,陶夭夭又悄声说道“你也不用担心,你娘亲的事儿我姨母心里是有数的。不过你们也得防着淳王妃我已经有好几回都听到她拿你娘出来说事儿了。”
叶蓁蓁点了点头。
陶夭夭又陪着她说了一会儿的话,便告辞了。
叶蓁蓁这才拖着疲倦的身子继续理事儿。
庞嬷嬷奉崔氏之命过来送甜汤、又传话给叶蓁蓁,说大少夫人问五娘子累不累之类的。叶蓁蓁心知肚明送甜汤就是个幌子,其实是母亲在担忧着她
于是她笑着让庞嬷嬷带话回去,说她的晚饭就摆在崔氏那儿,到时候再细说。
庞嬷嬷欢天喜地的要回去,却正好遇上了奉小汪氏之命过来找叶蓁蓁有事儿的米氏。
结果米氏和庞嬷嬷就聊起了今儿挺着大肚子来了府上的叶明珠。
米氏道“她不是华恩候府的世子夫人吗怎么瘦成了那样叫人看了心里直发慌。难道她婆母是在克扣她的饮食和月钱可她还怀着身子呢,就是看在孩子的份上,也不该这样啊”
庞嬷嬷沉吟道“我总觉得有些怪怪的,她那身形虽然肚子大得出奇,却不大像是怀了身子的模样儿。”
米氏又道“她还问了我好些怀孕的妇人怎样、要生产的时候是怎样哎,我生完四娘都已经十五年了我哪还记得可她又一直问,我便乱说了几样”
庞嬷嬷继续自说自话“我一连侍候了俩儿媳坐月子,我最知道大肚婆走起路来是什么样儿的。可今儿瞧着,她走路的样子和一般人一样,越看越不像”
二人鸡同鸭讲了一通,这才各行各职去了
叶蓁蓁虽然也听了一耳朵,奈何此时她根本就是琐事缠身,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管那对鱼目姐妹了。
作者有话要说蓁蓁明天要出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