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滚瓜烂熟为止
    众嬷嬷们不敢怠慢,立刻就商计着、为叶蓁蓁定下了一个贴身计划,准备轮番上阵教习、劝谏、监督着叶蓁蓁。
    也好在叶蓁蓁经历过前世、比别人多了三年的时光
    她打小儿就被崔氏和小汪氏言传身教的引导着,教养礼仪本来就好;作诗作文章不敢说让人耳目一新吧、但还算能够写得通顺,但琴棋书画的功底是极好的;大约最难的就背各大世家的家谱了。
    而众嬷嬷们已经教习叶家姐妹好些天了,本来就对叶蓁蓁的基本情况很了解。此时崔氏加给她们如此丰富的酬劳,人人都喜笑颜开、磨拳擦拳的
    “大少夫人,三少夫人来了”寄姐儿在外屋喊了一声。
    崔氏挥手、请众嬷嬷们退下。
    众嬷嬷们退下之后,米氏才进来了。
    “哟,这是打算给小五加功课呢吧”米氏一眼就看懂了崔氏的用意。
    点名待选的圣旨一下,大嫂子就把府里的教习嬷嬷们聚集起来且刚才那些嬷嬷们离开的时候,人人都笑得那样快活
    崔氏也没打算瞒着,就是嘴上说得谦虚“我们这样儿的人家,压根儿就不用担心选不选得上的问题担心的是会丢不丢脸的毕竟家里一个二个的,也没几个小娘子剩下什么好名声了”
    米氏想起了四娘子,不由得焦虑了起来,叹道“只可怜了我们四娘子”
    崔氏出主意“这次趁着磨搓五娘子,叫三娘子和四娘子也跟过来一块儿学学不到十万十、会个七八成也是好的毕竟一年大似一年的再过些时日,愈发静不下心来”
    米氏深以为然“大嫂子说得是。”
    叶蓁蓁坐在一旁微微笑。
    好呀,那她就有伴儿了
    米氏见了,笑她“哎呀五娘子,怕是咱家就要出个贵人儿了”
    叶蓁蓁又抿着嘴儿笑了笑。
    崔氏却看着米氏,奇道“对了,刚才还在伯夫人跟前说、今儿约了人上门来给小娘子们裁新衣、看新料子的,怎么才出去又来了”
    米氏压低了声音“我是特意来见大嫂子的淳王府派了人来大嫂子可知道”
    “听说了啊。是为了什么”崔氏反问。
    米氏管着伯府和东院的门子,任何人进出、都逃不过她的耳目。
    米氏道“说是派了个刘先生过来,赐了件五彩锦云袍给伯爷”
    崔氏一怔。
    米氏又道“咱伯爷给拒了不但给拒了,而且还”说到这儿,米氏又压低了声音,“还把人给打了出去”
    崔氏被吓了一跳
    叶蓁蓁也目瞪口呆。
    “把人家打了出去”崔氏急道,“那可是淳王的人啊而且来的还是刚你说什么、什么刘先生”
    米氏点头,眼里也流露出焦急的表情“来赐衣的、并不是淳王家的阿猫阿狗,是刘之芳前几届的二甲进士,后来一直没作官,就在淳王府上充作幕僚大嫂子啊,伯爷把个有功名的人给打了出去,我这不是心里慌,才想着过来问一问你你说说,伯爷这是怎么了”
    崔氏陷入了沉思。
    叶蓁蓁忍不住开口问道“三婶娘,当时祖翁可说了些什么”
    米氏叹气,“你祖翁还骂了人家,说什么叶某只知有皇上、不知有甚么淳王你说说,淳王是皇上的亲弟弟,且淳王这封号还是先帝给封,伯爷怎能说他不知道呢”
    叶蓁蓁呆住。
    祖翁说,叶某只知有皇上、不知有甚么淳王
    乍一听,这话十分无理。
    可是、可是
    叶蓁蓁的脑子飞快地运转了起来。
    顷刻,她突然明白了。
    叶蓁蓁面如白纸
    皇上正值壮年、但也五十多了,膝下就只宁王一个儿子他迟迟不立储君,难道说,宁王不堪为储君么
    如果皇上不立宁王为储君,那么
    皇族云氏的嫡脉,就只剩下淳王一派了。
    皇上与淳王都是魏太后的亲生儿子,若是真的传弟不传子,想必魏太后与魏国公都是支持淳王的;萧国公立场不明、但若萧仙儿会成为宁王正妃的话想必萧国公支持的就是宁王
    现在淳王赐衣,是否也代表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询问之意
    而祖翁对淳王的人这样不客气,说出了“叶某只知有皇上”这样的话,是否也在表白他的立场祖翁他是保皇派只信服皇上一人
    那
    这一回叶蓁蓁的入宫待选,若顺利,当然会如祖翁所说的那样。
    可若是出了什么差错
    叶蓁蓁顿时有些不安了起来。
    寄姐儿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大少夫人,康嬷嬷过来传话,说伯爷让您马上去一趟外书房”
    叶蓁蓁的心儿再次高高提起。

章节目录

边将家的小媳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慕夏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慕夏衣并收藏边将家的小媳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