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姨母在宁乡伯府小住了下来。
    正如先前在清河小崔庄里、崔瑶娘所猜测的那样
    相中了冯曼娘的戴家、可比冯家着急多了
    打听到如今冯夫人带着冯曼娘正在京都宁乡伯府做客, 大约戴夫人绞尽脑汁、又挖空心思的想了个理由,说是三年前她去静安寺上香时、曾远远地见过小汪氏与叶蓁蓁一面。
    怕是因为那次得遇小汪氏,是遇到了贵人如今她才心想事成的。
    当下, 她就带着儿子女儿、并各色大大小小的礼物来到了伯府
    小汪氏得了长媳的禀报、自然愿意促成这门婚事, 当下与戴夫人见了面、聊了一会儿的天, 就说正好家里也有女客在、不如一块儿热闹热闹,来打几局叶子牌
    戴夫人闻琴知雅意,自然是大喜过望
    于是冯姨母就带着打扮一新的冯曼娘出来见客了。
    这第一眼,戴夫人对冯曼娘可是满意极了冯姨母也打量着戴夫人与戴小娘子的作派、觉得这一家子有礼数、知进退, 确实是个正派家里。
    长辈们凑一桌打起了叶子牌,说说聊聊;叶蓁蓁便招呼着表姐冯曼娘与戴芹娘,也在一旁说说笑笑
    那边牌桌上戴夫人与冯姨母初步达成了协议、彼此都有些满意于是戴夫人便又假意问小汪氏, 还记不记得她儿的模样又说她儿在三年前也跟着她一块儿去过静安寺的
    其实小汪氏哪里见过戴家小郎
    但是
    她虽年纪大了,又被家务事气得冷了心、如今见了这么一桩有趣的喜事,自然是凑趣儿的。
    当下她就顺着戴夫人的话, 笑嘻嘻的胡说一通, 无非也就是“依稀记得是个小个子,模样儿俊、嘴儿极甜、会喊人”之类的。
    戴夫人就笑“哎哟都过了三年啦, 怕是早已不是伯夫人想的那个样子不如叫他进来给伯夫人请个安”
    “好极”小汪氏笑道, “我倒想看看小郎君如今是何人才”
    当下,小汪氏便命人收了牌桌、又差了裴嬷嬷去前院请了戴家小郎过来, 还吩咐后院的年轻媳妇子与丫鬟们莫要随意走动。
    不多时,裴嬷嬷领着个气宇轩昂的少年戴三郎进来了。
    戴三郎在母亲的吩咐下,向小汪氏、并崔氏、冯姨母请安、问好。
    嗯, 叶蓁蓁与冯曼娘、与戴芹娘已经被请到了纱屏后头。
    虽然隔着层薄薄的白纱,但冯曼娘还是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戴三郎的模样儿
    只看了那戴三郎一眼,冯曼娘顿时羞红了脸虽垂着头、还不自觉地将手绢儿绞来绞去,可她却总是时不时地偷看一眼白纱那边的戴三郎
    叶蓁蓁掩着嘴儿笑,她知道,表姐肯定已经相中了戴三郎
    戴芹娘也在偷笑。
    可正在这时
    院子里响起了隐约的喧哗声
    “二娘子你做什么里头伯夫人正在会客哎,二娘子留步”
    叶蓁蓁依稀听到了这一句。
    很快,便有人追追打打地闯进了堂屋。
    嗯,跑在前头的是叶璎珞、追在后头的,是小汪氏屋里的一个丫鬟。
    “二娘子可莫要硬闯”那丫鬟气喘吁吁的只说了这半句,便被小汪氏给挥退了。
    戴夫人与冯姨母则大为诧异,齐齐地看住了叶璎珞。
    只见叶璎珞穿着一身正红的袄裙、头戴赤金凤凰头面,脸儿还上了妆,朱唇殷红、眉如远黛
    显然是精心打扮过的。
    而叶璎珞的眼神先是落在正站立于一旁的戴三郎身上,然后又看了看戴夫人与冯姨母。
    “孙女儿璎珞,见过祖母”
    叶璎珞娇声说罢,朝着小汪氏盈盈下拜。
    小汪氏面上的笑容消失了。
    当中最生气的、要属崔氏。
    叶璎珞已满十六还没定下婚事,她心里头着急、打着什么主意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但现在,议亲的主角儿可不是伯府中人
    是崔氏妹子的女儿
    崔氏岂能容此事被叶璎珞所破坏
    当下,她就朝着婆母使了个眼色、还笑了笑。
    小汪氏见了,脸色稍缓,和声问叶璎珞道“知道你身上不好,就没叫你来怎么又巴巴的来了”
    嗯,这是汪氏使出的第一招先说你身子不好。
    现在人家说亲事、第一看中的是家世背景,第二看中的就是儿郎和小娘子的身子骨儿是不是强健,尤其看中小娘子因为嫁去夫家、就是要为夫家开枝散叶的嘛
    然而叶璎珞的想法却还没有上升到这一步。
    她只是隐约听说,家里来了客人、其中一个还是个俊俏的小郎君
    于是叶璎珞就在想了,是不是大房或者继祖母又在想着法子的在跟叶蓁蓁说人家、相看
    哼家里的姐妹们都没说上人家、凭什么轮到她
    叶璎珞很是忿忿不平,本想拉着长姊一块儿来的
    可昨天长姊说的那些话儿也忒伤人了
    所以叶璎珞就长了个心眼儿,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直闯进了伯府
    唉,现在伯府的门禁很严
    她闯了几回,可二门的婆子就是不让进说好话、塞银钱都不行
    可把叶璎珞给气坏了,最后是翻墙过来的
    但话又说回来,这小郎真俊呀
    叶璎珞悄悄地扭过头、羞涩万分的瞄了戴三郎一眼,这才顺着小汪氏的话,娇滴滴的答道“这几日都觉得身上不好,唯今日略觉得好了些,想着好些天都没来给祖母请安,这才不想竟冲撞了贵客。”
    这下子,众夫人们都沉默了。
    这位二娘子看起来身材微丰、唇红齿白的看起来就是个好生养的,可她却主动承认她身子骨不好
    那、那
    那户人家愿意娶个药罐子媳妇回去啊
    一时间,众夫人们的脸色有些古怪。
    崔氏含笑向冯姨母与戴夫人解释“这位是我们府上的二娘子,是个最最精明的,她虽身子弱些、可烹饪手艺极好,我们伯夫人是一天也离不开她呀”
    其实
    并不。
    叶璎珞和她姐姐叶明珠一样,都是又懒又馋的,哪里会什么烹饪了
    这是崔氏使出的第二招捧杀
    小汪氏瞬间明白了长媳的暗示。
    当下,小汪氏便点头微笑,对冯姨母和戴夫人说道“让你们笑话啦我好几个孙女儿呢,唯独这一个还会办点儿实事,甚得我心。”
    这便“坐实”了叶璎珞是个烹饪高手的“事实”了。
    冯姨母昨晚上看到二房姐妹时、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后来使了女儿去问了叶蓁蓁,这才知道了二房姐妹的德性。
    且这会子是她家女儿与戴三郎相看、这叶二娘冒冒失失地跑出来做什么还要这样盯着人家小郎君看,哼,不要脸的小蹄子
    于是冯姨母开始拆台了“亲家伯夫人,不瞒您说,我家曼娘也会几道拿手小菜,改日让她也献献丑,请您给评一评,可好”
    小汪氏还没说话
    崔氏抢答道“哎哟妹子啊,那可不是我偏着夫家的小娘子实是我们二娘子的手艺啊,很不一般就连白衣庵的一味大师也自愧不如的”
    叶璎珞好生奇怪,心想今天大伯母怎么帮着她说话、还说她烹饪手艺好
    她忍不住又偷偷地看了戴三郎一眼,心想这郎君看着真俊俏、身上穿着的衣裳也华贵所以这回她可要抢在大姐和小五的前头了
    于是,叶璎珞羞涩万分的答道“大伯母做什么总这样夸奖璎珞”
    这句话一说出口,戴夫人与冯姨母都不淡定了
    原来,白衣庵有个比丘尼,擅煮食斋菜,能把淡而无味的素菜烹饪得鲜美无比,甚至连宫里的魏太后也时常请了她去。有人总向她请教、斋菜要怎么做才好吃;她总答只一个窍门,便是依着食物的原味来加工,这样就很好。
    久而久之,人们就称她为一味大师了。
    现在叶璎珞公然承认她的烹饪手法比一味大师还好
    崔氏露出了笑容“二娘子,你看你冯家姨母不相信诶不如,你现在就去厨下露一手把上回你做的那点心再整一回”
    叶璎珞面上的笑容挂不住了。
    去这个大伯娘还真是狡猾奸诈这岂不就是让她赶紧滚远点儿的意思
    对于崔氏的话,冯姨母当然不相信了,于是便好奇地问道“是什么点心这样好也值得家姊赞不绝口”
    崔氏微微一笑“荸荠糕”
    冯姨母毕竟与崔氏做了那么多年的姐妹,这会子已经有些明白长姊的心思,便顺着说道“荸荠糕我不信不就是荸荠糕么我家曼娘也会做”
    崔氏道“你且听我说”
    “先把鲜荸荠削皮切成碎粒儿磨成浆,滤去渣、沉底,撇开上面的水儿不要,留底下的粉浆备用,然后就调汁儿,取羊奶一碗、紫米糊一碗、绿豆糊一碗用荸荠浆分别掺了羊奶、紫米糊、绿豆糊煮开”
    “跟着就找个好看的模子出来,熬成浆的白色羊奶荸荠浆先铺一层、等它略凝固了再把熬煮好的紫色紫米糊荸荠浆给倒上、再铺一层等它干了,然后再把熬煮过的绿豆荸荠浆给倒上浅浅的一层”
    “如此周而复始,一层白色儿的、一层紫色儿的、一层绿色儿的做上个十七八层就好吃的时候从模子里倒扣出来,放在白瓷盘里头,在上边浇点儿桂花蜜,那才是色香味俱全呢”
    崔氏一口气说完,还笑眯眯的。
    站在一旁的叶璎珞呆住,心想你是不是想要我死那么多的工序等做完了荸荠糕、我还活着吗
    冯姨母和戴夫人也呆住
    半晌,冯姨母道“哎哟不怕你们笑话,这听着就好吃啊我都咽口水了”
    众人发出了善意的笑声。
    戴夫人也叹道“伯夫人还真是讲究换了我们、就和下里巴人一样想吃荸荠那还不简单,直接去市集上称二斤回来,削了皮往嘴里一扔、就已经是又甜又脆的了还整那么多干啥”
    众人皆憋住了笑
    冯姨母却不忘要支走叶璎珞,便道“这荸荠糕吧,谁都会做,虽说你们府上的荸荠糕听着就好吃,可要说做的比一味大师还好啊,这”
    戴夫人省悟过来,也帮腔道“就是别是讹人的罢现在的小娘子啊,多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儿的,面上说得好听、会做荸荠糕算什么,怕是全筵席都会做,实际上么”
    叶璎珞头脑简单,又不知道一味大师是谁,这会子被戴夫人与冯姨母唱的双簧给激住,朝着冯姨母便是一福“那璎珞这就去献丑啦,还请贵客稍候”
    哼,不就是荸荠糕花点子小钱打发人去街市上买回来不就得了还费什么劲儿自己做真当她蠢么
    冯姨母笑嘻嘻的“那就有劳二娘子啦。”
    叶璎珞抿嘴一笑,然后深深地看了早已侧身避于一旁的戴三郎,这才扭着腰枝风情万种的走了。
    小汪氏冲着裴嬷嬷说了句“你也去一趟厨下、看着她们办筵席,今儿我要请客吃酒的,让先把玉泉酒给温上”
    裴嬷嬷自然知道,主子的意思其实是“好好为难二娘子哈,等咱们吃完筵席再放她出来”
    当下,裴嬷嬷便领命而去了。
    这个小插曲令所有的人都有些心生不快。
    但好在后边儿也再没什么事儿发生。
    但因前边儿大伙儿说起了斋菜,于是戴夫人就小心翼翼地约冯姨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边将家的小媳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慕夏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慕夏衣并收藏边将家的小媳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