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22章 (2/2)
林去了麦场,李大队长让他帮会计先把今年要交的公粮准备出来,过几天就要运到县里去。
忙完地里,下工后还要忙家里的自留地。姜林自己分的还不着急,但杨家种的那三分地已经熟透了,要割下来,抽空铡掉麦穗,再抽空挑去麦场打出来。
晚上,把自留地的麦子运回家,杨爷爷把麦捆一个个放到铡刀上,姜林把铡刀使劲按下去,麦穗跟麦秆就分离了,杨康就把麦穗挑开,明后天晒晒干就可以打麦子了。
杨奶奶拿着分开的麦秸秆编墩子,这个冬天坐着不凉,坏了还可以引火做饭。最关键的还是没有成本,天然环保。农家人都有很多用玉米皮、麦秸杆编织的各种坐垫,储物小篮子等物件。不要票据不要钱,用坏了也不可惜,再做一个就是。
杨华一个人躺炕上,听着家里热热闹闹地忙活,心里觉得很安稳。她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有了宝宝以前还担心过自己不能生呢。
没歇上三天,杨华就躺不住了,她现在觉得自己身体倍儿好,浑身都充满力量,再躺下去要废了。以前还向往过天天躺到死的生活,现在她躺了三天实在忍不了了,要不是家里都拦着,第二天就要去上工来着。
对于怀孕的意料之外,家里人都很担心,商量过后,还是决定杨华先不要去上工,不想躺着就在家做饭,收拾家务吧。
交完公粮,又过了十来天,玉米点上了,谷子也种下去了。姜林自留地的麦子终于熟了,本来割麦子的话,半天就能运回家。因为里面已经套种上了玉米,都有半尺多高了。怕不小心糟蹋了玉米苗,姜林找了俩男知青拔麦子,把麦子连根直接,摔打掉泥土,再捆好,运回家,折腾了一整天才弄完。
最后姜林的自留地得了将近一百多斤麦子,他简直比上辈子赚了几万块还开心。虽然换成钱的话也就是几十块,但可比他做知青勤勤恳恳上一年工能分的钱都多了。怪不得村民家家户户五六个娃,还能给儿子攒下彩礼钱,这就是有外快的感觉吧。
跟杨华商量过后,俩人打算先存起来,等年底再磨面,这样价格应该能高一些。听了他们的计划,杨奶奶决定把自家自留地的麦子也一样处理。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呢,至于吃村里分小麦的时候,他们五个人分了三百来斤麦子,也够他们经常吃二合面馒头了。
之后的日子一直忙碌,没个停歇,玉米苗长出来了,缺苗的地方要从长了两颗的地方挖过来补上,谷苗也是同样处理,太稠密的地方要间苗,太稀疏的地方要补苗。这事儿做完还要给庄稼除草。除草是个长期的任务,今天把草拔掉,没过一周,又会长出来新的。
忙完地里,下工后还要忙家里的自留地。姜林自己分的还不着急,但杨家种的那三分地已经熟透了,要割下来,抽空铡掉麦穗,再抽空挑去麦场打出来。
晚上,把自留地的麦子运回家,杨爷爷把麦捆一个个放到铡刀上,姜林把铡刀使劲按下去,麦穗跟麦秆就分离了,杨康就把麦穗挑开,明后天晒晒干就可以打麦子了。
杨奶奶拿着分开的麦秸秆编墩子,这个冬天坐着不凉,坏了还可以引火做饭。最关键的还是没有成本,天然环保。农家人都有很多用玉米皮、麦秸杆编织的各种坐垫,储物小篮子等物件。不要票据不要钱,用坏了也不可惜,再做一个就是。
杨华一个人躺炕上,听着家里热热闹闹地忙活,心里觉得很安稳。她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有了宝宝以前还担心过自己不能生呢。
没歇上三天,杨华就躺不住了,她现在觉得自己身体倍儿好,浑身都充满力量,再躺下去要废了。以前还向往过天天躺到死的生活,现在她躺了三天实在忍不了了,要不是家里都拦着,第二天就要去上工来着。
对于怀孕的意料之外,家里人都很担心,商量过后,还是决定杨华先不要去上工,不想躺着就在家做饭,收拾家务吧。
交完公粮,又过了十来天,玉米点上了,谷子也种下去了。姜林自留地的麦子终于熟了,本来割麦子的话,半天就能运回家。因为里面已经套种上了玉米,都有半尺多高了。怕不小心糟蹋了玉米苗,姜林找了俩男知青拔麦子,把麦子连根直接,摔打掉泥土,再捆好,运回家,折腾了一整天才弄完。
最后姜林的自留地得了将近一百多斤麦子,他简直比上辈子赚了几万块还开心。虽然换成钱的话也就是几十块,但可比他做知青勤勤恳恳上一年工能分的钱都多了。怪不得村民家家户户五六个娃,还能给儿子攒下彩礼钱,这就是有外快的感觉吧。
跟杨华商量过后,俩人打算先存起来,等年底再磨面,这样价格应该能高一些。听了他们的计划,杨奶奶决定把自家自留地的麦子也一样处理。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呢,至于吃村里分小麦的时候,他们五个人分了三百来斤麦子,也够他们经常吃二合面馒头了。
之后的日子一直忙碌,没个停歇,玉米苗长出来了,缺苗的地方要从长了两颗的地方挖过来补上,谷苗也是同样处理,太稠密的地方要间苗,太稀疏的地方要补苗。这事儿做完还要给庄稼除草。除草是个长期的任务,今天把草拔掉,没过一周,又会长出来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