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还有老头老太太怀念这个年代。

    有一次,姜林就在银行排队的时候遇到个大爷,一直念叨着以前好。问为什么都吃不饱,吃个白面跟过年一样有什么好的。结果老大爷说,那时候人人都穷,不像现在,贫富差距太大了,幸福感更低了。

    虽然不赞同,但这个年代的确是吃个花生米、红烧肉的日子都觉得甚好。像小杨庄,村长家照样也要割麦子,也要推推车,一点特殊搞不得,还得起到先锋带头作用。

    不像现代,哪个村长家不是盖楼房开小车,家里存款几百万都算少的。听说拆迁村的村长家趁几千万上亿的都不少见。

    心里想着,一点没耽误姜林运麦子。其实让大部分人选,还是愿意选白面大米随意吃的生活,哪怕幸福感并没那么强。但有几个人愿意天天跟人一起受穷呢。

    最后一趟,让杨爷爷带孙子先回家,姜林把剩下的十几捆一气都摞车上了,杨华在侧面扶一下,顺便把控方向,俩人合作运完后,才回家吃饭。

    麦收还有个小插曲,李小燕因为肚子不愿意做割麦子的活,觉得蹲着压肚子。孙爱华生气,人家个月的都坐地上割麦子呢。不过气归气,总还是要爱护孩子的。就让她推推车推麦子,一次放个五六个也不累。一趟趟运呗。不然他一个人得干到什么时候,总靠大舅子们也不靠谱,大家都赚工分,都不富裕。就算人家帮,也得先干完自己的呀。

    回到家,摘掉草帽,打盆水,把脖子上搭的毛巾扯下来洗洗,抹把脸和脖子,一下子就舒服多了。夏收期间,杨奶奶准备的都是硬菜,把剩下的白面都做成了馒头,反正新麦子要下来了。又做了米粥,炒了韭菜鸡蛋、腊肉干菜、肉末豆角。五个人三盆菜,吃的干干净净。

    接下来几天都是这样的日子。活计重,时间也长。早上六点就出门了,晚上干到七点多才会下工。

    打麦子有机器,不用人工,省了不少事儿。等大家把田里的麦子都收回来,麦子也打得差不多了,有小孩子负责晾晒看着打偷食的鸟雀。

    割完麦子的这天,杨华脸色苍白,冒着冷汗。杨奶奶让杨爷爷和杨康在地里捆剩余的麦子。喊上姜林,两人扶着杨华一起去了诊所。诊所的老医生摸着胡子把了个脉,就把三人臭骂了一顿。

    “这都快四个月了,不知道悠着点儿啊。也不看看自己身体是什么情况孩子不想要了”

章节目录

七零男知青的幸福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赵小馒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赵小馒头并收藏七零男知青的幸福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