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把黄豆堵上嘴巴。其他同来的知青看到都起哄,姜林就把兜翻了个底朝天,一人几颗都给分完了。

    大家笑着闹着,都很高兴。不仅是看电影难得,这悠闲快乐的时光就是最珍贵的。

    电影散场,人们还在津津乐道,盼着下次能快点来。杨华姐弟也很兴奋,一路上俩人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姜林“”有种被排除在外的赶脚。他一凑过去,人家就去说悄悄话。哼,还好他还有小伙伴王爱党。

    知青们讨论得也很热烈,他们之中有好几个人是去过电影院的,自然会对比两者的区别。但毫无疑问的是,露天电影更热闹,更有人气

    其实杨华和杨康都有点不好意思。刚才从墙头被抱下来,现在他们仍然觉得脸上火辣辣地呢。杨康自打五岁起就自认为不再是小屁孩,要担起一家的责任了。而杨华,作为父丧母亡的长姐,成长只有更快。

    回到家,已经九点多了,到处都是漆黑一片,幸好带着手电筒。听到他们的声音,杨奶奶就点燃了煤油灯,杨华去屋里跟爷奶打声招呼,就打发杨康去睡觉了。姜林则去自家屋里点灯,洗漱、铺床睡觉。体贴的杨奶奶已经给烧了火炕,一摸,热乎乎的,从身到心暖意融融。

    相比其他人家,杨家的年过得更平淡一些。杨华杨康都没姥姥家可走,而杨华出嫁后还是住家里,回娘家这个形式也就免了。以前大年初三还会在李青江的极力要求下,去他们家团聚,算是杨奶奶回娘家了。

    其实大洋镇这片,杨奶奶这个年纪早就不需要初三回娘家了,是弟弟体贴他们一家冷清。今年杨奶奶早就跟弟弟说好,今年杨家也有出嫁女,不去了。让他陪弟媳走娘家去,这么多年,也挺难为弟媳的,每年都是初四才能走娘家。

    今年,姜林向杨家展示了,没亲戚可走的年也可以过得很热闹。吃过早饭,姜林将在知青所没出去玩儿的七八个小伙伴们都邀请过来,大家一起在堂屋玩击鼓传沙包。

    一个人用筷子敲倒扣的碗,声音停时,沙包在谁手里,谁就要表演节目。通过这次活动,姜林算是发现了,原来知青们真是卧虎藏龙,不但有张红军这样的万事通,还有很会讲笑话的郭喜丰、会跳舞的女知青彭圆圆、歌喉嘹亮的田峰

    杨华唱了一首,连杨康也讲了个民间小故事。最后沙包落到了姜林手里,姜林给大家猜了个现代谜语,让一帮人追着打

    很快就中午了,杨奶奶做了大锅菜,炖了一只老母鸡,烧了热面汤,一群人开始还不好意思,被强留下来后。开了口就停不住筷子了,年糕、馒头都端上来,一大桌子坐得满满当当。吃完饭,下午又玩儿了俩小时,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年过得很快,每天都有好吃的,每天都热热闹闹得,或者出去玩儿,或者窝家里打扑克,快乐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

章节目录

七零男知青的幸福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赵小馒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赵小馒头并收藏七零男知青的幸福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