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脸茫然的孙女,杨奶奶干脆出门准备去弟弟李青江家打听一下。一推门,就看到自家弟弟站门口。

    “快进来怎么有空过来了”

    李青江是个能耐人,当年在姐姐帮助下,在小杨庄安了家,后来又娶妻生了四个儿子一个闺女,如今也算人丁兴旺了。前几年还当上了大队长,他一直感念姐姐的恩情。也是因为他的帮助,时,杨广福老两口才能在欠很多外账的情况下,还养活了孙子孙女。

    见到这个小舅子,杨广福挺高兴。赶紧搬凳子,倒茶水。

    李青江谢过,道明来意。他今天和村支书去县里开会了,奔波了一天。到家,刚想喝口水,就听到媳妇和儿媳妇们在说杨华跟姜知青,巴拉巴拉。问清楚后,饭都没顾上吃,就直奔姐姐家来了。

    听弟弟说了,马上猜到这流言跟上午孙女一身湿漉漉回来有关系。杨奶奶赶紧进屋,跟杨华核实。

    杨华因为脚不能走路,在家纳了半天鞋底,听说这事儿,也是气极。这人们也太会瞎编了,一点不尊重事实

    弄清楚了真相。杨奶奶也很生气,这帮贱嘴皮子,怎么乱说话呢,还有那个小知青,怎么一点谱都没有,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李青江磕了嗑烟袋,“你们是怎么打算的”

    “怎么打算。去澄清事实啊,必须召开村民大会,让那些大嘴巴在会上给我们道歉”杨奶奶恨恨地说。

    “那你觉得那个叫姜林的知青怎么样配不配得上咱小华。”看姐姐没明白,李青江提点到。

    “呃,这个,我也不是很了解,听说他干活不太行,又贪嘴,每个月都在张大嘴家买一块多钱的鸡蛋,还经常去镇上大吃大喝。”

    “姐,知青有几个干活厉害的。他能坚持天天出工,就算勤快的了。再说好吃这件事,说明他有钱啊,不是家庭条件好,就是特受宠,或者两者占全了。这样的嫁过去才能过好日子。”李青江帮着分析。

    他这个甥孙女是很能干,又勤快,能赚八个工分,在妇女里算最高的了,比有些男人都强。他也想帮着寻摸个好的,毕竟是姐姐唯一的孙女。可是条件所限,他看上的小伙子,人家不愿意也没辙。

    “听你这么说,是还行。那人家城里来的,能看上咱小华吗”虽然自家人知道自家孙女是个好的,但外人多看一张皮,杨奶奶有点忐忑。

    “有啥看不上的。知青回城不容易,有的都待了十年了。他一个大男人跟小华挣一样的工分,在这里也没个家,结婚了,就是我们村的人了,有什么好事儿都能享受。”

    李青江心里却想,本来他还盘算村头那个没爹没娘的陈声,俩人都勤快,有他帮衬着,日子也能过好。但明显姜林是个更好的选择,又恰巧发生了这件事,也由不得他愿意不愿意了。

    “对了,姐。你家房子多,姜林肯定来不及盖房子,就让他住这里,有了孩子你也可以帮忙带着。他们都在你眼皮子底下,也不用担心小华受欺负。”

    杨奶奶看向老伴,杨广福点点头,也赞成“听你的,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行,那明天我去跟他聊聊。”说完李青江就走了。

    杨奶奶俩人进屋,跟孙女说了一下。

    杨华急了,“不行,那家伙不靠谱。干活偷懒,明明身高马大的小伙子,硬干八公分的活。我还见到两次他不上工,去镇上,回来大包小包的,看起来全是吃的。太败家了”

    “人一个知青,从小拿笔头的,能挣八公分,不错了。你看其他男知青还有挣七公分的呢。人长得也精神,能吃说明有钱花,经济条件也不差。”杨奶奶拿弟弟的话来反驳孙女。

    “奶”姜林也是无奈,“我们都没说过话,人家今天好心救我一下,咱就赖上去,好像是咱们故意算计似的。好说也不好听啊,对不对您去跟舅老爷说,就当这事儿没发生过行不行。”

    “不行,这次必须听奶的。华呀,这事儿你不用管了,爷爷奶奶和舅老爷总不会害你的。”杨奶奶铁了心,不再搭理一脸不快的孙女,去做饭了。

    杨华没再说话,陷入沉思。

    正在洗衣服的姜林忽然打了一串喷嚏,这是谁在想我不会是感冒了吧。哎,自己真是牺牲大了。

章节目录

七零男知青的幸福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赵小馒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赵小馒头并收藏七零男知青的幸福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