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五郎这孩子故意为之的。借这暗示他父皇,未必是觉得她这个做母后的会逆了他的心思,但为了万无一失,他还是用他父皇来给他的选择加了层筹码。
“之前见五郎一直不肯成婚,朕还担心他是不是沾上什么恶习,现在看着怕是之前那些女郎都不如他意。对了,他看上的是哪家的女儿”
“是信国公家的七娘。”
“他倒是好眼光,一眼就看中整个雍京里最漂亮的小娘子。”
“可不是嘛一见人家簪花掉了,转头就从我这挑了株玉楼点春,给她送去,养他这么大,我都没从他那收过花呢。”公孙皇后含笑附和。
皇帝哈哈大笑道“这个五郎,开窍开得晚,讨好小娘子的手段倒是不差。”
“不过这事倒是正好叫雅容撞上,最后哭着出了宫,这般情形,我都不好意思和三妹说话了。”
皇帝不以为意道“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小孩子心思多变得很,五郎成亲后,让雅容多瞧些俊俏郎君,时日一久自会看开,三妹才不会计较这些事。”
公孙皇后不紧不慢道“倒不是我自夸,便是抛开身份才干这些,只五郎那相貌也真是难寻。雅容心慕五郎多年,怕是没那么容易看开。”
这话说的实在,皇帝一时竟是无法反驳,叹道“阿蕴说的是,若照着五郎给雅容寻一个,那可难了。”
话里带着为难,但难掩其中得意,
“雅容秉性骄傲,待五郎成亲后,她自会收心。雅容虽是情热,可五郎却是冷心,落花流水的终是没趣。届时给她寻个知冷知热的郎君,时日一长,自会定心。”
“知冷知热阿蕴有人选了”
公孙皇后含笑道“我哪有什么人选,官家不若问问三妹,她应是有数的。”
皇帝若有所思,感慨道“时间过得还真快啊感觉昨日这些孩子还扎着总角到处乱跑的,这会一个一个都要成亲了。”
公孙皇后叹道“我们也都老了。”
皇帝挑了挑眉,凑到她耳边,低声含笑道“可我觉着阿蕴的模样一点没变啊”
公孙皇后生着一双温柔如水的凤眸,这双凤眸此时却含着淡淡的惘然。
“我已变了许多,不过是二哥不觉得罢了。”
皇帝深深地看着她的眼,又笑了起来,“因为你变得再多,也依旧是阿蕴啊。”
公孙皇后含笑不语。
这对最尊贵的夫妻细语一阵,皇帝似是忽然记起什么,顺口说道“对了,今日春日宴你看着可有性子温良,脾气柔顺的女郎家世也不能差。”
这话听在公孙皇后耳里,沉到心里转了转。
皇帝后妃纳妃纳的都是身份低微,模样绝色的女人,所以这个女郎不会是给他自己问的,既如此那就是给皇子们问的。
燕王不可能,皇帝与信国公是打小结下的深厚交情,他对七娘这个人选还是挺满意的,不会刻意给她添堵。
卫王也不可能,皇帝之前已经将其婚事完全交予她,断不会再反口来令她尴尬。
那剩下的
不过一瞬间的思绪,公孙皇后已是问道“你想给大郎纳良娣
皇帝点头,“大郎年届而立,膝下无子,莫说我,连朝臣都开始上疏了。”
公孙皇后默然不语。
皇帝在她后背轻拍。
“阿蕴,朕知你与太子妃感情好,但你待她已经足够尽心了。大郎这般情形,莫说皇室,便是在寻常百姓人家都说不过去。若不是你阻拦,我前两年就已经给大郎纳了良娣。”
良久,公孙皇后问道“不能寻个身份低微点的吗”
皇帝摇头道“大郎这一子关系天下传承,血统绝不可出错。”
公孙皇后忽然问道“大郎怎么说”
“大郎再是执拗,也知轻重,自然是应下的。”
公孙皇后缓缓垂下眸,掩住眸中嘲色。
太子当年在东市对偶然外出的梁氏一见钟情,梁氏祖上不过寻常商户,只她父亲考中进士的功名,这才转作官家。这种家世如何能入皇帝的眼,奈何太子执意要求她娶为正妻,在皇帝所住的神龙殿跪了一天,终是跪到皇帝心疼,允了这桩门户天差地别的婚事。梁氏嫁入东宫后,太子与她与她恩爱无比,目不见二色,即便是皇帝给他赐美人,也被他给拒绝了。
多么羡煞旁人的感情啊可终究仅至此。
萧氏皇族自起,便有深情之名,为着个情字时有荒唐之举。
可再深的情谊,与这如画江山也是比不得。
所谓的真情,不过是一场笑话。
“之前见五郎一直不肯成婚,朕还担心他是不是沾上什么恶习,现在看着怕是之前那些女郎都不如他意。对了,他看上的是哪家的女儿”
“是信国公家的七娘。”
“他倒是好眼光,一眼就看中整个雍京里最漂亮的小娘子。”
“可不是嘛一见人家簪花掉了,转头就从我这挑了株玉楼点春,给她送去,养他这么大,我都没从他那收过花呢。”公孙皇后含笑附和。
皇帝哈哈大笑道“这个五郎,开窍开得晚,讨好小娘子的手段倒是不差。”
“不过这事倒是正好叫雅容撞上,最后哭着出了宫,这般情形,我都不好意思和三妹说话了。”
皇帝不以为意道“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小孩子心思多变得很,五郎成亲后,让雅容多瞧些俊俏郎君,时日一久自会看开,三妹才不会计较这些事。”
公孙皇后不紧不慢道“倒不是我自夸,便是抛开身份才干这些,只五郎那相貌也真是难寻。雅容心慕五郎多年,怕是没那么容易看开。”
这话说的实在,皇帝一时竟是无法反驳,叹道“阿蕴说的是,若照着五郎给雅容寻一个,那可难了。”
话里带着为难,但难掩其中得意,
“雅容秉性骄傲,待五郎成亲后,她自会收心。雅容虽是情热,可五郎却是冷心,落花流水的终是没趣。届时给她寻个知冷知热的郎君,时日一长,自会定心。”
“知冷知热阿蕴有人选了”
公孙皇后含笑道“我哪有什么人选,官家不若问问三妹,她应是有数的。”
皇帝若有所思,感慨道“时间过得还真快啊感觉昨日这些孩子还扎着总角到处乱跑的,这会一个一个都要成亲了。”
公孙皇后叹道“我们也都老了。”
皇帝挑了挑眉,凑到她耳边,低声含笑道“可我觉着阿蕴的模样一点没变啊”
公孙皇后生着一双温柔如水的凤眸,这双凤眸此时却含着淡淡的惘然。
“我已变了许多,不过是二哥不觉得罢了。”
皇帝深深地看着她的眼,又笑了起来,“因为你变得再多,也依旧是阿蕴啊。”
公孙皇后含笑不语。
这对最尊贵的夫妻细语一阵,皇帝似是忽然记起什么,顺口说道“对了,今日春日宴你看着可有性子温良,脾气柔顺的女郎家世也不能差。”
这话听在公孙皇后耳里,沉到心里转了转。
皇帝后妃纳妃纳的都是身份低微,模样绝色的女人,所以这个女郎不会是给他自己问的,既如此那就是给皇子们问的。
燕王不可能,皇帝与信国公是打小结下的深厚交情,他对七娘这个人选还是挺满意的,不会刻意给她添堵。
卫王也不可能,皇帝之前已经将其婚事完全交予她,断不会再反口来令她尴尬。
那剩下的
不过一瞬间的思绪,公孙皇后已是问道“你想给大郎纳良娣
皇帝点头,“大郎年届而立,膝下无子,莫说我,连朝臣都开始上疏了。”
公孙皇后默然不语。
皇帝在她后背轻拍。
“阿蕴,朕知你与太子妃感情好,但你待她已经足够尽心了。大郎这般情形,莫说皇室,便是在寻常百姓人家都说不过去。若不是你阻拦,我前两年就已经给大郎纳了良娣。”
良久,公孙皇后问道“不能寻个身份低微点的吗”
皇帝摇头道“大郎这一子关系天下传承,血统绝不可出错。”
公孙皇后忽然问道“大郎怎么说”
“大郎再是执拗,也知轻重,自然是应下的。”
公孙皇后缓缓垂下眸,掩住眸中嘲色。
太子当年在东市对偶然外出的梁氏一见钟情,梁氏祖上不过寻常商户,只她父亲考中进士的功名,这才转作官家。这种家世如何能入皇帝的眼,奈何太子执意要求她娶为正妻,在皇帝所住的神龙殿跪了一天,终是跪到皇帝心疼,允了这桩门户天差地别的婚事。梁氏嫁入东宫后,太子与她与她恩爱无比,目不见二色,即便是皇帝给他赐美人,也被他给拒绝了。
多么羡煞旁人的感情啊可终究仅至此。
萧氏皇族自起,便有深情之名,为着个情字时有荒唐之举。
可再深的情谊,与这如画江山也是比不得。
所谓的真情,不过是一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