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极宫两仪殿的陛阶下, 那些有幸从宣室殿逃过一劫的官员们零零落落, 殿外剩余的一批忠心的两司余军垂头丧气,往日的威仪赫赫, 如今就剩大写的四个字
    束手无策。
    那些官员们议论着该如何行事。
    有提议先除掉反军,封锁宣室殿。
    有提议断掉供粮, 逼反军投降的。
    甚至还有“天才”提议火烧宣室殿, 逼逆王出殿的。
    但无论如何, 他们都绕不过一点,官家在宣室殿里,就在逆王手中。
    至于把燕王也送进宣室殿
    没人敢提。
    能混进两仪殿的, 没一个是蠢人,大家心里都知道逆王忌讳的是什么。
    燕王在外, 官家、太子还能活。燕王进了宣室殿,那就等着萧氏嫡系死绝吧。
    但纵使寻不出主意,底下的文臣们也不曾停嘴。
    君辱臣死, 官家都被挟持了, 他们哪敢作出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 便是提出的法子没用, 总归还能再骂一骂反叛的禁卫统领还有逆王的。
    最后还是站在群臣之前的, 年轻一些的罗相公不耐这等噪乱, 喝令群臣安静。
    所有人为之一静。
    倒不是罗相公真有这一呼百应的威势,主要还是绝大多数的人嘴巴早干了,给个台阶大家也就顺溜地下了。
    罗相公面带焦急地问欧阳相公“欧阳公,我们就这样坐视官家受此折辱”
    头发花白的, 一直阖目不言的,保持着哀悼神色的欧阳相公睁开眼,慢悠悠道“怎么能说坐视呢,我们不都站着嘛。”
    x,谁和你计较这个
    罗相公暗骂一声老王八。
    怎奈何欧阳相公年纪比他大,资历都比他老,脸皮比他厚,哪怕他知道他在充聋作哑,也无法指摘,只能转向更年轻的萧彻,目光凌厉“殿下身为人子,此情此景,又作何想”
    萧彻可比欧阳相公给面子多了,谦和地问道“敢问罗相公要如何教我”
    “五军”罗相公目光湛湛地看着他,“侍卫司、殿前司半数作乱,欲平乱,必少不得五军。只有政事堂的半符、我与欧阳相公之名,尚不足以去信五军,还需殿下相助。”
    萧彻凤目轻抬,“我不过宗室藩王,如何调动得了五军。”
    罗相公肃色道“事急从权,某与欧阳相公会为殿下陈情,”
    “这般行事”萧彻沉吟一声,问欧阳相公“欧阳相公如何看”
    欧阳相公捋了捋胡子,依旧是不紧不慢的模样“现下就碰五军是有些早,不过五殿下要某帮忙陈情,某自也从命。”
    萧彻想了想,道“那还是不动了。总不过现下,六弟他们也还未动。”
    罗相公面色铁青,“殿下。”
    萧彻一脸遗憾道“私调五军,终是大罪,怎好叫两位相公为我担罪呢”
    殿中文官,有一个算一个,尽都一脸茫然
    见了鬼了,眼前这位拖泥带水、优柔寡断的家伙还是那位翻手灭城,覆手灭国的,叫他们忌讳不已的燕王殿下嘛
    如果不是燕王殿下那张俊脸十分具有辨识度,他们几乎都要以为眼前的人是假的了
    险些被萧彻气得吐血的罗相公面现冷色,厉声喝道“官家危在旦夕,殿下却如此拖延,究竟是何居心且从燕州至雍京,最多不过两旬的路程,殿下却在路上拖了一月有余,却在逆王作乱的一刻钟后,就入了宫,这又是何种缘故”
    两仪殿内一片寂静,只余罗相公话音余荡。
    所有官员齐齐看向萧彻,审视、探究、怀疑种种深意,不一而足。
    连欧阳相公那也是饶有兴致地看着萧彻。
    还是那句话,这殿里绝不会有真正的蠢人。罗相公提出的疑点,所有人都心中有数,如今还尊着萧彻的唯二原因就是,他上头还有个更大逆不道的萧循顶着,而他也是散落在外的唯一一个成年的萧氏皇族齐王还没元服呢。
    萧彻对着种种目光,面上一色未动,只反问道“犯上作乱的人是六弟,罗相公莫非是在怀疑我是六弟的同党”
    罗相公冷然道“楚王谋逆无疑,只怕五殿下你亦不清白。”
    萧彻从容问道“所以,罗相公是想去慈恩寺请九弟过来”
    罗相沉声道“五殿下若不能自证,那便请九殿下过来,九殿下虽未元服,但已能主事。”
    萧彻的目光移到下方的官员身上,“诸位也如此想”
    众人具是无言。
    萧彻又看向欧阳相公,“欧阳相公呢”
    欧阳相公意味深长道“九殿下孤身在外,恐会遇险。”
    罗相公接道“所以,为防意外,还需调军去迎九殿下。”
    萧彻挑了挑眉道“如今禁军不能调,不知罗相公要掉哪一军”
    罗相公沉声道“慈恩寺位处城南,自是调动南城司。”
    萧彻看了他一眼,最后竟是应下“我确实不能自证,所以,还是依罗相公所言吧。”
    最后,罗相公亲自落笔,以萧彻的口吻,征兆中城司前来救驾。罗相虽只是二甲的出身,文采不算出名,但这一篇却是写得声色斐然,将一个孝子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传阅众人,尽皆叹服。
    萧彻看后,默不作声地签上名字,盖上私印。再添上罗相公,欧阳相公两个相印。
    这份不合规矩的符书就算竟功,被两个禁卫带着急急送往南城司府衙处。
    不论如何,至此,两仪殿总算是作出了一项实事,心里好歹有了个挂念,一心望着殿外,指着南城司的人能到。
    此时,却有脑子足够灵醒的人却从这番布置里察出了一点违和之处。
    为何是南城司为何只调南城司
    雍极宫在北,出雍极宫往南城司府衙行去,路上可是会经过北城司、中城司的府衙,既然冒名调了南城司一军了,为何不顺带连北城司、中城司一并请过来
    想到这,这人不由看向前列并排而立的老中青三人。
    欧阳相公老态龙钟,似是无知无觉。
    罗相公紧张焦虑,似是迫不及待。
    燕王面色淡然,似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王妃升职记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缮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缮性并收藏王妃升职记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