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寻死,神智也不清了,时常做些危险的事,直到一次偶然她见了我,因把我认作了四哥,神智又有些恢复。耶律昌为了治她的疯病,把我送到了她旁边陪她。我以四哥的身份陪着她,一直陪到信郎出生。”
也是赶了巧,傅家诸子中,令奕和令启是生得最像的两个,若非隔了几岁,几乎都能充作双胞胎。只是令启沉静,令奕开朗,两人差别一看即知。大约是当时令奕成为俘虏,遭了磨难,性子沉寂不少,这才叫人认错。
令嘉这般想着,余光瞥见令奕,心中猛地一震、
令奕这会的表情很奇怪,唇角勾起像是在笑,但眼角发红又像在哭。
一个猜测抑制不住地在令嘉脑中蹿了出来。
“信郎出生后,万俟朵忽然清醒了过来,她让万俟归带着信郎、我和阿齐离开。但我们在路上听闻耶律昌要把万俟朵献于新任汗王后,忙折返回去想救她,去了才发现那个被献的美人是她的庶妹,真正的她在我们离开的翌日就已经自戕了。我们的下落泄露,被耶律昌的人抓住了,但他最后又放走了我们。”令奕说起这个傅家的大仇人,脸上的表情居然有些怜悯。
令嘉看着令奕的目光有着同样的怜悯,低声叹道“芸芸众生,有求皆苦,有情皆孽。”
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叫她冷静沉着的四哥铸成大错,叫她明朗豁达的六哥黯然神伤,哪怕是那心狠手辣的耶律昌也要为其优柔寡断
令嘉无疑是个幸运的人,在她情生意动前,萧彻已然将自己的情意袒露在她面前。以至于她初尝情爱,尝到的全是美妙的浓情蜜意,纵有少许纠结迟疑,也挨不过几日便转做了更浓郁的甜蜜,不掺半分杂味。在她的设想里,情爱最糟糕的滋味,也不过时过境迁,爱驰恩绝,成为一对陌路夫妻而已。只今日方知情爱的滋味竟还能如此惨烈,如此绝望,叫人不寒而栗。
令奕听着这声轻叹,恍惚了片刻。
“万俟归因他姐姐的死,深恨四哥,不愿信郎同傅家再有纠葛,就趁着我们不备带走了信郎。我和阿齐寻了他许久,都没寻见,这时阿齐听闻了表姑的事,急着回范阳,我只能先陪着他来了。谁知”
令奕说不下去,只疲倦地摇了摇头,“七妹,你大可不必懊恼当年救了阿齐。当年,若非你劝了阿齐出关让爹看到了可以利用的地方,为了委罪,他是一定要杀阿齐的。”
令嘉脸色不定,没有应话。
“前些年,我一直在找万俟归和信郎,我们当年是在雁门入的关,我一直以为他在河东道,派了许多人去寻。谁知道,这些年他竟然一直在燕州的地上。等我见着他时,他已成为燕王的侍卫。我借了曹夫人的关系才接触到他,我向他许诺不向家里提起信郎的存在,他才同意我接触信郎。”
令嘉道“那孩子需要你的荫蔽。”
万俟归带着孩子在大殷过了几年,总算学会了变通,他一个人或许能勉强养活一个孩子,事实上若非他运气好,遇上了曹夫人,只活着一点,他都未必能做到。但想让孩子过得好,就差远了,傅家他不愿也不能认,但送上门的令奕也没必要拒绝。
令奕道“四哥欠了他的,我总该弥补些。”
就在这时马车听了下来,傅府到了。
但令奕却不急着下车,而是劝令嘉道“七妹,这番往事说来多有不堪,何必再叫信郎这么个孩子承受这样的不堪你就叫他和万俟归平平静静地过日子吧。”
“晚了。”令嘉却叹道。
令奕茫然间,却见她推开车门,门外正有一人等候多时。
生得一副傅家常有的俊美面容,只嘴角绷紧,目光犀利,面色冷峻,显得不好接近,正是本该在昌平的傅家三子傅令卓。
“我前日就写信同三哥说了这事了,我去曹家前,三哥才入范阳。”
令奕
也是赶了巧,傅家诸子中,令奕和令启是生得最像的两个,若非隔了几岁,几乎都能充作双胞胎。只是令启沉静,令奕开朗,两人差别一看即知。大约是当时令奕成为俘虏,遭了磨难,性子沉寂不少,这才叫人认错。
令嘉这般想着,余光瞥见令奕,心中猛地一震、
令奕这会的表情很奇怪,唇角勾起像是在笑,但眼角发红又像在哭。
一个猜测抑制不住地在令嘉脑中蹿了出来。
“信郎出生后,万俟朵忽然清醒了过来,她让万俟归带着信郎、我和阿齐离开。但我们在路上听闻耶律昌要把万俟朵献于新任汗王后,忙折返回去想救她,去了才发现那个被献的美人是她的庶妹,真正的她在我们离开的翌日就已经自戕了。我们的下落泄露,被耶律昌的人抓住了,但他最后又放走了我们。”令奕说起这个傅家的大仇人,脸上的表情居然有些怜悯。
令嘉看着令奕的目光有着同样的怜悯,低声叹道“芸芸众生,有求皆苦,有情皆孽。”
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叫她冷静沉着的四哥铸成大错,叫她明朗豁达的六哥黯然神伤,哪怕是那心狠手辣的耶律昌也要为其优柔寡断
令嘉无疑是个幸运的人,在她情生意动前,萧彻已然将自己的情意袒露在她面前。以至于她初尝情爱,尝到的全是美妙的浓情蜜意,纵有少许纠结迟疑,也挨不过几日便转做了更浓郁的甜蜜,不掺半分杂味。在她的设想里,情爱最糟糕的滋味,也不过时过境迁,爱驰恩绝,成为一对陌路夫妻而已。只今日方知情爱的滋味竟还能如此惨烈,如此绝望,叫人不寒而栗。
令奕听着这声轻叹,恍惚了片刻。
“万俟归因他姐姐的死,深恨四哥,不愿信郎同傅家再有纠葛,就趁着我们不备带走了信郎。我和阿齐寻了他许久,都没寻见,这时阿齐听闻了表姑的事,急着回范阳,我只能先陪着他来了。谁知”
令奕说不下去,只疲倦地摇了摇头,“七妹,你大可不必懊恼当年救了阿齐。当年,若非你劝了阿齐出关让爹看到了可以利用的地方,为了委罪,他是一定要杀阿齐的。”
令嘉脸色不定,没有应话。
“前些年,我一直在找万俟归和信郎,我们当年是在雁门入的关,我一直以为他在河东道,派了许多人去寻。谁知道,这些年他竟然一直在燕州的地上。等我见着他时,他已成为燕王的侍卫。我借了曹夫人的关系才接触到他,我向他许诺不向家里提起信郎的存在,他才同意我接触信郎。”
令嘉道“那孩子需要你的荫蔽。”
万俟归带着孩子在大殷过了几年,总算学会了变通,他一个人或许能勉强养活一个孩子,事实上若非他运气好,遇上了曹夫人,只活着一点,他都未必能做到。但想让孩子过得好,就差远了,傅家他不愿也不能认,但送上门的令奕也没必要拒绝。
令奕道“四哥欠了他的,我总该弥补些。”
就在这时马车听了下来,傅府到了。
但令奕却不急着下车,而是劝令嘉道“七妹,这番往事说来多有不堪,何必再叫信郎这么个孩子承受这样的不堪你就叫他和万俟归平平静静地过日子吧。”
“晚了。”令嘉却叹道。
令奕茫然间,却见她推开车门,门外正有一人等候多时。
生得一副傅家常有的俊美面容,只嘴角绷紧,目光犀利,面色冷峻,显得不好接近,正是本该在昌平的傅家三子傅令卓。
“我前日就写信同三哥说了这事了,我去曹家前,三哥才入范阳。”
令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