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杀伤性物品。
明炤至今都在疑惑,作为一个甚少出门的深闺女子,他的小姑姑怎么会怎么热衷于这些自保的东西。
令嘉放下手,白了明炤一眼,“别胡扯了,若真是因为我,那日出现在那的便不会是卫王,这只会是他们之间的私仇。”
“我是真的想不明白他们能有什么仇,若说杀父之仇,宁王恨官家、恨太子都比恨小姑父要来得合理。”明炤朝令嘉摊摊手,表示自己毫无头绪。
“没用。”令嘉嫌弃地瞥了了他一句,叹了口气没再在这事上纠缠下去,只问道“那日推小四娘落水的人找到没”
“小姑姑,你也太小看我,这么点事哪用得着那么久。”明炤抱怨了一句,说道“是窦九娘,就是魏国公府三房的庶出女孩。”
心知令嘉定是不记得人,明炤还特意解释了一句。
“你做了什么”
“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明炤懒声说道“过几日,这位窦九娘也会不小心会落一次水,不过她的运气好,应该很快就会被某位郎君救起。”
本朝风气开放,嫂溺叔援是正理,但一个大家娘子落水后被一个非亲非故的郎君救起,也终是不怎么好听。
“落水你倒是不怕打草惊蛇”
“萧荧那厮精明得很,萧徎的死讯传出,他就应该猜到我们知道了。”
令嘉心中疑惑渐深,宁王被萧彻、明炤一并盖章为精明,这样精明的人居然不顾得罪傅家、赵家,也要算计萧彻,倒真叫人好奇。
“宁王这边你没碰吧”
“没有,小姑姑你的话,我哪里敢不听。”
令嘉满意地摆摆手,“你可以滚了。”
明炤如闻大赦地离去。
这两日正是地动后的善后时节,大笔大笔的赈灾款项拨出,他受命去监控,几日都不得歇,也就这位小姑姑有命,他才百忙之中抽出身帮她去盯着卫王的事。
所幸,燕王殿下手段确实高杆,不需他出手,便将事情处理得一干二净。
明炤走后,令嘉想了会事,飘忽的余光捉到桌上那本方才被明炤顺带归还来的文论集注。
她莫名又想到了陆斐,可转瞬又为自己的多疑好笑。
也就明炤形象太糟糕,以至于她都有些草木皆兵。
明炤去后,令嘉去了趟萧彻的院子。
虽说卫王这事是冲萧彻来的,但到底人是令嘉弄死的,萧彻帮她处理了痕迹,她还是要去致谢的。
不过被致谢的萧彻却不怎么满意。
萧彻不悦地说道“你是我的妻子,你的事本就是我的分内之事。”
令嘉暗自庆幸,还好,还好,只说她的事是他的事,没把他事说成她的事,她才不想去管他那些破事。
“你那个二侄子是皇城司隐三番里的人”萧彻冷不丁地问道。
皇城司是禁军三司之一,只是比起殿前司、亲军司,皇城司在执掌宫禁、周庐宿卫之外还有刺探情报之途。其下设有六番,共有五千余人,而在这明面的六番外,还有三支隐番,人数不知、名籍不知,只听命于番队的指挥使,而这三番指挥使的身份又只得皇帝知晓,其可直达闻奏,不隶台察,不受三衙。
故而,皇城司的隐三番是个只存在于风声中的神秘存在。
令嘉茫然不解地问“什么”
她把无知少女的形象扮演得极好,只可惜萧彻不吃这一套。
“不用装了,我既然问了,便是有了把握。”
令嘉坚决要将装傻进行到底,她苦笑道“我是真的不知殿下说的这事。”
萧彻凤目轻抬,瞥了她一眼,也不与她争辩,只意味深长地说道“将嫡孙送进皇城司,傅公果然舍得。”
皇城司的隐三番虽然手掌大权,但却非正道,说到底不过是隐于暗处的一道阴影,不为人知地存在,不为人知地消亡。
对于出身高门的权贵子弟来说,借着长辈的提携,或科举入仕,或沙场立威,光耀先祖,方为康庄大道。会去皇城司这种地方,多是那些没有门路的寒门子弟和断绝后代的内侍。
在一瞬间,令嘉脸上的表情有一丝僵硬,不过转瞬又恢复如常。
她若无其事地笑道“殿下何须奇怪呢,我爹不是连我也舍了嘛。”
萧彻怔了怔。
令嘉转身便欲离开。
动作比想得更快,萧彻伸手捉住她,这一下捉得有些急,可待他碰到那截柔弱无骨的皓腕时,又下意识地松了力道。
就是这一松,正让令嘉甩开他的手。
令嘉语气不善地问“殿下可还有事”
萧彻看了她好一会,方才说道“你你出面派人将我吐血的事报去父皇那里。”
令嘉会过意来,讥嘲地看了他一眼,“我知道了。”
然后,她转过身离开了这间沉肃无趣的屋子。
萧彻看着她的背影,张了张口,想叫住她,却又不知叫住她之后说些什么。
一直到人走后好一阵,他看着这一室的暗色,心中油然生出一股烦躁,可又不知如何排解。
他压住这股烦躁,自桌边的文书里,抽出一封宣纸,提笔写道
“不日即回燕州,备好军中诸事,留心”
将需要交代的公事都写好后,大半的宣纸都已布上了墨迹,萧彻看着最下面那一小段空白,目光恍惚了一下。
“听闻,那位傅娘子可是雍京第一美人,傅家莫不是想使美人计,用这温柔乡蚀你骨,销你魂,叫你英雄作枯冢殿下可别不当一回事。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都是在美人身上跌的跟头,非美色难拒,实乃情字难解。无声无息,如你心间,落地生根待你发现,已是回天无力,只能束手就擒”
晃神间,笔尖一颗墨珠坠下,落在纸上,溶作一颗墨点。
萧彻回过神来,于墨点处起笔写下
“所言不虚。”
数日后,燕州城里的某人收到信,一目十行地看到末尾那没头没脑的四字,纳闷不已。
“所言不虚”他摸了摸下巴,十分疑惑道“我说过的话多了去了,不虚的是哪句啊”
明炤至今都在疑惑,作为一个甚少出门的深闺女子,他的小姑姑怎么会怎么热衷于这些自保的东西。
令嘉放下手,白了明炤一眼,“别胡扯了,若真是因为我,那日出现在那的便不会是卫王,这只会是他们之间的私仇。”
“我是真的想不明白他们能有什么仇,若说杀父之仇,宁王恨官家、恨太子都比恨小姑父要来得合理。”明炤朝令嘉摊摊手,表示自己毫无头绪。
“没用。”令嘉嫌弃地瞥了了他一句,叹了口气没再在这事上纠缠下去,只问道“那日推小四娘落水的人找到没”
“小姑姑,你也太小看我,这么点事哪用得着那么久。”明炤抱怨了一句,说道“是窦九娘,就是魏国公府三房的庶出女孩。”
心知令嘉定是不记得人,明炤还特意解释了一句。
“你做了什么”
“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明炤懒声说道“过几日,这位窦九娘也会不小心会落一次水,不过她的运气好,应该很快就会被某位郎君救起。”
本朝风气开放,嫂溺叔援是正理,但一个大家娘子落水后被一个非亲非故的郎君救起,也终是不怎么好听。
“落水你倒是不怕打草惊蛇”
“萧荧那厮精明得很,萧徎的死讯传出,他就应该猜到我们知道了。”
令嘉心中疑惑渐深,宁王被萧彻、明炤一并盖章为精明,这样精明的人居然不顾得罪傅家、赵家,也要算计萧彻,倒真叫人好奇。
“宁王这边你没碰吧”
“没有,小姑姑你的话,我哪里敢不听。”
令嘉满意地摆摆手,“你可以滚了。”
明炤如闻大赦地离去。
这两日正是地动后的善后时节,大笔大笔的赈灾款项拨出,他受命去监控,几日都不得歇,也就这位小姑姑有命,他才百忙之中抽出身帮她去盯着卫王的事。
所幸,燕王殿下手段确实高杆,不需他出手,便将事情处理得一干二净。
明炤走后,令嘉想了会事,飘忽的余光捉到桌上那本方才被明炤顺带归还来的文论集注。
她莫名又想到了陆斐,可转瞬又为自己的多疑好笑。
也就明炤形象太糟糕,以至于她都有些草木皆兵。
明炤去后,令嘉去了趟萧彻的院子。
虽说卫王这事是冲萧彻来的,但到底人是令嘉弄死的,萧彻帮她处理了痕迹,她还是要去致谢的。
不过被致谢的萧彻却不怎么满意。
萧彻不悦地说道“你是我的妻子,你的事本就是我的分内之事。”
令嘉暗自庆幸,还好,还好,只说她的事是他的事,没把他事说成她的事,她才不想去管他那些破事。
“你那个二侄子是皇城司隐三番里的人”萧彻冷不丁地问道。
皇城司是禁军三司之一,只是比起殿前司、亲军司,皇城司在执掌宫禁、周庐宿卫之外还有刺探情报之途。其下设有六番,共有五千余人,而在这明面的六番外,还有三支隐番,人数不知、名籍不知,只听命于番队的指挥使,而这三番指挥使的身份又只得皇帝知晓,其可直达闻奏,不隶台察,不受三衙。
故而,皇城司的隐三番是个只存在于风声中的神秘存在。
令嘉茫然不解地问“什么”
她把无知少女的形象扮演得极好,只可惜萧彻不吃这一套。
“不用装了,我既然问了,便是有了把握。”
令嘉坚决要将装傻进行到底,她苦笑道“我是真的不知殿下说的这事。”
萧彻凤目轻抬,瞥了她一眼,也不与她争辩,只意味深长地说道“将嫡孙送进皇城司,傅公果然舍得。”
皇城司的隐三番虽然手掌大权,但却非正道,说到底不过是隐于暗处的一道阴影,不为人知地存在,不为人知地消亡。
对于出身高门的权贵子弟来说,借着长辈的提携,或科举入仕,或沙场立威,光耀先祖,方为康庄大道。会去皇城司这种地方,多是那些没有门路的寒门子弟和断绝后代的内侍。
在一瞬间,令嘉脸上的表情有一丝僵硬,不过转瞬又恢复如常。
她若无其事地笑道“殿下何须奇怪呢,我爹不是连我也舍了嘛。”
萧彻怔了怔。
令嘉转身便欲离开。
动作比想得更快,萧彻伸手捉住她,这一下捉得有些急,可待他碰到那截柔弱无骨的皓腕时,又下意识地松了力道。
就是这一松,正让令嘉甩开他的手。
令嘉语气不善地问“殿下可还有事”
萧彻看了她好一会,方才说道“你你出面派人将我吐血的事报去父皇那里。”
令嘉会过意来,讥嘲地看了他一眼,“我知道了。”
然后,她转过身离开了这间沉肃无趣的屋子。
萧彻看着她的背影,张了张口,想叫住她,却又不知叫住她之后说些什么。
一直到人走后好一阵,他看着这一室的暗色,心中油然生出一股烦躁,可又不知如何排解。
他压住这股烦躁,自桌边的文书里,抽出一封宣纸,提笔写道
“不日即回燕州,备好军中诸事,留心”
将需要交代的公事都写好后,大半的宣纸都已布上了墨迹,萧彻看着最下面那一小段空白,目光恍惚了一下。
“听闻,那位傅娘子可是雍京第一美人,傅家莫不是想使美人计,用这温柔乡蚀你骨,销你魂,叫你英雄作枯冢殿下可别不当一回事。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都是在美人身上跌的跟头,非美色难拒,实乃情字难解。无声无息,如你心间,落地生根待你发现,已是回天无力,只能束手就擒”
晃神间,笔尖一颗墨珠坠下,落在纸上,溶作一颗墨点。
萧彻回过神来,于墨点处起笔写下
“所言不虚。”
数日后,燕州城里的某人收到信,一目十行地看到末尾那没头没脑的四字,纳闷不已。
“所言不虚”他摸了摸下巴,十分疑惑道“我说过的话多了去了,不虚的是哪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