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小姑娘跟着额娘去请安, 本以为和往常一样很快就能走了,可额娘却被留了下来。
“额娘我陪你一起吧。”
“宁儿乖, 回去照看弟弟吧,听额娘的话。”
“那好。”可玛嬷干嘛要留她额娘
小姑娘忐忑着回了翊坤宫,弟弟们还未醒来,她只得回了厢房去练字。写了两页心终于慢慢静了下来, 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半夏,你说玛嬷为什么要留下我额娘”
小姑娘见旁边的侍女没反应,又叫了声“小樱桃”,就立即有了回应。
“四公主,是奴婢还不适应这个名字,奴婢一会儿就默念一百遍去。”
“好了好了,也不是你的错,福宜那小家伙太矫情了。你说说我额娘为什么被留下”
“四公主这么聪明都猜不出, 奴婢就更猜不出了。”每次跟着去永和宫她都不敢随意动作,因为太后娘娘总是一副不大高兴的样子, 更何况,太后娘娘连皇帝都敢不给面子,实在是个厉害女人。
小姑娘放下手中的紫毫,长长叹了口气, 总不会跟她昨日去玛嬷那儿有关吧早知就不去了, 省得给额娘惹上麻烦,可她昨日也没做错什么呀。
小姑娘越想越烦躁,字也写不下去了, 直到听到弟弟们醒来,才终于找到了事做。
“臭妞妞,你进来干嘛呀这是男孩子的房间。”福宜有些不满道。他的一簇头发还乱糟糟的呢,都被妞妞看到了,真讨厌。
“什么男孩子不男孩子的我帮六十穿衣裳,又不帮你穿。你那肥嘟嘟的身材有什么好看的呀”
“你,你”福宜被这么迎头痛击,猛然间有些说不出话来。
“姐姐额娘呢”小娃娃见姐姐进来,乖乖叫着人。
“乖六十,额娘还没回来呢。”
福宜一听就觉得不对,平时都是额娘和姐姐一起回来,怎么今天臭妞妞自己回来了
“那额娘什么时候回来”六十正酝酿着怎么说,听到哥哥有问,用力点点头表示赞同,又眼巴巴看向姐姐。
“我也不知道额娘什么时候回来,不过应该快了吧。”最晚午膳前总能回来吧。
小家伙撇了撇嘴,他怎么觉得有点奇怪。
姐弟三人一开始还有心情玩儿,等到用完午膳还不见额娘回来,平日里乖巧的六十就坐不住了,把解开的九连环扔在地上就要往外走。
“六十,你要去那儿”
小娃娃脸上是难得一见的严肃模样,回答姐姐道“六十找额娘去。”
“你别出去了,外头刮着风呢,姐姐去找额娘。”
平日里乖巧的六十却摇了摇头,坚持要出去。
小姑娘上前快走几步拦住了弟弟,小娃娃被姐姐紧紧搂住动弹不得,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掉,哭声渐渐变得有些尖锐,把整个翊坤宫的人都吓得不轻。
“额娘六十要额娘额娘不要六十了哇啊额娘抱抱”
小姑娘哄着弟弟,却不自觉也开始掉眼泪,福宜强撑着不哭,拍了拍姐姐的肩膀。
苏培盛得了四爷命令去翊坤宫,真是奇了怪了,临近了听,还真是有孩子在哭,方才在西暖阁四爷正议事着,却中途打断叫他来瞧瞧是不是六十阿哥在哭,他在西暖阁可是什么也没听见。
“奴才苏培盛给四公主、七阿哥、八阿哥请安。”
“苏公公你怎么来了是我阿玛叫你过来的”小姑娘给弟弟顺着气,怕他哭昏过去。
“可不是圣上耳聪目明,听见小阿哥在哭,打发奴才过来瞧瞧。”这年主子一早被太后留下他也是刚知道,主子爷忙到这时辰也还没用午膳,养心殿里头的事儿多着呢。
“等我额娘回来他就会好了,苏公公回去吧。”反正等苏培盛回去阿玛也知道额娘还没回来了,她没必要把事挑的太明,叫人觉得她们在防备太后玛嬷。
“喳,奴才告退。”
小满掂量了下荷包里的金瓜子,跟着送了苏培盛出去。
“呦,小满姑娘这般客气,我这可不好收。”苏培盛笑着道。
小满也笑着回道“苏公公收下便是了,这儿的情形公公也是看见了。”
“那奴才就不客气了,该说的话奴才自会带到。”
“苏公公请慢走。”这苏培盛可真是得意啊,一个太监也不知捞那么多钱给谁去。
养心殿,西暖阁。
四爷见苏培盛回来,打断了怡亲王的话,待听完吩咐了几句才又接着继续。
苏培盛得了旨意立即吩咐人取了物件送去永和宫。这位太后娘娘是想做什么留谁不好偏偏留了年主子。那可是圣上心坎上的人,肚子里还有龙种。
这母子俩斗法这么久,主子爷也撑了那么久,今儿为了年主子叫他去送皮子,怎么看都有点先低头的意思。
永和宫。
“太后,圣上跟前的苏公公来了。”
沉默良久的太后终于开口“叫他在院子里侯着。年氏,你跪下。”
年玉岚依言跪下,太后娘娘从早上把她留这儿就一言不发,苏培盛来了她终于开口了,看来把她留这儿是为了四爷。
“昨儿宁儿那丫头可是伤心了”
“小姑娘家本就爱哭哭闹闹,太后娘娘不必挂心。”
“你怨我吧年氏”
“臣妾愚钝,若有错处,还请太后娘娘指正。娘娘向来仁慈,臣妾何从生怨”
“你还是那样不卑不亢,和头次来这永和宫时一样。”
“太后娘娘谬赞。”
“谬赞你担得起。老四都被你收拾的服服帖帖,对你宠爱有加,淑哲那个嫡福晋都快成摆设了。连你生的四格格,不,现在是四公主了,一封就是固伦公主,老四可真是疼惜你们母女。”
“圣上一片慈父之心,臣妾也感念不已。”
“他是有慈父之心,可全然忘了自己还是兄长,你说呢”
“太后娘娘的话臣妾听不懂。”
“你是个聪明人怎么会听不懂你们年家虽是旗人,可骨子里流淌的还是汉人的血,汉人最是狡诈阴险,不如我们满人坦荡真诚。”这年氏还真是要糊涂装到底,真是叫人讨厌。
“太后娘娘此言未免有失偏颇,从先帝到圣上都有意打破藩篱,促进满汉融合。”年家祖上投于满人,其中是非对错她无法断言。满人轻视汉人由来已久,可太后娘娘的话是指着全天下汉人的鼻子骂,要是传出去,于四爷今后推行新政毫无益处。
“你们读书多的汉人说话总是一套一套的,你也不愧是书香门第出身的女儿。”
“臣妾不敢当。”
“不敢当可你们年家也做了。”
“臣妾不明白太后娘娘的意思。”难道说的是二哥
“十四从前还向我夸赞过你哥哥文武双全,是个有大才之人。可你这哥哥却是个狼心狗肺的,明明知道老四诳十四孤身进京,却也帮着刻意隐瞒实情。”
“妾身以为此事做的极为妥当,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冲突。”
“你认为你哥哥做的对了”要是十四带了兵士回来,怎么可能沦落到如今被监视起来的下场
“是,臣妾的兄长没有做错。”
“额娘我陪你一起吧。”
“宁儿乖, 回去照看弟弟吧,听额娘的话。”
“那好。”可玛嬷干嘛要留她额娘
小姑娘忐忑着回了翊坤宫,弟弟们还未醒来,她只得回了厢房去练字。写了两页心终于慢慢静了下来, 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半夏,你说玛嬷为什么要留下我额娘”
小姑娘见旁边的侍女没反应,又叫了声“小樱桃”,就立即有了回应。
“四公主,是奴婢还不适应这个名字,奴婢一会儿就默念一百遍去。”
“好了好了,也不是你的错,福宜那小家伙太矫情了。你说说我额娘为什么被留下”
“四公主这么聪明都猜不出, 奴婢就更猜不出了。”每次跟着去永和宫她都不敢随意动作,因为太后娘娘总是一副不大高兴的样子, 更何况,太后娘娘连皇帝都敢不给面子,实在是个厉害女人。
小姑娘放下手中的紫毫,长长叹了口气, 总不会跟她昨日去玛嬷那儿有关吧早知就不去了, 省得给额娘惹上麻烦,可她昨日也没做错什么呀。
小姑娘越想越烦躁,字也写不下去了, 直到听到弟弟们醒来,才终于找到了事做。
“臭妞妞,你进来干嘛呀这是男孩子的房间。”福宜有些不满道。他的一簇头发还乱糟糟的呢,都被妞妞看到了,真讨厌。
“什么男孩子不男孩子的我帮六十穿衣裳,又不帮你穿。你那肥嘟嘟的身材有什么好看的呀”
“你,你”福宜被这么迎头痛击,猛然间有些说不出话来。
“姐姐额娘呢”小娃娃见姐姐进来,乖乖叫着人。
“乖六十,额娘还没回来呢。”
福宜一听就觉得不对,平时都是额娘和姐姐一起回来,怎么今天臭妞妞自己回来了
“那额娘什么时候回来”六十正酝酿着怎么说,听到哥哥有问,用力点点头表示赞同,又眼巴巴看向姐姐。
“我也不知道额娘什么时候回来,不过应该快了吧。”最晚午膳前总能回来吧。
小家伙撇了撇嘴,他怎么觉得有点奇怪。
姐弟三人一开始还有心情玩儿,等到用完午膳还不见额娘回来,平日里乖巧的六十就坐不住了,把解开的九连环扔在地上就要往外走。
“六十,你要去那儿”
小娃娃脸上是难得一见的严肃模样,回答姐姐道“六十找额娘去。”
“你别出去了,外头刮着风呢,姐姐去找额娘。”
平日里乖巧的六十却摇了摇头,坚持要出去。
小姑娘上前快走几步拦住了弟弟,小娃娃被姐姐紧紧搂住动弹不得,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掉,哭声渐渐变得有些尖锐,把整个翊坤宫的人都吓得不轻。
“额娘六十要额娘额娘不要六十了哇啊额娘抱抱”
小姑娘哄着弟弟,却不自觉也开始掉眼泪,福宜强撑着不哭,拍了拍姐姐的肩膀。
苏培盛得了四爷命令去翊坤宫,真是奇了怪了,临近了听,还真是有孩子在哭,方才在西暖阁四爷正议事着,却中途打断叫他来瞧瞧是不是六十阿哥在哭,他在西暖阁可是什么也没听见。
“奴才苏培盛给四公主、七阿哥、八阿哥请安。”
“苏公公你怎么来了是我阿玛叫你过来的”小姑娘给弟弟顺着气,怕他哭昏过去。
“可不是圣上耳聪目明,听见小阿哥在哭,打发奴才过来瞧瞧。”这年主子一早被太后留下他也是刚知道,主子爷忙到这时辰也还没用午膳,养心殿里头的事儿多着呢。
“等我额娘回来他就会好了,苏公公回去吧。”反正等苏培盛回去阿玛也知道额娘还没回来了,她没必要把事挑的太明,叫人觉得她们在防备太后玛嬷。
“喳,奴才告退。”
小满掂量了下荷包里的金瓜子,跟着送了苏培盛出去。
“呦,小满姑娘这般客气,我这可不好收。”苏培盛笑着道。
小满也笑着回道“苏公公收下便是了,这儿的情形公公也是看见了。”
“那奴才就不客气了,该说的话奴才自会带到。”
“苏公公请慢走。”这苏培盛可真是得意啊,一个太监也不知捞那么多钱给谁去。
养心殿,西暖阁。
四爷见苏培盛回来,打断了怡亲王的话,待听完吩咐了几句才又接着继续。
苏培盛得了旨意立即吩咐人取了物件送去永和宫。这位太后娘娘是想做什么留谁不好偏偏留了年主子。那可是圣上心坎上的人,肚子里还有龙种。
这母子俩斗法这么久,主子爷也撑了那么久,今儿为了年主子叫他去送皮子,怎么看都有点先低头的意思。
永和宫。
“太后,圣上跟前的苏公公来了。”
沉默良久的太后终于开口“叫他在院子里侯着。年氏,你跪下。”
年玉岚依言跪下,太后娘娘从早上把她留这儿就一言不发,苏培盛来了她终于开口了,看来把她留这儿是为了四爷。
“昨儿宁儿那丫头可是伤心了”
“小姑娘家本就爱哭哭闹闹,太后娘娘不必挂心。”
“你怨我吧年氏”
“臣妾愚钝,若有错处,还请太后娘娘指正。娘娘向来仁慈,臣妾何从生怨”
“你还是那样不卑不亢,和头次来这永和宫时一样。”
“太后娘娘谬赞。”
“谬赞你担得起。老四都被你收拾的服服帖帖,对你宠爱有加,淑哲那个嫡福晋都快成摆设了。连你生的四格格,不,现在是四公主了,一封就是固伦公主,老四可真是疼惜你们母女。”
“圣上一片慈父之心,臣妾也感念不已。”
“他是有慈父之心,可全然忘了自己还是兄长,你说呢”
“太后娘娘的话臣妾听不懂。”
“你是个聪明人怎么会听不懂你们年家虽是旗人,可骨子里流淌的还是汉人的血,汉人最是狡诈阴险,不如我们满人坦荡真诚。”这年氏还真是要糊涂装到底,真是叫人讨厌。
“太后娘娘此言未免有失偏颇,从先帝到圣上都有意打破藩篱,促进满汉融合。”年家祖上投于满人,其中是非对错她无法断言。满人轻视汉人由来已久,可太后娘娘的话是指着全天下汉人的鼻子骂,要是传出去,于四爷今后推行新政毫无益处。
“你们读书多的汉人说话总是一套一套的,你也不愧是书香门第出身的女儿。”
“臣妾不敢当。”
“不敢当可你们年家也做了。”
“臣妾不明白太后娘娘的意思。”难道说的是二哥
“十四从前还向我夸赞过你哥哥文武双全,是个有大才之人。可你这哥哥却是个狼心狗肺的,明明知道老四诳十四孤身进京,却也帮着刻意隐瞒实情。”
“妾身以为此事做的极为妥当,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冲突。”
“你认为你哥哥做的对了”要是十四带了兵士回来,怎么可能沦落到如今被监视起来的下场
“是,臣妾的兄长没有做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