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妇进门, 很快他们荀家就可以开枝散叶, 荀夫人到了这样的年纪, 最盼的不过是儿孙满堂,一家子太太平平的。
    荀彧做到尚书令这个位子,正可谓位高权重, 她不求荀彧再进一步, 只盼荀彧可以平平安安的呆到退下来的一天。
    荀恽和曹洁并肩而入,看起来二人颇是和睦, 一想也是, 这些年两人一直常有书信往来, 虽说都是讨教所读之书的书信, 但从书而论, 何尝不是了解一个人的好办法, 唐夭倒是觉得曹洁是个有心人,也是一个难得的聪明人。
    荀彧指了一旁的位子, 人先一步走过去坐下, 唐夭反应过来走过去,也在他的身侧坐下。
    荀恽领着曹洁行到荀夫人的面前跪下,“孙儿,孙媳拜见祖母。”
    “好好好。”新妇进门敬茶, 虽说荀恽不是荀夫人的长孙,却是荀彧的长子,荀夫人看着他成家,满心亦是欢喜。
    下人端茶上来, 夫妻二人皆与荀夫人敬上一杯,荀夫人接过茶水喝下,给了他们各自一个大红包,满目的欢喜从来不曾掩饰,不知不觉荀彧也到了儿子都成家的年纪,想想当年他娶唐夭的时候好像就在昨天,一眨眼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
    “谢祖母。”收下荀夫人的红包,两人皆是道谢,随后才往荀彧和唐夭的面前,各端着茶敬上,荀彧和唐夭都给他们红包,唐夭叮嘱地道“往后恽儿便交给你,好好照顾他,夫妻和睦比什么都重要。”
    曹洁听到夫妻和睦四个字脸上红通通的,都是给羞的,乖巧的应下,还是荀彧朝荀恽叮嘱道“成了家,自要担起一家重责,往后更要自持贵重,不可多言。”
    此言让唐夭听出不对,不可多言,荀恽是在外面说错了什么话,连荀彧都不乐意听见了
    心中虽然有疑惑,却不会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问出来。
    “为你媳妇引见你的弟弟妹妹们。”唐夭适时的岔开话题,让他们先去把人认全,自家的人认全了,在许都的荀家人也得都去认认门,虽说可能先前曹洁都曾见过,但进了荀家,既为荀家的人,往日的身份和今日不相同,礼数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荀俣和荀诜两个冲着荀恽挤眉弄眼,荀恽道“正经些。”
    荀诜赶紧地接话道“我们几时不正经了,要说不正经的人,大哥认第一,我们可不敢认第二。”
    荀恽差点没被他说这不正经的话给噎到,深深地吸一口气道“你们别太过份,不然等到你成婚的时候,有你们好看的。”
    “大哥,你可不能这样,昨天我们帮你喝了多少酒,你这是过河就想拆桥往后到我们的时候不想帮我们顶酒了你别忘了,将来你还有侄儿们的满月酒,到时候”眼看荀恽用完人就想扔了,提醒一下某位不要太得意,毕竟此事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成婚的事是过去了不假,往后的事还多着呢,荀恽想清楚才好。
    “三哥三哥,大哥这算不算是娶了媳妇忘了娘”最小的一个正是荀彧的幼子荀粲想了想只有这样一句话比较符合,但总觉得不太对,还是问问兄长们的好。
    唐夭听着已经咳了起来,荀彧怕她给咳伤了,拍拍她的背,给她顺顺气。
    “不能这么说,但是大致的意思差不多。我们母亲在那儿,我们这些当兄弟的最多就说大哥娶了媳妇忘了兄弟。”荀诜一个极度不正经的人把话一说出来,曹洁都躁知道怎么接话的好。
    还是荀若道“三哥,你不许胡说,你若是把嫂子吓着了阿兄非跟你急不可。”
    唐夭和荀彧同时放出警告的眼神扫过来,荀诜可不想引起众怒,连连地挥手道“总而言之,大哥千万别忘了我们昨天的功劳。”
    那是必须不能容忍荀恽用完人就想扔的。
    荀粲作为最小的孩子,七八岁的年纪,正是好玩的时候,摇着脑袋道“母亲不说大哥娶了媳妇忘了娘,三哥倒是比母亲更急。”
    “喂,话是你说的,你说的。你怎么把错全扣我头上了”荀诜听着不太对劲啊,话又不是他说的,可是现在怎么觉得一切都成他的不是了。
    荀粲道“虽是我说的,我也只是为阿兄你总结你话中的意思,有何不妥”
    眨着明亮的大眼睛问着荀诜,他虽然总结了那么一句话,还不是因为认为荀诜说出的意思正是如此。
    还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是为荀彧的六子荀顗看起来似是不怎么着调的也开口道“三哥,我也觉得粲儿是在你的话头上总结的,说的分明是你想说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之嫁了那个令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意元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意元宝并收藏三国之嫁了那个令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