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夭听出来了, 叔侄二人的想法一致, 都觉得袁绍不过如此。
    “你我寻个机会去看看韩馥吧。”荀彧和荀攸说起, 荀攸一叹道“冀州不是他的久留之地。”
    荀彧没有接话,可是情况怎么样,他们都是有数的, 正是因为如此, 接下来的事更不好办。
    唐夭道“那集结兵马一道讨伐董卓一事还能做吗”
    “他们会做的。”这一点上荀彧一直坚信,唐夭想来想去, 想起一个人来, “曹孟德如何”
    曹操啊, 大名鼎鼎的曹操, 那是传说中的人物, 唐夭再是历史渣知道这位的, 正因为如此,在洛阳的时候也听说过关于曹操的传闻, 那一位的传奇, 就是唐衡说起也叹一声邪门。
    就是因为人够邪门,唐夭还想能亲眼见见这位的。不过看起来这样的机会现在还没到。
    “曹孟德已经起事。”荀攸倒是对天下的时势清楚着,此时提起曹操,并不代他仅仅关注一个曹操, 而是有太多的人,这些人他都会观察,至于选择哪一个,再看看。
    荀彧道“不着急。”
    眼下他们都在袁绍的地盘, 袁绍总是一个爱装作纳贤的人,想装就让他装好了,一个会装的人就是好面子,将来若是他们另投他人,袁绍为了面子还要继续装大度。
    来一趟宴席,什么都没确定,倒是把急于设宴想把他们收拢的人三振出局,袁绍要是知道会哭的吧
    不不不,或许在袁绍看来,荀彧和荀攸虽然有些份量,视为上宾,却不足以让他重视到非要他们不可。
    从今日出席的人里不难看出来,前来参加袁绍这个宴席的人不少,其中不缺能人,就是荀彧和荀攸面对这么多的人,禀承的都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能少说话就少说话的原则。
    他们不仅要看袁绍,何尝不是在看前来参加宴席的人,这些人,将来或是敌人或是朋友,都是需要了解的啊
    唐夭只管跟着他们,好在荀彧无意往人多的地方去,反而只是游走于四下,看着说话的人,与他们点头颔首算是打过招呼,只如此罢了。
    可是荀彧不想掺和进去,荀谌却已经选择袁绍,自然要推荐荀彧和荀攸的,能让袁绍亲自派人前去接人,正是因为他们的特殊对待,故而袁绍还是在荀谌的引导下前来堵着荀彧他们。
    “文若,公达,共饮一杯”袁绍倒是直接,一来就想跟他们喝酒。
    下人端着酒上来,荀彧却拒绝地道“侯爷盛情,彧本不应该推辞,只是近日有些不适,不能饮酒。”
    酒是不想饮的,借口却是要寻的,袁绍一听立刻看向荀攸,荀攸摆手道“夫人临盆在即,最是闻不得酒味,恕攸不能饮。”
    “不想公达竟是这般体贴夫人的人。”袁绍打趣地说起,荀攸无奈地道“夫人有孕本已辛劳,只是闻不得酒味,令攸不可饮罢了,当守之,守之。”
    倒是显得他颇是情深意重袁绍的目光这会儿才注意到唐夭,“这位是”
    “这是拙荆。”荀彧解释一句,唐夭一直都低着头,此时上前福福身,应和荀彧。
    “荀夫人可往内院去。”袁绍开口,倒是有女婢上前来想把唐夭请去的,荀彧道“不妨事,夫人初到冀州,尚未明了冀州的近况,我们一道走走看看。”
    倒是帮着唐夭推了人往里面领的意思,引得荀谌不解地看过来,荀彧却没有要改的意思,倒是看着袁绍再问道“侯爷有话不妨直说。”
    袁绍没想到自己提的第一个要求就被荀彧拒绝了,很快地回过神,朝着荀彧道“文若与公达之才,常听友若提起,绍诚心请两位入我麾下为幕僚,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直接将话挑明的说,倒是显得迫不及待,然而荀彧却不紧不慢的道“天下时势未知,侯爷得冀州是为得尽天时地利,乃至于人和,在侯爷。”
    人和这两个字,总是分外的考人的,至少站在荀彧的立场,他是不愿意和袁绍有什么多过的往来,可是袁绍却总想往他的面前凑,费尽心思的想收他和荀攸入麾下,若是没有方才的事,或许荀彧会考虑一下,有了刚刚发生的事,只怕荀彧是不会再想投奔袁绍的。
    至于荀攸,他又何尝不是,站在他的立场,他要寻一个靠得住的人,声名在外的士子,自有持傲的资本,荀攸虽说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实则并不比荀彧更好相处。
    或许更应该说,作为天下名士,没有哪一个是不自恃有才而自傲的,差别只在于显露出来或是没有显露出来。
    “文若,公达。”荀谌没想到他把人带到袁绍的面前了,关键时候这两位竟然都是拒绝的,荀彧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之嫁了那个令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意元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意元宝并收藏三国之嫁了那个令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