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年就是十五元宵, 过了元宵,年味渐渐散去,接下来就要过正经日子了。
    俗话说三六九, 往外走,又说七不出门, 八不归家, 零零总总的一堆老话叠加起来, 最终县学定的是正月十九开课。
    谢行俭在家窝了一个冬月, 早就按耐不住的想去县学了,到了十九当天,他早早起了床,收拾好包裹后, 拔腿就跑去了县学。
    谢长义跳着脚想送他一程, 可转眼的功夫就找不到小儿子的身影了,只好笑着摇头, 跟王氏调侃说小宝是越长越调皮, 是时候给他相个媳妇回来管管他才好。
    谢长义说的是玩笑话,说者无意,王氏听者却听进了心。
    这头谢行俭进了舍馆放下书箱才一会儿, 舍馆走廊就热闹起来, 同窗们拎着大包小包的走在一块,纷纷拱手道个晚年祝福。
    谢行俭拿了一个铜板从斋夫手里打了一桶热水,拿抹布将屋子擦拭的干干净净,刚准备出门倒污水, 魏席时回来了。
    魏家村离县学远,纵是魏席时想早点过来,却也急不得。
    远远看到谢行俭提着水桶,魏席时忙放下肩上的书箱,上前抢走水桶,一溜烟的跑到墙角帮忙倒水。
    谢行俭无奈笑笑,站在原地等魏席时,一个多月不见,两人都长高不少,特别是谢行俭,个头都快赶上比他大两岁的魏席时了。
    而魏席时许是魏家基因的缘故,身材越发强壮,隐隐有魏席坤那种高壮的趋势,一双手臂强健有力,满满一桶水在他手里轻松的像是提着一根稻草一般。
    谢行俭下意识的捏捏小臂肌肉,叹了口气,他这些时日不间断的锻炼,虽然小有成就,但终究抵不过魏家强大的基因。
    收拾好屋子,舍馆的童生们全部涌向学堂,林教谕这回在屋里早已等候多时,众学子一见先生端坐在那,连忙规规矩矩的拱手行礼。
    开年后的学堂生活,谢行俭肉眼可见身边人的变化。
    大家的学习劲头就像是被拧紧了螺丝头一样,各个埋头苦学,先生不在教室时,也不没见有人在底下开小差,就连平日最喜爱胡闹的林大山都收敛了玩心,每天都在认真学习。
    谢行俭感受到这种浓浓的学习氛围后,更加不敢懈怠懒惰,每日三点一线,只恨不能长出两个脑袋,两双手。
    就这样熬了一个月,迎来了月考。
    去年考虑到他们是新入学的童生,所以县学并没有安排年终测查,只不过放假前有交代过,正月收假后的头一个月要展开月考,这次月考尤为重要,因为会有新的童生血液进入县学,而甲班的名额少,这就意味着有人会被踢出甲班。
    一说要离开甲班,谁愿意
    没人愿意啊,可县学甲班排名靠的是学问,想留在甲班,就必须努力考进前十。
    谢行俭丝毫不担心会被踢出甲班,他自信能继续蝉联甲班榜首之位,毕竟他从进了县学后,无时无刻不在专注读书。
    月考题出的一如既往的有难度,考完后,一堆书生叫苦不迭。
    谢行俭望着被林教谕收走的一摞摞考卷,脑中灵光一闪。
    “出月考卷”魏席时一声尖叫,惊的来串门的林邵白险些崴脚。
    “什么月考卷”林邵白稳稳心绪,边走边问。
    “行俭说让咱们每月出一套月考卷,专门供那些未下过场的学子用”魏席时兴奋的一拍脑袋,这么好的商机为什么他就从来没想过。
    林邵白一听此话,眼中藏着震惊,也藏着激动。
    去岁托谢行俭的福,虽每月担子重,但赚的钱多啊,家里的债务也还的干净,就连尚在孝中的妹妹,都有人私底下找他接亲,这一年算是他和小妹这些年来过得最好的新年了。
    如今谢行俭又有主意,那他们
    林邵白暗自握紧拳头,再苦再累他也要抓住赚银子的机会,过两年他还要上京赶考,可不得攒路上用的盘缠。
    想着,林邵白抬头看向谢行俭,询问月考卷怎么个出法。
    谢行俭沉吟道,“县学有童生月考,秀才月考,咱们当然不用多此一举再出这类的,毕竟有县学先生们出的珠玉在前,咱们若是再出,未免有些东施效颦。”
    林邵白点点头,“确实如此,月考卷受众面小,也就那些私塾学生用得上。”
    “那咱们就出些蒙童的考题。”魏席时插进来,一锤子敲定。
    说着,魏席时似是想到什么,欣喜若狂道,“有了月考卷,咱们还能出岁考卷”
    谢行俭按住魏席时,揶揄道,“你也不怕吃撑了肚子,岁考只有童生以上的书生才会考,凭借咱们仨的能力,怕是还没资格出岁考卷,别到时候出的一团糟砸了招牌。”
    林邵白也不赞同,笑道,“还是一步一步的来吧,一口吃不成胖子,想多赚点也不是这样赚法。”
    魏席时憨憨一乐,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嘟囔道,“我这不是急了眼嘛,以后不会了。”
    正说话呢,舍馆院外传来声音,谢行俭轻轻推开窗门往外看,原来是那些吃过中饭回来休息的同窗们。
    一说吃中饭,三人才意识到他们光顾着商量事情,竟然忘了吃饭。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下一秒如同龙卷风一般飞奔至食馆。
    三人都是大长腿,很幸运的赶在食馆关门前拿到了饭和馒头。
    食馆的菜就不需要了,他们都在家带了菜过来。
    回到舍馆屋内,三人边吃边继续聊。
    一顿饭吃完,出月考卷的事商量的也差不多了。
    初步商议是每月出一套蒙童卷,难度要比县试题要简单,这种小儿科的题目对谢行俭而言,简直小菜一碟,他一两天就能出一套。
    不过辅导书嘛,求精不求多,而且他和魏席时还要专注院试,能分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因此三人决定,在今年院试之前,暂定一月出一份。
    陈叔的清风书肆巴不得谢行俭出新的考卷,一听要出蒙童的月考卷,当即拿出书肆东家的印章,与谢行俭续了新约。
    趁着等县学月考卷排榜的空挡,三人花了四个晚上,整理出三套蒙童卷,随后交给陈叔印刷,准备下个月投放出去试水。
    过了两天,县学的月考榜张贴出来了,谢行俭不负众望依旧盘踞榜首,林邵白和魏席时也不遑多让,紧紧挨着他的名字。
    让他意外的是,宋齐周的堂兄宋齐宽竟然也考进了甲班。
    这半年来,他和宋齐周早已冰释前嫌,只不过甲乙两班教室各置学堂一头一尾,他有大半年没见过宋齐宽了。
    再见时,宋齐宽看到座位上的谢行俭,莫名其妙的嘴角一撇,一双阴郁的眸子里闪闪躲躲,似是害怕,又有些不屑。
    谢行俭想了半天都没想明白宋齐宽为什么对他有着似有若无的敌意,最终他将其归结为宋齐宽脑子有病。
    无缘无故的讨厌或是憎恨一个人,都是有红眼病,谢行俭故作骄傲的只当宋齐宽大抵是嫉妒他吧。
    许是谢行俭没当回事,宋齐宽一改常态,开始与旁人说谢行俭的小话。
    甲班就十个人,巴掌大的地方有什么事能瞒得住,不消几天,这些话就传到了谢行俭的耳里。
    谢行俭垂首握着毛笔,挥洒自如,对于外界的干扰,他一概不理。
    宋齐宽就是那种披着狼皮的羊,看似凶狠,其实软趴的不行,对待这种小人无须过度理会,他若是听进去那些小话,那宋齐宽干扰的小动作的就起了效果,想通后谢行俭直接心不念不烦,省的惹的一身骚。
    就这样闷头学了半年,时间很快就到了七月间。
    七月半鬼节,雁平县家家户户都要祭祖,县学便提出放假,等祭祖完后,学生们也不必再返回学堂,呆在家里温书即可,等到了八月初一,各位再里县学汇合,到时候有县学的先生们领他们前去郡城。
    有条件的,可以申请家里人护送,无需八月初一来县学集合。
    谢行俭料想他爹肯定要跟着他去郡城,想了想便站起来去先生那里打了声招呼。
    县学放假后,谢行俭跟着家人回了一趟林水村,到了七月半这天,整个林水村似乎都泡在香灰里,吸一口气,呼进肺里的都是燃烧不断的浓浓香火味。
    老族长带着谢氏一族人先去祠堂给列祖列宗磕头上香,然后设了宴席大吃了一顿。
    祭祖过程繁琐严谨,谢行俭忙的晕头转向,连夜返回县城后,他洗了一把脸就直接上床睡了。
    第二天醒来时,发现他爹突然坐到他床头。
    “爹,啥事啊”谢行俭一脸懵,睁开眼就看到他爹两眼放光似得注视着他。
    许是才睡醒的缘故,谢行俭说话嗓音有些低沉沙哑。
    谢长义殷勤的拿杯子倒水给谢行俭喝。
    哪有当爹的服侍儿子的,谢行俭连忙起身下地,谁料他爹死活非要给他倒水。
    谢行俭心下了然,估计他爹有事求他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寒门升官手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卷六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卷六一并收藏寒门升官手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