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盛同会馆是有些类似现代的银行保险柜一类的高级存储地点。不少人想存放什么又觉得身边地方都不安全的时候, 就可以花高价到荣盛同会馆开一个档口。

    当然,能在这里开的起档口的也不会是什么普通人。

    闻歌在荣盛同会馆甲六存档口取出来一份卷宗。

    卷送上记录的是当初闻老侯爷以及相继过世或战死的叔伯的案卷记录,闻歌快速扫过, 内容与结案时闻家人所得知的一样,然而在这份卷宗下面,还有一份卷宗,看到上面的印章闻歌眉心一凛,竟是出自大理寺内判

    她一目十行,越看气息越沉, 待全部看完之后瞳孔已然化成一滩深深的颜色。

    老侯爷的死有问题。

    几个叔伯的死也有问题。

    这份卷宗上全是线索,但却没人按着这些线索去查。这份卷宗才是真实的卷宗,在大理寺里被压了十几年。

    她合上卷宗深思。

    能弄到这份卷宗的一定不是寻常人, 专门送到她手上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皇帝

    给她这份卷宗当大萝卜,她就是被萝卜吊着的那头驴, 然后叫她全心全意站在他和太孙这边

    不对。

    不是皇帝, 皇帝要是真向着闻家,就不会压着这份卷宗, 若他压着, 就不会把这份卷宗送到她手上。

    所以不是皇帝。不仅不是皇帝,还很有可能是想离间闻家和皇帝之间关系的人。

    闻家手持帝王半枚虎符,虽然这事儿没人知道, 但闻家多年从不站队, 不站队就是最好的站队,站在皇帝这一边, 她以前年纪小作用不大, 如今一年年长大眼看可以成事儿了, 且最近一年来和皇太孙越走越近, 马上她又要随同皇太孙去南方巡查,据她了解到的内情这次皇帝派皇太孙去南方有大动作,少说要砍几个人头,大了还不好说呢,肯定会撼动某些人的利益,嗅到了危险的气息,所以才有人在这个时候把卷宗送到她手上。

    给她这份卷宗的目的,就是想让她这个皇太孙的得力助手,在出巡前和皇太孙心存间隙。

    “掌柜,可知是何人存的这个档口”

    掌柜笑笑“荣盛同规矩,只管存取,不管来人,侯爷见谅。”

    掌柜不说是谁,闻歌也没有为难。她只是问一嘴心里知道大概率是不会有答案的。

    能开荣盛同会馆这种地方,其背后的势力自然不容小觑,况且她垂首看向手中已经卷起来的卷宗。

    况且还能出入大理寺带出内判卷宗。

    她心里已经有几个答案了。

    从荣盛同会馆离开,闻歌没去别的地方直接回去的侯府,小心把这份卷宗收好,权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闻歌和狼桃离开不久,荣盛同会馆斜对面的面馆里一个对着半碗面坨的人也相继离开。

    闻歌和狼桃都发现身后有人在跟踪,闻歌看了狼桃一眼,狼桃立即会意。二人就当什么都没发现,一路回去家中。

    对方越是想看乱套,她越是要让对方看不到。

    这人一路尾随闻歌,看到她回去侯府之后又七拐八拐,徘徊了好一会儿最后回到誉王府来到赵瑾面前跪下复命。

    “王爷,忠毅侯把东西取走了,问了掌柜是何人存档,掌柜没说,忠毅侯不曾纠缠,也不曾去找其他人,直接回去了侯府,属下在侯府外蹲守了一个时辰,除了采购的小厮不曾见侯府中有人外出,遂回来复命。”

    赵瑾正在看一本书,看完这一页才开口问这名探子。

    “他自己去的吗”

    “身侧只有一贴身侍卫跟随。”

    “嗯东西看了吗”

    “当场便看了。”

    “有何反应”

    “忠毅侯十分平静,看完便收了起来,不曾见有其余异样。”

    赵瑾听罢轻笑一声,眼睛里闪烁着微亮的光,修长的手指捻起纸张翻了一页。

    这孩子倒是个沉得住气的好性子。

    “下去吧。”

    “属下告退。”

    “跋扈将军”

    赵瑾看的哪里是什么书,而是忠毅侯自小到大的

    “传言果然不可信。”

    赵瑾看罢,放下手中的不再看,既然不可信,那这里面记得都,不看也罢。

    他转身走到窗前,看着日落的斜阳,

    希望自己送的这个礼物,他能喜欢。

    忠毅侯府里今晚灯火明亮,大院儿里的仆人忙碌的往马车里备东西,都是给他们家侯爷南下路上带的吃穿用度。

    侯府好些年没有这般准备过了,侯府里的下人们也有好多年不曾这般骄傲激动过了。

    自从老侯爷和几个当家爷儿相继离世,忠毅侯府就隐隐败了,虽然圣上给乐莫大的殊荣册封刚出襁褓的小公子做忠毅侯,但那就是个奶娃娃啊,奶娃娃能安稳长大就不错了,谁还奢望在这么个小娃娃身上求富贵么,即便是真能求到,那至少也是十年以后的事儿,又有多少个人能熬得住十年。

    所以这么多年来,侯府里的人并不多,留下的都是真心实意把心放在这儿的。

    如今闻歌一朝南下要为皇太孙办事,这侯府里的人虽然以前没想过熬,但也觉得熬出头了

    除了侯府里的下人喜气洋洋,侯府外面的人也都把眼睛盯过来了。

    皇太孙下江南巡查,忠毅侯在其同行,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皇太孙已经决定用起忠毅侯了。说实话这发展在不少人的意料之外,但想想又是情理之中。

    皇太孙是板上钉钉的未来天子,忠毅侯自小和皇太孙有同蒙之谊,后又同在朝鹿书院读书,不敢中间那几年俩人为啥关系看起来一般般吧,反正现在人俩关系好着呢,等将来皇太孙继位,只要他不出大错,这等情分在,天子定然向着闻家,闻家要起来了啊若是忠毅侯再立立功,那更不得了了

    别看前面十几年闻家都过了今天没明天似的,苦守着一个早产的孩子长大。没有实权在手那荣誉再多都是虚名。

    如今这苦都没白吃,他家的孩子起来了,闻家也就跟着起来了。

    在闻歌要随皇太孙一起去南方巡查的消息传出来后,忠毅侯府时隔多年门庭再次热闹了起来。

    无利不起早都是有道理的。但伸手不打笑脸人嘛。

    反观外界百态,真正的闻家人对闻歌出行一事却是大不情愿的。

    “歌儿还这么小不能安排别人去吗”

    “是啊,歌儿还小呢,皇太孙身边那么多有志之士,何苦要我们歌儿奔波受罪、”

    她家孩子长这么大,别说南方,连京城都没出去过。

    而且而且她一个女孩子隐藏身份就已经很辛苦了,再去拼功绩,暴露了怎么办

    “不用担心我,此去南下名义上要我随行,其实太孙身边自有门客军师,大事情用不上我的。”

    “我走后你们就闭门不见,除了实在推不掉的,其余都拒之门外,只管在家安心等我回来。”

    见到几个奶奶婶婶眼下的黑青,闻歌轻声说。这些时日为了应付这些拜访的人,家里几个奶奶婶婶都疲惫不少,加上又要给她置办东西,好些日子她们都没好好休息了。

    几个奶奶婶婶慈笑地看着闻歌,如今这孩子,已经能为家里安排事了。

    “诶,我们都听你的。”

    “明日就要启程了,日后路上奔波怕睡不好,你今晚要好好休息。”

    “一会儿我去看看外头准备的怎么样,东西都带好了没有。”

    散会之后,太祖母单独留下闻歌有几句话交代。

    烛光莹莹点点,映衬着太祖母雪白的发丝如同银梭。

    “太祖母”

    闻歌跪坐在太祖母的脚边,轻轻地依附着,像是小时候那样昂头看着太祖母。

    老太君眸中光滑灼灼,摸着闻歌的发鬓和脸颊。

    “我的歌儿长大了。一眨眼,都这么大了。”

    闻歌含笑“在太祖母面前,我永远都是孩子。”

    太祖母咯咯地笑,“那是自然,就算你再长大,将来变得像我一样老,你始终都是我老婆子的小孩子。”

    老太君握着闻歌的手,像是个珍藏了宝贝要和她分享的小孩子一样,悄悄地把她拉起来。

    “来,过来,太祖母给你看个秘密。”

    “是什么”

    太祖母拉着她,她搀扶着太祖母,二人穿过堂屋来到内室的卧房。

    “去把帘子放下来。”

    闻歌依言去把几层床幔放下,层层叠叠的遮住视线。

    老太君来到自己的床头边,轻轻把被子挪开,把枕头也挪开,露出了右边角落里一个隐藏起来的暗格。

    她轻轻地在某处按了几下,暗格咯哒咯哒几声被打开,从里面拿出一物,随后老太君冲闻歌轻轻招手,神秘又带着些分享欣喜地招呼她过来。

    “来。”

    闻歌上前,太祖母握起她的手,往她手心里放了一个东西。

    “这个你拿着。”

    闻歌看向手心。

    太祖母把那块免死金牌给她了。

    “这是御赐的免死金牌,整个京城里都没有几块,你出门不用怕,把这个带在身上,谁都不敢动你性命。”

    老太君握住闻歌的手把那块灵牌合在她手心里,郑重道“一定要随身携带,半个都不得离身,听到没”

    闻歌抬起眼“这么重要的东西为什么不留在最关键的时刻再用”

    老太君坚定地看着她“没有人比你更重要。”

    闻歌心之动容。

    “太祖母,你放心,我以灵魂向你起誓,我一定会平安归来。”

    老太君握着闻歌的手,“好,我孙儿一定要回来。”

    “等你回来,太祖母再告诉你个秘密。”

    想到那块兵符。闻歌轻言点头。

    “好。”

    翌日清晨。

    闻歌一身飒爽英装,骑着高头大马到宫外等待迎接皇太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女主又在改剧本[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锡纸锦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锡纸锦鳞并收藏女主又在改剧本[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