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皇子十分听从了梅洵的话研究灾民的事,但灾民的事总有研究完的时候, 研究完灾民的事, 就继续研究大哥的事。
梅洵忍无可忍,忍无可忍, 站起来一人头上弹个脑瓜崩“谁再说,我就揍谁”
三皇子揉着被弹疼的脑袋,是谁说这里没人敢弹他的
几日后,四匹骏马来到临河,此次灾情最严重的地方。
这里比映台严重的多,几乎草都被蝗虫吃光了。
三皇子问道“梅梅, 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梅洵从马上下来“咱们不如来个夜探临河府”
“怎么个夜探法”兄弟三人都很感兴趣。
梅洵牵着马在街上慢慢走着,小声道“你们看这里离着映台不是很远,虽说是灾情这里要严重很多, 可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两地的经济差得未免太多了”
听他这么一说,三皇子才注意到这点, 他仔细环顾此地“这里明显比映台破败许多。”
五皇子道“而且路边很多乞丐。”说这话时还有一个乞丐拉他的裤脚, 五皇子从兜里掏出一块碎银子给他,又不忍直视的别过头去。
六皇子叹了口气“咱们刚进到临河府时, 就看到一些灾民逃到外地。可如果照之前的那个老妈妈所说,今年的粮食就算是绝收了, 顶多是难熬些,不至于饿得向外地逃荒的。”
梅洵道“正是如此,咱们才要夜探临河府,看看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
走了一会儿, 终于找到了一家“千里江陵”客栈,客栈里十分冷清,小二在无聊的掸灰尘。看见几人进来了,还以为来了个大买卖,眼睛都亮了。
梅洵将腰牌亮给他看,小二一看连忙将掌柜的请了过来。
三皇子道“不用做太多的菜,随便弄几个就行。”
掌柜的面有难色“实不相瞒,就算想要吃好的也没有。”
梅洵几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可是买卖不好做吗”
“是啊。”掌柜的道,“你们也看到了,现在正值灾年,家家连肚子都填不饱,哪还有闲钱干别的事情啊。这客官少了,店里的进项自然也少。况且,这米价,菜价,肉价都贵得很哪。这进价贵了,我们往出卖自然也要涨价,可这价格一涨,来得人就更少了。”
“米价,菜价,肉价都涨了”梅洵诧异。
掌柜的连连点头“是啊。”
三皇子一拍桌子“岂有此理,这不是在发国难财吗难道知府不管”
掌柜的忙小声道“几位是我们东家的人,我才敢和你们说,我们知府啊,唉”说到这里掌柜的摇摇头。
掌柜的做贼似的看看四周又接着道“你们想啊,知府能不知道这些事吗”
“什么意思”六皇子的火气有些压不住,“你是说这些事事知府默许的”
掌柜的点点头“是啊。”
六皇子一拍桌子“简直岂有此理”
掌柜的吓得一哆嗦,这位小公子长得是好看,可脾气实在不太好。
五皇子拍拍他的背“先别生气。”
说话间,又有几个乞丐进来乞讨,都被小二毫不留情的赶了出去。
五皇子看了有些难受,想要掏银子给他们,却被掌柜的一把拦住“不可,万万不可啊”
几人诧异的看向掌柜的“为何”
掌柜的摇摇头,也是一脸的无奈“不是我心狠,是真的给不过来啊。若是开了这个口子,就会总有人来店里乞讨,我也是施舍不起啊。几位公子出门在外也一定要小心,不要心软就给了,否则会招来一大堆乞讨的,那才是后患无穷啊。”
几人都看向五皇子,五皇子耸耸肩。
梅洵道“掌柜的,你受累一趟,将城里袁老板的产业负责人都帮我找来,让他们带着账本来。”
掌柜的虽然不知道梅洵想要干什么,但也忙去做了。
三皇子他们低声问“梅梅你想做什么”
梅洵看向门外还探头探脑要往里面进的乞丐,这些人显然是跟着五皇子来的“朝廷的赈灾粮还需几日才能到,可是晚一天不知会饿死多少人,我看看铺子里还有什么物资,能救一个是一个吧。”
皇子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梅梅你总是这么的好。”
梅洵笑笑。
三皇子憨憨一笑“颇有国母风范。”
梅洵的笑僵在脸上。
五皇子也连连点头“还没过门就知道这么为大哥分忧了。”
六皇子紧跟着附和“大哥得夫如此,夫复何求。”
梅洵扶额,真拿这群皇子没办法。
掌柜的说没什么好吃的,果真不是谦虚,胡乱的吃完了饭,梅洵让掌柜的找的人全来了。
梅洵先是看过各家账本,然后重点询问“千里江陵米铺”“铺子里还有多少米面”
米铺掌柜的的说一个数,梅洵又问“价格呢”
掌柜的面带难色,梅洵了然了,将账本还给米铺掌柜“从现在开始所有的米停止出售,每天在铺子前施舍一顿粥和馒头,每个铺子里派出一个人去帮着熬粥蒸馒头。还是这样吧,把米面给各铺子匀匀,让他们也舍粥,这样也省着百姓们都聚到一个地方去。”
“梅公子”掌柜的欲言又止。
梅洵摆摆手“照我的话去做,袁老板那里我自会交待。”
“可若是这样的话,就等于和知府大人作对啊。”掌柜的劝道。
梅洵目光一敛“刘掌柜的,可知咱们袁老板是何人”
米铺掌柜连连摇头“不知。”他只是“千里江陵”这个招牌遍布整个大安,所涉及的生意什么都有,有大有小,至于老板只知叫袁笙,至于哪里人氏,是男是女,是老是幼,长什么样子都是不知的。
梅洵一笑,只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袁老板的买卖能做得这么大不是没有道理的。”
就是这么一句话,让米铺老板有了底气。谁的心都是肉做的,得到了梅洵的命令就开始下去准备今天的粥和馒头。
三皇子拍拍梅洵的肩膀,刚要开口说话,梅洵道“回房睡觉,今晚有得忙了。”
梅洵堵住了三皇子的口,可没有堵住五皇子的“梅梅,这几年你与大哥几乎朝夕相处,现在分别了这几日你难道不想他吗”
梅洵上楼,关房门一气呵成,本来打算睡一觉休息下,等到晚上探知府府邸,可躺在床上脑子里反反复复都是五皇子的那句话,分别了这几日难道不想太子吗
自然是想的,自从分别的第二日他便开始思念,他不知道这种思念应该叫做什么,总之这心里有些不舒服。
梅洵翻了个身,叹了口气。
与此同时的太子刚刚批完今日的奏折,心忽然快跳了几下,他鬼使神差的望着北方喊声了梅梅。
到了夜里,梅洵等人换上夜行衣来到了临江府衙。
远远的就有丝竹管弦乐之声,几人先后落在房顶上,掀开瓦片朝里面看去。
但见房里人不少,有跳舞的,有奏乐的,两旁坐满了人,似乎在设宴。
宴席十分豪华,各色酒菜一应俱全。
六皇子气道“这个临江知府,心是被狗吃了吗满城的百姓死活不管,却还有闲心寻欢作乐。”
这时只听坐在最中间的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道“各位,本官已经得到消息,朝廷下来赈灾了。这次来的是三皇子,五皇子和六皇子,恐怕难以对付啊。”看来说话的就是临江府知府。
房上几人相互对视一眼,没再说话继续听下去。
坐在左边第三位的一个人
梅洵忍无可忍,忍无可忍, 站起来一人头上弹个脑瓜崩“谁再说,我就揍谁”
三皇子揉着被弹疼的脑袋,是谁说这里没人敢弹他的
几日后,四匹骏马来到临河,此次灾情最严重的地方。
这里比映台严重的多,几乎草都被蝗虫吃光了。
三皇子问道“梅梅, 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梅洵从马上下来“咱们不如来个夜探临河府”
“怎么个夜探法”兄弟三人都很感兴趣。
梅洵牵着马在街上慢慢走着,小声道“你们看这里离着映台不是很远,虽说是灾情这里要严重很多, 可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两地的经济差得未免太多了”
听他这么一说,三皇子才注意到这点, 他仔细环顾此地“这里明显比映台破败许多。”
五皇子道“而且路边很多乞丐。”说这话时还有一个乞丐拉他的裤脚, 五皇子从兜里掏出一块碎银子给他,又不忍直视的别过头去。
六皇子叹了口气“咱们刚进到临河府时, 就看到一些灾民逃到外地。可如果照之前的那个老妈妈所说,今年的粮食就算是绝收了, 顶多是难熬些,不至于饿得向外地逃荒的。”
梅洵道“正是如此,咱们才要夜探临河府,看看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
走了一会儿, 终于找到了一家“千里江陵”客栈,客栈里十分冷清,小二在无聊的掸灰尘。看见几人进来了,还以为来了个大买卖,眼睛都亮了。
梅洵将腰牌亮给他看,小二一看连忙将掌柜的请了过来。
三皇子道“不用做太多的菜,随便弄几个就行。”
掌柜的面有难色“实不相瞒,就算想要吃好的也没有。”
梅洵几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可是买卖不好做吗”
“是啊。”掌柜的道,“你们也看到了,现在正值灾年,家家连肚子都填不饱,哪还有闲钱干别的事情啊。这客官少了,店里的进项自然也少。况且,这米价,菜价,肉价都贵得很哪。这进价贵了,我们往出卖自然也要涨价,可这价格一涨,来得人就更少了。”
“米价,菜价,肉价都涨了”梅洵诧异。
掌柜的连连点头“是啊。”
三皇子一拍桌子“岂有此理,这不是在发国难财吗难道知府不管”
掌柜的忙小声道“几位是我们东家的人,我才敢和你们说,我们知府啊,唉”说到这里掌柜的摇摇头。
掌柜的做贼似的看看四周又接着道“你们想啊,知府能不知道这些事吗”
“什么意思”六皇子的火气有些压不住,“你是说这些事事知府默许的”
掌柜的点点头“是啊。”
六皇子一拍桌子“简直岂有此理”
掌柜的吓得一哆嗦,这位小公子长得是好看,可脾气实在不太好。
五皇子拍拍他的背“先别生气。”
说话间,又有几个乞丐进来乞讨,都被小二毫不留情的赶了出去。
五皇子看了有些难受,想要掏银子给他们,却被掌柜的一把拦住“不可,万万不可啊”
几人诧异的看向掌柜的“为何”
掌柜的摇摇头,也是一脸的无奈“不是我心狠,是真的给不过来啊。若是开了这个口子,就会总有人来店里乞讨,我也是施舍不起啊。几位公子出门在外也一定要小心,不要心软就给了,否则会招来一大堆乞讨的,那才是后患无穷啊。”
几人都看向五皇子,五皇子耸耸肩。
梅洵道“掌柜的,你受累一趟,将城里袁老板的产业负责人都帮我找来,让他们带着账本来。”
掌柜的虽然不知道梅洵想要干什么,但也忙去做了。
三皇子他们低声问“梅梅你想做什么”
梅洵看向门外还探头探脑要往里面进的乞丐,这些人显然是跟着五皇子来的“朝廷的赈灾粮还需几日才能到,可是晚一天不知会饿死多少人,我看看铺子里还有什么物资,能救一个是一个吧。”
皇子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梅梅你总是这么的好。”
梅洵笑笑。
三皇子憨憨一笑“颇有国母风范。”
梅洵的笑僵在脸上。
五皇子也连连点头“还没过门就知道这么为大哥分忧了。”
六皇子紧跟着附和“大哥得夫如此,夫复何求。”
梅洵扶额,真拿这群皇子没办法。
掌柜的说没什么好吃的,果真不是谦虚,胡乱的吃完了饭,梅洵让掌柜的找的人全来了。
梅洵先是看过各家账本,然后重点询问“千里江陵米铺”“铺子里还有多少米面”
米铺掌柜的的说一个数,梅洵又问“价格呢”
掌柜的面带难色,梅洵了然了,将账本还给米铺掌柜“从现在开始所有的米停止出售,每天在铺子前施舍一顿粥和馒头,每个铺子里派出一个人去帮着熬粥蒸馒头。还是这样吧,把米面给各铺子匀匀,让他们也舍粥,这样也省着百姓们都聚到一个地方去。”
“梅公子”掌柜的欲言又止。
梅洵摆摆手“照我的话去做,袁老板那里我自会交待。”
“可若是这样的话,就等于和知府大人作对啊。”掌柜的劝道。
梅洵目光一敛“刘掌柜的,可知咱们袁老板是何人”
米铺掌柜连连摇头“不知。”他只是“千里江陵”这个招牌遍布整个大安,所涉及的生意什么都有,有大有小,至于老板只知叫袁笙,至于哪里人氏,是男是女,是老是幼,长什么样子都是不知的。
梅洵一笑,只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袁老板的买卖能做得这么大不是没有道理的。”
就是这么一句话,让米铺老板有了底气。谁的心都是肉做的,得到了梅洵的命令就开始下去准备今天的粥和馒头。
三皇子拍拍梅洵的肩膀,刚要开口说话,梅洵道“回房睡觉,今晚有得忙了。”
梅洵堵住了三皇子的口,可没有堵住五皇子的“梅梅,这几年你与大哥几乎朝夕相处,现在分别了这几日你难道不想他吗”
梅洵上楼,关房门一气呵成,本来打算睡一觉休息下,等到晚上探知府府邸,可躺在床上脑子里反反复复都是五皇子的那句话,分别了这几日难道不想太子吗
自然是想的,自从分别的第二日他便开始思念,他不知道这种思念应该叫做什么,总之这心里有些不舒服。
梅洵翻了个身,叹了口气。
与此同时的太子刚刚批完今日的奏折,心忽然快跳了几下,他鬼使神差的望着北方喊声了梅梅。
到了夜里,梅洵等人换上夜行衣来到了临江府衙。
远远的就有丝竹管弦乐之声,几人先后落在房顶上,掀开瓦片朝里面看去。
但见房里人不少,有跳舞的,有奏乐的,两旁坐满了人,似乎在设宴。
宴席十分豪华,各色酒菜一应俱全。
六皇子气道“这个临江知府,心是被狗吃了吗满城的百姓死活不管,却还有闲心寻欢作乐。”
这时只听坐在最中间的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道“各位,本官已经得到消息,朝廷下来赈灾了。这次来的是三皇子,五皇子和六皇子,恐怕难以对付啊。”看来说话的就是临江府知府。
房上几人相互对视一眼,没再说话继续听下去。
坐在左边第三位的一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