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小、可怜、但锦鲤(6) (1/2)
记者半个小时前就已经到了, 学校想借由这个机会好好宣传一下三中,童青这个市第一就是最好的契机。
校长和教务处老师正在接受采访,看到童青,朝她招了招手,将人叫过来。
朝记者介绍道“她就是童青了, 这次中考的市第一, 是我们市三中的骄傲从入学开始, 学校就一直对她十分关注,真是个十分勤奋努力的孩子啊。”
校长满脸笑容, 赞不绝口。
“前段时间体育考的时候,童青的脚扭了, 疼得不能落地, 按照规定,这样的情况是可以申请免考的, 但童青还是坚持自己跑完了全程, 而且还得了满分,当时可是轰动了整个学校啊。”
“听说这次中考,不少学生都将这件事写进了作文里。”
他爽朗地笑着。
刚才童青过来的时候,就有种不详的预感, 没想到校长果然把这件事又拉出来说了一半。
听见这个事迹, 记者惊喜地将话筒递到童青面前。
“童青同学, 在你带伤跑步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后来脚伤有没有恶化”
童青谦虚道“我只是想觉得自己能跑,就试了试, 是同学和老师一直鼓励我,最后才能成功。幸运的是,我的脚很快就痊愈了,还好没有影响。”
记者迅速记录着。
“你太谦虚了,刚才我已经问过你的几个同学了,他们都说是受到了你的影响,考试之前加紧复习,后来成绩都不错。”
说着,视线落在童青身后的老者身上。
见他拄着拐杖,带着有些老旧的帽子,身上的衣服虽然有些旧了,却整整齐齐,看上去十分干净。
站得挺拔,表情严肃。
“这位是”
“我的爷爷。”童青微微侧身,将爷爷带了上来。
爷爷刚才听着校长和记者对童青的夸奖,心里十分骄傲,突然被拉上来,顿时紧张起来。
还没等退回去,记者已经凑了过来。
“童青爷爷,请问你们平时还是怎么培养童青的,把她培养成了市第一”
听见这个问题,爷爷的表情渐渐柔和下来,一只手放在童青瘦弱的肩膀上,眼含泪光。
感叹道“我们能为她做的不多,是青青努力,让我们全家都沾了她的光啊。”
童家虽然每次都说紧着童青的学习,可因为家境太过贫困,他们能给童青的东西实在是太少。
没有补习班,甚至连老师要求的复习资料都买不起,全靠她一直努力,才能保持这么好的成绩。
好几次全家人都睡了之前,爷爷通过房间门缝透进来的灯光,能看到童青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写题,誊写辅导书上的内容,一直写到深夜。
家里童青的作业本,试卷和抄写下来的复习书,能堆成一座小山。
爷爷可以说,童青考试得到的每一分成绩,都是实打实一点点苦出来的。
想到这儿,他的眼眶不禁有些湿润,拉着童青的手轻轻拍了拍。
“童青,是我们家的骄傲。”
采访是直播,虽然因为只是中考,市里并不是特别重视,但也安排了一个节目才报道。
这一幕被拍了下来,传播到电视上。
童氏饼店。
店里的生意正忙,最后来这儿买葱油饼的人越来越多了,沈梅、童力和童海三人忙得脚不沾地。
刚把一盘葱油饼拿出来装好,电视上突然传来爷爷熟悉的声音。
“童青,是我们家的骄傲。”
童力的动作立即停了下来,连忙朝电视看去,一见到正在接受采访的童青和爷爷两人,惊讶地睁大眼睛。
“沈梅小海你们快出来看啊”
两人立即跑出来。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童力指着电视的方向,激动得快要跳起来。
“快看到电视看是童青他们上电视了”
两人连忙转头看去,看到屏幕上熟悉的人,连忙调大声音。
爷爷和童青接受采访的声音立即传遍整个店里。
沈梅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意,激动地走过去,像是靠得更近就能看得清楚些。
“真的是他们上我的天啊,这可是我们家有史以来第一次”
三人激动地凑在电视前面,甚至忘了店里还有生意。
站在外面排队的客人见他们都忙着看电视,急忙催促了一声“老板,你们还卖不卖东西啊”
沈梅这才迅速回神,笑容满面地抬高声音。
“卖当然卖大家看到了吗现在电视上采访的这个人,就是我女儿童青,是这次中考的市状元我高兴今天店里的东西全部半价大家不用客气一起高兴高兴”
此话一出,所有人顿时激动起来,蠢蠢欲动,不断往前挤。
“恭喜恭喜,快给我来五个”
“我要六个”
沈梅喜笑颜开,连忙靳厨房忙活起来。
一整天时间,店里都不断循环播放着童青接受采访的画面。
半价的消息立即传了出去,立即招揽来一批顾客,门庭若市,十分热闹。
当天,他们一直忙碌到深夜,才终于关门。
沈梅累得腰酸背疼,可是一想到童青他们现在应该已经回家,钱都来不及点了,迅速关了店门往回走,路上买了一个大蛋糕和不少零食。
晚上,所有人聚集在新房子里庆祝。
沈梅和童力下厨做了不少好吃的,又是蛋糕又是零食,一直到将近凌晨,才终于进入尾声。
童力喝了不少酒,高兴得脸色涨红,坐在沙发上滔滔不绝地讲着以前的事情。
就连爷爷也喝了一些,虽然沉默着一直没说话,但脸上明显带着喜色。
他看了看以前就连过年也吃不起的饭菜,又转头打量着周围宽阔明亮的屋子,心满意足地向后靠在沙发上,闭着眼睛哼起了小曲。
整个客厅中洋溢着喜悦的气氛,沈梅坐在另一边,整个吃饭的过程中,手里一直抱着童青从学校拿回来市状元证书,怎么都舍不得放下。
手指不断在上面抚摸着,像是捧着什么宝贝,就连饼店开张顺利的时候,也没有现在这么高兴。
童青给童海又切了一块蛋糕,帮他擦了擦满脸的奶油。
转身拉开书包,把市里和学校奖励的一万年递给沈梅。
“妈,这是今天学校给的,刚好一万块。”
上面还打着封条。
沈梅脸上露出几分惊喜,却没有接。“这是奖励给你的钱。”
童青笑道“妈,我现在也用不上什么钱,你帮我收着就好,家里有什么需要就用。”
“这怎么行这是你辛辛苦苦赚回来的啊,家里现在不缺钱了。”
饼店的生意越来越好,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之前的投入就已经全部回本了,存款也越来越多,她怎么可能用童青的钱
可是见童青没有收回,沈梅看了看那打着封条的一万块,道“这样吧,我们帮你存起来,以后等你什么时候想要了再给你。”
“好。”
沈梅不是说说说玩玩,第二天就去开了银行账户,把银行卡交给童青保管。
虽然她现在还只是初三刚毕业,年纪有点小,但童青的性格他们放心,就算有钱也不会乱花。
采访童青的那则新闻虽然没有在黄金时段,但也有不少以前住在附近的人看到了视频,纷纷打电话过来庆祝。
接连半个月,整个童家都洋溢着喜气。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沾了好运,葱油饼店的生意比之前更好了,沈梅趁机推出了几种新口味,卖得都不错,不少工厂和公司的大订单也越来越多。
考完半个月,录取通知书终于下来了,几乎没有任何悬念,童青去了市一中。
才刚按到通知书,施琴就打来了电话。
“童青,你考上了吗”
还没等她回答,就抢着激动道“肯定考上了你可是市状元啊,你要是都考不上,还有谁能考上”
童青莞尔。
“今天刚刚按到通知书,你怎么样考上了吗”
刚说完,电话那头立即传来一阵笑声。
“考上了我也在一中踩线过的,我爸妈高兴坏了,说我是走了好运,要是再低半分,估计就进不去了”
事情激动地说着,隔着电话都能感觉她的高兴。
要是按照她以前的成绩,施琴是根本不可能去一中的,就连二中都有点悬。
后来和童青同桌后,童青一直帮她补习,考试划重点,光是这次中考,就有不少知识点被她压中了。
就是那几门的高分,把她的总成绩直接拉了上来,踩线过了一中的录取线。
前几天通知书没下来的时候,施琴紧张得心里没上没下,今天通知书以来,全家人都高兴疯了,都说是沾了童青的光。
她立即打电话过来。
“我妈说了,要不是你给我补习,我可没有这么好的成绩,一定要谢谢你们。明天晚上她在酒店订了一个饭局,两家人一起吃个饭。”
童青和施琴是同桌,两人关系本来就不错。
施琴妈妈柳白的工厂也经常会往沈梅的店里订吃的,送去给工厂的员工当福利,一来二去,两家人的关系越来越好了。
“好,我问问我妈。”
施琴高兴道“我妈说已经和你爸妈说过了,我是专门来通知你的,以后我们又可以在同一所学校一起上学了。”
“嗯,我们明天见。”
挂断电话,童青去问了沈梅情况,约好到时候一起去吃饭。
柳白订的是市内一家很有名的餐厅,大包间里能坐十多个人,童青一家五人,施琴家只有爸妈过来了,坐下之后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的。
但这丝毫不影响包厢里的热闹气氛。
施琴的父母从小到大,为她的学习成绩不知道做了多少工作,可是一直没有不见成效,本来初二的时候都已经死心了,没想到童青的到来让施琴的学业峰回路转。
甚至超出他们预期,竟然考上了市一中
他们一直都想感谢童青,可对方一直不接受,现在一晚上的时间都在向沈梅他们敬酒。
柳白是开工厂的女强人,施琴的父亲也开了一家公司,都是沈梅和童力眼中大老板,虽然心里受宠若惊,但经过这段时间开店的历练,表现起来也是落落大方,丝毫不落气度。
“童青和施琴是好朋友,相互帮忙是应该的。”
柳白满脸笑容。“施琴能有童青这么个好朋友,真是幸运,哪个家长不是为了孩子好呢”
“是,是。”
童力点了点头,刚要说话,就别满屋子的辣椒味呛了一下。
“这些烟都没散出去啊。”柳白挥了挥手,想要把面前的辣椒味驱散。
这里的包厢有很好的隐蔽性,关了门不仅挡住了外面的声音,就连空气也不流通了,只靠包厢的独立空调和对面进行换气。
从他们刚才进来,那个空调好像就不运转了,空气中浮满辣椒的味道,不断刺激着鼻腔。
“你们等一下,我去叫人过来。”
柳白和这家店的老板认识,歉意地朝童青几人笑了笑,快步走出去说明情况。
过来一会儿,经理带着两个服务员进来。
“真是抱歉,是我们疏忽,没有注意到滤芯需要更换
校长和教务处老师正在接受采访,看到童青,朝她招了招手,将人叫过来。
朝记者介绍道“她就是童青了, 这次中考的市第一, 是我们市三中的骄傲从入学开始, 学校就一直对她十分关注,真是个十分勤奋努力的孩子啊。”
校长满脸笑容, 赞不绝口。
“前段时间体育考的时候,童青的脚扭了, 疼得不能落地, 按照规定,这样的情况是可以申请免考的, 但童青还是坚持自己跑完了全程, 而且还得了满分,当时可是轰动了整个学校啊。”
“听说这次中考,不少学生都将这件事写进了作文里。”
他爽朗地笑着。
刚才童青过来的时候,就有种不详的预感, 没想到校长果然把这件事又拉出来说了一半。
听见这个事迹, 记者惊喜地将话筒递到童青面前。
“童青同学, 在你带伤跑步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后来脚伤有没有恶化”
童青谦虚道“我只是想觉得自己能跑,就试了试, 是同学和老师一直鼓励我,最后才能成功。幸运的是,我的脚很快就痊愈了,还好没有影响。”
记者迅速记录着。
“你太谦虚了,刚才我已经问过你的几个同学了,他们都说是受到了你的影响,考试之前加紧复习,后来成绩都不错。”
说着,视线落在童青身后的老者身上。
见他拄着拐杖,带着有些老旧的帽子,身上的衣服虽然有些旧了,却整整齐齐,看上去十分干净。
站得挺拔,表情严肃。
“这位是”
“我的爷爷。”童青微微侧身,将爷爷带了上来。
爷爷刚才听着校长和记者对童青的夸奖,心里十分骄傲,突然被拉上来,顿时紧张起来。
还没等退回去,记者已经凑了过来。
“童青爷爷,请问你们平时还是怎么培养童青的,把她培养成了市第一”
听见这个问题,爷爷的表情渐渐柔和下来,一只手放在童青瘦弱的肩膀上,眼含泪光。
感叹道“我们能为她做的不多,是青青努力,让我们全家都沾了她的光啊。”
童家虽然每次都说紧着童青的学习,可因为家境太过贫困,他们能给童青的东西实在是太少。
没有补习班,甚至连老师要求的复习资料都买不起,全靠她一直努力,才能保持这么好的成绩。
好几次全家人都睡了之前,爷爷通过房间门缝透进来的灯光,能看到童青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写题,誊写辅导书上的内容,一直写到深夜。
家里童青的作业本,试卷和抄写下来的复习书,能堆成一座小山。
爷爷可以说,童青考试得到的每一分成绩,都是实打实一点点苦出来的。
想到这儿,他的眼眶不禁有些湿润,拉着童青的手轻轻拍了拍。
“童青,是我们家的骄傲。”
采访是直播,虽然因为只是中考,市里并不是特别重视,但也安排了一个节目才报道。
这一幕被拍了下来,传播到电视上。
童氏饼店。
店里的生意正忙,最后来这儿买葱油饼的人越来越多了,沈梅、童力和童海三人忙得脚不沾地。
刚把一盘葱油饼拿出来装好,电视上突然传来爷爷熟悉的声音。
“童青,是我们家的骄傲。”
童力的动作立即停了下来,连忙朝电视看去,一见到正在接受采访的童青和爷爷两人,惊讶地睁大眼睛。
“沈梅小海你们快出来看啊”
两人立即跑出来。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童力指着电视的方向,激动得快要跳起来。
“快看到电视看是童青他们上电视了”
两人连忙转头看去,看到屏幕上熟悉的人,连忙调大声音。
爷爷和童青接受采访的声音立即传遍整个店里。
沈梅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意,激动地走过去,像是靠得更近就能看得清楚些。
“真的是他们上我的天啊,这可是我们家有史以来第一次”
三人激动地凑在电视前面,甚至忘了店里还有生意。
站在外面排队的客人见他们都忙着看电视,急忙催促了一声“老板,你们还卖不卖东西啊”
沈梅这才迅速回神,笑容满面地抬高声音。
“卖当然卖大家看到了吗现在电视上采访的这个人,就是我女儿童青,是这次中考的市状元我高兴今天店里的东西全部半价大家不用客气一起高兴高兴”
此话一出,所有人顿时激动起来,蠢蠢欲动,不断往前挤。
“恭喜恭喜,快给我来五个”
“我要六个”
沈梅喜笑颜开,连忙靳厨房忙活起来。
一整天时间,店里都不断循环播放着童青接受采访的画面。
半价的消息立即传了出去,立即招揽来一批顾客,门庭若市,十分热闹。
当天,他们一直忙碌到深夜,才终于关门。
沈梅累得腰酸背疼,可是一想到童青他们现在应该已经回家,钱都来不及点了,迅速关了店门往回走,路上买了一个大蛋糕和不少零食。
晚上,所有人聚集在新房子里庆祝。
沈梅和童力下厨做了不少好吃的,又是蛋糕又是零食,一直到将近凌晨,才终于进入尾声。
童力喝了不少酒,高兴得脸色涨红,坐在沙发上滔滔不绝地讲着以前的事情。
就连爷爷也喝了一些,虽然沉默着一直没说话,但脸上明显带着喜色。
他看了看以前就连过年也吃不起的饭菜,又转头打量着周围宽阔明亮的屋子,心满意足地向后靠在沙发上,闭着眼睛哼起了小曲。
整个客厅中洋溢着喜悦的气氛,沈梅坐在另一边,整个吃饭的过程中,手里一直抱着童青从学校拿回来市状元证书,怎么都舍不得放下。
手指不断在上面抚摸着,像是捧着什么宝贝,就连饼店开张顺利的时候,也没有现在这么高兴。
童青给童海又切了一块蛋糕,帮他擦了擦满脸的奶油。
转身拉开书包,把市里和学校奖励的一万年递给沈梅。
“妈,这是今天学校给的,刚好一万块。”
上面还打着封条。
沈梅脸上露出几分惊喜,却没有接。“这是奖励给你的钱。”
童青笑道“妈,我现在也用不上什么钱,你帮我收着就好,家里有什么需要就用。”
“这怎么行这是你辛辛苦苦赚回来的啊,家里现在不缺钱了。”
饼店的生意越来越好,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之前的投入就已经全部回本了,存款也越来越多,她怎么可能用童青的钱
可是见童青没有收回,沈梅看了看那打着封条的一万块,道“这样吧,我们帮你存起来,以后等你什么时候想要了再给你。”
“好。”
沈梅不是说说说玩玩,第二天就去开了银行账户,把银行卡交给童青保管。
虽然她现在还只是初三刚毕业,年纪有点小,但童青的性格他们放心,就算有钱也不会乱花。
采访童青的那则新闻虽然没有在黄金时段,但也有不少以前住在附近的人看到了视频,纷纷打电话过来庆祝。
接连半个月,整个童家都洋溢着喜气。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沾了好运,葱油饼店的生意比之前更好了,沈梅趁机推出了几种新口味,卖得都不错,不少工厂和公司的大订单也越来越多。
考完半个月,录取通知书终于下来了,几乎没有任何悬念,童青去了市一中。
才刚按到通知书,施琴就打来了电话。
“童青,你考上了吗”
还没等她回答,就抢着激动道“肯定考上了你可是市状元啊,你要是都考不上,还有谁能考上”
童青莞尔。
“今天刚刚按到通知书,你怎么样考上了吗”
刚说完,电话那头立即传来一阵笑声。
“考上了我也在一中踩线过的,我爸妈高兴坏了,说我是走了好运,要是再低半分,估计就进不去了”
事情激动地说着,隔着电话都能感觉她的高兴。
要是按照她以前的成绩,施琴是根本不可能去一中的,就连二中都有点悬。
后来和童青同桌后,童青一直帮她补习,考试划重点,光是这次中考,就有不少知识点被她压中了。
就是那几门的高分,把她的总成绩直接拉了上来,踩线过了一中的录取线。
前几天通知书没下来的时候,施琴紧张得心里没上没下,今天通知书以来,全家人都高兴疯了,都说是沾了童青的光。
她立即打电话过来。
“我妈说了,要不是你给我补习,我可没有这么好的成绩,一定要谢谢你们。明天晚上她在酒店订了一个饭局,两家人一起吃个饭。”
童青和施琴是同桌,两人关系本来就不错。
施琴妈妈柳白的工厂也经常会往沈梅的店里订吃的,送去给工厂的员工当福利,一来二去,两家人的关系越来越好了。
“好,我问问我妈。”
施琴高兴道“我妈说已经和你爸妈说过了,我是专门来通知你的,以后我们又可以在同一所学校一起上学了。”
“嗯,我们明天见。”
挂断电话,童青去问了沈梅情况,约好到时候一起去吃饭。
柳白订的是市内一家很有名的餐厅,大包间里能坐十多个人,童青一家五人,施琴家只有爸妈过来了,坐下之后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的。
但这丝毫不影响包厢里的热闹气氛。
施琴的父母从小到大,为她的学习成绩不知道做了多少工作,可是一直没有不见成效,本来初二的时候都已经死心了,没想到童青的到来让施琴的学业峰回路转。
甚至超出他们预期,竟然考上了市一中
他们一直都想感谢童青,可对方一直不接受,现在一晚上的时间都在向沈梅他们敬酒。
柳白是开工厂的女强人,施琴的父亲也开了一家公司,都是沈梅和童力眼中大老板,虽然心里受宠若惊,但经过这段时间开店的历练,表现起来也是落落大方,丝毫不落气度。
“童青和施琴是好朋友,相互帮忙是应该的。”
柳白满脸笑容。“施琴能有童青这么个好朋友,真是幸运,哪个家长不是为了孩子好呢”
“是,是。”
童力点了点头,刚要说话,就别满屋子的辣椒味呛了一下。
“这些烟都没散出去啊。”柳白挥了挥手,想要把面前的辣椒味驱散。
这里的包厢有很好的隐蔽性,关了门不仅挡住了外面的声音,就连空气也不流通了,只靠包厢的独立空调和对面进行换气。
从他们刚才进来,那个空调好像就不运转了,空气中浮满辣椒的味道,不断刺激着鼻腔。
“你们等一下,我去叫人过来。”
柳白和这家店的老板认识,歉意地朝童青几人笑了笑,快步走出去说明情况。
过来一会儿,经理带着两个服务员进来。
“真是抱歉,是我们疏忽,没有注意到滤芯需要更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