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要是运气好的话,说不定不定能够搭上顺风车。”

    余秋没有逼着她要一个肯定的答案,现在所有人都战战兢兢,暗潮在看不见的地方波涛汹涌。

    虽然现在明面上情况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她清楚地记得这位领导人自称一生中最得意的两件事就是两次革命,其中一件就是现在进行的文化大格命。

    现在距离1976年,还有三年的时间,这三年里头会发生什么事情,谁都说不清楚。

    胡母将余秋送下山,又看着她坐上公交车,这才转身离开。

    余秋坐在位子上,看着窗外青山,不由自主地重重叹了口气。如果时间流淌到2019年,她肯定难以相信自己经历了什么。

    她想她肯定是疯了,她应该坐着这班公交车逃之夭夭,跑得越远越好,坚决不再跟这件事情扯上任何关系。

    那些斗争中牺牲的人,谁会被记住历史从来不铭记小人物,小人物只配躺在地上做垫脚石。

    况且就是被记住了又怎么样她真不需要通过这件事被记住。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她不能这个时候死。

    对,那位革命老前辈的确很可怜,戎马一生,落的居然是这样的结局。可是怪谁呢怪谁也怪不到她头上吧。

    她帮他去处理了伤口,应该算仁至义尽了吧。

    余秋重重地叹了口气,心中千百个理由在翻滚,却没有一条能够说服她心中的执念。

    如果这样的人含冤至死,就连死都死不安宁,那么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值得被信任

    她不是在守护他的生命,她守护的其实是自己心中的信仰,不值钱被嘲笑的信仰,那就是世间自有公道,善恶到头终有报。

    多么荒唐啊,明明她比谁都清楚,试试,很多时候就像曲子里头唱的守法朝朝忧梦,强梁夜夜欢歌;损人利己骑马骡,正直公平挨饿;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的儿多;我到西天问我佛,佛说我也没辙。

    余秋轻轻地吐了口气,暗暗告诫自己,这一个新中国是他们打拼出来的。做人不能忘恩负义,享受着别人创造的好处,却对别人遭的难视而不见。

    当医生就要像当老师一样有教无类,不应该因为病人的身份有所不同而眉眼高低。

    余秋给自己做了半天心理建设,最后却忍不住哀嚎,无语问青天,为什么她一个妇产科大夫要给大老爷们看癌症

    她下了车又转了趟公交,在路上颠簸了足足两个多小时才抵达省工人医院。

    郑教授正在办公室里头同一个剃着平头的年轻男人说话。见到了余秋,他赶紧起身走出门迎接“小秋,你好好画画这个图。”

    余秋没有推辞,她抓起笔就刷刷刷画手术示意图。不几分钟时间,她便完成了两张草图,直接推给那个年轻人看“就是这样。其实如果有腹腔镜的话,在腹腔镜下做效果会更好。”

    开腹手术虽然操作更方便,但是有个弊端,那就是比起腹腔镜手术更加容易形成肠粘连,在这样的病人身上更加影响术后恢复。

    那位年轻人没有推辞,他抓着草图反反复复地看,然后询问余秋“这样的手术你做过吗效果怎么样”

    余秋摇摇头“我没做过,不过如果有这样的病人的话,我倒是可以试试。”

    不知道为什么,她有点儿兴奋。她不知道病人是谁,但是直觉告诉她,病人绝非普通人。

    因为郑教授本身不是泌尿外科医生,这位年轻人就是想要求救的话,也不应该找到郑教授头上。

    事有反常即为妖,这只能说明病人的身份非同小可,就连打听治疗方式都是九曲十八弯。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罗生门1942 20瓶;淇淇、漫天飞雪、哓静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关于文中提到的癌灵,资料如下

    在巡回医疗过程中,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药师韩太云从民间中医得知用砒霜、轻粉氯化亚汞和蟾酥等治疗淋巴结核和癌症。1971年3月,韩太云将它们改制水针剂,称713或癌灵注射液,通过肌肉注射,对某些肿瘤病例见效,曾在当地风行一时,但因毒性太大而放弃。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的张亭栋与韩太云合作继续此工作。1972年后,张亭栋等一方面主要集中做白血病,而不是无选择地应用于很多疾病,另一方面他们分别检测“癌灵”的组分,发现只要有就有效,而轻粉带来肾脏毒性、蟾酥带来升高血压的副作用,后两者无治疗作用。

    张亭栋和“癌灵一号”

    他们的第一篇论文发表于1973年。张亭栋、张鹏飞、王守仁、韩太云在黑龙江医药报道他们用“癌灵注射液”以后也称“癌灵1号”治疗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他们明确知道主要用了砒霜的化学成分“亚砷酸”和微量“轻粉氯化低汞”。经过治疗,6例病人症状都有改善,其中一例为慢性白血病发生急性变的患者也有效。该文还提到还在研究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

    1974年,他们以哈医大一院中医科和哈医大一院检验科署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发表“癌灵1号注射液与辨证论治对17例白血病的疗效观察”,总结从1973年1月至1974年4月对不同类型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发现“癌灵1号”对多种白血病有效、对急性白血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1976年哈医大一院中医科曾撰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五例临床纪实”,介绍5例经治疗后完全缓解的患者的诊治过程及各种临床表。

    1979年,荣福祥和张亭栋在新医药杂志报道“癌灵1号”治疗后存活4年半和3年的两例病人,皆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979年张亭栋和荣福祥发表他们当年的第二篇论文,在黑龙江医药,题为“癌灵一号注射液与辩证论治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总结他们从1973年至1978年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共55例。其中1973年至1974年单用“癌灵一号”治疗23例,1975年至1976年用“癌灵一号”加其他中药和少量化疗药物治疗20例,1977年至1978年用“癌灵一号”加其他中药和加少量化 疗治12例。对每一个病例,他们都根据血象分型,有明确的疗效观察。全部55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缓解率70,12例完全缓解,对病人的毒副作用小。他们还用十倍于成人的剂量,给12只家兔注射“癌灵一号”,未见心、肝、脾、肾毒性作用。如果说,1973年的论文是他们发现“癌灵一号”的开创性论文,1979年这篇就是张亭栋等有关 “癌灵一号”的代表性论文。

    发现来自民间

    马军教授大家知道是我们国家自主发明的在世界上也是首创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3型白血病的特效药物。它的历史已经有了将近45年的时间,实际上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就提到了的应用,本草纲目里的砒石的主要成分就是砷剂,主要当时治疗各种化脓性疾病和结核性疾病。

    1971年哈尔滨医科大学的韩太云药师发现林甸农村的一位赤脚医生用砒石的提取物在民间治疗各种肿瘤,当时是作为外用药物来使用的。但是的韩太云药师非常聪明,在71年3月做了有效成分的提取,主要成分就是,并把它命名为“713”。“713”注射液除了含,当时里面还含有汞和其他的元素,当时也叫“癌灵1号”,因为它可以治疗肝癌等多种癌症,70年代初我们国家没有太多的抗癌药物,被用来治疗各种癌症。

    72年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指出,它对白血病,特别是某种出血性白血病可能最有效,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这时候由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中西结合科的张亭栋教授,金镇敬教授,徐敬肃教授还有孙鸿德教授,等等这些老一辈的中西医结合的学者,开始把它应用于白血病,主要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效率非常高,有近78的完全缓解,而且可以长期生存。

    我1973年就开始用,我们73年治疗的第一个病人到现在已经43年了,依然存活,而且没有影响他的寿命。所以的发现是我们国家一大贡献,我们国家在诱导凋亡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有2个重大的贡献一个是王振义教授发明的反式维甲酸,一个就是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小组的,这两个是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主要的药物。

    的作用机理诱导凋亡

    80年代末90年代初,科学家发现细胞的诱导凋亡。我们认为有抗凋亡的作用,治疗a肿瘤细胞到中幼粒阶段就没有了,它和反式维甲酸不同,全反式维甲酸是肿瘤细胞分化分化到分叶核就没有了。现在来看,的作用机理就是抗凋亡。所以它是一个抗凋亡的药物,在高浓度的时候,还有诱导分化的作用低浓度有凋亡作用,所以它有双向作用。

    为什么能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呢因为有针对a的治病基因的作用。在基因的致病蛋白上,它专门有一个特殊的基础蛋白,这种蛋白是arker,专门是致病的原因,3致病的蛋白,所以正好作用于该蛋白质,蛋白的活性被下调,当下调到0的时候,疾病就不复发了,所以用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只有15左右。

    所以到现在为止,靶向治疗中最成功的治疗药物就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因为它有明确的靶点,而且对复发的病仍然和初治的一样,仍然可以获得90以上的完全缓解,治愈率也得到85。

    哈尔滨小组发明这个方法,接着上海瑞金医院又把维甲酸和联合在一起使用,就是“双诱导”。现在我们用很多的医院都采用双诱导治疗,包括美国欧洲都已经认定哈尔滨的方案和中国的方案是金标准方案,而且都重复中国的“双诱导方案”的结果。所以对低危的病人我们可以采用非化疗而单用“双诱导”,但用做巩固治疗完全可以获得90以上的无病生存或者治愈。

    对复发的病人它仍然很有效,可以达到85的缓解率,所以它的出现是个靶向治疗肿瘤的最重要的突破,所以我们王振义院士,陈竺院士,陈赛娟院士张亭栋教授,还有等等一些教授获得了国际很多大奖。

    我们不能忘记这个药物的发现者韩太云药师,是他提炼出了,并做成了注射液;同时也要感谢病人,没有病人的应用也不知道它的疗效,病人也是我们的老师。

    发现到应用至今已经有将近45年的历史,已经治愈了将近10万多的急性早瘤细胞白血病。

    走向世界造福全球

    在全球,我们将送给巴西、委内瑞拉、非洲等国,他们用的就是我们的来治疗他们的a病人。对世界的贡献是巨大的,也是中国第一个走向世界的可以治愈恶性肿瘤药物的典范。

    每次到国际血液学会年会上,最让我们感到自豪的就是我们中国的2个药物全反式维甲酸和。

    进入国外是在90年代初,我们几个中国教授因为看到美国的a的病人,并赠送给美国。美国的医生就用于12例复发难治的12例的复发难治a,这12例全部缓解了,非常了不起。

    90年代初新英格兰杂志就登出“神奇的”,也就是“神奇的”这篇文章,后来的研究结果在nature、在bood,在j、在新英格兰杂志都有刊登,轰动了世界。

    到现在为止,肿瘤a已经成了一个主流,非化疗方案对于低危的完全可以让它治愈。

    的副反应可控不可怕

    但是也有不良之处,因为静脉注射,有肝脏和肾脏的损伤,尤其肝功能损伤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还有色素沉着等。

    但是没有长期致癌作用,现在我们统计了8000度例用的a病人,没有发现用的病人在二次癌症的发生几率要高于其他群组的人,所以说它致癌的作用不一定大。

    原先美国和欧洲最可怕的,大家知道拿破仑,很多我们皇帝用它来做美容,或者。但是在我们中国用了这么多年,用了现在10万人次病人以上,我们没有发现二次癌症发生率要高,但是肝功能损伤、心电的改变,老年人肾功能改需要注意。

    的未来前景广阔

    现在中国批准的是2个适应症,一个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后来秦叔逵和我作为i,又做了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显示出对肝癌也有效。现在肝癌的药物越来越多,包括d1,d1,包括靶向治疗、单克隆抗体、还有小分子抑制剂等等。

    目前不作为一个主要的药物,但是确实对肝癌的胸腹水,以及肝癌的症状的改善。

    另外它在多发性骨髓瘤,大剂量的药物可以对多发性骨髓瘤晚期的病人可以获得r或症状的改善,而且对老年的ds没有办法治疗的用亚砷酸仍然可以获得一个很好的疗效,30到40的完全缓解,但能不能治愈,我们现在还缺这方面的研究。

    另外在淋巴瘤方面,非霍金淋巴瘤方面它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开会过程中出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肝癌适应症以外,在ds多发性骨髓瘤,非霍金淋巴瘤还有一些其他少见的一些血液病上,可能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因为它是凋亡诱导分化的一个药物,它可能在很多肿瘤上都有作用,所以希望我们中国在a的基础上再做其他的肿瘤的研究,希望我们能做出更多的成绩。

    就是一个临床到基础,基础再反倒临床最好的临床转化研究的典范,临床医生应用到病人,基础科学家发现作用机理,再回到临床来提高疗效,这是临床转化研究的典范。生命力仍然还很强,还会在很多疾病上做出它的贡献,也祝愿在其他疾病上和a一样获得成功。,,,,       ,,,,

章节目录

七零妇产圣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金面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面佛并收藏七零妇产圣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