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自己能当大丫鬟多少小的想替换你下来”
“且你看见没,在这院子里伺候的,都是家养的奴才,从小肚子里千根肠子绕着弯,你这劈柴出身的小丫头能比得”
茶一脸色顿时难看下来,但蓦的又笑起来,呸了一声,“那你也好不到哪里去,都是姑娘念旧留下来的,谁也别说谁了。”
董妈妈哼了声,不跟她计较,“花生该炒好了,你快去厨房拿。”
屋外的声音屋子里听不见,且这院子因为竹子多,幽静的很,开着窗,特别适合开茶话会,折绛便十分满意这个气氛,继续说道“本来大嫂子不知道她是谁,谁知今日碰巧了,先是进了家从没去过的铺子,再是跟这姨娘看中了同一批布料,你道如何,那布料老板认不得大嫂子,却认得那姨娘,嘿,竟然还劝大嫂子退步,明里暗里表示这是即将有国公府撑腰的人。”
她啧啧两声,“你说说,大嫂子能不生气吗”
沈明臻道“后来呢”
折绛神情复杂的道“后来嘛,二叔突然出现在对面的墨芳斋,那姨娘一看就笑着过去了,布料也没要。大嫂嫂没声张,又被气了一顿,回来便跟我好好说了一番。”
当然,说的不止这些,还说了大嫂嫂打听回来的二老爷跟这位姨娘相遇的八卦。
说是某天二老爷被基友屋子的一首诗震惊,问其名字后,很是有模有样的跟这位才女做了个笔友,又经基友撮合,决定去面基,结果走到路上,一位姑娘的玉佩碎了,二老爷捡起来想要还给人家,结果那姑娘拿了一半就急匆匆走了,剩下的一半在二老爷手里,让他魂牵梦绕。
折绛听到这里就吐槽了,自古才子佳人话本里的玉佩好似易碎品一般,一落地就摔两半就是义务批发的小商品也没这么差的质量好不好
但是二老爷虽然爱书成痴,却没看过话本,不知道落地就碎的玉佩一定会有重合的一天,还伤心了几日,深感擦肩而过爱情没有结局,正在他失魂落魄连沉迷于貂皮大衣的二夫人都惊动了时,姑娘出现了,上前一搭讪,竟然还是之前的笔友,这姻缘喜的二老爷烧香拜佛感谢苍天的厚爱,毅然决然的掏心掏肺,势必要将人家纳进来。
折绛当时就感慨了,套路啊套路,自古便有套路在啊。
说完话,口也渴了,喝完茶见董妈妈和茶一还没将她要的东西端进来,只好起身将手上的桃木簪子放回妆奁里,又去扒拉首饰了“你说,不过是一个姨娘进府,自家人吃顿酒就成了,还摆个什么宴,别人家良妾也没这么招摇啊。”
不过她也就是说说,大夏国泰民安,搞出来的潜规则就多,比如说纳妾这事,良妾进府,要是表示重视,也可摆上几桌,叫上相熟的人家玩乐,不过正头娘子是不会上门的,只是会准备点份子钱,让自家男人带去。
沈国公让徐氏准备的礼物便是这种。
但按照规矩,她们成亲了的小的,也不能没有任何表示,得随大流送点,让徐氏一起送过去,之前大嫂嫂便说送副金头面,折绛自然也就跟着送金首饰,现在大嫂子被她一气,不想送了,还拉着她商量“听我的,送点清风饮露,她和二叔父不是嫌弃铜钱味臭吗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了吗那我就送点清贵的东西。”
她笑眯眯的,折绛就开玩笑,“那我就送个木头钗子,不值钱,却是云州货,上面都是我对云州的思乡之情,若那佳人没灵感写不出好诗词时,也可以看看我的钗子,取点愁思,给肚子里添点墨水。”
大嫂子捧腹大笑,“还真可以。”
于是折绛便回来翻东西了。
但她的东西再便宜,也便宜不到哪里去,所以想送个便宜的,真不好找。
沈明臻知道来龙去脉后,嗤然一声,“二叔真傻,这么明显的美人局也看不懂。”
然后又怼沈路“我爹也是,竟然同意那种外室进门。”
折绛终于挑了个她自己用小树枝雕的钗子了,高兴的道“又不是你爹纳妾,他管那么多呢,二叔父如愿就成了。”
这其实又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沈老国公撒手人寰太早,沈国公便将弟弟们都抗在了自己肩上,三老爷自己有手段,沈国公不担心,唯有老二呆呆傻傻的模样,让他一直操着心。
长兄如父,所以,对待二老爷,沈国公一直是有应必求,不然不事生产这么些年,怎么还能大手大脚到现在
她想到这里,忽然笑起来,促狭道“沈明臻,你跟你二叔,都是老二,都没有功名,但你看看你爹对你和对你二叔的态度啧啧,沈明臻,不是我说,你爹肯定看碟下菜了”
“且你看见没,在这院子里伺候的,都是家养的奴才,从小肚子里千根肠子绕着弯,你这劈柴出身的小丫头能比得”
茶一脸色顿时难看下来,但蓦的又笑起来,呸了一声,“那你也好不到哪里去,都是姑娘念旧留下来的,谁也别说谁了。”
董妈妈哼了声,不跟她计较,“花生该炒好了,你快去厨房拿。”
屋外的声音屋子里听不见,且这院子因为竹子多,幽静的很,开着窗,特别适合开茶话会,折绛便十分满意这个气氛,继续说道“本来大嫂子不知道她是谁,谁知今日碰巧了,先是进了家从没去过的铺子,再是跟这姨娘看中了同一批布料,你道如何,那布料老板认不得大嫂子,却认得那姨娘,嘿,竟然还劝大嫂子退步,明里暗里表示这是即将有国公府撑腰的人。”
她啧啧两声,“你说说,大嫂子能不生气吗”
沈明臻道“后来呢”
折绛神情复杂的道“后来嘛,二叔突然出现在对面的墨芳斋,那姨娘一看就笑着过去了,布料也没要。大嫂嫂没声张,又被气了一顿,回来便跟我好好说了一番。”
当然,说的不止这些,还说了大嫂嫂打听回来的二老爷跟这位姨娘相遇的八卦。
说是某天二老爷被基友屋子的一首诗震惊,问其名字后,很是有模有样的跟这位才女做了个笔友,又经基友撮合,决定去面基,结果走到路上,一位姑娘的玉佩碎了,二老爷捡起来想要还给人家,结果那姑娘拿了一半就急匆匆走了,剩下的一半在二老爷手里,让他魂牵梦绕。
折绛听到这里就吐槽了,自古才子佳人话本里的玉佩好似易碎品一般,一落地就摔两半就是义务批发的小商品也没这么差的质量好不好
但是二老爷虽然爱书成痴,却没看过话本,不知道落地就碎的玉佩一定会有重合的一天,还伤心了几日,深感擦肩而过爱情没有结局,正在他失魂落魄连沉迷于貂皮大衣的二夫人都惊动了时,姑娘出现了,上前一搭讪,竟然还是之前的笔友,这姻缘喜的二老爷烧香拜佛感谢苍天的厚爱,毅然决然的掏心掏肺,势必要将人家纳进来。
折绛当时就感慨了,套路啊套路,自古便有套路在啊。
说完话,口也渴了,喝完茶见董妈妈和茶一还没将她要的东西端进来,只好起身将手上的桃木簪子放回妆奁里,又去扒拉首饰了“你说,不过是一个姨娘进府,自家人吃顿酒就成了,还摆个什么宴,别人家良妾也没这么招摇啊。”
不过她也就是说说,大夏国泰民安,搞出来的潜规则就多,比如说纳妾这事,良妾进府,要是表示重视,也可摆上几桌,叫上相熟的人家玩乐,不过正头娘子是不会上门的,只是会准备点份子钱,让自家男人带去。
沈国公让徐氏准备的礼物便是这种。
但按照规矩,她们成亲了的小的,也不能没有任何表示,得随大流送点,让徐氏一起送过去,之前大嫂嫂便说送副金头面,折绛自然也就跟着送金首饰,现在大嫂子被她一气,不想送了,还拉着她商量“听我的,送点清风饮露,她和二叔父不是嫌弃铜钱味臭吗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了吗那我就送点清贵的东西。”
她笑眯眯的,折绛就开玩笑,“那我就送个木头钗子,不值钱,却是云州货,上面都是我对云州的思乡之情,若那佳人没灵感写不出好诗词时,也可以看看我的钗子,取点愁思,给肚子里添点墨水。”
大嫂子捧腹大笑,“还真可以。”
于是折绛便回来翻东西了。
但她的东西再便宜,也便宜不到哪里去,所以想送个便宜的,真不好找。
沈明臻知道来龙去脉后,嗤然一声,“二叔真傻,这么明显的美人局也看不懂。”
然后又怼沈路“我爹也是,竟然同意那种外室进门。”
折绛终于挑了个她自己用小树枝雕的钗子了,高兴的道“又不是你爹纳妾,他管那么多呢,二叔父如愿就成了。”
这其实又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沈老国公撒手人寰太早,沈国公便将弟弟们都抗在了自己肩上,三老爷自己有手段,沈国公不担心,唯有老二呆呆傻傻的模样,让他一直操着心。
长兄如父,所以,对待二老爷,沈国公一直是有应必求,不然不事生产这么些年,怎么还能大手大脚到现在
她想到这里,忽然笑起来,促狭道“沈明臻,你跟你二叔,都是老二,都没有功名,但你看看你爹对你和对你二叔的态度啧啧,沈明臻,不是我说,你爹肯定看碟下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