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生岁不满百4
小若来到前厅, 看见陶老爷拿着藤鞭质问跪着的少年“你这不成器的东西, 当真要娶她”
小若这才注意到陶闻生身旁跪着一个姑娘,那姑娘身段纤袅,衣衫单薄, 单是背影便让人生出怜惜意, 更别提她此时梨花带雨、楚楚动人的面容。
主母看见小若,眼神示意老嬷把她带走, “小若,谁让你来的。这不是你该待的,回房吧。”
小若感到屋内紧张的气氛,在门边踟蹰不前,老嬷想掺着她回屋,她却推开她, 低低说声“别打表哥。”
“不打他你知道他做了什么造孽事”陶老爷拿着鞭子,一脸恨铁不成钢。
主母扯扯他衣袖, “老爷,她懂什么,你仔细着说话。”
陶老爷脸色涨得通红,额边青筋突突地跳, 他指着陶闻生怒喝道“这个逆子, 我和你娘已给你定下林家姑娘,你二人也相看过,不日便问名。你平日花天酒地我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婚姻大事, 你怎能出尔反尔、如此混账从烟花之地给我找儿媳,亏你这孽障想的出来,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陶闻生被他当众训斥,沉不住气回嘴道“我为何一定要娶那林家姑娘我爱叶儿,叶儿是卖艺不卖身的好姑娘,怎能用出身衡量人品除了叶儿,我谁也不娶,谁也不要”
小若闻言,眼中浮上迷茫之色,喃道“表哥,你说过你会娶我。”
她话音刚落,屋内有一瞬安静。
场面本就混乱,陶老爷险些被这话气晕。
陶闻生回头急道“表妹,你瞎掺和什么我何时说娶你了”他低头赶忙和那跪在地上的孱弱女子解释“叶儿,你别听她的话,她从小脑子不好使,总胡言乱语。”
小若只是缓缓道“五年前的九月十二日,你在私塾外说的。”
她鲜少如此清晰说完一句话一件事,所以当她如此说时,这句话便极具真实的力量。
主母脸色变了又变,终是什么也没说,长叹一口气,坐回椅上,“闻生,娘原以为你不过生性好玩些,没想到你连诓骗表妹的事也做得出,你实在太让娘失望。”
陶老爷忍无可忍,挥鞭落下。
小若跑上前想握住那鞭子,然那力度太大,粗糙的鞭身擦着她的掌心划过,甩到陶闻生和叶儿身上。
陶闻生下意识护住叶儿,胳膊和背上皆被抽到,鞭尾扫过叶儿那白皙的面庞,留下一道红肿擦痕。
“儿时戏言哪里能当真那时我才多大,她才多大,说那些话不过是为了和金钰攀比,又不是真心的,谁会当真表妹,你清醒一点,今日之事原和你无关”陶闻生伤处火辣辣的疼,看着叶儿脸上的伤,更愧疚自己没保护好她。
小若没回应,自顾自道“两年前的五月十日,你在房中说,有你在,别人再也伤不着我。”
陶闻生气极反笑,“我安慰你也有错么若我料到今日你拿这些事来说,当初我就该让你自己痛哭去,再也不管你”
主母闭眸抚额,陶老爷握着鞭子的手颤得愈发厉害。
一直跪在地上的叶儿忽然面色惨白昏了过去,陶闻生赶忙搂她入怀,脸色煞白,赶忙哀求两位高堂,“爹娘,求你们给她找个大夫吧,事后怎么惩罚孩儿,孩儿都认了,但不能搞出人命来啊”
主母脸色一变,“人命”
陶闻生这才闭闭眼,一口气全说出口,“叶儿怀了我的骨肉,我无论如何也要给她一个名份。”
陶老爷两眼一翻,彻底昏厥过去,主母慌乱,赶忙叫小厮出去找大夫。
为免场面太过混乱,老嬷在主母授意下强行拉着小若离开。
一场闹剧以悲剧收尾。
叶儿身体孱弱,腹中胎儿未保住;陶老爷年事已高,被气得半身不遂。
主母光照顾陶老爷已心力交瘁,再无心思管束陶闻生。
陶老爷躺在床上,悔不当初,“怨我没好好教他,怨他亲娘死得太早,怨你我平日太宠他”
这陶老爷年轻时也是个风流人物,老的不以身作则,小的有样学样。
叶儿养好身子,因无法忍受院里下人的指点,和老嬷婆子时不时有意的刁难,又跑回楼里。
陶闻生这痴情种子,自然也随她跑了。
仆人家丁跑去请,不顶用,绑他回来,三天两头又偷跑走。
翻来覆去只有一句话“叶儿正是脆弱的时候,我要对她负责。”
主母听后,气得把镯子砸碎,“负责负责,他懂什么叫负责”
陶闻生也憋着一口气,跑出家门未拿家中一分钱,他赌技良好,十把赢六把,不至于一夜暴富,但维持得住花天酒地的开销。若实在不顶用,便去做苦工短工。
没钱去做工去赌,有钱去看叶儿,陶闻生在外头过上这般生活。
主母实在受不了,让老嬷叫来小若,吩咐她带几个家丁去把陶闻生从赌坊或酒楼拽回家。
老嬷不解“表小姐会有这能耐”
主母道“你和她说,若她能劝闻生回家,我就做主让她嫁给他。横竖我家和林家的婚事吹了,他的浑名在镇上也传开,大户人家女儿哪个愿嫁他。如此凑一对,小若下半辈子也有着落。”
自那日后,小若已许久不出房门,老嬷便来劝她。
她对主母自然言听计从,带着家丁,在侍女的指引下,走到闹哄哄的赌坊。
赌坊里三教九流人员混杂,极其喧闹,空气中弥漫着难言的气味。
里面的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一种狂热的情绪,盯着桌上的筹码、木牌和骰子。
小若一眼便看到人群中的陶闻生。
陶闻生一身灰衣,挽着袖口,坐在正中间,正在摇骰子。
小若一行人挤进赌坊,自然引人注意。
她还没走到陶闻生身边,就被他发现。
他面色瞬间阴沉下来,当即放下骰盅,说声“不玩了”,便隐在人群中,从后门跑走。
小若只好带着极尴尬的一群人退出赌坊,去街巷上寻他,最终无果而返。
第二次找他时,他背对着门,所以没发现她。
走到他身后时,她才小声叫“表哥”。
他头也没回。
她就一直站在他身后,像个木头桩子。
过了一个时辰,他才淡淡道“你要想一直站在这也可以,我不会管你。”
他继续与人热络,接下来直到黄昏,真得再未理过她。
夕阳西斜,他收好银票,准备出门,经过她时,连个眼神也没给。
她跟在他身后,说“表哥,回家吧。”
他依旧不理会,直往那花柳之地行去。
跟着他的小若被老鸨拦住,老鸨笑道“姑娘,咱这儿可不能随意进去。”
侍女也劝道“小姐,咱们回家吧,时候不早了。”
小若来到前厅, 看见陶老爷拿着藤鞭质问跪着的少年“你这不成器的东西, 当真要娶她”
小若这才注意到陶闻生身旁跪着一个姑娘,那姑娘身段纤袅,衣衫单薄, 单是背影便让人生出怜惜意, 更别提她此时梨花带雨、楚楚动人的面容。
主母看见小若,眼神示意老嬷把她带走, “小若,谁让你来的。这不是你该待的,回房吧。”
小若感到屋内紧张的气氛,在门边踟蹰不前,老嬷想掺着她回屋,她却推开她, 低低说声“别打表哥。”
“不打他你知道他做了什么造孽事”陶老爷拿着鞭子,一脸恨铁不成钢。
主母扯扯他衣袖, “老爷,她懂什么,你仔细着说话。”
陶老爷脸色涨得通红,额边青筋突突地跳, 他指着陶闻生怒喝道“这个逆子, 我和你娘已给你定下林家姑娘,你二人也相看过,不日便问名。你平日花天酒地我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婚姻大事, 你怎能出尔反尔、如此混账从烟花之地给我找儿媳,亏你这孽障想的出来,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陶闻生被他当众训斥,沉不住气回嘴道“我为何一定要娶那林家姑娘我爱叶儿,叶儿是卖艺不卖身的好姑娘,怎能用出身衡量人品除了叶儿,我谁也不娶,谁也不要”
小若闻言,眼中浮上迷茫之色,喃道“表哥,你说过你会娶我。”
她话音刚落,屋内有一瞬安静。
场面本就混乱,陶老爷险些被这话气晕。
陶闻生回头急道“表妹,你瞎掺和什么我何时说娶你了”他低头赶忙和那跪在地上的孱弱女子解释“叶儿,你别听她的话,她从小脑子不好使,总胡言乱语。”
小若只是缓缓道“五年前的九月十二日,你在私塾外说的。”
她鲜少如此清晰说完一句话一件事,所以当她如此说时,这句话便极具真实的力量。
主母脸色变了又变,终是什么也没说,长叹一口气,坐回椅上,“闻生,娘原以为你不过生性好玩些,没想到你连诓骗表妹的事也做得出,你实在太让娘失望。”
陶老爷忍无可忍,挥鞭落下。
小若跑上前想握住那鞭子,然那力度太大,粗糙的鞭身擦着她的掌心划过,甩到陶闻生和叶儿身上。
陶闻生下意识护住叶儿,胳膊和背上皆被抽到,鞭尾扫过叶儿那白皙的面庞,留下一道红肿擦痕。
“儿时戏言哪里能当真那时我才多大,她才多大,说那些话不过是为了和金钰攀比,又不是真心的,谁会当真表妹,你清醒一点,今日之事原和你无关”陶闻生伤处火辣辣的疼,看着叶儿脸上的伤,更愧疚自己没保护好她。
小若没回应,自顾自道“两年前的五月十日,你在房中说,有你在,别人再也伤不着我。”
陶闻生气极反笑,“我安慰你也有错么若我料到今日你拿这些事来说,当初我就该让你自己痛哭去,再也不管你”
主母闭眸抚额,陶老爷握着鞭子的手颤得愈发厉害。
一直跪在地上的叶儿忽然面色惨白昏了过去,陶闻生赶忙搂她入怀,脸色煞白,赶忙哀求两位高堂,“爹娘,求你们给她找个大夫吧,事后怎么惩罚孩儿,孩儿都认了,但不能搞出人命来啊”
主母脸色一变,“人命”
陶闻生这才闭闭眼,一口气全说出口,“叶儿怀了我的骨肉,我无论如何也要给她一个名份。”
陶老爷两眼一翻,彻底昏厥过去,主母慌乱,赶忙叫小厮出去找大夫。
为免场面太过混乱,老嬷在主母授意下强行拉着小若离开。
一场闹剧以悲剧收尾。
叶儿身体孱弱,腹中胎儿未保住;陶老爷年事已高,被气得半身不遂。
主母光照顾陶老爷已心力交瘁,再无心思管束陶闻生。
陶老爷躺在床上,悔不当初,“怨我没好好教他,怨他亲娘死得太早,怨你我平日太宠他”
这陶老爷年轻时也是个风流人物,老的不以身作则,小的有样学样。
叶儿养好身子,因无法忍受院里下人的指点,和老嬷婆子时不时有意的刁难,又跑回楼里。
陶闻生这痴情种子,自然也随她跑了。
仆人家丁跑去请,不顶用,绑他回来,三天两头又偷跑走。
翻来覆去只有一句话“叶儿正是脆弱的时候,我要对她负责。”
主母听后,气得把镯子砸碎,“负责负责,他懂什么叫负责”
陶闻生也憋着一口气,跑出家门未拿家中一分钱,他赌技良好,十把赢六把,不至于一夜暴富,但维持得住花天酒地的开销。若实在不顶用,便去做苦工短工。
没钱去做工去赌,有钱去看叶儿,陶闻生在外头过上这般生活。
主母实在受不了,让老嬷叫来小若,吩咐她带几个家丁去把陶闻生从赌坊或酒楼拽回家。
老嬷不解“表小姐会有这能耐”
主母道“你和她说,若她能劝闻生回家,我就做主让她嫁给他。横竖我家和林家的婚事吹了,他的浑名在镇上也传开,大户人家女儿哪个愿嫁他。如此凑一对,小若下半辈子也有着落。”
自那日后,小若已许久不出房门,老嬷便来劝她。
她对主母自然言听计从,带着家丁,在侍女的指引下,走到闹哄哄的赌坊。
赌坊里三教九流人员混杂,极其喧闹,空气中弥漫着难言的气味。
里面的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一种狂热的情绪,盯着桌上的筹码、木牌和骰子。
小若一眼便看到人群中的陶闻生。
陶闻生一身灰衣,挽着袖口,坐在正中间,正在摇骰子。
小若一行人挤进赌坊,自然引人注意。
她还没走到陶闻生身边,就被他发现。
他面色瞬间阴沉下来,当即放下骰盅,说声“不玩了”,便隐在人群中,从后门跑走。
小若只好带着极尴尬的一群人退出赌坊,去街巷上寻他,最终无果而返。
第二次找他时,他背对着门,所以没发现她。
走到他身后时,她才小声叫“表哥”。
他头也没回。
她就一直站在他身后,像个木头桩子。
过了一个时辰,他才淡淡道“你要想一直站在这也可以,我不会管你。”
他继续与人热络,接下来直到黄昏,真得再未理过她。
夕阳西斜,他收好银票,准备出门,经过她时,连个眼神也没给。
她跟在他身后,说“表哥,回家吧。”
他依旧不理会,直往那花柳之地行去。
跟着他的小若被老鸨拦住,老鸨笑道“姑娘,咱这儿可不能随意进去。”
侍女也劝道“小姐,咱们回家吧,时候不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