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二小姐出生后, 贾敏被女医告之以后恐难有孕, 于是林家太夫人想抬位良妾进门, 冲着贾敏一顿貌似安慰的阴阳怪气,明里暗里地表示贾敏既然不能生了, 那就别妨碍庶子庶女出生。

    如若可以,贾敏也想学清河郡主那般霸着林如海, 只可惜她没有清河郡主的家世和底气,所以只能做最坏的打算, 表示只要林如海同意,她立刻去安排此事。

    其实早在贾敏进门前,林家太夫人就将两个家生子的丫头送给林如海做通房, 只是林如海一直没碰这两人, 更是在贾敏进门后将其许给下头的小子做媳妇,所以贾敏也没吃过妾室的苦楚,是以林家太夫人见贾敏不能生子后便想借着贾敏让林如海收下妾室。

    可贾敏却让林如海去做这个主, 无疑是让林家太夫人感到十分不爽, 差点当场让贾敏跪祠堂,最后还是得了消息的林玉松借着静悦公主的百日宴打断此事, 让贾敏暂时松了口气。

    眼见继母离开, 林玉松巧妙地跟林家太夫人扯了几句, 然后去看许久不见外人的高祖母。

    林家老太太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 虽然还能下床走动, 吃斋礼佛, 可到底比不上年轻人有精神, 所以林玉去西侧堂请按时,林家老太太刚午睡而起,正用了些时季的小点心,打算抄几卷佛经供给林玉松的祖父。

    “松哥儿来了”眼瞧着最疼爱的重长孙前来请安,林家老太太立刻有了几分精神,让人端了碳火到林玉松跟前,催促着林玉松驱寒“赶紧坐下来喝杯姜茶,这春寒未退的,可别找了凉。”

    “重孙儿许久都未来给高祖母请安,还望曾祖母原谅重孙儿的不孝。”自打清河郡主去世后,林玉松被林如海送到西侧堂生活了一段时间,所以对林家老太太十分尊敬,祖孙私下里也没那么规矩。

    “最近事多,你没空来,我能理解。”林家老太太也不跟林玉松掖着藏着,开口即雷击“怕是你祖母又干了什么事,才会惹得你忙不迭地来我这儿。”

    林家老太太虽已不管内务多年,但府里的上上下下哪有什么能瞒着她。

    只怕林玉松还没从林家老太太那儿出来,就有人到西侧堂报信。

    “你刚才在你祖母面前做的很好,剩下的事就交给我。”林家老太太可不是有耐心的人,想必有她出面,林家太夫人也能安分点“哪有当家主母前脚生完孩子,后脚就逼人给夫君纳妾的道理。贾氏也是正儿八经进门的好人家女儿,哪有这么糟践人的。”

    林家老太太能明白林家太夫人为何作天作地,毕竟两任儿媳都是没受过妾室苦楚的,而林家太夫人刚进门那会儿就喝了两个通房的茶,之后又迫于子嗣压力,不得不看着周老姨娘进门,王老姨娘被收房,甚至还亲手送出了自己的陪嫁许老姨娘。

    因此瞧着两任儿媳顺风顺水的模样,林家太夫人就忍不住心理扭曲,总想找个人在儿子与儿媳之间碍一下眼,也好多两个孙子。

    林家老太太原还瞧着林家太夫人这些年的不易,而对她多次忍耐,可谁料林家太夫人就是个没轻重的榆木脑袋。

    事已至此,林家老太太也忍不了这个作精的儿媳,于是装病让林家太夫人去城外的庄子里为她祈福,也好让贾敏松口气。

    警报解除的贾敏托人给林玉松道谢,瞧着小猫儿似的女儿满心怜爱。

    这有可能是她此生唯一的孩子,每每想起这点,贾敏就恨不得把心肝都掏出来给她。

    来看望贾敏的张夫人送了件从报国寺求来的平安符,又让人捧上贾母托她带来的东西“这些都是有些年份的补品,你可一定要养好身子,别再像怀孕时那样七想八想的,怪伤身。”

    “多谢大嫂子惦记。”贾敏有些强颜欢笑道“府里有娘娘送来的补品与女医,所以我这儿一切都好,还请母亲和大哥放心,只是”

    瞧一眼孱弱的女儿,贾敏就是在心里重复一万次不能多想,可仍忍不住满心愁绪“我又怎能不为这孩子的未来感到担忧”

    贾敏没有亲子,娘家也已显露出颓势。

    若是袭爵的林玉松能善待继母所出的嫡妹倒还好,若不能,这孩子少不得被婆家怠慢。

    “她出生前,我担心生个儿子会碍了世子和福亲王妃的眼。可真是个女儿,我又怕她日后在婆家立不住。”

    张夫人也是感叹贾敏的慈母之心,于是宽慰道“你也别太担心了。横竖是国舅的闺女,皇后娘娘的侄女。况且你大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红楼]林皇后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挖坑的熊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挖坑的熊猫并收藏[红楼]林皇后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