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雾浓, 日出时仍未散去。
林信没想到自己会站不稳,还从山崖上滚下去了。
林中树枝划破衣裳,他摔在地上,不知道倒在谁的马前,吓得马匹嘶鸣。
林信只觉得浑身骨头都疼,趴在地上动弹不得。
他动了动手指,试着爬起来, 却听见有人说“林将军,此人可疑。”
林将军
林蓁翻身下马, 俯身将林信扶起, 抹了抹他的脸“这位我认识。”
恍惚间, 林信明白过来, 林蓁去了军营,大约是他带着人回来了。
天气冷,林蓁把自己的披风让给他, 又扶他上马,随后自己也上了马。
林信坐不稳,林蓁便让他的手圈着自己的腰, 再随手抽了条绳子, 用绳子系住他的双手。
林信迷迷糊糊的, 唤了一声“阿蓁啊。”
林蓁策马, 低低地应了一声“仙君”, 消失在冷风之中。
林信用气声道“徐恪”
“多亏仙君施法, 他没有追上来。我是殿后的, 百姓们都已经逃出去很远了。”
听闻此言,林信便放下心来,脑袋往前一磕,撞在林蓁简陋的盔甲上,昏死过去。
附在林蓁身后的,胳膊粗的蛟龙,试着往林信脸上吹气,但是林信没有反应。
林蓁最后回头看了他一眼,侧耳听了一阵,听见他还有呼吸,便放了心,继续赶路。
林蓁自南边的军营来。
至山谷时,忽然狂风大作。
一开始,他还以为狂风黄沙是徐恪身边的人使的妖术,后来林信从林子里滚出来,他便明白了。
他小的时候就见过林信,而且不止一回,他很相信自己的感觉,所以他一直认为林仙君是真实存在的。
长大之后,似乎是心性变了,便很少能看见林信。就算看见,也只是匆匆一瞥,一个素白颜色的身影。这个年节,他在仙君祠外打糍粑,林信就坐在桃树上,但是他没有看见林信。
今日再见,林信实实在在地扑在他面前,那些年少的记忆才从心底重新浮现出来。
百姓们走得不快,林蓁一行人快马加鞭,很快就赶上了。
他留下一小支队伍殿后,随后绕过队伍,走到了最前边。
几个村镇中凑出近百匹驽马,用驽马拉车,车上坐着的,都是老弱妇孺。
林蓁的爷爷,因为在几个村镇中最有名望,被暂时推举为主事之人。手中拿着几个地仙一同描绘的舆图,坐着马车,在最前边带路。
林蓁往回扯了扯缰绳,放慢马匹的速度,解下林信手上缠着的绳子,小心地将林信放到车上“阿爷。”
老人家的家中,常年供奉着林信的画像。此时逃难,也带在身边。
他看了一眼林信,马上明白过来,连忙接过林信,把他放在板车上,拿了些稻草和旧棉衣,把他安置好。
林蓁问道“阿爷,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老人家这回也是被徐恪逼急了,吸了口气,低声问道“阿蓁,你从军营里,带了多少人马是不是全都信得过”
林蓁回头看了看,军士们护送着百姓,慢慢地往前走,还有的将走不动的小孩子扶到马上。
他收回目光“不多,三千多个,但是全都可信。”
老人家拿着那张描绘着路线的黄纸“我想朝廷既然要赶尽杀绝,我们也不必再躲了。”
老人家与林蓁想的一样,林蓁便没有接话。
老人家抬头,浑浊的目光有一瞬间的清明“再往前便是江城,阿蓁,你领着这三千人,有没有把握”
林蓁骑在马上,幽幽道“徐恪这次只是一时兴起,消息肯定还没有传开。江城不大,年节才过,防备肯定不强。只是连夜赶路,他们也都疲倦。百姓们愿意的,咬牙挤一挤,凑些干粮,我们吃了便上路。”
他转眼看看林信,想了想,又补道“留一千人,护送百姓,我只带两千人,尽够了。”
老人家坚定地点点头“你有把握就好,我让年轻人传令下去,把所有的干粮都凑给你们。”
“谢谢阿爷。”
方才林蓁带着林信回来,百姓们都看见了,藏在百姓们中间的小雀儿也看见了。
他小跑着上前,走到前边时,正巧与林蓁对上目光。
林蓁长大之后没见过林信,但是时常见小雀儿。小时候喊着要娶自己的那只小青雀,长大之后,虽然人妖殊途,但他二人还是很好的朋友。
小雀儿朝他点点头,唤了一声“阿蓁”,随后去看林信。
林蓁似是不经意间提起“等会儿我要去奇袭江城。”
小雀儿转头“那你多小心,我留在这里照顾他们。”
林蓁道“有劳。”
匆忙出逃,带出来的粮食本就不多。
但是当下走投无路,百姓们就算把粮食留着自己吃,也不一定能撑过三日。
百姓们纵使有不愿意的,再认真想想,也明白了。
现在能庇护他们的,只有带了三千人马的林蓁。
与其藏着掖着,不如交给林蓁,让他带着人放手一搏。把江城占下来,才算是重新站稳了脚跟。
甚至有的年轻人,自告奋勇,要赴江城参战。
林蓁回头看了一眼,心道徐恪实在是疯魔。
这样好的百姓,徐恪就这么当做猎物给弃了。
晨时奇袭,再加上他们穿的还是吴国的甲胄
林信没想到自己会站不稳,还从山崖上滚下去了。
林中树枝划破衣裳,他摔在地上,不知道倒在谁的马前,吓得马匹嘶鸣。
林信只觉得浑身骨头都疼,趴在地上动弹不得。
他动了动手指,试着爬起来, 却听见有人说“林将军,此人可疑。”
林将军
林蓁翻身下马, 俯身将林信扶起, 抹了抹他的脸“这位我认识。”
恍惚间, 林信明白过来, 林蓁去了军营,大约是他带着人回来了。
天气冷,林蓁把自己的披风让给他, 又扶他上马,随后自己也上了马。
林信坐不稳,林蓁便让他的手圈着自己的腰, 再随手抽了条绳子, 用绳子系住他的双手。
林信迷迷糊糊的, 唤了一声“阿蓁啊。”
林蓁策马, 低低地应了一声“仙君”, 消失在冷风之中。
林信用气声道“徐恪”
“多亏仙君施法, 他没有追上来。我是殿后的, 百姓们都已经逃出去很远了。”
听闻此言,林信便放下心来,脑袋往前一磕,撞在林蓁简陋的盔甲上,昏死过去。
附在林蓁身后的,胳膊粗的蛟龙,试着往林信脸上吹气,但是林信没有反应。
林蓁最后回头看了他一眼,侧耳听了一阵,听见他还有呼吸,便放了心,继续赶路。
林蓁自南边的军营来。
至山谷时,忽然狂风大作。
一开始,他还以为狂风黄沙是徐恪身边的人使的妖术,后来林信从林子里滚出来,他便明白了。
他小的时候就见过林信,而且不止一回,他很相信自己的感觉,所以他一直认为林仙君是真实存在的。
长大之后,似乎是心性变了,便很少能看见林信。就算看见,也只是匆匆一瞥,一个素白颜色的身影。这个年节,他在仙君祠外打糍粑,林信就坐在桃树上,但是他没有看见林信。
今日再见,林信实实在在地扑在他面前,那些年少的记忆才从心底重新浮现出来。
百姓们走得不快,林蓁一行人快马加鞭,很快就赶上了。
他留下一小支队伍殿后,随后绕过队伍,走到了最前边。
几个村镇中凑出近百匹驽马,用驽马拉车,车上坐着的,都是老弱妇孺。
林蓁的爷爷,因为在几个村镇中最有名望,被暂时推举为主事之人。手中拿着几个地仙一同描绘的舆图,坐着马车,在最前边带路。
林蓁往回扯了扯缰绳,放慢马匹的速度,解下林信手上缠着的绳子,小心地将林信放到车上“阿爷。”
老人家的家中,常年供奉着林信的画像。此时逃难,也带在身边。
他看了一眼林信,马上明白过来,连忙接过林信,把他放在板车上,拿了些稻草和旧棉衣,把他安置好。
林蓁问道“阿爷,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老人家这回也是被徐恪逼急了,吸了口气,低声问道“阿蓁,你从军营里,带了多少人马是不是全都信得过”
林蓁回头看了看,军士们护送着百姓,慢慢地往前走,还有的将走不动的小孩子扶到马上。
他收回目光“不多,三千多个,但是全都可信。”
老人家拿着那张描绘着路线的黄纸“我想朝廷既然要赶尽杀绝,我们也不必再躲了。”
老人家与林蓁想的一样,林蓁便没有接话。
老人家抬头,浑浊的目光有一瞬间的清明“再往前便是江城,阿蓁,你领着这三千人,有没有把握”
林蓁骑在马上,幽幽道“徐恪这次只是一时兴起,消息肯定还没有传开。江城不大,年节才过,防备肯定不强。只是连夜赶路,他们也都疲倦。百姓们愿意的,咬牙挤一挤,凑些干粮,我们吃了便上路。”
他转眼看看林信,想了想,又补道“留一千人,护送百姓,我只带两千人,尽够了。”
老人家坚定地点点头“你有把握就好,我让年轻人传令下去,把所有的干粮都凑给你们。”
“谢谢阿爷。”
方才林蓁带着林信回来,百姓们都看见了,藏在百姓们中间的小雀儿也看见了。
他小跑着上前,走到前边时,正巧与林蓁对上目光。
林蓁长大之后没见过林信,但是时常见小雀儿。小时候喊着要娶自己的那只小青雀,长大之后,虽然人妖殊途,但他二人还是很好的朋友。
小雀儿朝他点点头,唤了一声“阿蓁”,随后去看林信。
林蓁似是不经意间提起“等会儿我要去奇袭江城。”
小雀儿转头“那你多小心,我留在这里照顾他们。”
林蓁道“有劳。”
匆忙出逃,带出来的粮食本就不多。
但是当下走投无路,百姓们就算把粮食留着自己吃,也不一定能撑过三日。
百姓们纵使有不愿意的,再认真想想,也明白了。
现在能庇护他们的,只有带了三千人马的林蓁。
与其藏着掖着,不如交给林蓁,让他带着人放手一搏。把江城占下来,才算是重新站稳了脚跟。
甚至有的年轻人,自告奋勇,要赴江城参战。
林蓁回头看了一眼,心道徐恪实在是疯魔。
这样好的百姓,徐恪就这么当做猎物给弃了。
晨时奇袭,再加上他们穿的还是吴国的甲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