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广和梁校长同时一愣, 这近一年的经历,即便是偶尔高兴的时候, 其实整个人的气场还是很低的,已经低到了不太相信会有什么好事儿落到自己头上。

    李场长没再卖关子, 而是直接说道,”咱们农场丰收的事情我特意去平城市政府汇报了, 陈市长非常重视, 让我立即通知你们, 明天一早就离开农场这样吧, 你们回去后, 不要惊动其他人, 悄悄把项目组的人都通知一下“

    一听到要离开农场, 二人难掩激动, 数秒后, 王文广谨慎的问道,“李场长,那我们到了平城之后, 具体会被怎么安排”

    这一点李场长不关心, 当然也不知道,不过,他通过表弟张处长对陈市长也多少有些了解, 就笑着说道, ”上头领导的意思咱们可不敢乱猜, 你们都是国家的有用之才, 肯定会妥善安排的"

    他这话明显留了很大的余地。

    梁校长又追问道,“李场长,那我们还会回来吗”

    李场长其实也不确定,但看到二人十分焦急的样子,就顺水推舟的说道,“大概率是不会了”

    不过轻飘飘的一句话,却如同一颗巨石砸到了二人的心上。

    一开始进来的时候还想着什么时候能出去,后来已经不会想,不敢想这件事了。

    没想到这一天终于来了

    王文广和梁校长这次激动的好一会儿没说出话。

    李场长倒也能理解他们此刻的心情,笑着说道,“二位校长,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还要跟其他人说一声,不是必要的东西就别拿了,当然了最好是任何行李都不要拿”

    二人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回去的路上,两个人立即分头行动开始通知。

    王文广再次回到自己住的院子,刚倒了一杯水还没喝,梁校长又推门进来了。

    “文广,你说咱们项目组是不是还缺一个总顾问你看吴校长怎么样”

    王文广一愣,赶紧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吴校长很合适”

    他说完立即拿出抽屉里前些天写的项目总结,写的时并没有准备给任何人看,只是他多年的工作习惯,一个项目结束后,无论是成功或者是失败,他都会写一个很详细全面的总结。

    王文广拿起笔,在最后一页项目成员上添上了吴启元的名字。

    不过,他们谁也没先到,吴校长不肯走。

    因为他说要和女儿一起走。

    王文广和梁校长面面相觑,的确,林老师还没被放出来,吴清芳一个人呆在农场会比较难,但假如吴校长错过了这个机会,可能就是永远错过了。

    “老吴,我看清芳这一阵子情况还不错,你要是出去了,还可以从外面捎点东西给她,要是一家人都被困在里面,反而更不好办了”

    梁校长这话很有道理,吴启元有点动摇了。

    吴清芳抱着孩子在旁边急得不行,她怒视着父亲,说道,“爸我都快三十岁的人了,我能行的你放心好了再说你出去了,还能给我捎点好吃的,我想吃麻团了,等过一阵你给我寄点来好不好”

    吴校长深深叹了口气,接过女儿手里的外孙紧紧搂在怀里,使劲儿亲了亲他的小脸蛋。

    腾腾被姥爷脸上的胡子扎的有点痒了,小家伙嘎嘎笑起来,伸出小手拍了一下吴启元的脸。

    这孩子还不会说话,他这动作的意思就是不要再亲他了。

    眼看着就要晚了,而且已经有人好奇的围观了,王文广和梁校长一左一右拉着吴启元就往外走。

    他们一行人都换上了干净整齐的衣服,每个人心里既高兴又激动,但也不敢太溢于言表。

    因此,每个人的脸色还是不太好看,但个个看起来精神都很好。

    李场长看到吴启元有些意外,他虽然不太关心项目组的事情,但毕竟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的事情,如果他没记错,这位吴校长并没有参与项目组。

    客观的来讲,吴启元就是想参加也不太现实,这项目和别的实验不一样,是需要经常到田里去的,每天的日常劳动已经够累了,吴启元六十多的人了,放了工还要看外孙,实在是没有体力也没有时间,而且专业也不对口。

    王文广飞快地跟小胡交代了一句,胡利农立即大声说道,“吴校长,原来我们这项目最初是您提出来的啊,你是我们的总顾问啊”

    吴启元有点心虚,但还是点了点头。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一听这话就觉得经不起推敲,不过在农场这大半年的劳动改造,已经让他们明白了少管闲事明哲保身的道理,而且,多一个吴校长,对他们也没什么影响。

    李场长皱了皱眉,没有开口说话。

    反正项目组也就是加了这个一个人,而且还是个德高望重的老校长,他马上就要调走了,还是不要管那么多了

    李场长和几个监管人员走在前面,一行人跟着大踏步往外走。

    当终于走出农场的大门,很多人都明显舒了一口气。

    王文广和梁校长不约而同的回头望了望,梁校长低声说了一句,“文广,这会儿我真觉得和做梦一样”

    不止是他,在场的大多数人恐怕都是这么想的

    从樱桃公社坐车到惠阳,再从惠阳县坐车去平城,等他们赶到平城市政府,已经是中午了,他们这些人只有少数人挎包里拿了饼干充饥,大多数人从早上到现在都没来得及吃饭,早就饿坏了。

    辛亏市政府早有安排,几个年轻干事领着他们先去了市政府的食堂,笑着说道,“各位同志辛苦了,餐具在那边,你们想吃什么随便打啊”

    政府的食堂菜品很多丰富,除了炖萝卜炒白菜,还有炖土豆炖豆腐,荤菜种类也不少,烧鱼炖肉肉丸子都有。

    大家好久没吃这么丰富的饭菜了,也着实饿了,各自打了菜就埋头大吃。

    王文广也不例外,虽然这里的烧黄鱼比不上大学食堂的味道,但他还是吃了满满一大盘子,外加两个肉丸子和两个白馍馍。

    所人吃饱喝足后,几个干事又带着他们来到市政府招待所。

    一直等到下午四点多,陈市长终于抽出时间来,在大会议室和大家见了面。

    陈友松坐到主席台上往下看了一眼,饶是他见多识广,心里也微微被震撼了,下面坐着的这些人,明明都是平城的高级知识分子,但一个个灰头呛脸,面色黑黄,皮肤粗糙,外表看起来真和农民没什么区别了。

    他接过王文广交上来的项目报告,当场就看了起来,不过涉及到专业的内容他都是飞快地浏览一下就略过了,一直翻到最后实验的成果,每种农作物的具体亩产量,以及分析的前景,认真的看了两遍。

    陈市长在心里飞快地算了一笔账,心情十分的愉悦,他微笑着对在场的每个人说道,”你们这个项目非常不错,刚才我看了王校长的报告,推测出来实施的成本不算太高,难度也不是太大,是非常适合在整个平城大力推广的咱们平城靠海,滨海盐碱地带的面积非常广,几乎占了耕田的三分之一,若是把这些土地都改造了,咱们平城就不会轻易闹饥荒了古代人都知道民以食为天这是一项利民利国的大事儿,我先替平城的老百姓谢谢在座的每一位“

    他这一席话非常有感染力,在座的每个人都被他说得心潮澎湃,有几个年龄大的教授甚至擦了擦眼泪。

    第二天,关于项目组的具体安排才宣布下来。

    其实对于目前的平城市来说,土壤改良固然是重中之重,但目前最为迫切的,却是要尽快改善目前越来越严重的干旱问题,因此他们这些项目组的人被分开了,一部分由王文广带队,负责去平城各地推广改善盐碱地增产的经验,剩下的人由梁校长带队,不计成本,专门改善整个平城农田的灌溉系统。

    如今天旱,从春天到现在就没下几场雨,而且每次下雨都是毛毛雨,地面还没湿透就停了,和没下雨的区别不大。

    市政府秘书处很快起草好了文件,文件又很快被下发到各个基层单位,要求救援队过去指导工作的时候,必须全力配合、

    他们这些人被命名为救助队,一队队长王文广,二队队长梁校长,这个救助队不隶属于任何单位,直接归市政府的领导,具体工作安排则是由罗市长身边的孙秘书来统一安排,但是大的事情必须上报给陈市长。

    罗市长本身就分管农林水这一摊子,对平城各县市的干旱情况非常了解,因此就把救助队的第一站,安排到了目前干旱情况比较严重的惠安县,惠阳县受灾最轻,排在在最后。

    末了,孙秘书又有些歉意的说道,“咱们市政府的资金比较紧张,所以暂时只能每个月给大家发放四十元的生活费,不过,如果的确在生活上有困难,可以提出申请额外补贴”

    要跟以前在大学时候的工资相比,四十元当然不算多,但很多人已经不敢这么想,也不敢这么比较了。

    这比起在农场已经是好的不能再好了,在农场每天那么下苦力的干活,非但一分钱都没有,还要忍受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现在终于摆脱了劳改犯的身份,还每个月能领工资

    而且,青禾农场现在一共有四千多的劳改犯,只有他们二十几人走出来了,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和这个比起来,其他的都不太重要了。

    孙秘书看到没人说话,继续笑着说道,“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现在就把第一个月的生活费发下去,大家回去休整两天,后天一早来市政府报到”

    此时才上午十点多钟,王文广走出市政府的大门,顺着熟悉的街道往前走,却着实有些茫然。

    大学家属院里的房子已经是空空如也,是不可能回去的了。

    妻子赵珍珍和四个孩子在哪儿,哪儿才是他的家。

    不过,犹豫了片刻,王文广决定,还是要回父母家里看一看。

    前几个月,因为儿子和儿媳已经离了婚,王稼轩和曹丽娟两口子一心想要抚养四个孙子,或者至少将两个小的接到身边,然而费尽力气,这件事也没有办成。老两口为此都很生气,王稼轩很快就释然了,但曹丽娟一直堵着一口气,后来硬着头皮去了一趟惠阳,发现孙子们都被养得很好,而且,因为一段时间没见,明显跟她这这个奶奶没那么亲了。

    虽然她知道小孩子就是这样,比大人还要实际,养在谁的身边,谁对他好,谁陪着的时间比较长,就依赖亲近谁。

    然而她心里还是很失落。

    从惠阳回来后,曹丽娟闷闷不乐了很多天,除了去医院坐诊的时间,实在是闲得慌,就新添了一项爱好,也不算是新添吧,她从小就有国画基础,现在不过是重新拾起来。不得不说,若要修身养性,绘画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有时候曹丽娟甚至能对着一朵鲜花观察半个上午,只为能临摹出它最美的瞬间。

    老夫妻俩一个养花儿,一个绘画,彼此相安无事又能彼此欣赏,日子过得倒是比以前更和谐了。

    这天上午,曹丽娟在院子里做完半副画,看看时间不早了,就招呼丈夫,“老王今天该你做饭了啊,昨天我刚炸了一瓶子肉酱,咱们中午就简单煮个面吃吧”

    王稼轩从厢房里走出来,两只手都沾满了花泥,笑呵呵的说道,“好,我这就去煮了,前几天做的泡菜应该差不多了,一会捞一盘子就着面条吃”

    曹丽娟是上海人,口味向来十分清淡,但最近她去季家串门,跟季东的妈妈学会了做泡菜,因为里面有辣椒,一开始只是做给丈夫吃的,后来她尝了一点里面的萝卜,又酸又脆,只带了一点点微辣,意外的很好吃。

    于是夫妻俩顿顿饭都离不开一碟泡菜了。

    王稼轩拧开水龙头洗手,一边感叹,“日子过得可真是快啊,不知不觉中秋节都过去了再过两月就入冬了,入冬再过两月就过年了”

    曹丽娟将画笔放进盒子里,摘下眼镜说道,”可不是吗”说着又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四个宝现在怎么样了,我上次去,孩子们看着虽然还好,三宝四宝都胖乎乎的,但穿得实在是糟糕,二宝穿得裤子都是打补丁的“

    王稼轩擦擦手,说道,“都什么时候了还计较这个你们医院的冯院长,最近这半年常年穿着打补丁的衣服,难道他穿不起好衣裳这不都是给外人看的桂生都在信上说了,现在的局势越来越不好了,有些地方都乱了,谁都管不了了,咱们这里算是好的了,你以后出门也低调一些”

    曹丽娟不爱听这样的话,但她也知道这是实情,不要以为退休了就可以保平安了,他们医院家属院也有被下放的,而且,有一户人家的下放让她和丈夫担忧了很多人天。

    这一户人家的男主人已经从退休了,原来是医院外科的主任,人称柳一刀,做手术水平非常高,年轻的时候曾留洋深造,就是因为最后一点他被下放了。

    别忘了她和王稼轩年轻的时候都曾出国留学。

    老两口为此吓得都不太敢出门,后来还是王稼轩写信很弟弟求助,一问才知道王桂生已经以前打好了招呼,本来按照王稼轩的条件,板上钉钉是要被下放的至此,老两口才明白了,为什么王桂生之前一再嘱咐他们千万不要去农场。

    本身就有问题,再沾上已经被押送进去的儿子,的确很容易出事儿。

    曹丽娟撇了撇嘴,说道,”冯院长那人就那样年轻的时候就爱表现不然就凭他,那半吊子水平能当院长“

    “别说这些没用的了,你要是惦记孩子,去看一趟倒也不是不行,别的就算了,多准备些吃食给他们”

    曹丽娟颇有些意外,惊喜道,“好啊,那咱们什么时候去啊”

    王稼轩一愣,冷声说道,“文广和她已经离婚了,我是不会去的还是让季家小子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六零年代好妈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雪上一枝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雪上一枝刀并收藏六零年代好妈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