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第一百零八章 (1/2)
回府之后, 谢修独自愣神到半夜才歇下,第二日便让大伴去请李阁老傍晚一起用膳。
如往常一样, 李阁老把家仆近日收集的几种花草一并带来了端王府。
递给端王时,发现谢修接过后没有细看,就让太监收下了。
这细微的反常举止, 足以让李阁老敏锐地意识到要变天了。
但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 坐下后, 照常考较一番谢修的功课。
上菜后,师生二人便陷入沉默,开始认真吃饭。
这是李阁老定下的规矩,有客时,可以言语招待,私下吃饭时,必须要专心致志。
专心的判断标准,是能够心无旁骛地品尝每一口食物味道。
只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习惯, 长期修习, 也能拂去心中的浮躁。
坚持了近七年, 谢修几乎每次吃饭,都能保持平静的状态, 可今日却无论如何都食不知味。
“实在有要紧的事,就请殿下先放下碗筷, 说完再用膳。”李阁老先搁下了碗筷, 和蔼地注视谢修。
谢修也放下碗筷, 耷拉着脑袋, 目光却不敢去看李阁老。
他心里有一个想法,很想说出来,但他觉得李阁老不会喜欢这个想法。
谢修很难理解旁人的心情,说话时多半也不会去考虑别人怎么想,可今日不一样,他要违背从前给李阁老的承诺。
“先生会生我的气吗”谢修低着头紧张地询问。
李阁老也不问他何出此言,便平静而坚定地回答“不会。”
“如果我违背从前的约定呢”
“那请告诉老夫殿下的苦衷。”
“任何苦衷,您都可以接受吗”
“老夫会为殿下判断是非对错,但不会干涉殿下的决定。”
“也不会生气吗”
李阁老笑了“您从前不会要求旁人回答同一个问题两次。”
谢修抬起头,看向李阁老,鼓起勇气道“我想请先生辅佐六哥当储君。”
以为话说出来就会挨骂,却没想到李阁老依旧面色和蔼地注视他,淡然询问“殿下有何苦衷”
谢修藏在桌底的双手紧握成拳,小声回答“先生,我不懂政务,让我省下时间多造些器具,比当储君更能造福百姓。”
李阁老道“殿下可以把政务都交给老夫。”
谢修垂眸忧伤道“那样太劳累先生了,我舍不得。”
李阁老沉默地注视着这个自己照料了八年的孩子,许久,温声开口“殿下是否心意已决”
谢修缓缓点点头。
“殿下还有其他要事吗”
谢修迅速摇摇头。
李阁老斩钉截铁道“好,那就请殿下继续用膳,把心思都放下。”
谢修惊讶地抬起头“先生答应了”
李阁老抬头看他“老夫接受殿下放弃储位的决定,至于往后该辅佐谁,老夫说了不算,殿下说了也不算,所以不必多想。”
谢修疑惑地歪头“那谁说了才算呢”
“现在还说不得。”李阁老严肃道“殿下选择在此刻退出,或许是天意庇护,这场风雨雷鸣,我师生二人,已经为他遮挡了七年,您是时候功成身退了。”
谢修茫然看着李阁老。
李阁老冲谢修慈爱地笑了笑“进食吧殿下,饭菜要凉了。”
之后两个月,朝廷又有了几处官职任免变动,多是因为罗州之战与鞑靼进犯两起事件的赏罚论处。
如果说之前把两位阁员调离内阁,只是为了敲打一下徐阁老,那么这两个月内接连调换礼部和工部高官,就显然是打算连着燕王一起论罪了。
罗州之战速战速决的命令,是皇帝自己下达的,燕王本以为皇帝不会明着拿徐阁老撒气,没想到,瀚州那个该死的守将薛琦,居然是通过徐阁老门生的门路爬上去的。
这么一来,皇帝就有了足够的理由整治整个燕王集团。
燕王内部人心惶惶,皇帝那头又暂时停下了动作。
风雨欲来的平静持续了五日,提心吊胆的燕王们竟然等来了立太子诏。
被立为太子的不是燕王也并非端王,竟然是“扶危救国的皇九子翎王”谢夺。
诏书在朝会上宣读完毕后,韩皎惊呆了。
立太子诏颁布时间竟然比原著提前了六年多。
太突然了。
原著中谢夺成为太子时,端王已经落败了,而此刻,皇帝只是打压了一小批燕王,就忽然立谢夺为储,难道不怕两齐心协力跟他斗
韩皎惊得脸都白了。
然而,他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朝堂上虽然陷入一阵惊愕的沉默,但很快,以李阁老为首的端王最先俯首,
如往常一样, 李阁老把家仆近日收集的几种花草一并带来了端王府。
递给端王时,发现谢修接过后没有细看,就让太监收下了。
这细微的反常举止, 足以让李阁老敏锐地意识到要变天了。
但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 坐下后, 照常考较一番谢修的功课。
上菜后,师生二人便陷入沉默,开始认真吃饭。
这是李阁老定下的规矩,有客时,可以言语招待,私下吃饭时,必须要专心致志。
专心的判断标准,是能够心无旁骛地品尝每一口食物味道。
只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习惯, 长期修习, 也能拂去心中的浮躁。
坚持了近七年, 谢修几乎每次吃饭,都能保持平静的状态, 可今日却无论如何都食不知味。
“实在有要紧的事,就请殿下先放下碗筷, 说完再用膳。”李阁老先搁下了碗筷, 和蔼地注视谢修。
谢修也放下碗筷, 耷拉着脑袋, 目光却不敢去看李阁老。
他心里有一个想法,很想说出来,但他觉得李阁老不会喜欢这个想法。
谢修很难理解旁人的心情,说话时多半也不会去考虑别人怎么想,可今日不一样,他要违背从前给李阁老的承诺。
“先生会生我的气吗”谢修低着头紧张地询问。
李阁老也不问他何出此言,便平静而坚定地回答“不会。”
“如果我违背从前的约定呢”
“那请告诉老夫殿下的苦衷。”
“任何苦衷,您都可以接受吗”
“老夫会为殿下判断是非对错,但不会干涉殿下的决定。”
“也不会生气吗”
李阁老笑了“您从前不会要求旁人回答同一个问题两次。”
谢修抬起头,看向李阁老,鼓起勇气道“我想请先生辅佐六哥当储君。”
以为话说出来就会挨骂,却没想到李阁老依旧面色和蔼地注视他,淡然询问“殿下有何苦衷”
谢修藏在桌底的双手紧握成拳,小声回答“先生,我不懂政务,让我省下时间多造些器具,比当储君更能造福百姓。”
李阁老道“殿下可以把政务都交给老夫。”
谢修垂眸忧伤道“那样太劳累先生了,我舍不得。”
李阁老沉默地注视着这个自己照料了八年的孩子,许久,温声开口“殿下是否心意已决”
谢修缓缓点点头。
“殿下还有其他要事吗”
谢修迅速摇摇头。
李阁老斩钉截铁道“好,那就请殿下继续用膳,把心思都放下。”
谢修惊讶地抬起头“先生答应了”
李阁老抬头看他“老夫接受殿下放弃储位的决定,至于往后该辅佐谁,老夫说了不算,殿下说了也不算,所以不必多想。”
谢修疑惑地歪头“那谁说了才算呢”
“现在还说不得。”李阁老严肃道“殿下选择在此刻退出,或许是天意庇护,这场风雨雷鸣,我师生二人,已经为他遮挡了七年,您是时候功成身退了。”
谢修茫然看着李阁老。
李阁老冲谢修慈爱地笑了笑“进食吧殿下,饭菜要凉了。”
之后两个月,朝廷又有了几处官职任免变动,多是因为罗州之战与鞑靼进犯两起事件的赏罚论处。
如果说之前把两位阁员调离内阁,只是为了敲打一下徐阁老,那么这两个月内接连调换礼部和工部高官,就显然是打算连着燕王一起论罪了。
罗州之战速战速决的命令,是皇帝自己下达的,燕王本以为皇帝不会明着拿徐阁老撒气,没想到,瀚州那个该死的守将薛琦,居然是通过徐阁老门生的门路爬上去的。
这么一来,皇帝就有了足够的理由整治整个燕王集团。
燕王内部人心惶惶,皇帝那头又暂时停下了动作。
风雨欲来的平静持续了五日,提心吊胆的燕王们竟然等来了立太子诏。
被立为太子的不是燕王也并非端王,竟然是“扶危救国的皇九子翎王”谢夺。
诏书在朝会上宣读完毕后,韩皎惊呆了。
立太子诏颁布时间竟然比原著提前了六年多。
太突然了。
原著中谢夺成为太子时,端王已经落败了,而此刻,皇帝只是打压了一小批燕王,就忽然立谢夺为储,难道不怕两齐心协力跟他斗
韩皎惊得脸都白了。
然而,他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朝堂上虽然陷入一阵惊愕的沉默,但很快,以李阁老为首的端王最先俯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