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了。得考完童试,他才能进宫见阳阳。

    等到午时,王夫人把王胖胖叫了起来。

    王胖胖的妹妹从曾家回来了,见她哥哥回来了,心里非常高兴,一直拉着她哥哥问县试。虽然她才两岁不懂县试是什么,但是她好奇。

    等到下午,曹许就来找王胖胖。

    “果然被殿下料中了,你早早就交了卷。”

    “太简单了,我两个时辰不到就写完了。”王胖胖问道,“殿下怎么样?”

    “殿下很好。”

    “我想回东宫了。”

    “等你考完童试就能回去。”曹许笑着说道,“对了,差点忘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苏轼有儿子了。”

    “真的假的?”

    三年前,苏轼申请调到杭州。没多久,他家里就安排他和他的青梅竹马成亲。

    苏轼成亲的时候,曹许和王胖胖还特意去喝了喜酒。赵旸因为身份的问题,曹皇后和宋仁宗不放心他出远门,他就没去喝喜酒。

    去年六月份,苏轼的妻子怀有身孕。

    苏轼第一时间就写信跟赵旸分享了他当爹的喜悦。

    赵旸替他高兴,送了不少东西给他。

    他还跟苏轼他们说过,他以后要做他们孩子的干爹。苏轼他们当然巴不得。

    苏轼还让赵旸给他的孩子取名。

    赵旸觉得这是苏轼的第一个孩子,应该由他自己取或者由孩子的祖父起,他取的话就不太合适。

    等苏轼再生一个孩子,他再给这个孩子取名字。

    去年,还有一件喜事,那就是苏辙成亲了,娶的是史家娘子。

    沈括忙着四处游历,暂时没时间,也没有心思娶妻生子。

    除了苏轼和苏辙成了亲,赵旸身边的其他人并没有成亲。

    福康公主的亲事至今还没有定下来。

    这三年,曹皇后给福康公主安排了不少婚事,但是宋仁宗总是嫌弃这个不好,嫌弃那个不好,导致福康公主一直没有定亲。

    今年,福康公主十八岁了,算是大姑娘了。换做在别人家,就算十八岁没嫁人,但是亲事肯定定好了。不过,她是公主,哪怕二十八岁没有定亲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她对于自己没有定亲一事也不在意,更不着急。

    高滔滔也没有定亲。去年,她及笄了,有不少人给她说亲,但是她都没有同意。不过,她没有资格像福康公主那样任性。

    高家决定在今年考中的进士中,挑选一个做女婿。

    高滔滔不是公主,她的夫君可以参政。她对她未来的夫婿只要一个要求,不许纳妾。所以,她要找一个寒门贵子。

    “真的,一个大胖小子,把苏轼高兴坏了。”曹许看了苏轼写给赵旸的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当爹的喜悦。

    “可惜了,我要考科举,不然我们可以去杭州看看。”王胖胖也替苏轼开心。

    “只怕我们这几年都不能去杭州看苏轼的儿子了。”曹许看了一眼王胖胖,一脸深意地说道,“等你考完殿试,我们就要准备去北境了。”等去了北境,一年半载是回不来的。

    “这倒是,不过我们到时候说不定能看到苏辙的儿子。”苏辙在北境,并且一直在等着他们。

    “肯定能看到。”

    曹许又跟王胖胖聊了一会儿,才回东宫。

    此时东宫里的赵旸,正在和折筠下棋。

    就在前不久,宋仁宗下旨给赵旸和折筠赐婚。

    在宫里待了七年,折筠终于成为正式的太子妃。

    等到赵旸十六岁成年,他们两个届时就会成亲。

    “我又输了。”折筠娇嗔地瞪了一眼赵旸,“殿下,你就不能让我赢一把吗?”

    “让你赢有意思吗?”赵旸的棋艺在空净大师的调|教下越发精湛,别说折筠不是他的对手,就是晏殊他们那些有才华的大臣都不是他的对手。至于曹皇后和宋仁宗他们,早就不是赵旸的对手。“对你,我已经手下留情了。”

    折筠当然知道,“殿下,跟你下棋真的太打击人了。”

    读书就不说了,就说琴棋书画,殿下学的非常好。无论她怎么努力学,都赶不上殿下。

    说实话,待在殿下的身边,真的会让人自行惭愧。

    她这些年来,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好,配不上殿下,很是自卑。不过,殿下却说她做的很好,还让她不要追赶他,让她做自己。

    “你可以找姐姐下棋。”赵旸坏笑道,“跟她下棋,你就能找回信心。”

    “殿下,公主要是听到你这么说,一定会生气的。”虽然她比不上殿下,但是能比得上公主。殿下总是让她和公主比。

    “我怕她生气吗?”这几年,他姐姐的脾性越来越大了,都怪爹爹和嬢嬢他们太宠她了。

    说到福康公主,得提起一个人,那就是李玮。

    两年前,李玮病故了。

    他的死法很……丢人。他不是真的病死的,而是马上风死的。

    为了寻求刺激,他吃了猛药,然后把自己给弄死了。

    年纪轻轻死于马上风,真的非常丢脸。

    哪怕宋仁宗看重李家,李家的名声也因为李玮毁了。

    也因为这件事情,李国舅觉得没有颜面待在汴京城,带着一家人回了老家。

    无论宋仁宗怎么挽留,李国舅坚持回老家。宋仁宗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他。

    李玮一死,历史上福康公主的悲剧将不会发生。

    “殿下,科举考试结束后,你是不是要去北境?”

    “是,怎么了?”

    “我可以跟你一起去吗?”

    “你去做什么?”

    折筠很想说“我去帮你”啊,但是话到嘴边没有说出来,因为她心里清楚,她就算跟着殿下一起去了北境,她也帮不上殿下,甚至还会倒帮忙。

    “我……”

    “我会平安回来的。”赵旸微微对折筠笑了笑,“你在宫里等我回来。”

    折筠重重地点了下头:“我相信殿下一定能平安回来。”

    见时候不早了,折筠没有在东宫久待,回坤宁宫了。

    她刚离开,曹许就回到东宫,把王胖胖提前交卷一事跟赵旸说了。

    赵旸听了后,笑道:“说不定胖胖能考中小三元。”

    如果王胖胖在县试、府试、院试上都考了第一名,那就考中了小三元。

    有小三元,自然还有□□。

    在乡试、会试、殿试上都考中了第一名,那么就考中了□□。

    三年前,童试就开考了,不过并没有人考中小三元。

    “以胖胖的才学,说不定真的能考中小三元。”

    “考中小三元不难,考中□□才难。”赵旸笑道,“也不知道胖胖有没有幸考中六元。”

    “六元?”曹许大吃一惊,“这不可能吧。”

    “虽然可能性不大,但是也不是不可能。”赵旸也是刚才想到考中六元一事,“如果胖胖真的考中了六元,将会是大宋第一个六元及第的状元。”

    “我还是觉得不太可能。”虽然曹许也希望王胖胖能考中六元,但是太难了。

    “我就说说,你不要跟胖胖说,我可不想给他增加压力。”

    曹许点了下头,随后又说道:“殿下,如果你去考科举,说不定能考中六元。”

    “我?”赵旸惊了下,随即摇摇头说,“我可比不上胖胖。”在读书这方面,他真的比不上王胖胖。不过,王胖胖却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你行。”对赵旸,曹许一向蜜汁自信。

    赵旸摇摇头,没有再说这个话题,说起赵宗实的事情来。

    两年前,赵宗实成亲了,娶的是他郡王妃母族的一个姑娘。

    赵宗实本来还想求娶高滔滔,但是宋仁宗和曹皇后都不愿意他娶高滔滔,他只好放弃。

    说来也奇怪,除了求娶高滔滔一事,赵宗实这几年非常老实,没有做过任何一件特殊的事情,但是赵旸对他还是不太放心。

章节目录

大宋皇太子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七年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年玉并收藏大宋皇太子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