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才翻日历,决定拜师在三日后,说了一下私塾的规矩,然后叫弟子过来和他们说需要准备一些什么。
从张秀才家出来,齐老爷就说要请客去酒楼吃一顿,他算是看出来了,他儿子以后还有得要靠陵哥儿,刚才张秀才考核的时候,陵哥儿明显地让着俊哥儿,他教他们的字,简单的他都不说,让给俊哥儿说。
自家傻儿子和人家这一比,真是个铁憨憨,晕头转向走一遭,这往后怕有的麻烦陵哥儿。
成功进了私塾,两位爹爹忍不住点了一壶酒,好好吃上一回。也无怪两人如此紧张,这张秀才的私塾并不好进,张秀才很是硬气,若孩子顽劣不堪、毫无资质,他不会收的,就有好些富商家的孩子被宠坏了,送进了私塾都被张秀才退回去。
沈全捎了个信告诉家中孩子读书的事情,夫妻两对儿子入学非常郑重,除了束脩和肉,一般还会再准备一些别的,看上去隆重一些,希望夫子能多教导一下孩子,和现代人送礼一个性质。
他们家条件有限,也无需同别人家比,尽自己所能,他们准备了一副蹄膀、几条鱼干,不懂风雅,还是觉得食物最为实在。
拜师礼前一天,方氏就和顾客人说明日有事情不来出摊了,儿子拜师礼这么重要的事情,她可不能缺席。
当天一家人都收拾得体面,方氏决定带三妞去,上回去齐府,三妞胆子太小,到底还是世面见少了。
一家人到张秀才家,当天一起拜师的还有一个孩子,三户人家一道来的,观礼的还有张秀才的弟子们。
先是拜孔子像,然后师傅师母坐上方,三个弟子跪下听训,然后献上敬师礼,整个拜师礼算是结束了。
沈陵几个留下来开始上课了,张秀才这边按照每个学生的进度分,像他们刚进来也没用基础的就是启蒙班,中阶班是有些基础,学了一两年的,不过看年龄,能够学到十多岁的不多,只有三四人,他猜测这些人是要走科举的,大部分只是为了念个书认个字。
沈陵所在的启蒙班有五个人,在一间小屋子里,每个人都有一个小桌子,可以摆放书本和笔墨纸砚,同他们一道拜师的叫张伯礼,和张秀才家沾亲带故。三个人中,齐家是显而易见最有钱的,张伯礼家应该也不差,父母瞧着是做体面活的。
当然沈陵并不觉得家境差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读书的时候是相对比较纯粹的,成绩更重要,就像前世上学的时候,大家更关注成绩好的同学,不会过分关注家境。
刚开始也不是张秀才来教他们,而是他们的师兄,来教他们背三字经,然后张秀才会来检查他们没用好好背,背不好,就是板子伺候。
开始几天,齐子俊几乎每天都会挨板子,好在齐老爷在家里给他做过心理预设,他也怕张秀才,每天回去都是蔫蔫的,沈陵只能多鼓励他,齐子俊可能也发现不上学是不可能的,习惯之余也认真了许多。
沈陵会刻意放缓一下进度,现在这样的难度对他来说肯定是小儿科,但他不想被人认为是神童,一旦大家对他的期望高了,如若后面他并无天赋,岂不是伤仲永,这和话不能说太满是一样的。
他还算乖觉,任务都是乖乖完成,张秀才对他颇为满意,会背三字经以后,张秀才开始给他们上课了,教他们写字,然后进行讲解。
现在大家的差别还不是很大,毕竟年纪也小,沈陵可以看得出来张秀才对张伯礼最为关注,起先以为是因为张伯礼和他有亲故,后来发现,是因为张伯礼的父母对他的学业非常关心,时常上门和张秀才探讨,张伯礼每天回去父母都会看着他读书练字,他比沈陵齐子俊都大,但也才七岁。
沈陵是每天早上悬挂重物练臂力,沈全给他做了个沙盘,他每天就在沙盘上练字,每天早上和方氏一道起来,他背书方氏做饭,昏暗的环境里沈陵不会看书的,古代又没眼镜,如果近视了,一辈子都只能模模糊糊,可不得好好保护眼睛。
“铁娃娘,诶呦,可算是在了,如今找你们真是不容易。”大虎奶奶碰着出完摊回来的方氏,话中带话。
方氏擦了擦额头汗,虽是阳春三月,可天天围着火炉,热得很,笑着说“大虎奶奶,怎么了是有什么事吗”
大虎奶奶靠在门边上,道“就是和你们说一下,下个月这房租得涨价了,得多给我一贯钱。”
一下子涨两百五十文,方氏倒吸一口气,道“大虎奶奶,怎么突然就涨价了咱之前不是”
大虎奶奶打断道“诶呦,铁娃娘,其实本来年前就该涨了,我瞧着你们也不容易,想想算了年后再同你们说吧,你四处去打听打听,都在涨价呢。”
我合该感谢感谢你是吧,方氏心里头憋屈,面上带着僵硬的笑容。
年前他们交了一回房租,一次交了三个月的。那大虎奶奶就爱提前收房租,怕他们跑了似的。
“城里头啥不涨价啊,你看这猪肉涨吧,布料爷贵了,房租我也很久没涨了,铁娃娘,你现在烧饼生意这么好,都送你家铁娃去读书了呢,我这点房租算得了什么。”大虎奶奶酸溜溜地说道,眼睛在方氏的小推车上打转。
方氏不愿同她多说,心里头火燎燎的,道“大虎奶奶,先不同你说了,等我家当家的回来了,我同我家当家的说一下。”
便推着车走了,大虎奶奶翻了个白眼“还送孩子去读书呢,真以为是神童讷,抠门精。”
转个身被自家的门槛给绊着了,骂骂咧咧地进了屋。
沈全现在和沈陵差不多时候回来,沈全
从张秀才家出来,齐老爷就说要请客去酒楼吃一顿,他算是看出来了,他儿子以后还有得要靠陵哥儿,刚才张秀才考核的时候,陵哥儿明显地让着俊哥儿,他教他们的字,简单的他都不说,让给俊哥儿说。
自家傻儿子和人家这一比,真是个铁憨憨,晕头转向走一遭,这往后怕有的麻烦陵哥儿。
成功进了私塾,两位爹爹忍不住点了一壶酒,好好吃上一回。也无怪两人如此紧张,这张秀才的私塾并不好进,张秀才很是硬气,若孩子顽劣不堪、毫无资质,他不会收的,就有好些富商家的孩子被宠坏了,送进了私塾都被张秀才退回去。
沈全捎了个信告诉家中孩子读书的事情,夫妻两对儿子入学非常郑重,除了束脩和肉,一般还会再准备一些别的,看上去隆重一些,希望夫子能多教导一下孩子,和现代人送礼一个性质。
他们家条件有限,也无需同别人家比,尽自己所能,他们准备了一副蹄膀、几条鱼干,不懂风雅,还是觉得食物最为实在。
拜师礼前一天,方氏就和顾客人说明日有事情不来出摊了,儿子拜师礼这么重要的事情,她可不能缺席。
当天一家人都收拾得体面,方氏决定带三妞去,上回去齐府,三妞胆子太小,到底还是世面见少了。
一家人到张秀才家,当天一起拜师的还有一个孩子,三户人家一道来的,观礼的还有张秀才的弟子们。
先是拜孔子像,然后师傅师母坐上方,三个弟子跪下听训,然后献上敬师礼,整个拜师礼算是结束了。
沈陵几个留下来开始上课了,张秀才这边按照每个学生的进度分,像他们刚进来也没用基础的就是启蒙班,中阶班是有些基础,学了一两年的,不过看年龄,能够学到十多岁的不多,只有三四人,他猜测这些人是要走科举的,大部分只是为了念个书认个字。
沈陵所在的启蒙班有五个人,在一间小屋子里,每个人都有一个小桌子,可以摆放书本和笔墨纸砚,同他们一道拜师的叫张伯礼,和张秀才家沾亲带故。三个人中,齐家是显而易见最有钱的,张伯礼家应该也不差,父母瞧着是做体面活的。
当然沈陵并不觉得家境差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读书的时候是相对比较纯粹的,成绩更重要,就像前世上学的时候,大家更关注成绩好的同学,不会过分关注家境。
刚开始也不是张秀才来教他们,而是他们的师兄,来教他们背三字经,然后张秀才会来检查他们没用好好背,背不好,就是板子伺候。
开始几天,齐子俊几乎每天都会挨板子,好在齐老爷在家里给他做过心理预设,他也怕张秀才,每天回去都是蔫蔫的,沈陵只能多鼓励他,齐子俊可能也发现不上学是不可能的,习惯之余也认真了许多。
沈陵会刻意放缓一下进度,现在这样的难度对他来说肯定是小儿科,但他不想被人认为是神童,一旦大家对他的期望高了,如若后面他并无天赋,岂不是伤仲永,这和话不能说太满是一样的。
他还算乖觉,任务都是乖乖完成,张秀才对他颇为满意,会背三字经以后,张秀才开始给他们上课了,教他们写字,然后进行讲解。
现在大家的差别还不是很大,毕竟年纪也小,沈陵可以看得出来张秀才对张伯礼最为关注,起先以为是因为张伯礼和他有亲故,后来发现,是因为张伯礼的父母对他的学业非常关心,时常上门和张秀才探讨,张伯礼每天回去父母都会看着他读书练字,他比沈陵齐子俊都大,但也才七岁。
沈陵是每天早上悬挂重物练臂力,沈全给他做了个沙盘,他每天就在沙盘上练字,每天早上和方氏一道起来,他背书方氏做饭,昏暗的环境里沈陵不会看书的,古代又没眼镜,如果近视了,一辈子都只能模模糊糊,可不得好好保护眼睛。
“铁娃娘,诶呦,可算是在了,如今找你们真是不容易。”大虎奶奶碰着出完摊回来的方氏,话中带话。
方氏擦了擦额头汗,虽是阳春三月,可天天围着火炉,热得很,笑着说“大虎奶奶,怎么了是有什么事吗”
大虎奶奶靠在门边上,道“就是和你们说一下,下个月这房租得涨价了,得多给我一贯钱。”
一下子涨两百五十文,方氏倒吸一口气,道“大虎奶奶,怎么突然就涨价了咱之前不是”
大虎奶奶打断道“诶呦,铁娃娘,其实本来年前就该涨了,我瞧着你们也不容易,想想算了年后再同你们说吧,你四处去打听打听,都在涨价呢。”
我合该感谢感谢你是吧,方氏心里头憋屈,面上带着僵硬的笑容。
年前他们交了一回房租,一次交了三个月的。那大虎奶奶就爱提前收房租,怕他们跑了似的。
“城里头啥不涨价啊,你看这猪肉涨吧,布料爷贵了,房租我也很久没涨了,铁娃娘,你现在烧饼生意这么好,都送你家铁娃去读书了呢,我这点房租算得了什么。”大虎奶奶酸溜溜地说道,眼睛在方氏的小推车上打转。
方氏不愿同她多说,心里头火燎燎的,道“大虎奶奶,先不同你说了,等我家当家的回来了,我同我家当家的说一下。”
便推着车走了,大虎奶奶翻了个白眼“还送孩子去读书呢,真以为是神童讷,抠门精。”
转个身被自家的门槛给绊着了,骂骂咧咧地进了屋。
沈全现在和沈陵差不多时候回来,沈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