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灶台,就一个柜子一张八仙桌,柴火堆放都很困难,这两间屋子是隔壁的大虎家隔出来的,沈全和方氏租下来的,一家人就拥挤得住在这两间屋子里。

    沈陵当初刚毕业,就被招进了研究所,谁知道碰上个那样的组长,命都给炸没了,还炸到了个历史上都没有的朝代,叫文朝,沈陵现在迫切想要一本史书,看个究竟。

    思及此,沈陵更坚定要读书的心,在古代只有读书一条出路,他必须想办法读书,想想一个理科生从此要和之乎者也打交道,沈陵又有些绝望。不过如今的问题是,该如何读上书,没有义务教育的年代连读个书都成问题。

    沈全夫妇完全是没考虑过送他去读书,这一段时间不管他怎么表现出对读书的喜欢,他们都没当真过。

    他坐这儿发呆,家里的两个女人已经利落地把桶刷干净,把衣服洗好晾好,开始做午饭了,午饭也是极其简单,基本上都是粗粮,当饱,最多炒两个菜,今天方氏切了一点腌肉,和菜一起炒,菜和饭都分出了一部分,沈陵知道这是要给沈全送过去的。

    他们一家能在城里过下来全靠沈全,沈全是一家茶馆的掌柜,因为年轻的时候机灵,做伙计的时候跟着一个账房先生识了点字,因为人厚道,现在茶馆里做掌柜,一个月能拿一两多银子,偶尔还有大客人的打赏,在乡下人看起来是高收入,在城里勉强安生。

    方氏把碗都装进一个篮子里,三妞就很自然地接过篮子,知道要去干什么。

    沈陵站起来“我也要去。”

    方氏刚想说你去什么,想想这一段时间拘得他紧,他乐意去便让他去吧,叮嘱道“带好铁娃,去了就回来。”

    三妞忙点头,牵上沈陵的手,带他出门了。

    这个朝代市和坊已经开始混合了,不少都是后面住人,前面开店,不过茶楼一般不行,茶楼多是两层,大多在热闹的街市或者傍水的好地段。

    如今天气渐暖,度过了寒冬,城里大街小巷也更热闹,沈全所在的茶馆在县城最热闹的一条街上,路上碰到不少认识的熟人。

    “三妞和铁娃给你们爹送饭呐,真乖哩”

    三妞冲着人腼腆一笑,本想低下头,想起方氏的叮嘱,讷讷道“张叔叔。”

    沈陵跟着认人,盯着人瞧,也跟着喊道“张叔叔。”

    那人见这小的倒是不怯,比那大的还大气,不知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怎么的,不怕生的男娃瞧着虎头虎脑就是招人喜欢,逗他“你认得我吗”

    沈陵很诚实地摇摇头。

    三妞提醒道“上次和爹一起喝酒的张叔叔。”

    恰好经过一个卖糖葫芦的,张叔叔拦下他,拿了两根糖葫芦,弯下腰,递给姐弟两“拿好了,快去给你们爹爹送饭吧。”

    “谢谢张叔叔。”三妞还在犹豫中,沈陵已经接下了,飞快地说道。

    张叔叔拍了拍他的小脑袋,暗叹,果然还是男娃子机灵。

    三妞才接下,羞涩的笑容中有着几分喜悦,姐弟两都拿着糖葫芦走了,三妞没有手牵沈陵了,看着糖葫芦咽口水。

    走近茶楼,就能听到说书的声音,这条街上茶楼还不少,各种说书的声音传来,沈全所在的茶楼叫雨润茶楼,他们这儿是建康府下面的一个县城叫建业县,沈陵猜测可能是建邺区雨花台区这些周边区,他对南京不太了解,但也知道南京老市区应该是秦淮区鼓楼区,按照现在的城市发展,估计也不可能有后世那两个区这么大。

    茶楼上说着书,沈全在给人算账,看到姐弟两也就瞟了一眼,继续和客人说,三妞把篮子放里面的小桌上,准备带弟弟走,沈陵站着不动。

    沈全笑着说“刘老爷,您看看这账对不对,这个月一共来了十二回,都点的碧螺春,是二十文,四回加了瓜子,三回加了花生米,瓜子三文钱,花生米四文钱,您瞧瞧对不”

    穿着藏青色长衫绣青竹花纹的男人看了几眼,道“沈掌柜你放心算,我信得过你。”

    “好嘞。”沈全拿出算盘,开始打“二十文,十二天就是”

    沈全还没算完,沈陵开口道“二百六十四文。”

    沈全这算到一半,被他这打断了,瞪了他一眼,眼神示意三妞把他给带走。

    三妞捏着沈陵的手一紧,沈陵不肯,低声道“铁娃,乖,咱回家了。”

    刘老爷才看到下面的小沈陵,也不恼,饶有兴趣道“沈掌柜,这你家小儿子啊这嘴巴鼻子像你,长得怪机灵的。”

    沈全堆笑,夹杂着几为父亲的欢喜,看了一眼这俩孩子,谦虚道“机灵什么呀,就一皮小子。还不快回去,要吃饭了还买糖葫芦”

    沈陵可不怕他,看三妞这紧张的样子,道“张叔叔给我们的。”

    沈全想哪个张叔叔,眼前还有客人,忙打发道“快回去。”

    “爹爹你快算。”沈陵还是不肯走,三妞都急了,想抱他走,被沈陵给躲过了。

    沈全便低头不理他们,专心打算盘,打完算盘,呆滞了几秒钟,狐疑的目光从沈陵身上划过,道“刘老爷,两百六十四。”

章节目录

功名路(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沈桑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沈桑榆并收藏功名路(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