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更加惊恐,混乱之下重又推搡起来,军警趁机拷走了不少维持秩序的工人,还有赶来支援的市民被击中头颅,立时倒下。

    暴力机器对手无寸铁的劳动者痛下毒手。

    工人组织立刻疏散人群,同学们在混乱中挤挤挨挨,也差点跌倒,心惊肉跳地避开胡乱打人的军警,躲到了巷子里。

    地上躺着呻吟的工人、市民,街上洒着鲜血。

    巷子里没任何人说话。

    他们只是要个道理,想要不被累死,想要正常的请假休息啊

    为什么、为什么啊

    是因为握枪的人不需要讲道理吗

    那么如果他们也握枪了呢

    陈翠兰一向是温和的人。

    但温和而慈仁的人,在看到如此景象,心里也有了滔天的怒火。

    她被那些淋漓的鲜血刺痛了双目,手紧紧攥着,下定了什么决心

    “明天我跟你们一起去接澳岛的代表。”

    内核层的景随人换,众人的视角跟着翠兰的视角变换。

    “这是”陶术、吴教授目露震惊,几乎是立刻判断出了内核层里正在发生的历史事件。

    其他对历史不是那么熟悉的资深者则纳罕道“这是哪一段风波”

    陶术道“这是六十年代港岛上发生的一段反英抗暴的事件。起因是在英国旧式殖民统治下,外国人和极少数大资本家盘踞港岛顶层,而群众陷在一潭死水的底层社会里,民众处处受压制。加上当时新中国早已成立,港岛民众盼望回归祖国已久。导火索有好几个,是当时高昂的物价,也是港英当局对港岛人民的暴政。

    而此时,隔壁的澳岛左派夺权成功,直接架空了葡萄牙殖民者,事实上夺回控制了澳岛。

    港岛底层受此鼓舞,新中国此时处于特殊时期,外交政策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动用了新中国在港岛的势力支持港岛同胞暴力夺权。”

    一个资深者道“啊,我想起来了,唉,左翼和工人擅自动用暴力反抗,太过激进,听说因此造成了太多暴力伤亡事件,所以这件事又被叫做暴动”

    “暴力”九娘忽然开口“是谁先动用暴力他们先出用军警、黑帮,镇压人民的正常要求。难道人民就不能还击”

    那个资深者被堵了一下,挠挠头“可是,那还可以谈判啊。”

    “那么,你没看到谈判的结果吗”九娘指着那被射中倒下的工人代表“弱者的道理,从不被放在心上。他们想和老细们讲道理,想和殖民者讲道理。但给他们的只有枪和棍棒。”

    “那、或者,忍耐一下,好好做工,把蛋糕做大就好”

    “要忍耐多久在这几十年间,猝死的那些苦孩子,那些被克扣工钱导致无法维生的,便活该去死吗”九娘似笑非笑,一字一顿“那你们的意见,和我父亲洞庭君,又有什么区别”

    资深者吭不出气来了。

    他们站在历史的下游可以指点江山,等亲眼看到了这个局面,却也一时哑口无言。

    他们说话间,内核层中场景似乎被按下了快进键般飞速变幻,不停闪烁。

    港岛一霎时风云变幻,工人、农民、学生、底层市民等各界许多团体联合起来反抗港英政府暴行,这件事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他们看到,红旗飘扬在数百年未归的游子街头。

    他们看到,忠于祖国的报纸上一叠叠地全是捷报,逼迫英国人释放无辜被捕的工人、各界爱国人士。

    他们看到,总督府里,英国驻港官员越来越不安,一封封密报雪花似的传回英国。

    他们看到翠兰的身影出没在街头,出没在报社,她形色匆匆,只时不时停下来看一眼逐渐在半空正大光明飞扬的五星红旗。

    那些逃到香港的资本家,国民党高官、人士、上层人士、精致小市民开始对逆转的局面心生畏惧,生怕自己的瓶瓶罐罐被砸烂,开始胆战心惊地想起了“分地”、“公有”这些会让自己跟底层贱人们一样呼吸街头空气的可怕词汇,开始立刻高呼停止“暴动”,要英国人出来遏制局面。

    但港岛背靠祖国,不是那些无依无靠的孤弱之地。

    而它的祖国,十几年前大败各国联军于朝鲜半岛,更是掀起了西方各国的红色浪潮。

    一条盘踞东方的红色巨龙,即使尚且瘦弱,已经谁也不敢轻应锋芒。

    即使是昔日号称日不落的英国人也已经做好了战略撤出港岛,至少是跟澳岛一样被全面架空的准备。

    时来天地皆同力,眼看局面势如破竹,一切却戛然而止。

    总督府。

    “唉,准备把那些关起来的红色知识分子、工人都放了吧。”英国驻港最高长官望着大半港岛上空飘扬的红旗,深觉无力回天。

    他正叹了口气,觉得自己回国要吃瓜落的时候,属下匆匆进门“总督阁下,大陆方面的秘密电报”

    报社地下室。

    陈翠兰坐在会里,却看到与会的人们个个面色凝重。

    主持人神色沉痛“这是上级的命令。怕我们冒进,暴露了大部分祖国的地下势力。”

    陈翠兰忍不住站起来,声音渐渐高了“可是,我们马上就要成功了啊”

    说什么怕他们暴露祖国的地下势力和在港布局,可是,既然已经倾巢而出,而且眼看即将功成,这个时候放弃,才是把已经显露的同志们送入港英枪口

    “这是上级的命令”

    主持会议的人重复,但声音也渐渐低了下去。

    在成功前主动放弃,他们怎么甘心

    大约是想起了在此过程里牺牲的工人、同仁。

    地下室里渐渐有了极不甘心与委屈的啜泣声。

    最后走出会议室的时候,女子面色黯然,双手紧攥,两眼闪烁泪花。

    天空阴云密布,她抬头看去,看到半城红旗被风吹得飒飒飘起。

    如此热烈,如此明艳。

    但风雨欲来,这些红旗又将被吹落几面

    大风卷来,忽地吹落了第一面红旗。

    陈翠兰追着那面红旗跑了很远,很远,终于看见它落入了海中。

    她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九娘站在不远处,静静看着哭得涕泪横流的陈翠兰。

    随后不久,果然风云直下。

    港英当局得知大陆方面决定放弃港岛如今局面,他们大喜过望,肆无忌惮地出动军警,将在反英抗暴当中暴露出了的亲大陆学校、报纸、公司全都封闭,大批红色知识分子、工人、各界人士被抓捕,元气大伤。

    曾经参与抗英者,被安上暴动罪,投入监狱,受尽折磨。

    从此后,港岛曾尽染红半岛的红旗,黯然失色,再不复此前景象。

    陈翠兰也是遭到牵连的其中一员,她原本光明的前途毁于一旦,学校被关闭,她被迫退学,被严密监控,禁止从事高任何地位稍高的工作。

    她是个倔强的女孩,没有叫苦,没有后悔,只是默默地推着小车,开始卖起炊饼。

    她苦度青春年华,眼睁睁看着港岛的未来也如那面落海的红旗一样,划向了不可知的未来。

    陶术看着内核层的景象,他是政治学博士,叹了口气

    “就在这一年后,港英政府终于知道畏惧民众的力量,他们开始着手改善民生,宣布开始洗脑赢心工程,并成立了心战室。以纸醉金迷迷惑青年人,大肆开办扶持极右报纸,操控教育体系,塑造极右舆论,丑化、污名化新中国、我党。而原本港岛占优势,占据舆论口与文化口的,却在这一年后元气大伤,被杀的杀,逃的逃,关的关。倾向大陆的左翼舆论式微。”

    “什么是洗脑赢心工程,什么是心战室”一个资深者问。

    陶术道“洗脑赢心工程是英美定的毒计,他们经过六七,深刻地知道意识形态的威力。于是想从心理底层去改造港人,以彻底西化他们。心战室就是洗脑赢心的主持机构,是一个纯英国人的隐秘机构。,专门以心理、社会心理学等前沿社会科学,引导、操纵港岛的社会舆论、文化氛围,教学路线等。”

    “因为六七之后的左翼式微,尤其是七八之后,基本上,左翼没有任何存在感了。整个港岛的文化、社科、教育路线,基本全被英美操纵把持。”

    陈薇倒抽一口冷气“就这样洗脑了三十年”

    陶术点头“不错,甚至一直到回归之后,英国人留下的这套机制还在运行。所以应该是洗脑了港人近五十年。”

    “甚至可以说,港岛与大陆离心离德的根源,祸起六七。”

    洗脑诛心近五十年的结果,就是港岛物是人非。

    九娘闻言却道“你这孩子倒有些脑子,说的还有些道理,只是少了两个字。”

    陶术已经有些猜到了九娘的真实身份,因此对她向前辈一样尊敬“您请说。”

    九娘道“不是祸起六七,而是祸起六七之败。”

    一语既出,资深者全都默然。陶术也哑然无言。

    澳岛成功了,左翼在回归前就实际把持了澳岛的主要职位,文化口舆论口,回归之后也自顺风顺水。

    但港岛却被中途叫停。甚至后续的大陆支持被撤回,以至于港岛左翼独力无支,风流云散。而英人再无阻碍地在港岛埋了近五十年地雷。

    而回归之后的港岛,又错信了港岛的资本家,国民党高官、人士、上层人士、精致小资。这些人对大陆何来的真心认同

    然而这些话不能说出来。陶术也只有默然。

    这时,内核层中的景象飞速滑动,时光荏苒,陈翠兰渐渐从青葱少女,青发成霜,两鬓斑白。

    老态龙钟的她,渐渐地只能卧病在床。

    而这时,她的孙女也长大了。

    坐在她床前说“祖母,我要去美国留学了。”

    曾经在英国看到过陈曼灵资料的王勇几人面露诧异,一眼就认出来

    陈翠兰的孙女,赫然就是陈曼灵,,网址,

章节目录

文学入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鹿门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鹿门客并收藏文学入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