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的安静。

    那位少年人刚要起身来和这对他早就注意到的父子俩感谢一番, 顺便结交一番;反应过来的其他人琢磨一下这父子两个的夸奖, 也明白这首诗词的立意之新颖, 真实的难能可贵, 纷纷跟着附和。

    “小友的切入点让吾等深思。”

    “如果当前的大清类似大唐的开元盛世, 那我们该怎么做要思考。”

    “文以载道乃文人的本分,不可或忘。小友的赤子之心, 让吾等惭愧。”

    “”

    一人一句,都是夸奖。那个年轻人更加害羞, 脸红红的,略带拘束地举手抱拳行礼一圈, 感激地回答“感谢诸位。”

    顿了顿, 专门对着一开始就认可他的父子两个行礼“感谢贤父子。”

    弘晙轻轻笑,对儿子扬眉示意。

    靠窗的几张桌子确实是“好位子”, 不光是视野好。一圈竹帘将他们的桌子和三楼的其他桌子隔开,窗台上一盆牡丹正在盛开,一片沉香在小巧的香炉里静静燃烧永琢本以为他阿玛要清净, 看到阿玛的暗示, 立马板着小胖脸起身。

    心里莫名欢喜,可还是端着他玛法的做派,很是“沉稳”地回答这位大哥哥“大哥哥不谢。大哥哥思维敏捷, 着眼点独到,殊为难得, 阿玛和我都喜欢。”

    大约五岁的小胖娃娃学着大人的严肃举止, 整个三楼的人都笑出来, 那位少年学子的眼神儿越发亲近,其他人也是安耐不住结交的心思。

    就听有人趁机高声问道“小公子可是读了书你来说一说,长恨歌和三吏三别的区别,做个裁判,好不好”

    裁判刚刚听着他们讨论得火热早就心痒痒的小永琢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不是争论,也没有高低之分,应该不应该,合适不合适的说法。”

    “从古至今的书本儿都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文以载道,一类是不怎么传统的文以娱情。都很好。阿玛经常说做事的时候认真,玩乐的时候也认真,享用美食美酒的时候更要认真”

    “好小公子说得好”

    永琢努力“板着脸”,可是不由地嘴角一挑;弘晙瞧着儿子开心的小模样,眉眼弯弯。

    其他人哈哈哈大笑,刚刚争论的脸红脖子粗的人都是“一笑泯恩仇”。

    要写现实可以写现实,比如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要写儿童可以写童心,比如那位“你偶尔可恶”先生的伊犁文化漫画图集;要写才子佳人、皇家风流的故事那也有这就是一支笔的可爱之处。

    一时间三楼的讨论话题一变,又开始讨论这些年新出的写作题材,比如有外国年轻人和大清年轻人的国际爱恋,比如海外冒险故事,接着又不知道怎么说到当年大清国的第一次出海。

    弘晙一派安然,永琢听他们说起九爷爷,更是竖起小耳朵,眼睛发亮恰好那些人也在琢磨怎么继续和他答话。

    透过竹帘隐约可见那位父亲摘了墨镜在专心品茶,而小娃娃则是端坐倾听的模样,有人就大着胆子问道“听小公子的口音不是当地人,可是第一次来苏州”

    永琢的大眼睛亮的好像小太阳,转身,正对他的方向回答“第一次。”

    对方更高兴“苏州的美食美景美人儿,喜欢不”

    “喜欢”只是他的年龄受限制,有些美食无法品尝。

    “小公子可有见过大海”

    “见过。大海很大,很蓝,喜欢。”

    “哎,见过大海好。小的时候就要去看看高山和大海。”

    “可别。还有人说小孩子应该去京城看看,哪有那个财力现在那些所谓的教育家很多都是空谈空论,一点儿不切合实际。不信,小公子你和伯伯们说说,你是为何去看大海”

    “因为阿玛喜欢,我也喜欢。”

    “听听,喜欢。喜欢。这次是重点。”

    三楼的人一时间又讨论起当前的儿童教育问题,反正文人嘛就是一张嘴巴,一支笔,吃吃喝喝伴随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爽快,痛快。

    刚刚那位当场写出来马嵬的少年郎听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问道“小公子学习过杜甫先生的三吏三别吗”

    永琢正一边听他们谈话,一边奋斗一碗桂花鸡头米,听出来少年郎的声音,咽下嘴里的香甜的汤水,站起来回答“没学过。去年台风上陆,福建沿海一片汪洋,我和阿玛都见过。”

    又是刹那的安静。

    去年冬天福建发生大灾,举国轰动,他们很多都有去救灾,几乎每个人都量力而行地捐献物资,听到小娃娃说他当时和他阿玛也在福建,顿时感觉关系亲近很多。

    一道骄傲且矜持的声音响起“我当时也领着儿子去了福建。我和我儿子说你若不努力读书做事出人头地,将来就是这些路边的乞丐中的一个。”

    众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痒痒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痒痒鼠并收藏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