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荫光着脚,脚下的白玉石地板冰凉冰凉地, 透过脚底心, 直达心脏, 一瞬间仿佛连血液都被冻住了。
这消息来得实在太过突然
穆子契先柳荫一步反应过来, 马上叫了常靖, “拿孤王的令牌,去太医署请御医过去瞧瞧, 快。”
柳荫回过神来, 忙梳洗更衣,然后同穆子契一起前往三府。
到了三府, 朦胧的月色之下, 朱红色的大门看上去暗沉沉地, 里头黑黢黢地,一片静谧, 从外边看,似乎与平常夏日的夜晚并无区别,只不过不论是沉闷的空气还是人们脸上的沉重, 都让人觉着不安,隐隐有种压抑的感觉。
管家打着灯笼在前头带路,柳荫和穆子契走在后头,抄手游廊、青石小径明明是走过无数遍的路,然而今天走起来, 却显得格外漫长灰蒙蒙地月光下, 小径两旁高大茂密的枝叶仿佛一个个巨大的鬼影, 随时都能向人伸出诡异的魔爪幽深而黑暗的夜,寂静地只余脚下窸窸窣窣的脚步声,还有树丛间那不知名的鸟儿凄厉的啼叫柳荫只觉得后脊背发凉,全身的汗毛孔都竖立起来了,不由自主地往穆子契身边靠过去。穆子契感受到她的恐惧,伸手揽住她的肩膀,另一只手紧紧握住她的手。他高大的身影,温热的身躯,抚慰了柳荫因恐惧而跳动的心脏,以及凉嗖嗖的脊背。
终于到了寿安堂,里头灯火通明,仆役小厮来往穿梭,但依旧很安静,每个人都井然有序地做着各自的事情,只是脚底下凌乱的步伐出道出了他们心中的惶惑。
宁老太君在三府,是基石一般的存在她如果去世,对三府,乃至整个柳氏家族,都将是一场灾难。
而这一切,似乎就连府中下人都感觉到了
门口挂着半旧的淡绿色竹帘,折射了烛光,看上去隐晦而又模糊。
紫鹊上前掀开帘子,柳荫和穆子契走进去。
到了内室,里头却是有些暗,只点了为数不多的几根蜡烛。老太君夜间睡觉不喜光亮,所以众人并不敢多点。
屋里头乌泱泱站了许多人,大房柳景泓、于氏,二房柳景泉、赵氏,四房薛元琴,还有柳培培和柳玉容姊妹俩个,全都已经到了。他们与三府府邸相连,自然脚程快些。
宁老太君的床边围了五六个大夫,忙着把脉开方子
众人都静静地等着,面上神情各异。
“见过王爷”
柳荫和穆子契走进去,坐在靠近门边太师椅上的柳景沐柳景泉兄弟俩站起身,对穆子契行礼,声音透着几分沉重,穆子契对他们挥挥手,轻声道了句“无需多礼”。
柳荫福身向他们行了一个家礼,然后便往女眷那边走去,到薛元琴身旁唤了一声“母亲”,薛元琴红着眼圈点头应了,柳荫又问“祖母怎么样了”薛元琴说“大夫正瞧着呢。”
柳荫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宁老太君,几个大夫轮换着在那儿把脉、交头接耳商议方子面上神情俱都十分凝重。
“前几日我来看祖母的时候,她精神头很好,还跟我说了许多话,连御医都说只要静心调养,来春定可痊愈,怎么突然就”柳荫疑惑地说道。
“可不是嘛”二房的赵氏压低了声音说道“今早我过来请安的时候也好好的,进了一碗粳米粥,还跟我说我们二房小厨房的银耳羹炖的好,烂烂的,她喜欢吃,我答应她老人家以后日日给她送过来的”赵氏说道最后,忍不住红了眼眶。
众人心中都有些狐疑,但又不好随意猜测什么。倒是宁氏,这个时候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看上去略有些紧张,可到底从容镇定。
那边柳景沐和柳景泉一直压低了声音在和穆子契说话,他们兄弟俩个脸上有悲戚之色,但更多的,是担忧。
如果宁老太君死了,他们就将面临二十七个月的丁忧,不但他们,柳景泓和柳景淼亦是如此。
也就是说,在这二十七个月里,柳家无人在朝为官。
柳家如今的情况本就江河日下,如此一来前路更是黯淡。尤其是柳景淼,眼下正得圣宠,可因为丁忧,他必须要辞去尚书左仆射一职,朝堂局势瞬息万变,将近三年的时间,之后情形会如何,谁都无法预料。
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走了,自然会有人顶上去,指不定到时候会怎么样呢
每个人各怀心事,心里头都沉甸甸的。
管家走进来,瞧了眼里头,到于氏跟前,小声说“大夫人,瞧着老太君的架势您看要不要将白事先备下,冲一冲兴许就好了也说不定。”
他虽然是三府的管家,可宁老太君是几房的嫡母,这种事情,也就于氏这个承袭安国公的长房夫人才能够决定,所以才问她。
于氏想了想,横下心,道了声“先备着吧。”
管家答应着出去了,然后就听见外头脚步声愈发凌乱起来。
站了许久,柳荫有些累了,想找把椅子坐,然而在转身的瞬间,却无意中瞧见,宁姨娘紧抱着柳非然远离众人坐在一个角落里头,柳非然半躺在母亲怀中,歪着脑袋睡着了,宁姨娘紧贴着女儿,脸色惨白,面带惊恐,当她看见柳荫在看她的时候,竟然下意识地躲避,神色颇为异常。进来许久,柳荫都不曾注意到她。此时见了她这副模样,心下诧异,却也无暇多想。她一边担心宁老太君,一边又挂念着白牡丹、柳神珠和云纤丽他们,不知道他们三人是否已经汇合,乘上了南下的船心中七上八下的,始终不得安生。
大夫们瞧了许久,当他们起身走出来的时候,众人一下全围了上去,问他们情况,几个大夫面带愧色,看着柳家众人,摇了摇头,拱手说道“请恕我等无能”
这无异于是宣布了宁老太君的死讯,众人心头一沉。
“大夫,您再给看看,我母亲兴许还有救”柳景泉对着其中一个年纪最大胡须发白的老大夫央求道。
然那几个大夫全都摆摆手,连诊金都不要就走了。
恰好此时常靖带着御医过来了,众人又燃起一丝希望,然而不过片刻,那御医把脉之后,也摇摇头说,“我早就说过老太君这病需精心调养,最忌讳大喜大怒更何况是如此急怒攻心之症如此一来,怕是神仙也难救了”
御医的话,等于是判了宁老太君的死刑了。
女眷们一时难忍悲痛,呜咽起来。
御医说完就走了,连方子都免了。众人走到宁老天君床边,只见她面色灰白嘴唇青紫,已然是出气多,近气少了 。只是她紧闭着双眼,嘴唇却一张一合始终喃喃着什么,众人安静下来仔细听了,才发现她老人家口中一直叫着“神珠神珠”
于氏红着眼转身对宁氏说“三弟妹,神珠到底去了哪里母亲都这样了,还惦记着她,赶紧让她回来,也好让她看上最后一眼。”
“是啊”赵氏也说道,“别让母亲走都走的不安生。”
宁氏眼神有些闪烁,说“神珠她去宝华寺为母亲祈福去了,我已经让烽儿去接了。”
柳荫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看了一眼躺在床上气息奄奄的宁老太君,心底有股说不出来的感觉,不知道是愧疚,还是难过
穆子契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她身边,伸出手轻轻揽住了她,无言地安抚着她无助而又慌乱的内心。
然而另一边,宽阔孤寂的街道上,柳申烽骑在一匹红棕色的骏马上,在月色之下缓缓前行,在他的身后,是薛寿山的商队,薛寿山一行人骑在马上,带着五六俩马车的物资。柳神珠身穿布衣,带着面纱,就坐在其中一辆马车上。马车徐徐前行,眼看着就要到文华门了。
大宣目前处在和平年代,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过战争了,因此戒备也没那么森严,城门关闭之后,如果持有通行令,守门的士兵是会放行的。
商人长年在外奔波,难免会碰到一些紧急情况,需要夜间出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有点门路的,便会申请通行令。恰好薛寿山近日也的确有一批货物需要送往江南,穆子契知会了一声,他什么都没问,便答应了。
在他看来,这是穆子契在考验他的办事能力。
他认为,很多时候,做比说有用的多,不该知道的,不需要知道,因此,穆子契说什么,他便做什么,绝不多问。
他认识柳申烽,可不知道他带上马车那个戴着面纱的女人是谁,也无意过问,更不知道白牡丹的事。他只知道,他只要在今夜子时,带三个人上他的商船,之后那三人去往何处,在哪儿下船,都跟他无关。
到了文华门,薛寿山上前,跟守门的侍卫长沟通。
商队在后面等着,待检查过所有人员和物资之后便可放行。
他们身上都有事先准备的路引,柳申烽并不担心。
然而薛寿山还未回来,后头街道上却是响起了一阵“嘚嘚嘚”的马蹄声,急切而又快速。
柳申烽坐在马上回头看了一眼,只见月色之下,一匹骏马正朝他们这边狂奔而来,及至近前,才看清楚原来竟是他的小厮长都。
长都到了柳申烽面前,“吁”的一声勒住马缰,说道“大少爷,不好了,老太君她不行了,夫人让您带着大小姐赶快回去。”
柳申烽未及回答,长都边上的马车帘子嚯一下掀开,柳神珠探出头急切地问“你说祖母怎么了”
柳神珠虽然戴着面纱,可是长都能听出她的声音,回答道“小的也不知道,只是半夜突然传出老太君病危的消息,现在府里头正乱着呢,大少爷和大小姐赶紧回去吧。”
“知道了,你先回去,跟母亲说我随后就到。”
柳申烽吩咐长都。
长都驾马转身快速离去,不一会儿便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这消息来得实在太过突然
穆子契先柳荫一步反应过来, 马上叫了常靖, “拿孤王的令牌,去太医署请御医过去瞧瞧, 快。”
柳荫回过神来, 忙梳洗更衣,然后同穆子契一起前往三府。
到了三府, 朦胧的月色之下, 朱红色的大门看上去暗沉沉地, 里头黑黢黢地,一片静谧, 从外边看,似乎与平常夏日的夜晚并无区别,只不过不论是沉闷的空气还是人们脸上的沉重, 都让人觉着不安,隐隐有种压抑的感觉。
管家打着灯笼在前头带路,柳荫和穆子契走在后头,抄手游廊、青石小径明明是走过无数遍的路,然而今天走起来, 却显得格外漫长灰蒙蒙地月光下, 小径两旁高大茂密的枝叶仿佛一个个巨大的鬼影, 随时都能向人伸出诡异的魔爪幽深而黑暗的夜,寂静地只余脚下窸窸窣窣的脚步声,还有树丛间那不知名的鸟儿凄厉的啼叫柳荫只觉得后脊背发凉,全身的汗毛孔都竖立起来了,不由自主地往穆子契身边靠过去。穆子契感受到她的恐惧,伸手揽住她的肩膀,另一只手紧紧握住她的手。他高大的身影,温热的身躯,抚慰了柳荫因恐惧而跳动的心脏,以及凉嗖嗖的脊背。
终于到了寿安堂,里头灯火通明,仆役小厮来往穿梭,但依旧很安静,每个人都井然有序地做着各自的事情,只是脚底下凌乱的步伐出道出了他们心中的惶惑。
宁老太君在三府,是基石一般的存在她如果去世,对三府,乃至整个柳氏家族,都将是一场灾难。
而这一切,似乎就连府中下人都感觉到了
门口挂着半旧的淡绿色竹帘,折射了烛光,看上去隐晦而又模糊。
紫鹊上前掀开帘子,柳荫和穆子契走进去。
到了内室,里头却是有些暗,只点了为数不多的几根蜡烛。老太君夜间睡觉不喜光亮,所以众人并不敢多点。
屋里头乌泱泱站了许多人,大房柳景泓、于氏,二房柳景泉、赵氏,四房薛元琴,还有柳培培和柳玉容姊妹俩个,全都已经到了。他们与三府府邸相连,自然脚程快些。
宁老太君的床边围了五六个大夫,忙着把脉开方子
众人都静静地等着,面上神情各异。
“见过王爷”
柳荫和穆子契走进去,坐在靠近门边太师椅上的柳景沐柳景泉兄弟俩站起身,对穆子契行礼,声音透着几分沉重,穆子契对他们挥挥手,轻声道了句“无需多礼”。
柳荫福身向他们行了一个家礼,然后便往女眷那边走去,到薛元琴身旁唤了一声“母亲”,薛元琴红着眼圈点头应了,柳荫又问“祖母怎么样了”薛元琴说“大夫正瞧着呢。”
柳荫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宁老太君,几个大夫轮换着在那儿把脉、交头接耳商议方子面上神情俱都十分凝重。
“前几日我来看祖母的时候,她精神头很好,还跟我说了许多话,连御医都说只要静心调养,来春定可痊愈,怎么突然就”柳荫疑惑地说道。
“可不是嘛”二房的赵氏压低了声音说道“今早我过来请安的时候也好好的,进了一碗粳米粥,还跟我说我们二房小厨房的银耳羹炖的好,烂烂的,她喜欢吃,我答应她老人家以后日日给她送过来的”赵氏说道最后,忍不住红了眼眶。
众人心中都有些狐疑,但又不好随意猜测什么。倒是宁氏,这个时候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看上去略有些紧张,可到底从容镇定。
那边柳景沐和柳景泉一直压低了声音在和穆子契说话,他们兄弟俩个脸上有悲戚之色,但更多的,是担忧。
如果宁老太君死了,他们就将面临二十七个月的丁忧,不但他们,柳景泓和柳景淼亦是如此。
也就是说,在这二十七个月里,柳家无人在朝为官。
柳家如今的情况本就江河日下,如此一来前路更是黯淡。尤其是柳景淼,眼下正得圣宠,可因为丁忧,他必须要辞去尚书左仆射一职,朝堂局势瞬息万变,将近三年的时间,之后情形会如何,谁都无法预料。
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走了,自然会有人顶上去,指不定到时候会怎么样呢
每个人各怀心事,心里头都沉甸甸的。
管家走进来,瞧了眼里头,到于氏跟前,小声说“大夫人,瞧着老太君的架势您看要不要将白事先备下,冲一冲兴许就好了也说不定。”
他虽然是三府的管家,可宁老太君是几房的嫡母,这种事情,也就于氏这个承袭安国公的长房夫人才能够决定,所以才问她。
于氏想了想,横下心,道了声“先备着吧。”
管家答应着出去了,然后就听见外头脚步声愈发凌乱起来。
站了许久,柳荫有些累了,想找把椅子坐,然而在转身的瞬间,却无意中瞧见,宁姨娘紧抱着柳非然远离众人坐在一个角落里头,柳非然半躺在母亲怀中,歪着脑袋睡着了,宁姨娘紧贴着女儿,脸色惨白,面带惊恐,当她看见柳荫在看她的时候,竟然下意识地躲避,神色颇为异常。进来许久,柳荫都不曾注意到她。此时见了她这副模样,心下诧异,却也无暇多想。她一边担心宁老太君,一边又挂念着白牡丹、柳神珠和云纤丽他们,不知道他们三人是否已经汇合,乘上了南下的船心中七上八下的,始终不得安生。
大夫们瞧了许久,当他们起身走出来的时候,众人一下全围了上去,问他们情况,几个大夫面带愧色,看着柳家众人,摇了摇头,拱手说道“请恕我等无能”
这无异于是宣布了宁老太君的死讯,众人心头一沉。
“大夫,您再给看看,我母亲兴许还有救”柳景泉对着其中一个年纪最大胡须发白的老大夫央求道。
然那几个大夫全都摆摆手,连诊金都不要就走了。
恰好此时常靖带着御医过来了,众人又燃起一丝希望,然而不过片刻,那御医把脉之后,也摇摇头说,“我早就说过老太君这病需精心调养,最忌讳大喜大怒更何况是如此急怒攻心之症如此一来,怕是神仙也难救了”
御医的话,等于是判了宁老太君的死刑了。
女眷们一时难忍悲痛,呜咽起来。
御医说完就走了,连方子都免了。众人走到宁老天君床边,只见她面色灰白嘴唇青紫,已然是出气多,近气少了 。只是她紧闭着双眼,嘴唇却一张一合始终喃喃着什么,众人安静下来仔细听了,才发现她老人家口中一直叫着“神珠神珠”
于氏红着眼转身对宁氏说“三弟妹,神珠到底去了哪里母亲都这样了,还惦记着她,赶紧让她回来,也好让她看上最后一眼。”
“是啊”赵氏也说道,“别让母亲走都走的不安生。”
宁氏眼神有些闪烁,说“神珠她去宝华寺为母亲祈福去了,我已经让烽儿去接了。”
柳荫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看了一眼躺在床上气息奄奄的宁老太君,心底有股说不出来的感觉,不知道是愧疚,还是难过
穆子契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她身边,伸出手轻轻揽住了她,无言地安抚着她无助而又慌乱的内心。
然而另一边,宽阔孤寂的街道上,柳申烽骑在一匹红棕色的骏马上,在月色之下缓缓前行,在他的身后,是薛寿山的商队,薛寿山一行人骑在马上,带着五六俩马车的物资。柳神珠身穿布衣,带着面纱,就坐在其中一辆马车上。马车徐徐前行,眼看着就要到文华门了。
大宣目前处在和平年代,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过战争了,因此戒备也没那么森严,城门关闭之后,如果持有通行令,守门的士兵是会放行的。
商人长年在外奔波,难免会碰到一些紧急情况,需要夜间出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有点门路的,便会申请通行令。恰好薛寿山近日也的确有一批货物需要送往江南,穆子契知会了一声,他什么都没问,便答应了。
在他看来,这是穆子契在考验他的办事能力。
他认为,很多时候,做比说有用的多,不该知道的,不需要知道,因此,穆子契说什么,他便做什么,绝不多问。
他认识柳申烽,可不知道他带上马车那个戴着面纱的女人是谁,也无意过问,更不知道白牡丹的事。他只知道,他只要在今夜子时,带三个人上他的商船,之后那三人去往何处,在哪儿下船,都跟他无关。
到了文华门,薛寿山上前,跟守门的侍卫长沟通。
商队在后面等着,待检查过所有人员和物资之后便可放行。
他们身上都有事先准备的路引,柳申烽并不担心。
然而薛寿山还未回来,后头街道上却是响起了一阵“嘚嘚嘚”的马蹄声,急切而又快速。
柳申烽坐在马上回头看了一眼,只见月色之下,一匹骏马正朝他们这边狂奔而来,及至近前,才看清楚原来竟是他的小厮长都。
长都到了柳申烽面前,“吁”的一声勒住马缰,说道“大少爷,不好了,老太君她不行了,夫人让您带着大小姐赶快回去。”
柳申烽未及回答,长都边上的马车帘子嚯一下掀开,柳神珠探出头急切地问“你说祖母怎么了”
柳神珠虽然戴着面纱,可是长都能听出她的声音,回答道“小的也不知道,只是半夜突然传出老太君病危的消息,现在府里头正乱着呢,大少爷和大小姐赶紧回去吧。”
“知道了,你先回去,跟母亲说我随后就到。”
柳申烽吩咐长都。
长都驾马转身快速离去,不一会儿便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