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重逢, 曹冲给他们寻了个落脚处,便派人回府搬了厨子过来,直接没回家了。

    这次护送医书过来的大多都是医学院的人, 按照华佗的意思是他们可以料理基础的创伤,大可以带着教材随军出发。他们估摸着带不了这些人多少年了, 总得让基础不错的这批医学生多些接触病患的机会

    军中人多,什么毛病都能碰上,他们跟着去正适合。

    吴普便是华佗派来坐镇的, 许琰兄妹俩则是跟出来历练。

    曹冲击掌赞道“华先生可真是跟我想到一块去了”

    一行人坐下天南海北地聊,到后头曹冲还顺嘴提了一句自己马上要定亲的事“都说来得巧不如来得好,到时我再请你们吃顿好的。”

    许琰几人没想到曹冲这就要定亲了, 有些咋舌。

    许琰问道“定的是哪家女儿”

    曹冲笑道“文若先生家的。父亲定的, 我自己也没想到。”他见许琰也十四五岁了,便关心起许琰的婚事来, “你要是有了心上人记得和我说一声,我找人去给你保媒。”

    许琰他们可是第一批自投罗网、送上门来给他打白工的人,又与亲人离散各处,他怎么都不能太黑心

    许琰腼腆地笑道“待我学有所成再说。”

    曹冲又问许莹“上次的兵书可都读完了”

    许莹点头答道“读完了。”

    曹冲跟许莹商量“回头我找机会让你跟去于将军身边学两手。”

    以许莹的武力值, 只是旁观学习的话是绝对不会拖后腿的。

    现在这仗不难打, 安插许莹去学点东西不是什么大事, 连曹操都夸过许莹的身手,于禁应该不会拒绝才是。

    曹冲准备让许家兄弟俩抓紧机会多蹭蹭经验, 以后他要是有个任地或者封地什么的,正好可以直接让他们上手干活。

    生存不易, 他也是不得已

    谁叫他自己文不成武不就, 只得大力栽培一切这些个人才苗苗

    曹冲把人挨个关心了一轮,等吃饱喝足才溜达回家去找曹操说这事儿。

    主要是要多塞一批人进军中, 哪怕都是军医苗子也由不得他自己做主,还是得曹操点头才行。

    医官这种东西自然是多多益善,哪怕还没学精通,战后能帮忙处理下创口也是不错的。

    曹操说道“这是好事,若是他们回头立了功,我会好好嘉奖你们那医学院。”

    曹冲见他爹心情不错,又把想让许莹去于禁那边蹭点经验的事顺嘴说了出来。

    曹操说道“就是上次那个蹲树上的娃子”

    曹冲连连点头。

    他爹都还记得,这事有门

    曹操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回头你与于禁说一声就成。”

    曹冲一下子办成两桩事儿,美滋滋地回了自己住处,夜里读了半本书才睡去。

    曹冲睡得香甜,许多人却都睡不安稳。

    毕竟曹操要印书的消息传出来时大伙都不太信,这会儿城中却传开了,曹操从邺城那边运来好几车书,全是那本叫伤寒杂病论的医书

    一下子拿出这么多,当真是印出来的吗

    许多人辗转反侧一整晚,第二天派人出去一打听,便得知大同书肆开始对外营业的事。

    这次主打的书不是别的,正是传言中的伤寒杂病论。

    时下张仲景虽有些名气,却也没到人人敬服的程度,不少医官听说张仲景的书被印了出来,心底多少是有些不服气的。在一干士族还在观望犹豫的时候,这些医官已经或亲自或遣人前往大同书肆买书。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们要亲自看看这本书到底写得如何

    要是这书写得不怎么样,那他们岂不是也能编本书让曹家帮忙印出来

    著书立说,向来都是读书人的梦想

    弃文从医的人大多是在仕途上没什么指望,只能屈身于方技小道。在他们心里还是有着那么一个名垂千古的梦想

    若是当真能把自己的书印出来,说不准千百年以后都还有人能知道自己的名字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许都的医官们成了大同书肆的第一批顾客。

    等其他人反应过来时,大同书肆那边的伤寒杂病论已经卖得差不多了。

    他们赶紧也加入买书行列。

    不管怎么样,总要看看这印出来的书到底张什么模样

    于是仅仅一天,数千本伤寒杂病论便销售一空,弄得管事又开始犯愁了才营业一天又没货了,接下来又只能靠抄书续续命

    好在还有纸可以卖。

    大同书肆的纸量大又便宜,不少人都眼馋很久了,如今大同书肆正式营业,他们自然涌向大同书肆买纸去。

    不少人在心里嘲讽这到底是卖书的地方还是卖纸的地方

    可抵不住这纸着实物美价廉,哪怕嘴上再怎么嫌弃,各家还是派人过去采购了不少纸回家,美其名曰“咱合力买光这些纸,看曹操如何收场”

    孔融没去买伤寒杂病论,但他几个学生给他带过来了。

    孔融打开几本刻印本一对比,发现这些书可能在用墨深浅上有差异,但确实每个字都长一样,绝不是手抄出来的。

    要是有人能在短短几个月内抄出几千本一模一样的书,那还真是天纵奇才

    孔融面色有些凝重。

    不仅印书是真的,新纸也是真的。

    印书和抄书已经耗了那么多纸,如今又被买走一大批,大同书肆那边竟似还有余力

    孔融看着面前摆着的几本伤寒杂病论,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

    没过两日,孔融出门时又看到对面书肆门口摆了五口显眼的大箱子,箱子上题有易书诗礼春秋五个书名。

    孔融让人去一打听,才知道这是让大家票选先刻印哪一本。

    前去打听的仆从许是觉得这事儿挺新鲜,禀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嬉闹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春溪笛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溪笛晓并收藏嬉闹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