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终成大患 (1/2)
明玉出嫁,璎珞欣慰不已。但时春传入宫里的消息,却让她出离愤怒。
明玉再怎么不敏锐,到底是在深宫里呆了许多年的老人,之前是关心则乱,平复心情后回想,便觉得顺嫔之前对她所言十分蹊跷,便在出嫁第二日报给了时春。
令妃大怒,回忆自己近来竟险些将顺嫔引为知己,不由后怕又切齿。她既已知顺嫔与她实为敌人,便不会再心慈手软。
另一边,顺嫔也在打听令妃的前尘往事。这些时日与令妃相处,让她大概摸清了令妃是个什么脾性。那不是一个小心眼又阴狠的人,行事作风光明磊落,也就意味着没有太多的痛点,唯一一个在她身边可作软肋的明玉也废了,再想一举扳倒她,还得要一些更致命的理由。
正在这个当口,前朝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先锋军凯旋。主帅富察傅恒立功载誉归来,大受嘉奖。皇帝想要再次封公,被反复上疏拒绝后,转而命人陈列百位功臣名将画像于紫光阁,而傅恒位居首位。
一时之间,富察府声望再次被顶上了顶峰,傅恒也再次成为宫里宫外瞩目的焦点。
他之声势愈旺,便令皇后对他和他身后的六阿哥愈发警惕。事到如今,要想送小十二登上顶峰,必须得先扳倒永琮和他背后的富察家才行。
她留心令妃与顺嫔好久了,心知她们的关系根本没有那般坚不可摧。眼见令妃不知为何疏远了顺嫔,又听闻顺嫔近些日子在打听令妃从前的旧事,那拉皇后计上心头,不由心喜。
皇后想要借顺嫔的手扳倒令妃、抹黑富察家,顺嫔想要借皇后的势除去令妃、在宫里站稳脚跟,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很快就一拍即合。
有些事,皇后自己去做太蠢,丢了她国母的体面,也容易让皇帝心疑。但顺嫔进宫时日尚短,皇帝又素来喜她天真、不为宫中同化,做些常人不敢的事,也不会显得突兀。
皇后把令妃进宫以来的所有事都桩桩件件令袁春望告知了顺嫔,尤其是她和傅恒的昔年情谊,更是被特地拿出来大讲特讲。顺嫔其实也不傻,没有全然就信,还探听了一下如今的富察四夫人性情为人。
傅恒之妻纳兰氏在京城原如此声名遐迩。满洲第一美人,又长袖善舞、温柔贤淑,听说是笑里含着针的厉害人物,令妃和六阿哥回京后能有这样安稳局面,也少不得有这位富察府中的高人在京里拨弄风潮。总之若说富察大人是富察家如此地位的根本,那他的夫人,就绝对是能把除打仗外的任何事项推动到最水到渠成状态中的一族主母。
总之是个相当难以招惹的女人。
沉璧笑了一下。这样的人,倘若与令妃反目,那只凭傅恒大人自己,到底还能给宫里的令妃多大帮助,可就两说了。
她其实从未想过自己这项计策的冒险之处会出在傅恒和令妃身上。顺嫔设想过富察四夫人会敏锐洞察她的意图,她也设想过也许四夫人根本没那么容易在乎此事,但她绝对没有设想过的是,经过这么多年,那些深宫里流传着的少年护卫和无畏宫女的传闻到底物是人非到了什么地步。
紫禁城的人们被关在城墙里太久,每一件可作谈资的事都能被无所事事的宫女太监口口相传许多年。或许是当年的傅恒少爷与长春宫大宫女的故事太具有戏剧性,或许是如今这两个人的际遇都太过传奇,于是人们总愿意相信两位贵不可攀的天潢贵胄一定还有什么旧情难了。揣测令妃娘娘的心到底在谁身上,也是很多小太监入睡前的玩笑消遣。
所以当她在皇帝的面前状似不经意地问起傅恒大人和璎珞姐姐的渊源时,看到皇帝骤然挑起的眉,心头才一坠。
皇帝还没有开口,门外有人推门进来。
“还望顺嫔不要再信口雌黄挑拨本宫和皇上的感情,至于把不久前才为我大清浴血奋战的傅恒大人扯进来,顺嫔就更是口无遮拦、心思狠毒了。”
璎珞踏进门槛,目光冷冷地落在愣住的顺嫔的身上,毫不留恋地移开。她看向皇帝,行了跪拜大礼。
“还请皇上恕臣妾擅自闯入御书房的罪责。皇上许久没来看臣妾了,臣妾心里忧思难安,忍不住就想来见您一面。谁知还未来得及通报便听到了顺嫔如此荒诞可笑的话,就忍不住闯了进来。臣妾与傅恒大人的过去交情,皇上素来知晓得清楚。先皇后是臣妾旧主,傅恒大人是臣妾旧主亲弟,臣妾绝不允许有人擅自利用这点兴风作浪,在后宫里传播谣言,污了富察家和臣妾的名誉。”
皇帝复杂地看她一眼,嘟囔一声“朕又没说信,更没说要怪你。快些起来,做这样子给谁看。”
他目光转回顺嫔身上,已是全然的冰冷愤怒。
“朕不知道你是从谁那里听来的这些话,只是傅恒如今替朕平定了准噶尔,正是大清的英雄。朕不想让拼了命的将领冷了心,所以你今日说的这些话,朕不能当作玩笑看待。自今日起,顺嫔禁足一月,待遇降为贵人,保留嫔位。朕欣赏你在宫里的自由洒脱,但不代表这欣赏没有底线。”
顺嫔城府深沉,纵然被当众夺了嫔位待遇,又被斥了脸面,也只面色惊了惊便恢复冷静,强作坚强样子跪下谢罪,看着让人心生怜惜。
璎珞在一边冷冷地看着,也不畏惧旁人觉得她落井下石。如今她算是彻底与顺嫔撕坡了脸,相信随着顺嫔走出御书房,这个消息会迅速传遍东西六宫。
皇后听闻顺嫔遇挫的消息,怔了一下,笑道“本宫倒是没想到,皇上对傅恒信赖如此深,令妃也竟真的把前尘都放下了。”
袁春望“娘娘还是不够了解令妃。她这样的人,心里留着情分,再遮遮掩掩也遮不住,因为本身就不是会隐藏自己的人。但若是表现得这般坦荡,便是真的再也没有念想过了。”
那拉皇后无所谓地笑了一下。她本来也就没指望一次就能做到什么,不过是一次尝试罢了。何况令妃现在不是她眼里最大的威胁了,哲郡王永琮才是。
宫里的礼物断断续续送到新落成的郡王府里,东西六宫各宫主子都添了份,美曰其名给看着长大的小六送些填库房的玩意儿。
东西被一箱一箱地封着,上面贴着内务府的封条。郡王府的下人招呼着太监们把箱子放好,自有人开了封条和锁,大敞着箱子,给哲郡王检阅。
所有人都在忙忙碌碌,只有年少的主人显得清闲。
正厅主位坐着个穿了杨柳色锦袍的十岁男孩,正注视着院中的景象端着茶慢品,神色不急不缓,乌木一样的眼睛打量着,目光缓缓从宫里来的太监身上划过。
直到内务府副总管躬身向他谄媚笑道“回郡王,这所有打赏都在此处了。这是明细单,还请您验收。”
永琮笑了下,自有大宫女上前收起那张明细单过来。他抬起一只雪白的手,扫了一眼,笑着站起来。
“有劳公公了。”
副总管赶忙道“不敢当不敢当。郡王爷身份尊贵,奴才能有幸为您做一回事,也是祖上积德,当不起您这般客气。”
永琮颔首,迈步到大开的箱子前,一一走过看过。
他显然见识广博,看到些显眼稀罕物事都能说出来历,把进贡和收藏年号、进贡者记得清清楚楚。他随口猜了几个玩意儿,竟就把这些东西的主人都猜对了。
内务府副总管衣服里的脊背已然全湿了,在这郡王爷看不到的角落里,他惊疑不定地看着这十岁孩子的背影,越看越觉得陌生又熟悉。
陌生,是因为他全然不像是以前宫里那个只会闯祸打架的六阿哥了,嘴角挂着柔和的笑,身量长高长健壮,面色神态,全然天翻地覆。
熟悉,是因为他与先皇后长得太像了。他几乎就是富察皇后的复刻,除了一双眼像极了皇帝,那温柔的菱形嘴、挺直端丽的鼻子、文雅高贵的面容,都与富察皇后一模一样。
永琮却突然面露惊讶,伸手从箱中拿出一个物事。那东西似是一个宝瓶,但纹绘与京城各地特色都不同,看着像南方一些地界部落的图腾。
“这是”
副总管看了眼那瓶子,回忆起来“回郡王爷,这是顺嫔娘娘的贺礼。”
“顺嫔”永琮念了一声,含着笑把那瓶子举高打量,嘴角笑意似乎越深起来。
他突然对身边的宫女道“把这瓶子摆在外面。”
副总管没想到这许多珍奇异宝没得到他多看一眼,倒是顺嫔这个有些稀奇古怪的瓶子得了青眼。
他心道顺嫔和令妃不和,但想来六阿哥是不怎么关注宫里后妃的事的,不然怎么会无意识地给了顺嫔一个脸面。
永琮微笑着注视宫里的人离开,笑吟吟地打了个哈欠“天色不早了,准备开饭吧。”
他往饭厅走,路过摆在正厅中间的那个瓶子,又仔细看了一眼。他似乎心情很好,连眼尾都笑得微微弯了起来。
回京以后就没有怎么见过令母妃了,但估摸着很快就
明玉再怎么不敏锐,到底是在深宫里呆了许多年的老人,之前是关心则乱,平复心情后回想,便觉得顺嫔之前对她所言十分蹊跷,便在出嫁第二日报给了时春。
令妃大怒,回忆自己近来竟险些将顺嫔引为知己,不由后怕又切齿。她既已知顺嫔与她实为敌人,便不会再心慈手软。
另一边,顺嫔也在打听令妃的前尘往事。这些时日与令妃相处,让她大概摸清了令妃是个什么脾性。那不是一个小心眼又阴狠的人,行事作风光明磊落,也就意味着没有太多的痛点,唯一一个在她身边可作软肋的明玉也废了,再想一举扳倒她,还得要一些更致命的理由。
正在这个当口,前朝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先锋军凯旋。主帅富察傅恒立功载誉归来,大受嘉奖。皇帝想要再次封公,被反复上疏拒绝后,转而命人陈列百位功臣名将画像于紫光阁,而傅恒位居首位。
一时之间,富察府声望再次被顶上了顶峰,傅恒也再次成为宫里宫外瞩目的焦点。
他之声势愈旺,便令皇后对他和他身后的六阿哥愈发警惕。事到如今,要想送小十二登上顶峰,必须得先扳倒永琮和他背后的富察家才行。
她留心令妃与顺嫔好久了,心知她们的关系根本没有那般坚不可摧。眼见令妃不知为何疏远了顺嫔,又听闻顺嫔近些日子在打听令妃从前的旧事,那拉皇后计上心头,不由心喜。
皇后想要借顺嫔的手扳倒令妃、抹黑富察家,顺嫔想要借皇后的势除去令妃、在宫里站稳脚跟,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很快就一拍即合。
有些事,皇后自己去做太蠢,丢了她国母的体面,也容易让皇帝心疑。但顺嫔进宫时日尚短,皇帝又素来喜她天真、不为宫中同化,做些常人不敢的事,也不会显得突兀。
皇后把令妃进宫以来的所有事都桩桩件件令袁春望告知了顺嫔,尤其是她和傅恒的昔年情谊,更是被特地拿出来大讲特讲。顺嫔其实也不傻,没有全然就信,还探听了一下如今的富察四夫人性情为人。
傅恒之妻纳兰氏在京城原如此声名遐迩。满洲第一美人,又长袖善舞、温柔贤淑,听说是笑里含着针的厉害人物,令妃和六阿哥回京后能有这样安稳局面,也少不得有这位富察府中的高人在京里拨弄风潮。总之若说富察大人是富察家如此地位的根本,那他的夫人,就绝对是能把除打仗外的任何事项推动到最水到渠成状态中的一族主母。
总之是个相当难以招惹的女人。
沉璧笑了一下。这样的人,倘若与令妃反目,那只凭傅恒大人自己,到底还能给宫里的令妃多大帮助,可就两说了。
她其实从未想过自己这项计策的冒险之处会出在傅恒和令妃身上。顺嫔设想过富察四夫人会敏锐洞察她的意图,她也设想过也许四夫人根本没那么容易在乎此事,但她绝对没有设想过的是,经过这么多年,那些深宫里流传着的少年护卫和无畏宫女的传闻到底物是人非到了什么地步。
紫禁城的人们被关在城墙里太久,每一件可作谈资的事都能被无所事事的宫女太监口口相传许多年。或许是当年的傅恒少爷与长春宫大宫女的故事太具有戏剧性,或许是如今这两个人的际遇都太过传奇,于是人们总愿意相信两位贵不可攀的天潢贵胄一定还有什么旧情难了。揣测令妃娘娘的心到底在谁身上,也是很多小太监入睡前的玩笑消遣。
所以当她在皇帝的面前状似不经意地问起傅恒大人和璎珞姐姐的渊源时,看到皇帝骤然挑起的眉,心头才一坠。
皇帝还没有开口,门外有人推门进来。
“还望顺嫔不要再信口雌黄挑拨本宫和皇上的感情,至于把不久前才为我大清浴血奋战的傅恒大人扯进来,顺嫔就更是口无遮拦、心思狠毒了。”
璎珞踏进门槛,目光冷冷地落在愣住的顺嫔的身上,毫不留恋地移开。她看向皇帝,行了跪拜大礼。
“还请皇上恕臣妾擅自闯入御书房的罪责。皇上许久没来看臣妾了,臣妾心里忧思难安,忍不住就想来见您一面。谁知还未来得及通报便听到了顺嫔如此荒诞可笑的话,就忍不住闯了进来。臣妾与傅恒大人的过去交情,皇上素来知晓得清楚。先皇后是臣妾旧主,傅恒大人是臣妾旧主亲弟,臣妾绝不允许有人擅自利用这点兴风作浪,在后宫里传播谣言,污了富察家和臣妾的名誉。”
皇帝复杂地看她一眼,嘟囔一声“朕又没说信,更没说要怪你。快些起来,做这样子给谁看。”
他目光转回顺嫔身上,已是全然的冰冷愤怒。
“朕不知道你是从谁那里听来的这些话,只是傅恒如今替朕平定了准噶尔,正是大清的英雄。朕不想让拼了命的将领冷了心,所以你今日说的这些话,朕不能当作玩笑看待。自今日起,顺嫔禁足一月,待遇降为贵人,保留嫔位。朕欣赏你在宫里的自由洒脱,但不代表这欣赏没有底线。”
顺嫔城府深沉,纵然被当众夺了嫔位待遇,又被斥了脸面,也只面色惊了惊便恢复冷静,强作坚强样子跪下谢罪,看着让人心生怜惜。
璎珞在一边冷冷地看着,也不畏惧旁人觉得她落井下石。如今她算是彻底与顺嫔撕坡了脸,相信随着顺嫔走出御书房,这个消息会迅速传遍东西六宫。
皇后听闻顺嫔遇挫的消息,怔了一下,笑道“本宫倒是没想到,皇上对傅恒信赖如此深,令妃也竟真的把前尘都放下了。”
袁春望“娘娘还是不够了解令妃。她这样的人,心里留着情分,再遮遮掩掩也遮不住,因为本身就不是会隐藏自己的人。但若是表现得这般坦荡,便是真的再也没有念想过了。”
那拉皇后无所谓地笑了一下。她本来也就没指望一次就能做到什么,不过是一次尝试罢了。何况令妃现在不是她眼里最大的威胁了,哲郡王永琮才是。
宫里的礼物断断续续送到新落成的郡王府里,东西六宫各宫主子都添了份,美曰其名给看着长大的小六送些填库房的玩意儿。
东西被一箱一箱地封着,上面贴着内务府的封条。郡王府的下人招呼着太监们把箱子放好,自有人开了封条和锁,大敞着箱子,给哲郡王检阅。
所有人都在忙忙碌碌,只有年少的主人显得清闲。
正厅主位坐着个穿了杨柳色锦袍的十岁男孩,正注视着院中的景象端着茶慢品,神色不急不缓,乌木一样的眼睛打量着,目光缓缓从宫里来的太监身上划过。
直到内务府副总管躬身向他谄媚笑道“回郡王,这所有打赏都在此处了。这是明细单,还请您验收。”
永琮笑了下,自有大宫女上前收起那张明细单过来。他抬起一只雪白的手,扫了一眼,笑着站起来。
“有劳公公了。”
副总管赶忙道“不敢当不敢当。郡王爷身份尊贵,奴才能有幸为您做一回事,也是祖上积德,当不起您这般客气。”
永琮颔首,迈步到大开的箱子前,一一走过看过。
他显然见识广博,看到些显眼稀罕物事都能说出来历,把进贡和收藏年号、进贡者记得清清楚楚。他随口猜了几个玩意儿,竟就把这些东西的主人都猜对了。
内务府副总管衣服里的脊背已然全湿了,在这郡王爷看不到的角落里,他惊疑不定地看着这十岁孩子的背影,越看越觉得陌生又熟悉。
陌生,是因为他全然不像是以前宫里那个只会闯祸打架的六阿哥了,嘴角挂着柔和的笑,身量长高长健壮,面色神态,全然天翻地覆。
熟悉,是因为他与先皇后长得太像了。他几乎就是富察皇后的复刻,除了一双眼像极了皇帝,那温柔的菱形嘴、挺直端丽的鼻子、文雅高贵的面容,都与富察皇后一模一样。
永琮却突然面露惊讶,伸手从箱中拿出一个物事。那东西似是一个宝瓶,但纹绘与京城各地特色都不同,看着像南方一些地界部落的图腾。
“这是”
副总管看了眼那瓶子,回忆起来“回郡王爷,这是顺嫔娘娘的贺礼。”
“顺嫔”永琮念了一声,含着笑把那瓶子举高打量,嘴角笑意似乎越深起来。
他突然对身边的宫女道“把这瓶子摆在外面。”
副总管没想到这许多珍奇异宝没得到他多看一眼,倒是顺嫔这个有些稀奇古怪的瓶子得了青眼。
他心道顺嫔和令妃不和,但想来六阿哥是不怎么关注宫里后妃的事的,不然怎么会无意识地给了顺嫔一个脸面。
永琮微笑着注视宫里的人离开,笑吟吟地打了个哈欠“天色不早了,准备开饭吧。”
他往饭厅走,路过摆在正厅中间的那个瓶子,又仔细看了一眼。他似乎心情很好,连眼尾都笑得微微弯了起来。
回京以后就没有怎么见过令母妃了,但估摸着很快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