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俸,也就是8两银子。
李姝把匣子锁好,钥匙放在隐秘的地方。这完全是她小人之心,丽娘知道妹妹有私房钱,但她只觉得妹妹是闹着好玩,也从不去看她的宝贝小匣子。
李姝乐滋滋放好钱,又出逗三郎玩了。
“三郎,一会你去拜年,给我带些好吃的回来吧。”
不是李姝嘴馋,实在是李家清贫,平日难得有零食之类的。好容易可以拜年了,女孩们都是下午才去,即使有好吃的,上午也都被男娃们分光了。
三郎看她一眼,扭过脸去,三姐姐只有在有求他的时候才会好好跟他说话。
“好三郎,你给我带好吃的,我不把你昨天在厨房泔水桶里尿尿的事情说出去。”李姝笑眯眯地看着他。
三郎立刻睁大了眼睛,“你怎么知道的”
李姝哼了一声,“你别管我怎么知道的,你只说你给不给我带好吃的吧。”
“那,那你要吃什么呢”三郎的声音越来越弱。
要是让阿娘知道他在泔水桶里尿尿,肯定又要罚他晚上跟二哥睡,还要三天不许吃糖。阿爹知道了更可怕,让他背诗背到吐。三郎之所以小小年纪已经背会了很多诗句,得益于他一向脑回路清奇的捣蛋方式。可他就是喜欢这种偷偷在泔水桶里尿尿的感觉,要是没有被人发现,感觉就更好了。
三郎无比后悔,当时应该看看周围有没有人再尿的。
“不管有什么,只要是一样的,给我留一个。独个儿没有重样的,留着回来给我,我不要了再还给你。”李姝跟三郎提要求。
“那要是我忍不住想吃呢”三郎讨价还价。
“哼,那你下次往泔水桶里尿尿的时候最好别被我发现。”
三郎最终偃旗息鼓,蔫蔫地跟着父兄一起拜年去了。李穆川看他没精神,以为他没睡好,牵起他的手一起走。
李家本族离得远,等到快吃晌午饭,李穆川才带着孩子们回来了。另有一大帮族里的子侄们一并过来了,给李泗新夫妇拜年。
三郎拿出一大包拜年得来的“战利品”,交给李姝。李姝摸摸他的头,“三郎真乖,还把吃的带回来给姐姐,明儿我和姐姐们一起给你做个布老虎。”
不明就里的李家人都觉得三郎是个好孩子,这么大点,知道友爱手足。一般的孩子有吃的,早在外面吃光了,哪里还记得旁人。三郎得了夸奖,也不再计较李姝威胁他的事情,高高兴兴和本族兄弟们一起在院子里玩耍。
李家族人们大多都在外城,只有三两家因缘聚会,得以改换门庭,搬到内城生活。在外城的本家人,男的多是从事抗大包、抬轿子之类的底层职业,妇人们也时常给富贵人家浆洗衣物挣些铜板补贴家用,家里条件都一般。
李姝原觉得李家清贫,看了本族的孩子们,立即觉得李家还算过得好的。李姝过年裁了两套新衣,其中一条裙子还是用周氏给的绢布做的,还有一双新绣花鞋。肖氏还给她们姐妹一人买了两朵绢花,李姝因年纪小,分到一朵大红和一朵鹅黄的。
本家来的子侄们,看到李家兄弟姐妹都穿着新衣,男孩们腰带上挂着荷包,上面绣着松竹,女孩们戴着好看的绢花,皆羡慕不已。
一位眼尖的堂兄,发现家里多了女孩,立刻问李穆川,“二弟家如何多了个小女娘可是哪家亲戚”
李穆川正要跟族里说这事儿,“这是我收养的女儿,叫豆娘,比二郎略大一些。豆娘,来,给你穆贵大爷见个礼。”
豆娘知道这关乎她上李家族谱的事情,立即拿出最端庄的姿态,给李牧贵行了个礼,“豆娘见过穆贵大爷。”
“嗳,好好,好孩子,下午去大爷家玩,认认门。”
李穆川让豆娘下去了。因来的都是男娃娃,豆娘带着妹妹们把茶点上好,桌椅板凳摆好,然后去厨下帮忙。
豆娘来了二十多天了,知道李家人真心待她,她也真心把这里当家。每日一边给肖氏郑氏打下手干家务,一边纺线织布,努力学习各项家务技能。虽则还是忙忙碌碌,但不用挨打挨骂、挨饿受冻,也不用晚睡早起,更不用担惊受怕。二十天的时间,原先瘦巴巴的脸上有了肉,显得白里透着红,黄黄的头发也有了光泽,连身高也往上窜了少许,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
她本就长得极好,现在穿着水红裙子、绣荷花鞋,戴着绢花和银耳钉,整个人比丽娘还标志三分。
李穆贵心里暗自咋舌,穆川兄弟真是好命,自己在衙门里做着官儿,养的儿子会读书,养的女儿漂亮又能干,现下收养个女儿,更是长得跟天仙儿似的。
李穆川不知他的腹诽,只是按规矩与兄弟子侄寒暄。李泗新和张氏见到这么多同族后辈,很是高兴,忙嘱咐郑氏妯娌,好好整治两桌菜,招待他们。
李家三姐妹里,李姝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丽娘比她好看、勤快、温柔,她也不在意,反正是她的小姐姐,她一把年纪了,犯不着跟小姑娘们争锋。来了个豆娘,更加出色,姿容、才干,样样都把丽娘甩了好几条街。
肖氏原担心丽娘会受不住,仔细观察,发现丽娘只是认真跟姐姐学,并无攀比之心,豆娘又友爱妹妹,她才放心。又担心两个姐姐太出色,衬得姝娘跟稻草似的。但看李姝并无介意之色,彻底放下心来。
肖氏看到如此出色的豆娘,心里狠狠痛骂文家公婆两个,这么好的女儿,不知珍惜,整日作践,眼睛都瞎了。
李家人亲亲热热地招待本族人吃了顿丰盛的晌午饭,酒足饭饱后,李家本族子侄们纷纷告辞,并邀请李家女眷们去拜年。
中午小憩过后,肖氏郑氏带着三个女孩一起回本家拜年。李穆川不放心,亲自陪同。考虑到郑氏守寡之人,他还叫了辆车,让女眷们坐在车里,他和车夫黄老汉一起坐在车把上闲聊。
李姝把匣子锁好,钥匙放在隐秘的地方。这完全是她小人之心,丽娘知道妹妹有私房钱,但她只觉得妹妹是闹着好玩,也从不去看她的宝贝小匣子。
李姝乐滋滋放好钱,又出逗三郎玩了。
“三郎,一会你去拜年,给我带些好吃的回来吧。”
不是李姝嘴馋,实在是李家清贫,平日难得有零食之类的。好容易可以拜年了,女孩们都是下午才去,即使有好吃的,上午也都被男娃们分光了。
三郎看她一眼,扭过脸去,三姐姐只有在有求他的时候才会好好跟他说话。
“好三郎,你给我带好吃的,我不把你昨天在厨房泔水桶里尿尿的事情说出去。”李姝笑眯眯地看着他。
三郎立刻睁大了眼睛,“你怎么知道的”
李姝哼了一声,“你别管我怎么知道的,你只说你给不给我带好吃的吧。”
“那,那你要吃什么呢”三郎的声音越来越弱。
要是让阿娘知道他在泔水桶里尿尿,肯定又要罚他晚上跟二哥睡,还要三天不许吃糖。阿爹知道了更可怕,让他背诗背到吐。三郎之所以小小年纪已经背会了很多诗句,得益于他一向脑回路清奇的捣蛋方式。可他就是喜欢这种偷偷在泔水桶里尿尿的感觉,要是没有被人发现,感觉就更好了。
三郎无比后悔,当时应该看看周围有没有人再尿的。
“不管有什么,只要是一样的,给我留一个。独个儿没有重样的,留着回来给我,我不要了再还给你。”李姝跟三郎提要求。
“那要是我忍不住想吃呢”三郎讨价还价。
“哼,那你下次往泔水桶里尿尿的时候最好别被我发现。”
三郎最终偃旗息鼓,蔫蔫地跟着父兄一起拜年去了。李穆川看他没精神,以为他没睡好,牵起他的手一起走。
李家本族离得远,等到快吃晌午饭,李穆川才带着孩子们回来了。另有一大帮族里的子侄们一并过来了,给李泗新夫妇拜年。
三郎拿出一大包拜年得来的“战利品”,交给李姝。李姝摸摸他的头,“三郎真乖,还把吃的带回来给姐姐,明儿我和姐姐们一起给你做个布老虎。”
不明就里的李家人都觉得三郎是个好孩子,这么大点,知道友爱手足。一般的孩子有吃的,早在外面吃光了,哪里还记得旁人。三郎得了夸奖,也不再计较李姝威胁他的事情,高高兴兴和本族兄弟们一起在院子里玩耍。
李家族人们大多都在外城,只有三两家因缘聚会,得以改换门庭,搬到内城生活。在外城的本家人,男的多是从事抗大包、抬轿子之类的底层职业,妇人们也时常给富贵人家浆洗衣物挣些铜板补贴家用,家里条件都一般。
李姝原觉得李家清贫,看了本族的孩子们,立即觉得李家还算过得好的。李姝过年裁了两套新衣,其中一条裙子还是用周氏给的绢布做的,还有一双新绣花鞋。肖氏还给她们姐妹一人买了两朵绢花,李姝因年纪小,分到一朵大红和一朵鹅黄的。
本家来的子侄们,看到李家兄弟姐妹都穿着新衣,男孩们腰带上挂着荷包,上面绣着松竹,女孩们戴着好看的绢花,皆羡慕不已。
一位眼尖的堂兄,发现家里多了女孩,立刻问李穆川,“二弟家如何多了个小女娘可是哪家亲戚”
李穆川正要跟族里说这事儿,“这是我收养的女儿,叫豆娘,比二郎略大一些。豆娘,来,给你穆贵大爷见个礼。”
豆娘知道这关乎她上李家族谱的事情,立即拿出最端庄的姿态,给李牧贵行了个礼,“豆娘见过穆贵大爷。”
“嗳,好好,好孩子,下午去大爷家玩,认认门。”
李穆川让豆娘下去了。因来的都是男娃娃,豆娘带着妹妹们把茶点上好,桌椅板凳摆好,然后去厨下帮忙。
豆娘来了二十多天了,知道李家人真心待她,她也真心把这里当家。每日一边给肖氏郑氏打下手干家务,一边纺线织布,努力学习各项家务技能。虽则还是忙忙碌碌,但不用挨打挨骂、挨饿受冻,也不用晚睡早起,更不用担惊受怕。二十天的时间,原先瘦巴巴的脸上有了肉,显得白里透着红,黄黄的头发也有了光泽,连身高也往上窜了少许,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
她本就长得极好,现在穿着水红裙子、绣荷花鞋,戴着绢花和银耳钉,整个人比丽娘还标志三分。
李穆贵心里暗自咋舌,穆川兄弟真是好命,自己在衙门里做着官儿,养的儿子会读书,养的女儿漂亮又能干,现下收养个女儿,更是长得跟天仙儿似的。
李穆川不知他的腹诽,只是按规矩与兄弟子侄寒暄。李泗新和张氏见到这么多同族后辈,很是高兴,忙嘱咐郑氏妯娌,好好整治两桌菜,招待他们。
李家三姐妹里,李姝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丽娘比她好看、勤快、温柔,她也不在意,反正是她的小姐姐,她一把年纪了,犯不着跟小姑娘们争锋。来了个豆娘,更加出色,姿容、才干,样样都把丽娘甩了好几条街。
肖氏原担心丽娘会受不住,仔细观察,发现丽娘只是认真跟姐姐学,并无攀比之心,豆娘又友爱妹妹,她才放心。又担心两个姐姐太出色,衬得姝娘跟稻草似的。但看李姝并无介意之色,彻底放下心来。
肖氏看到如此出色的豆娘,心里狠狠痛骂文家公婆两个,这么好的女儿,不知珍惜,整日作践,眼睛都瞎了。
李家人亲亲热热地招待本族人吃了顿丰盛的晌午饭,酒足饭饱后,李家本族子侄们纷纷告辞,并邀请李家女眷们去拜年。
中午小憩过后,肖氏郑氏带着三个女孩一起回本家拜年。李穆川不放心,亲自陪同。考虑到郑氏守寡之人,他还叫了辆车,让女眷们坐在车里,他和车夫黄老汉一起坐在车把上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