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相信了,也会从理智出发压下来,故作不知。
但那些话正是在代王怒火上头的时候说的,就像是在燃烧的火苗上泼了一盆油,只会让火势更旺,而起不到半点儿灭火的效果。
代王来到代地,并非孤身一人。
除了几个心腹,他也带了几个侥幸逃脱的赵国贵族,之后赵国被灭,侥幸没被抓住的贵族官员们同样逃向了赵国唯一残存之地。
而这些人,天然就与代王处于同一同盟。
过惯了高高在上的日子,谁还愿意寄人篱下呢何况许多贵族与李牧之间,早就因为当初废太子之事起了龃龉。
这群人非常希望,代王可以废了李牧,将其手中权利交给自己。
代王也不傻,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答应。
毕竟李牧对他是真的不错,就算对李牧有了隔阂,代王也从未想过夺了李牧手中权利。
更何况,代地毗邻匈奴,随时可能被匈奴骚扰。
但那些贵族向来是干啥啥不行,拍马屁与挑拨离间第一名。
代王担心匈奴,这些贵族就说贵族之前与秦国达成合作,如今已经极少跑到代地掳掠了。
毕竟到别人的地盘抢东西,肯定会遇到反抗,难免死人。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他们当然不愿意将拿自己的性命去换一份也许根本不能让自己与家人吃饱的食物。可一旦被秦国知道他们抢了或杀了中原百姓,秦国可不会与他们做生意了。
毕竟草原那么多部族,缺了一个部族的羊毛,对秦国完全没影响。
但那个部族的影响,可就太大了。
所以这几年,代地其实还挺平静,几乎没与匈奴打过仗。
这是事实,只是代地之前消息不通,一直不知道匈奴没到代地抢东西的原因。
如今知道了,李牧的作用与地位也就没有那么大那么高了。
至于代王不忍
“代王,您怎么就不想想,之前那些流言到底从何而起指不定就是李牧自己让人传出,后来又封口来试探您的想法呢。”
“就算不是李牧,李牧的手下也绝对有类似的想法。”
“就是,我之前与李牧手下接触,对方就曾说过类似话,说要让我好看。李牧来了,不说惩戒那个手下,竟然打了臣一顿板子”
其实是他先挑衅,激得对方口不择言。
但,谁管呢
话本就是李牧手下说的,他可没有撒谎
类似的话,其他官员也说了许多。
慢慢地,代王“不得不”相信,李牧有了异心的“事实”。
对于贵族们的提议,代王也忍不住,动心了。
于是不久,整个代地就乱了起来。
李牧一开始还想挽回,想要解释,但他手下们早就对这群干啥啥不行,吃喝享受第一名的贵族们不满了。
以前李牧尊敬代王,一直管着手下,手下为了李牧,只能忍了。
可如今人自己把把柄递到他们手上,他们岂有不要之理
情况发展到最后,哪怕是李牧,也完全没办法叫停两方人马的明争暗斗,除了没有动武,两边啥做了。
但不动武,李牧手下到底吃亏。
于是不久,连不动武的潜规则都被打破了,整个代地一锅乱炖,老百姓几乎闭门不出,根本不敢出门。
最后还是一位当地德高望重的老翁,亲自求见李牧,让局面迎来了一丝转机。
李牧爱国,但国已经没了。
李牧想要复国,但他选择的君王,想要夺他的权,想要废了他。
李牧爱护手下的兵,但士兵们热血上头,已经不听令了。
如今他最在意的,已经变成了自己治下的百姓。
老翁劝他上位,“因为只有将军登上王位,代地才能真正地恢复平静。”
李牧还是过不去心里那关,他不愿意称王。
他还在犹豫的时候,有人帮李牧做了决定
他的手下也不知是谁,生出了瞒着李牧,将其拥立成王的想法。
李牧没想到手下这么大胆,根本没有防备,所以
事情都走到这个地步了,李牧就算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两方人马的矛盾,几乎已经不可调和。
恰在这时,王翦领着十万大军,来到了代城之外,直接将整个代城都包围了。
李牧当即下令死守代城。
然而
代王身边的几个贵族,眼见夺权无望,担心李牧清算,于是趁机带着所有家当打开城门,投敌了。
王翦“”
这场仗,赢得有点儿轻松啊。
代地百姓听到消息,自发地组成军队前来支援,却只看到一地秦军,以及代城城墙上插满的秦军旗帜。
李牧都快气厥过去了,如今却只能给代王收拾烂摊子
虽然打开城门投敌之事并非出自代王命令,但那几个贵族本就是代王心腹,事情发生后,代城所有百姓都对代王恨得咬牙切齿。
李牧很清楚,若是不想办法,代城百姓只要找到机会就会因为迁怒,对代王不利。
到底是赵王残存的唯一血脉,李牧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死。
嬴政眼神奇怪地看着李牧“你是说,想要让寡人留代王一命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寡人将他杀了可以永绝后患,若是留下反倒遗祸无穷。”
李牧跪在阶下,惨笑“若秦王应允,李牧自当为秦国效力。”
嬴政的眼睛,歘一下,亮了。
与李牧相比,一个区区赵国王室血脉,他还养得起。
但那些话正是在代王怒火上头的时候说的,就像是在燃烧的火苗上泼了一盆油,只会让火势更旺,而起不到半点儿灭火的效果。
代王来到代地,并非孤身一人。
除了几个心腹,他也带了几个侥幸逃脱的赵国贵族,之后赵国被灭,侥幸没被抓住的贵族官员们同样逃向了赵国唯一残存之地。
而这些人,天然就与代王处于同一同盟。
过惯了高高在上的日子,谁还愿意寄人篱下呢何况许多贵族与李牧之间,早就因为当初废太子之事起了龃龉。
这群人非常希望,代王可以废了李牧,将其手中权利交给自己。
代王也不傻,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答应。
毕竟李牧对他是真的不错,就算对李牧有了隔阂,代王也从未想过夺了李牧手中权利。
更何况,代地毗邻匈奴,随时可能被匈奴骚扰。
但那些贵族向来是干啥啥不行,拍马屁与挑拨离间第一名。
代王担心匈奴,这些贵族就说贵族之前与秦国达成合作,如今已经极少跑到代地掳掠了。
毕竟到别人的地盘抢东西,肯定会遇到反抗,难免死人。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他们当然不愿意将拿自己的性命去换一份也许根本不能让自己与家人吃饱的食物。可一旦被秦国知道他们抢了或杀了中原百姓,秦国可不会与他们做生意了。
毕竟草原那么多部族,缺了一个部族的羊毛,对秦国完全没影响。
但那个部族的影响,可就太大了。
所以这几年,代地其实还挺平静,几乎没与匈奴打过仗。
这是事实,只是代地之前消息不通,一直不知道匈奴没到代地抢东西的原因。
如今知道了,李牧的作用与地位也就没有那么大那么高了。
至于代王不忍
“代王,您怎么就不想想,之前那些流言到底从何而起指不定就是李牧自己让人传出,后来又封口来试探您的想法呢。”
“就算不是李牧,李牧的手下也绝对有类似的想法。”
“就是,我之前与李牧手下接触,对方就曾说过类似话,说要让我好看。李牧来了,不说惩戒那个手下,竟然打了臣一顿板子”
其实是他先挑衅,激得对方口不择言。
但,谁管呢
话本就是李牧手下说的,他可没有撒谎
类似的话,其他官员也说了许多。
慢慢地,代王“不得不”相信,李牧有了异心的“事实”。
对于贵族们的提议,代王也忍不住,动心了。
于是不久,整个代地就乱了起来。
李牧一开始还想挽回,想要解释,但他手下们早就对这群干啥啥不行,吃喝享受第一名的贵族们不满了。
以前李牧尊敬代王,一直管着手下,手下为了李牧,只能忍了。
可如今人自己把把柄递到他们手上,他们岂有不要之理
情况发展到最后,哪怕是李牧,也完全没办法叫停两方人马的明争暗斗,除了没有动武,两边啥做了。
但不动武,李牧手下到底吃亏。
于是不久,连不动武的潜规则都被打破了,整个代地一锅乱炖,老百姓几乎闭门不出,根本不敢出门。
最后还是一位当地德高望重的老翁,亲自求见李牧,让局面迎来了一丝转机。
李牧爱国,但国已经没了。
李牧想要复国,但他选择的君王,想要夺他的权,想要废了他。
李牧爱护手下的兵,但士兵们热血上头,已经不听令了。
如今他最在意的,已经变成了自己治下的百姓。
老翁劝他上位,“因为只有将军登上王位,代地才能真正地恢复平静。”
李牧还是过不去心里那关,他不愿意称王。
他还在犹豫的时候,有人帮李牧做了决定
他的手下也不知是谁,生出了瞒着李牧,将其拥立成王的想法。
李牧没想到手下这么大胆,根本没有防备,所以
事情都走到这个地步了,李牧就算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两方人马的矛盾,几乎已经不可调和。
恰在这时,王翦领着十万大军,来到了代城之外,直接将整个代城都包围了。
李牧当即下令死守代城。
然而
代王身边的几个贵族,眼见夺权无望,担心李牧清算,于是趁机带着所有家当打开城门,投敌了。
王翦“”
这场仗,赢得有点儿轻松啊。
代地百姓听到消息,自发地组成军队前来支援,却只看到一地秦军,以及代城城墙上插满的秦军旗帜。
李牧都快气厥过去了,如今却只能给代王收拾烂摊子
虽然打开城门投敌之事并非出自代王命令,但那几个贵族本就是代王心腹,事情发生后,代城所有百姓都对代王恨得咬牙切齿。
李牧很清楚,若是不想办法,代城百姓只要找到机会就会因为迁怒,对代王不利。
到底是赵王残存的唯一血脉,李牧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死。
嬴政眼神奇怪地看着李牧“你是说,想要让寡人留代王一命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寡人将他杀了可以永绝后患,若是留下反倒遗祸无穷。”
李牧跪在阶下,惨笑“若秦王应允,李牧自当为秦国效力。”
嬴政的眼睛,歘一下,亮了。
与李牧相比,一个区区赵国王室血脉,他还养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