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擎青整个下午都在翻剧本。
五个本子里面,四个已经基本上剧组人员已经敲定了,主演一旦确定下来,就能够马上开机。
何擎青第一本拿起来的是那本大制作的商业片剧本。它是这里面最薄的一本,因为剧情很薄弱,靠大量的动作场景和爆炸场景等弥补时长,看点也在这里。何擎青哗啦啦地翻了一本,让人很怀疑他到底看没看进去。
何冬生观察着何擎青的表情。
ok,这本没兴趣。
下一本文艺片。
何擎青垂眸翻了一遍,这次速度比上一本的要慢一点,但是他看上去仍然没什么兴趣。
ok,下一本。
还是文艺片,剧情比上一本的要有张力,编剧看起来是功力不错,就是不知道拍出来的效果怎么样。
不说文艺片,很多电影剧本并不差,差的是演员,差的是导演,差的是剪辑,特别是剪辑,国内的导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片子的剪辑权,一个垃圾剪刀手足以把一部足够好的片子剪成云里雾里的垃圾。
曾经就有一部片子,投资不大,素材拍得不多,质量却挺好,就是导演的伽位小,没有剪辑权。剪辑是投资人走后门上来玩票的,他将整部片子剪得七零八落,最后首映被批得狗屎不如,院线安排的只有午夜场,自然票房就惨不忍睹。
后来这位导演发迹,重新买回了电影的版权和素材,一番剪辑过后放到了网上免费观看,通过他个人的粉丝和人脉宣传,人们才得以看到这部电影的真正面貌。
类似的片子在市场上多如牛毛,却不是每一部片子都能得到一个发迹的导演,也不是每个导演都愿意买回一部陈年片子再花时间重新剪辑。
何擎青伸手向第四本剧本,就是那本何冬生犹豫了很久的人物传记电影。
他翻着看完了,然而挑了挑眉,就放下了。接着翻第五部。
何擎青翻完了剧本并没有说话,何冬生摸不准他想什么,感觉自己好像玩过山车一样刺激。
皇帝身边的人大概就是这种心情吧。
何冬生漫无边际地想。
皇帝身边的人
何冬生及时闭脑了。
人物传记的本子故事非常精彩,核心人物突出,作为一个经纪人,他没办法放弃这个本子,但是作为何擎青的叔叔来说,他又极其担心何擎青的心理状态。
最后何擎青抽出了两本剧本,其他三本全部推给了何冬生。
“这两本我回去再看看,然后才答复你。”何擎青说,“两个本子的开机时间都确定了吗”
何冬生看着那本人物传记的剧本,有些惊讶何擎青居然会选那本大制作,“转性了”
何擎青“”
“你这是什么话。”何擎青斜了他一眼,“我拍商业片很奇怪吗”
何冬生不说话了。
何止奇怪,简直不可置信。
刚刚他看起来还是毫无兴趣的样子。
何擎青不是没有拍过商业片,就是没有拍过如此纯正的商业片。他上一部商业片还是一部侦探片,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就是侦探和警察之间的博弈。
没错,这是一部不走寻常路的侦探片,它的重点不是正义与犯罪的比斗,而是侦探和警察这对“敌人”。
何冬生最后再没说一句多余的话“那部商业片如果你确定下来的话就可以确定开机时间了,另一本还要再等等,导演还在谈。”
人物传记电影向来是奥斯卡评委们热爱的类型,这本剧本何冬生一看就看出了制作人冲奖的野心,毕竟以一个如此有争议的人物来作为主角,可以想象开机的时候肯定自带不小舆论。
也就是这样,在主角和导演的人选上才格外慎重。
何冬生倒不担心那些舆论对何擎青会造成什么打击,猫崽子在这方面懒得出奇,他有空就刷那些无脑搞笑视频,看围脖也不点开评论的那种,就连自己的大号都没有登陆过一次,所有网络上的赞美也好,诋毁也好,跟他好像隔了一个世界的距离。
不是何冬生摁着他的头,这家伙就连自己主演的电影路演都不想参加。
大制作商业片的合同很快就敲定下来,何擎青和温庭讲电话的时候还抱怨“怎么那么快,我还不想进组。”
看看行程表,下周先去拍了综艺,然后马上就拎包进组特训。
何擎青不是动作戏的主要承担人,但是他的动作戏也有不少,还得提前进组跟着武术指导训练。
何擎青演这类型高风险动作戏的经验很少,猫崽子偏向于文戏,因此何冬生要求他提早进组,他比另一个武打明星还要早进组
五个本子里面,四个已经基本上剧组人员已经敲定了,主演一旦确定下来,就能够马上开机。
何擎青第一本拿起来的是那本大制作的商业片剧本。它是这里面最薄的一本,因为剧情很薄弱,靠大量的动作场景和爆炸场景等弥补时长,看点也在这里。何擎青哗啦啦地翻了一本,让人很怀疑他到底看没看进去。
何冬生观察着何擎青的表情。
ok,这本没兴趣。
下一本文艺片。
何擎青垂眸翻了一遍,这次速度比上一本的要慢一点,但是他看上去仍然没什么兴趣。
ok,下一本。
还是文艺片,剧情比上一本的要有张力,编剧看起来是功力不错,就是不知道拍出来的效果怎么样。
不说文艺片,很多电影剧本并不差,差的是演员,差的是导演,差的是剪辑,特别是剪辑,国内的导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片子的剪辑权,一个垃圾剪刀手足以把一部足够好的片子剪成云里雾里的垃圾。
曾经就有一部片子,投资不大,素材拍得不多,质量却挺好,就是导演的伽位小,没有剪辑权。剪辑是投资人走后门上来玩票的,他将整部片子剪得七零八落,最后首映被批得狗屎不如,院线安排的只有午夜场,自然票房就惨不忍睹。
后来这位导演发迹,重新买回了电影的版权和素材,一番剪辑过后放到了网上免费观看,通过他个人的粉丝和人脉宣传,人们才得以看到这部电影的真正面貌。
类似的片子在市场上多如牛毛,却不是每一部片子都能得到一个发迹的导演,也不是每个导演都愿意买回一部陈年片子再花时间重新剪辑。
何擎青伸手向第四本剧本,就是那本何冬生犹豫了很久的人物传记电影。
他翻着看完了,然而挑了挑眉,就放下了。接着翻第五部。
何擎青翻完了剧本并没有说话,何冬生摸不准他想什么,感觉自己好像玩过山车一样刺激。
皇帝身边的人大概就是这种心情吧。
何冬生漫无边际地想。
皇帝身边的人
何冬生及时闭脑了。
人物传记的本子故事非常精彩,核心人物突出,作为一个经纪人,他没办法放弃这个本子,但是作为何擎青的叔叔来说,他又极其担心何擎青的心理状态。
最后何擎青抽出了两本剧本,其他三本全部推给了何冬生。
“这两本我回去再看看,然后才答复你。”何擎青说,“两个本子的开机时间都确定了吗”
何冬生看着那本人物传记的剧本,有些惊讶何擎青居然会选那本大制作,“转性了”
何擎青“”
“你这是什么话。”何擎青斜了他一眼,“我拍商业片很奇怪吗”
何冬生不说话了。
何止奇怪,简直不可置信。
刚刚他看起来还是毫无兴趣的样子。
何擎青不是没有拍过商业片,就是没有拍过如此纯正的商业片。他上一部商业片还是一部侦探片,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就是侦探和警察之间的博弈。
没错,这是一部不走寻常路的侦探片,它的重点不是正义与犯罪的比斗,而是侦探和警察这对“敌人”。
何冬生最后再没说一句多余的话“那部商业片如果你确定下来的话就可以确定开机时间了,另一本还要再等等,导演还在谈。”
人物传记电影向来是奥斯卡评委们热爱的类型,这本剧本何冬生一看就看出了制作人冲奖的野心,毕竟以一个如此有争议的人物来作为主角,可以想象开机的时候肯定自带不小舆论。
也就是这样,在主角和导演的人选上才格外慎重。
何冬生倒不担心那些舆论对何擎青会造成什么打击,猫崽子在这方面懒得出奇,他有空就刷那些无脑搞笑视频,看围脖也不点开评论的那种,就连自己的大号都没有登陆过一次,所有网络上的赞美也好,诋毁也好,跟他好像隔了一个世界的距离。
不是何冬生摁着他的头,这家伙就连自己主演的电影路演都不想参加。
大制作商业片的合同很快就敲定下来,何擎青和温庭讲电话的时候还抱怨“怎么那么快,我还不想进组。”
看看行程表,下周先去拍了综艺,然后马上就拎包进组特训。
何擎青不是动作戏的主要承担人,但是他的动作戏也有不少,还得提前进组跟着武术指导训练。
何擎青演这类型高风险动作戏的经验很少,猫崽子偏向于文戏,因此何冬生要求他提早进组,他比另一个武打明星还要早进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