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回来了。”
阿瑶才一推开房门,一股属于食物的香气便直往她鼻子里钻,让她不自觉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瑶瑶回来了。”向母听到女儿的声音,当即从厨房里走出来,一眼就看到了阿瑶摸肚子的动作,又说“饿了再稍等一会儿,妈妈再炒个时蔬,马上就好。若是实在撑不住,冰箱里有面包,先吃一片,垫垫肚子。”
“好。”阿瑶点了点头。
左转进了房间,先把书包放下,把外套扔到床上,推门走出去的时候,就看到对面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床和书桌外,其他都什么还没有。
若是她没有记错的话,便宜姐姐向涵涵明天就要回来了。
不过这和她没有什么关系,又不是她的责任。
这个时空的故事背景是这样的。
向父和向母都出生在农村,两人在结婚后,实在不甘心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商量后,便决定外出打工,挣个前程出来。
不得不说,向父和向母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两个人都有一手好厨艺,而且肯吃苦,人也还算勤快,从摆地摊做起,经过三年的打拼,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吃店,在孟市也逐渐的站稳了脚跟。
这时,向爷爷和向奶奶一个劲催促他们要孩子。
架不住老人的念叨,向父和向母也就同意了。
很快向母就怀孕了,农村出身,学历也不算高,夫妻俩不免有些重男轻女,第一胎生下来是个女儿,他们虽有点失望,但到底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还是高兴的。
却没想到,只隔一年的时间,向母又有了身孕。
本以为第一个孩子是女儿,这次会是个儿子,谁想到,生下来竟又是个女儿,就是向瑶瑶,这让向父和向母大失所望,对第二个女儿自然不怎么待见。
就在二女儿两岁时,向父下楼时没注意,不小心从上面滚了下来,住院了。以至于向母只能自己扛起家里所有的一切,既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女儿,还要照顾向父,更要顾着店里的生意,那段时间向母真的是忙得陀螺一样,没有一刻空闲时间。
甚至也一度病倒,不得不把小吃店暂时歇业一段时间。
自觉精力有限,向父和向母最终决定,把两个女儿先送到乡下让向爷爷和向奶奶照顾,等他们这里闲下来,再接女儿回来。
就这样向涵涵和向瑶瑶就被送到了爷爷奶奶家暂时生活。
等到向父痊愈,便也准备把孩子接回来,但向母却提出,只接一个回来,理由也很简单,他们要再生个儿子,再加上店里的生意,没办法一下照顾两个孩子。
听到向母这般说,向父便也就同意了。
本来两个女儿中,向父和向母更倾向接大女儿向涵涵回来,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活泼可爱,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他们可以少操一些心。却没想到,大女儿向涵涵却死活都不愿意跟他们回来,抱着向奶奶的腿,哭喊着不愿意离开奶奶,不论向父和向母怎么哄都不行。
无奈下,向母和向父便也只能带着二女儿回来。
只是两人想再要个儿子的想法却没能实现,努力了两三年,向母也没怀孕,在去医院检查过,说向父在那场车祸中受了伤,导致他生育困难,日后很难再有孩子。这让向父和向母大受打击,但最后也只能无奈的接受现实。
既然不能再有孩子,向父和向母便也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两个女儿的身上,甚至提出想接大女儿回来,但向涵涵却死活不愿意,向奶奶也舍不得自己养大的孩子,接向涵涵回来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就这样,一晃又过去了十年,向涵涵马上就要念高中了,但乡下哪有什么好学校,向爷爷和向奶奶这才提出让向涵涵回来。
这次换向父和向母不大乐意了。
在两个孩子中,他们最先想起的是大女儿,但她死活不愿意和他们回来,又过了两年他们提出再接,向涵涵还是不愿意回来,这大大的伤了向父和向母的心,对向涵涵也有了疙瘩。再加上身边有乖巧懂事的小女儿,便把一腔父爱母爱都放到了小女儿的身上,慢慢的他们也就想不起养在乡下的大女儿。
已经习惯了一家三口的生活,猛然说要把大女儿接回来,向父和向母的心里都有点小别扭。
不过向爷爷和向奶奶说的有理有据,不能耽搁孩子读书。
向父和向母也只能同意,只是他们对向涵涵要回来的事情,嗯看看对面还空荡荡的房间,就知道他们不大上心了。
“瑶瑶,这是你爱吃的红烧排骨,多吃点。”向母目光爱怜的看着阿瑶,几乎把这盘的红烧排骨推过来,“看看这小脸比前些日子瘦一圈,一定是学习很辛苦。我的宝贝女儿,多这鱼汤也多喝点,补脑的,特意用小火煨出来的,足足熬了三个小时,鲜的很。”
“嗯,好喝。”阿瑶顺从的接过向母递过来的碗,笑着说道。她确实没说错,这鱼汤真的很鲜。
阿瑶才一推开房门,一股属于食物的香气便直往她鼻子里钻,让她不自觉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瑶瑶回来了。”向母听到女儿的声音,当即从厨房里走出来,一眼就看到了阿瑶摸肚子的动作,又说“饿了再稍等一会儿,妈妈再炒个时蔬,马上就好。若是实在撑不住,冰箱里有面包,先吃一片,垫垫肚子。”
“好。”阿瑶点了点头。
左转进了房间,先把书包放下,把外套扔到床上,推门走出去的时候,就看到对面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床和书桌外,其他都什么还没有。
若是她没有记错的话,便宜姐姐向涵涵明天就要回来了。
不过这和她没有什么关系,又不是她的责任。
这个时空的故事背景是这样的。
向父和向母都出生在农村,两人在结婚后,实在不甘心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商量后,便决定外出打工,挣个前程出来。
不得不说,向父和向母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两个人都有一手好厨艺,而且肯吃苦,人也还算勤快,从摆地摊做起,经过三年的打拼,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吃店,在孟市也逐渐的站稳了脚跟。
这时,向爷爷和向奶奶一个劲催促他们要孩子。
架不住老人的念叨,向父和向母也就同意了。
很快向母就怀孕了,农村出身,学历也不算高,夫妻俩不免有些重男轻女,第一胎生下来是个女儿,他们虽有点失望,但到底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还是高兴的。
却没想到,只隔一年的时间,向母又有了身孕。
本以为第一个孩子是女儿,这次会是个儿子,谁想到,生下来竟又是个女儿,就是向瑶瑶,这让向父和向母大失所望,对第二个女儿自然不怎么待见。
就在二女儿两岁时,向父下楼时没注意,不小心从上面滚了下来,住院了。以至于向母只能自己扛起家里所有的一切,既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女儿,还要照顾向父,更要顾着店里的生意,那段时间向母真的是忙得陀螺一样,没有一刻空闲时间。
甚至也一度病倒,不得不把小吃店暂时歇业一段时间。
自觉精力有限,向父和向母最终决定,把两个女儿先送到乡下让向爷爷和向奶奶照顾,等他们这里闲下来,再接女儿回来。
就这样向涵涵和向瑶瑶就被送到了爷爷奶奶家暂时生活。
等到向父痊愈,便也准备把孩子接回来,但向母却提出,只接一个回来,理由也很简单,他们要再生个儿子,再加上店里的生意,没办法一下照顾两个孩子。
听到向母这般说,向父便也就同意了。
本来两个女儿中,向父和向母更倾向接大女儿向涵涵回来,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活泼可爱,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他们可以少操一些心。却没想到,大女儿向涵涵却死活都不愿意跟他们回来,抱着向奶奶的腿,哭喊着不愿意离开奶奶,不论向父和向母怎么哄都不行。
无奈下,向母和向父便也只能带着二女儿回来。
只是两人想再要个儿子的想法却没能实现,努力了两三年,向母也没怀孕,在去医院检查过,说向父在那场车祸中受了伤,导致他生育困难,日后很难再有孩子。这让向父和向母大受打击,但最后也只能无奈的接受现实。
既然不能再有孩子,向父和向母便也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两个女儿的身上,甚至提出想接大女儿回来,但向涵涵却死活不愿意,向奶奶也舍不得自己养大的孩子,接向涵涵回来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就这样,一晃又过去了十年,向涵涵马上就要念高中了,但乡下哪有什么好学校,向爷爷和向奶奶这才提出让向涵涵回来。
这次换向父和向母不大乐意了。
在两个孩子中,他们最先想起的是大女儿,但她死活不愿意和他们回来,又过了两年他们提出再接,向涵涵还是不愿意回来,这大大的伤了向父和向母的心,对向涵涵也有了疙瘩。再加上身边有乖巧懂事的小女儿,便把一腔父爱母爱都放到了小女儿的身上,慢慢的他们也就想不起养在乡下的大女儿。
已经习惯了一家三口的生活,猛然说要把大女儿接回来,向父和向母的心里都有点小别扭。
不过向爷爷和向奶奶说的有理有据,不能耽搁孩子读书。
向父和向母也只能同意,只是他们对向涵涵要回来的事情,嗯看看对面还空荡荡的房间,就知道他们不大上心了。
“瑶瑶,这是你爱吃的红烧排骨,多吃点。”向母目光爱怜的看着阿瑶,几乎把这盘的红烧排骨推过来,“看看这小脸比前些日子瘦一圈,一定是学习很辛苦。我的宝贝女儿,多这鱼汤也多喝点,补脑的,特意用小火煨出来的,足足熬了三个小时,鲜的很。”
“嗯,好喝。”阿瑶顺从的接过向母递过来的碗,笑着说道。她确实没说错,这鱼汤真的很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