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四十三个皇后 (1/2)
听闻那一句阿声哥哥, 司徒声冷冽的眸光中,稍稍有了些温度“阿蛮,你怎么来晋国了”
保和殿内寂静无声, 也不知是哪里蓦地传来哐当一声, 却是将沉醉在乐曲中的众人猛然惊醒。
众人循着那突兀的声响望去,原来是皇后不慎打翻了案前的七彩琉璃盏。
太上皇关怀的看着林瑟瑟“皇后可是身体不适”
林瑟瑟低埋着眼眸,掩在衣袖中的手臂微不可见的轻颤着。
阿蛮, 那个姑娘叫阿蛮。
文昌帝君前世历劫之时,那与他同生共死的女将军便也唤作阿蛮。
这是巧合吗还是说这个名唤阿蛮的姑娘, 便是文昌帝君情劫中的天命之女
她的唇瓣有些泛白,却还是扯了扯唇, 勉强挤出一抹笑意“儿臣无碍, 只是不慎手滑, 多谢父皇关怀。”
司徒声侧首瞥了林瑟瑟一眼, 许是察觉到她的嗓音微微发颤,他眸光沉了沉, 缓缓皱起了眉头。
她的脸色很难看, 看起来好像很不舒服的模样, 莫非是那日从马背上摔下来, 摔伤了哪里
不等他开口询问什么, 太上皇便笑眯眯道“司卿, 你可喜欢寡人为你准备的这份礼物”
司徒声将薄唇抿成一道线,渗着寒意的眸中满是嘲色。
八年前,他与敌国主将在苑城僵持不下,因苑城外便是黄江河, 那时又正值严寒冬日, 河面凝结成冰, 苑城城墙又固若金汤,兵马将士难以过河强攻。
除非敌军大敞城门,主动出门迎战,否则晋军几乎没有可能强行攻破苑城。
他与父亲率晋军扎住在黄江河对岸,本想与苑城干耗下去,待苑城内的敌军弹尽粮绝,自然会耐不住大开城门与他们决一死战。
但每日都有将士在营帐外活活冻死,若继续这样干耗下去,说不准等不到敌军粮草短缺,晋军便先全军覆没于黄江河岸。
他瞒着父亲,趁夜过河,独自一人潜入苑城,换上了敌军的盔甲鞋袜,混进了敌军营帐之中。
他要找到敌军的粮草所在,将其毁之,没有粮草支撑,敌军撑不过三日便只能被迫出城迎战。
他在寻找敌军粮仓之时,在军营伙房中碰见个彪头大汉,他们正对一个十来岁的女孩上下其手,而女孩的父亲则跪地不断求饶。
那女孩的父亲本是苑城的平头百姓,被敌军强征来伙房干活,女孩那日是去伙房给父亲送换洗的衣衫,谁料却正好被敌军撞见。
前些日子敌军入苑城躲得匆忙,军妓皆抛杀在城外,没有带进苑城之中。
苑城并不繁华,也没有烟花之地。
在苑城躲了这么久,敌军阵营里的将士都憋坏了,但凡夜里看到城中有落单的女子,便会不管不顾的冲上前去,将女子抢回营帐分食享用。
他知晓这女孩接下来要面对什么,可他不能多管闲事,若不然万一暴露了身份,别说是放火烧粮仓,他想活着出苑城都难。
再者说,苑城里的百姓都是魏国人,那抢人的士兵也都是魏,不论那女孩如何,也轮不到他一个晋国人操心。
他正准备离去,伙房里却响起了那女孩嘶声裂肺的哭喊,她声声泣泣的喊着“爹,救救我”
许是因为想到了父亲的教诲,他犹豫之下,还是救下了她,为了防止那几人去通风报信,他顺手直接将他们几人全都灭了口。
毕竟是赤手空拳与那几人搏斗,他被其中一人捅伤了腹部,但他没有时间多做停留,这几人似乎不是普通的士兵,他们的死必定会惊动敌军主将。
他拖着受伤的身躯,强撑着找到了敌军的粮仓,在经过一番周旋后,他成功混进了粮仓,在粮仓里放了一把火。
看着粮仓燃起了熊熊烈火,他终于松了一口气,但与此同时,他也因为失血过多,一头栽倒在了大火之中。
他原以为自己醒不过来了,毕竟就算不被那大火烧死,若是被敌军逮住,他也绝对没命再活下去。
谁料一睁眼他却看见了那伙房里的女孩,原来那女孩在被他救下后,偷偷跟在他身后,见他纵火后晕倒在粮仓里,便将他拖回了自己家。
说起来,他也是挺佩服她的,她一个十来岁的女子,竟能拖动一百多斤的男人,还顺利避开了军营中所有的士兵眼线。
他伤势过重,不宜在此时走动,便留在她家里静候父亲大胜的好消息。
粮仓被烧,魏军粮草短缺,为了不被活活饿死在苑城之中,魏军将领只得敞开了城门,率着大军趁夜偷袭晋军。
而他在离去之前,早已经给父亲留了书信,让父亲在黄江河岸做好埋伏。
这一仗大获全胜,晋军攻破苑城,生擒魏军数万余人,晋军在宛城休养整顿了两个多月,这期间他也留在苑城养伤。
那女孩喜欢琵琶,也爱唱曲儿,无事的时候便会去军营中,给晋国的将士们唱曲解闷。
她的嗓子很好,小小年纪就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又是个七窍玲珑的性子,学什么都很快。
军营里的将士们都喜欢她,他父亲也对她的印象不错。
一转眼,便到了他们该离去的日子。
她跪在他父亲面前,请求带上她一起走,父亲也有意将她许配给他做妾,但他只将她当做一个年纪不大的妹妹来看待。
再加上她的身份特殊,乃是魏国之人,若真是带在身边,难免会落人口舌,留下隐患。
他不想徒增祸
保和殿内寂静无声, 也不知是哪里蓦地传来哐当一声, 却是将沉醉在乐曲中的众人猛然惊醒。
众人循着那突兀的声响望去,原来是皇后不慎打翻了案前的七彩琉璃盏。
太上皇关怀的看着林瑟瑟“皇后可是身体不适”
林瑟瑟低埋着眼眸,掩在衣袖中的手臂微不可见的轻颤着。
阿蛮, 那个姑娘叫阿蛮。
文昌帝君前世历劫之时,那与他同生共死的女将军便也唤作阿蛮。
这是巧合吗还是说这个名唤阿蛮的姑娘, 便是文昌帝君情劫中的天命之女
她的唇瓣有些泛白,却还是扯了扯唇, 勉强挤出一抹笑意“儿臣无碍, 只是不慎手滑, 多谢父皇关怀。”
司徒声侧首瞥了林瑟瑟一眼, 许是察觉到她的嗓音微微发颤,他眸光沉了沉, 缓缓皱起了眉头。
她的脸色很难看, 看起来好像很不舒服的模样, 莫非是那日从马背上摔下来, 摔伤了哪里
不等他开口询问什么, 太上皇便笑眯眯道“司卿, 你可喜欢寡人为你准备的这份礼物”
司徒声将薄唇抿成一道线,渗着寒意的眸中满是嘲色。
八年前,他与敌国主将在苑城僵持不下,因苑城外便是黄江河, 那时又正值严寒冬日, 河面凝结成冰, 苑城城墙又固若金汤,兵马将士难以过河强攻。
除非敌军大敞城门,主动出门迎战,否则晋军几乎没有可能强行攻破苑城。
他与父亲率晋军扎住在黄江河对岸,本想与苑城干耗下去,待苑城内的敌军弹尽粮绝,自然会耐不住大开城门与他们决一死战。
但每日都有将士在营帐外活活冻死,若继续这样干耗下去,说不准等不到敌军粮草短缺,晋军便先全军覆没于黄江河岸。
他瞒着父亲,趁夜过河,独自一人潜入苑城,换上了敌军的盔甲鞋袜,混进了敌军营帐之中。
他要找到敌军的粮草所在,将其毁之,没有粮草支撑,敌军撑不过三日便只能被迫出城迎战。
他在寻找敌军粮仓之时,在军营伙房中碰见个彪头大汉,他们正对一个十来岁的女孩上下其手,而女孩的父亲则跪地不断求饶。
那女孩的父亲本是苑城的平头百姓,被敌军强征来伙房干活,女孩那日是去伙房给父亲送换洗的衣衫,谁料却正好被敌军撞见。
前些日子敌军入苑城躲得匆忙,军妓皆抛杀在城外,没有带进苑城之中。
苑城并不繁华,也没有烟花之地。
在苑城躲了这么久,敌军阵营里的将士都憋坏了,但凡夜里看到城中有落单的女子,便会不管不顾的冲上前去,将女子抢回营帐分食享用。
他知晓这女孩接下来要面对什么,可他不能多管闲事,若不然万一暴露了身份,别说是放火烧粮仓,他想活着出苑城都难。
再者说,苑城里的百姓都是魏国人,那抢人的士兵也都是魏,不论那女孩如何,也轮不到他一个晋国人操心。
他正准备离去,伙房里却响起了那女孩嘶声裂肺的哭喊,她声声泣泣的喊着“爹,救救我”
许是因为想到了父亲的教诲,他犹豫之下,还是救下了她,为了防止那几人去通风报信,他顺手直接将他们几人全都灭了口。
毕竟是赤手空拳与那几人搏斗,他被其中一人捅伤了腹部,但他没有时间多做停留,这几人似乎不是普通的士兵,他们的死必定会惊动敌军主将。
他拖着受伤的身躯,强撑着找到了敌军的粮仓,在经过一番周旋后,他成功混进了粮仓,在粮仓里放了一把火。
看着粮仓燃起了熊熊烈火,他终于松了一口气,但与此同时,他也因为失血过多,一头栽倒在了大火之中。
他原以为自己醒不过来了,毕竟就算不被那大火烧死,若是被敌军逮住,他也绝对没命再活下去。
谁料一睁眼他却看见了那伙房里的女孩,原来那女孩在被他救下后,偷偷跟在他身后,见他纵火后晕倒在粮仓里,便将他拖回了自己家。
说起来,他也是挺佩服她的,她一个十来岁的女子,竟能拖动一百多斤的男人,还顺利避开了军营中所有的士兵眼线。
他伤势过重,不宜在此时走动,便留在她家里静候父亲大胜的好消息。
粮仓被烧,魏军粮草短缺,为了不被活活饿死在苑城之中,魏军将领只得敞开了城门,率着大军趁夜偷袭晋军。
而他在离去之前,早已经给父亲留了书信,让父亲在黄江河岸做好埋伏。
这一仗大获全胜,晋军攻破苑城,生擒魏军数万余人,晋军在宛城休养整顿了两个多月,这期间他也留在苑城养伤。
那女孩喜欢琵琶,也爱唱曲儿,无事的时候便会去军营中,给晋国的将士们唱曲解闷。
她的嗓子很好,小小年纪就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又是个七窍玲珑的性子,学什么都很快。
军营里的将士们都喜欢她,他父亲也对她的印象不错。
一转眼,便到了他们该离去的日子。
她跪在他父亲面前,请求带上她一起走,父亲也有意将她许配给他做妾,但他只将她当做一个年纪不大的妹妹来看待。
再加上她的身份特殊,乃是魏国之人,若真是带在身边,难免会落人口舌,留下隐患。
他不想徒增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