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郎听到边城的消息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一座雄城的根基已经打好,所需要的工匠也逐渐多了些技术含量,不再是那些一把子力气,能够搬砖放到位置垒砌就好的了。

    尤其是建筑上,总还是需要更有技艺的工匠。

    已经获得一些好处的各大商家,对此事也是十分积极,连被官员管理的这部分工匠,如王九郎等,都收到了这方面的招徕,以工程算钱,不算在朝廷的派下来的活计之内,却是能够真真切切让大家增加一些收入的好事儿,没有人会拒绝。

    王九郎也不能。

    “真的可行吗”

    他对这个消息还是有些半信半疑,实在是太不可信了,谁的脑子坏掉了吗竟然想要在边城建宅子,就不怕蛮人的一把火把所有都烧光了吗

    “当然是真的,咱们知道消息都晚了,已经去了不少人了,据说不光是建宅子,还要建城呐”

    跟王九郎说话的是本家兄弟,行六,被他叫做“六哥”。

    “建城”

    王九郎吃了一惊,看着六哥神秘的样子,知道这必然不是假话,本能地想,不是只有朝廷才能建城吗可,转念,好像又有那么点儿不对,如今天下这许多城,要说都是朝廷让建才建的,那纯粹是扯淡。

    历史上留下来的就不说了,有些特别的,他自己也知道是当地人建的,后来者,只是把这个城的所在进行了修整,使它成为地图上的一个有名有姓的建筑罢了。

    “这个、会不会、不太好”

    要搁以前,王九郎才不会想那么多,正好工钱合适,有什么道理不去赚钱呢可现在,在王大匠挨过打,发现大匠也不意味着高人一等之后,王九郎行事就多了几分谨慎,让王大匠来说是稳重了,其实却有几分怕事。

    “诶,这有什么,那么多人都去,朝廷便是怪罪,也怪罪不到咱们头上,你看看那些造反的,几时朝廷因为他们用的兵器把工匠都抓了杀了的”

    六哥不以为然。

    一技之长,有的时候就是保命的免死金牌,再说了,他们做工匠的,有必要操心自己建造的东西究竟给谁家用了吗

    他们就是接受商人雇佣,去给商人建房子,什么城不城的,跟他们没关系。

    这样说,也有道理,王九郎百般犹豫,最后还是应了,跟王大匠说了一声,得了应允就带着几个本家兄弟,一同往边城去了。

    边城的大动作是瞒不了附近的人的,早就有人到边城谋生了,实在是那笔钱被纪墨统筹规划得很好,每一分都落到了实处,他也并不是把事情全部自己干,而是分派下去,钱粮的事,出钱的几家都可出人在此管理,而相应的管理条例,纪墨也早有计划。

    再加上他那过人的心算能力,一笔笔收支明确的账目表,再有什么柱状图之类的,足够让一些古人看得眼花缭乱,更有些从中学到东西的,转头就用到自家商铺上去,效果斐然。

    这样的才能,也让这些商人子弟多看重他一些,再加上纪墨跟他们恳切商谈过,仔仔细细说明这件事的利弊,他们还年轻,这时候不要看着这些钱财就花了眼,只想着贪墨,而要想着怎样用这些钱财做成更多的事情。

    对年轻人来说,钱财固然重要,可名声也同样重要,众目汇聚的边城之中,做得好了那是直接就能看到的事情,展露了自身的才华,得了好名声,还怕以后没出路吗

    纪墨还以自己为例,说他开始就是一个普通的无名之辈,可自从提议建城,又总揽了这么多事情,如今城才有了雏形,招徕他的就已经有了不少人,肉眼可见的,他以后会有更多的路子能走。

    连将军都因为他的善算,而想要招揽他去当什么钱粮官,被纪墨以建城为要拒绝了。

    与之相对的,就是早早建立起来的将军府,当真是气派极了。

    已经修建好的城墙还是一期模式,并不是最后的样子,却已经能够初步抵御可能来自蛮人的攻伐了,里面除了将军府还有配套的演武场,方便将军私兵拱卫并练兵的场地之外,其他的宅子零零散散,多是那些大商人提前享受到的住宅和铺子。

    时间不够,建筑又多,很多地方,还都是地上用石灰圈了起来一个范围,连铺面都是简单立个杆子,挂一面旗子了事儿,更有简单到似乎随时都能倒塌的木板房,供部分人临时居住。

    边城这里的气候较为干燥,降雨少,防水的事情不是太紧要,纪墨为了博得大家的信任,方便他们投资之后的二期工程,他就在一期工程之中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技术型工种(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莫向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莫向晚并收藏技术型工种(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