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幻境 (1/2)
来图书馆只有一个目的。
翻一翻原著,翻一翻历史,甚至翻一翻最近发生过的所有新闻。
在找书的过程中,张京遥发现三叔名下的作品多了两本书,一本书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另一本书是当时说过出版,但张京遥始终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出版。
翻一翻封面纸,上面写着2025年9月出版。
她没有印象。
手机里的公众号发表了许多篇章,标记是已读,但她点开记忆中的最后一章的下一章,却发现是全然陌生。
是她突然之间失去了这一年以来的记忆吗那诱因又是什么又为何还能在脑中残留下一个她这一年已经充实地活过的模糊框架
她越发肯定自己所存在的现在这个世界并非是自己的世界。这是一种堪称固执且诡异的直觉,毕竟没有人会对着自己生活的世界说我不相信。
张京遥打开历史书,近代史上每一个年份她都算不上是熟悉,高中读的是理科,文科科目全部被占用,大学读的是医,跟历史搭不上太大关系,以至于当她看到那些事变的名字时还恍惚了一下,继而沉默。
她心里有个念头,在说不是这样的。
1938年的大陆,并非这样的。
它该是太平盛世,海外战争欲发,海内却是一派祥和,水泥路上建设起高楼大厦,街边小摊卖着百年传承的小吃,人们穿着旗袍长衫,从街头走到街尾,女学生的裙摆在低处划过流丽的弧度,空气中是甜美的麦芽糖香味。
有人笑着喊她“张教授。”
有人笑着唤她“阿遥。”
声音来自过去的百年历史,缥缈不定,朦胧欲碎。
张京遥伸手去抓,也无法抓住。
倘若一个人存在自己的世界,丢失了一段记忆,她会开始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冷漠地观察着身边发生的所有事情。
张京遥此时便处在这种状态,年轻的好友拉着她的手腕叽叽喳喳,她却感觉自己的灵魂仿佛抽离在躯壳之外,她可以保持着对她无动于衷,也可以装作兴趣盎然。
以前这种感觉并非没有过,张京遥是一个很容易把自己从现实当中抽离出来的人,在大学之前她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抽离这个度,于是导致了大学之前她在所有人眼里都是冷漠而疏离的天外之人。但大学之后她已经能够控制,这才让她的人缘变得好了起来。
可现今这种感觉比之那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并不属于这个世界,如此肯定,并非臆想。
她回来的时候妈妈正在做饭,张京遥在门口看了一会儿,突然意识到自己对妈妈很陌生。她像是过了很久很久才认识到里面那个背影有些佝偻发丝里掺杂着白色的人,是她的母亲。
亲生的,唠叨的,陪伴她度过最为稚嫩的时光的,理解她所有不同于常人的思想的,母亲。
母亲这个词很特殊。
她开口问道“妈,你在干什么”
中年女人回过头来,她保养得很好,年轻有活力,看上去还和刚出校门的人差不多。
母亲说“做饭啊,你爸快回来啦。”
张京遥慢吞吞地“哦”了一声,翻涌而来的柔软情绪几乎要把她淹没,她该死地热爱着这种平淡的温暖,就像是于黑暗中踽踽独行后对阳光和温馨的渴望。
可我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她把自己抽离开,冷静地想着。
我拥有这样的生活二十三年,甚至在去年八月份我还对一成不变的生活感到厌倦。
这一年来肯定发生了什么,与不平凡有关,持续时间漫长,以至于她在此期间未曾见到自己的父母。
张京遥迟疑着,最终问道“刚刚和朋友聊起天,说起去年八月妈妈,你还记得那时候我去干了什么吗”
妈妈一脸惊讶地看着她“你忘了你不是心心念念地想去长白山的嘛这都能忘了”
张京遥摇了摇头,她无法对着自己的母亲说出谎话“我不记得在去了那里之后发生了什么了”
母亲走过来,有点担忧地看着她“是头疼吗”
“少了一段记忆。”她说,“只要想起来就好了。头不疼,没什么别的问题,我就是突然想起这事儿。”
妈妈点点头,转身过去炒了两下,一边回答她“去年那事儿闹得还挺大的,你现在上网搜也知道。就你登山那天,突然就雪崩了,失踪了好几个人,搜救队在山上发现信号都没有。你当时就在那几个人里面,把我和你爸爸吓得够呛。还好,搜救队找到你的时候,说你当时正处于一座小木屋的夹角,哪哪都没伤着”
不是这样的
张京遥瞪大了眼睛。
不是这样的
记忆胶卷似的在她眼前展开。
那些看不清面容的男人坐在她的身边,他们围着篝火,讨论着什么事情,而后是才是雪崩。
她走进雪地里,要去找那个跑走的人,但是雪下来的速度太快了,她被人拉进小木屋里,头顶是不堪重负而碎裂的屋顶,木板裹挟着雪块砸下来。
翻一翻原著,翻一翻历史,甚至翻一翻最近发生过的所有新闻。
在找书的过程中,张京遥发现三叔名下的作品多了两本书,一本书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另一本书是当时说过出版,但张京遥始终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出版。
翻一翻封面纸,上面写着2025年9月出版。
她没有印象。
手机里的公众号发表了许多篇章,标记是已读,但她点开记忆中的最后一章的下一章,却发现是全然陌生。
是她突然之间失去了这一年以来的记忆吗那诱因又是什么又为何还能在脑中残留下一个她这一年已经充实地活过的模糊框架
她越发肯定自己所存在的现在这个世界并非是自己的世界。这是一种堪称固执且诡异的直觉,毕竟没有人会对着自己生活的世界说我不相信。
张京遥打开历史书,近代史上每一个年份她都算不上是熟悉,高中读的是理科,文科科目全部被占用,大学读的是医,跟历史搭不上太大关系,以至于当她看到那些事变的名字时还恍惚了一下,继而沉默。
她心里有个念头,在说不是这样的。
1938年的大陆,并非这样的。
它该是太平盛世,海外战争欲发,海内却是一派祥和,水泥路上建设起高楼大厦,街边小摊卖着百年传承的小吃,人们穿着旗袍长衫,从街头走到街尾,女学生的裙摆在低处划过流丽的弧度,空气中是甜美的麦芽糖香味。
有人笑着喊她“张教授。”
有人笑着唤她“阿遥。”
声音来自过去的百年历史,缥缈不定,朦胧欲碎。
张京遥伸手去抓,也无法抓住。
倘若一个人存在自己的世界,丢失了一段记忆,她会开始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冷漠地观察着身边发生的所有事情。
张京遥此时便处在这种状态,年轻的好友拉着她的手腕叽叽喳喳,她却感觉自己的灵魂仿佛抽离在躯壳之外,她可以保持着对她无动于衷,也可以装作兴趣盎然。
以前这种感觉并非没有过,张京遥是一个很容易把自己从现实当中抽离出来的人,在大学之前她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抽离这个度,于是导致了大学之前她在所有人眼里都是冷漠而疏离的天外之人。但大学之后她已经能够控制,这才让她的人缘变得好了起来。
可现今这种感觉比之那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并不属于这个世界,如此肯定,并非臆想。
她回来的时候妈妈正在做饭,张京遥在门口看了一会儿,突然意识到自己对妈妈很陌生。她像是过了很久很久才认识到里面那个背影有些佝偻发丝里掺杂着白色的人,是她的母亲。
亲生的,唠叨的,陪伴她度过最为稚嫩的时光的,理解她所有不同于常人的思想的,母亲。
母亲这个词很特殊。
她开口问道“妈,你在干什么”
中年女人回过头来,她保养得很好,年轻有活力,看上去还和刚出校门的人差不多。
母亲说“做饭啊,你爸快回来啦。”
张京遥慢吞吞地“哦”了一声,翻涌而来的柔软情绪几乎要把她淹没,她该死地热爱着这种平淡的温暖,就像是于黑暗中踽踽独行后对阳光和温馨的渴望。
可我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她把自己抽离开,冷静地想着。
我拥有这样的生活二十三年,甚至在去年八月份我还对一成不变的生活感到厌倦。
这一年来肯定发生了什么,与不平凡有关,持续时间漫长,以至于她在此期间未曾见到自己的父母。
张京遥迟疑着,最终问道“刚刚和朋友聊起天,说起去年八月妈妈,你还记得那时候我去干了什么吗”
妈妈一脸惊讶地看着她“你忘了你不是心心念念地想去长白山的嘛这都能忘了”
张京遥摇了摇头,她无法对着自己的母亲说出谎话“我不记得在去了那里之后发生了什么了”
母亲走过来,有点担忧地看着她“是头疼吗”
“少了一段记忆。”她说,“只要想起来就好了。头不疼,没什么别的问题,我就是突然想起这事儿。”
妈妈点点头,转身过去炒了两下,一边回答她“去年那事儿闹得还挺大的,你现在上网搜也知道。就你登山那天,突然就雪崩了,失踪了好几个人,搜救队在山上发现信号都没有。你当时就在那几个人里面,把我和你爸爸吓得够呛。还好,搜救队找到你的时候,说你当时正处于一座小木屋的夹角,哪哪都没伤着”
不是这样的
张京遥瞪大了眼睛。
不是这样的
记忆胶卷似的在她眼前展开。
那些看不清面容的男人坐在她的身边,他们围着篝火,讨论着什么事情,而后是才是雪崩。
她走进雪地里,要去找那个跑走的人,但是雪下来的速度太快了,她被人拉进小木屋里,头顶是不堪重负而碎裂的屋顶,木板裹挟着雪块砸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